3LLP-促进学生英语能力提高的策略论证

2009-07-31 01:01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2009年6期
关键词:成绩排名课外学习者

饶 斌

LLP策略(Language Learning Projects),又称为independent language study olan,是由在中国和亚洲其他国家和地区任教多年的美国学者Don Snow提出。LLP策略的提出,针对了学生具有较充裕的课外学习时间以及英语课堂存在不能满足学生不同学习需求的事实。Don Snow认为,在英语作为外语学习的国家和地区中,由于英语并非广泛应用于生活方方面面,因此,学习者学习和使用英语的机会非常有限。学习者只能自己创造学习的条件和机会。其次,学生拥有比较充裕的课外学习时间,学生完全有可能依据自己的需要设计出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第三,英语课程内容的安排很有可能存在不符合学生实际需要的情况。针对中国和亚洲国家学生的学习特点,DonSnow提出,英语教师应该重视和帮助学生建立起自己的LLP,让学生能够充分利用课外时间坚持英语学习,以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根据Don Snow的建议,LLP的建立包含:1)选定自己长期和短期的学习目标;2)选择和确定适合自己的学习和练习方式、方法;3)制定具体可行的学习计划;4)确定检验自己学习进展的评价方式或检验方法。

一、LLP策略的实践论证和学生反馈

Don Snow提出的LLP策略适用于他所任教的学校的学生,那么其他学校的学生能否通过LLP策略提高英语水平?LLP能否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需求?LLP能否将课堂与课外学习结合起来?为了找到答案,笔者就自己所教的学生进行了LLP策略实验,并就学生使用LLP后的反馈意见进行了收集和整理,以期给上述问题找到答案。

1研究对象

参加LLP实验的三个班学生是笔者所教的某校学生。A班共53人,基础较好;B班68人,学生学习成绩中等稍偏上.在全年级中成绩排名中等;c班56人,男孩偏多,英语成绩偏下,全年级成绩排名靠后。

使用LLP策略前,学生被建议思考以下几个问题:1)自己英语学习中(包括课内和课外)具体的困难和障碍是什么?2)自己有多少可以投入到英语学习的时间?3)自己最喜欢用英语来做什么?然后,笔者要求学生给自己制定一个整学年要实现的目标。并让学生根据自己整学年的学习计划以及每星期自己课堂学习的情况制定出自己每周相应的课外学习计划,并将学习计划交给老师,由老师每周监督和检查。

2研究工具

本研究采用的工具是学生经过整一学年学习后参加全年级的统一考试所获得的成绩排名和学生对使用LLP策略进行课外学习的总结和意见反馈。由于全年级性的考试是针对所有班级进行,同时学校实行了教考分离,因此,全年级进行的统一考试具有较强的可信度,此考试成绩排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检测出LLP学习策略是否对提高学生的英语基础有帮助。同时,学生使用LLP策略进行课外学习的总结和意见反馈在一定程度上能从学生的角度反映出LLP策略对学生学习的影响,以及是否对普通学校的学生适用和有帮助。然后,笔者就学生的总结和反馈意见进行整理,并将整理结果记录下来。

3数据收集

学生使用uP策略的总结和意见反馈收集于2008年6月中旬,全部学生共177人,共收回学生的总结和反馈意见170f9。学生的成绩排名于2008年9月取得。

4结果

(1)使用LLP的总结和意见反馈

很大一部分学生都肯定了LLP策略的新颖和实用性,认为LLP策略给他们带来了以下一些影响:a.学习更有针对性、更合理(93%).b.英语水平得到了一定提高(86%);c.满足了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84%);d.减少了惰性,学习变得主动(7I%)。e.学习变得有规律,并逐渐养成了学习的一些好习惯(70%);£促使自己认真思考自己的任务,学习更有兴趣(62%);g.促使自己更抓紧课外时间学习,生活变得充实(60%);h.培养了自己的独立性和责任感(54%)。有一部分同学甚至提出要将LLP策略应用于其他学科的学习。不过,在对LLP策略能调动学生的自主性和主动性一点上,A班、B班的学生显示出了对此更高的认同,c班学生则显得稍弱些。他们虽然能认真去完成自己布置的任务,但仍带有被迫性。同时,在收回的反馈总结中,有很少一部分学生对LLP策略表达出否定态度。这部分学生既包括了英语基础和能力强的学生,也包括基础较弱的学生。基础好的学生认为学习是自己的事,每个星期制订计划显得呆板和麻烦;同时,学习靠兴趣来维持,而不是靠老师监督。基础偏弱的学生由于对英语缺乏兴趣,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因此,希望由老师安排任务。

(2)学生参加全年级统一考试情况

全年级统一考试成绩排名显示出A、B、c班学生都取得了不同的进步,特别是对于排名比较靠后的B、C班。B班在整学年末的全年级统一考试中排名由中间提升至年级前几名,c班由排名靠后的位置上升到了中间位置。很明显,学生的英语成绩明显有了提高。

二、使用LLP策略进行实验的结果分析

1LLP策略能满足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

LLP策略鼓励和支持学生在决定自己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之前认真进行需求分析,建立满足自己需求的学习计划。这证实了Hamachek(1977)的研究发现:当学生获得鼓励和支持去决定自己学习的内容和方式时,学生就为满足自己的需要学习了。而需要的满足除给学生带来快乐外,还给学生带来更大的学习动力和更多的学习兴趣(Ellis,1997;Holec,1987)。

2LLP有机地将课内外学习结合了起来

LLP策略强调学生针对自己的课堂学习情况和自身的需要来决定自己的学习目标。因此,很多学生在制定自己的LLP时都涉及到了课内刚学习或即将要学习的内容。很多学生强调,如果不是课外坚持英语学习,自己不仅不可能掌握和巩固老师课内提供的重要内容,也不可能提高自己的听力或阅读等能力。课外学习是课内学习的延伸。

3LLP策略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独立性和自主性

林莉兰(2008)、郝钦海(2005)、彭金定(2002)等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尽管中国学生在以权威为特征的传统东方文化中长大,学生并不是表现出对教师的绝对依赖,他们具有一定的独立自主性。激发学生的独立自主性能使学生的自主学习成为现实。LLP策略强调让学生独立思考和决定自己的学习目标、学习方式,因此,LLP策略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独立自主性。

4LLP策略的有效运行离不开教师的监督和检查

学生在四级考试中能够取得较好的成绩和教师持之以恒的监督和检查分不开。这与林莉兰(2008)、王艳(2007)、Benson(2005)等的发现相一致,即自主学习是否有效开展与教师是否重视监督和检查息息相关。很多学生在反馈中都提到教师定期的监督检查、建议和鼓励成了他们学习的动力。

三、结论

本次实验基于本研究者自己所教的学生。但实验的结论对于本校的其他学生和我国的其他学校学生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发现,LLP策略适合于我国的学生。虽然不同学校学生展现出不同的英语基础,但学生基本都具有较强的自我管理、自我选择、自我决定和自我实现的能力。学生同样能对自己的学习负责。其次.LLP策略比较好地满足了不同学生的英语学习需要。提高了学生英语学习兴趣,同时锻炼和培养了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学习能力。第三,u牒略再次证实了英语学习与课外的投入密切相关。我国英语教学大纲强调“学生课内外学习时数之比不应低于1:2”,因为“语言学习过程是参与实践的过程,熟练的语言技巧是通过大量的操练、重复、亲身实践获得”;“只有尽可能熟悉相关的知识,学习者才能提高对语言的理解和表达能力”(黄源深)。LLP策略强调学生利用自己的课外时间,针对自己实际进行操练和实践正是体现了英语学习结果的好坏与课外投入的时间有关联。而对于师资条件和生源条件都不很理想的地方学校,还有什么方法比此更有效呢?

此次研究不足之处在于样本较小,同时半数以上的学生在制定自己整个一学年的LLP计划时都着眼于在全年级统考中取得较好成绩。也就是说学生在使用LLP策略时带有的主要是工具型动机。而工具型动机对于学习者而言意味着在学习目标一旦实现以后就失去了进一步学习的动力。因此,在使用LLP策略中,如何促进学生产生强烈而持久的学习动机,促使学生的英语学习不是为考试而学,是摆在教师面前的一项艰巨任务。

英语语言的掌握离不开学习者投入较多的时间和精力。LLP为学习者指明了如何在课外安排时间和如何有效进行学习的路径。虽然LLP策略也存在自身的一些缺点和局限性,但它的确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因此,LLP策略值得在我国的各级学校中进行推广和使用。

猜你喜欢
成绩排名课外学习者
知其师则知其学:多维成绩评定方式的迫切性与必要性
小满课外班
我的“课外老师”
你是哪种类型的学习者
中超联赛职业足球俱乐部赛季初的资金投入和比赛表现与赛季末成绩排名的相关性研究
汉语学习自主学习者特征初探
课外实践丰富多彩
论远程学习者的归属感及其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