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家庭教育方法

2009-08-24 09:27胡光明
学周刊·中旬刊 2009年5期
关键词:天赋家长孩子

胡光明

有了孩子就有了希望,但希望总是和困惑相伴而来。面对瞬息万变的社会,看着掌中的“天才”,往往困惑于如何教育之中。天下没有万能的教育之道,别人的法宝于己可能就是废铁。作为父母必须要有自己的教育原则,重点应该把握以下几个原则:

一、从了解孩子着手

了解孩子是教育的开端,是教育孩子的第一步。大多数父母上班工作业务繁忙,回家后又有家务活,平时对孩子的观察和了解不够,由此造成了父母与子女间的隔阂和教育方法的简单化。有关教育专家指出,有时候我们认为孩子的行为不可理解,事实上是因为我们不了解他们,只有了解孩子的烦恼才能更好地引导孩子健康成长。父母平时要有耐心去了解孩子,多与孩子沟通和交流,多与学校、教师沟通和交流,以便及时地对孩子进行教育和指

导。每天不管再忙再累都要抽出一些时间和孩子交流沟通,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不让问题堆积。

二、尊重孩子

尊重、信任是现代教育的第一原则。它意味着爱护孩子纯洁的心灵、支持孩子的决定、放弃权力和优越感;也意味着一种涵养和宽容待人的高尚品格。

孩子的内心世界很丰富,要了解孩子,只能以心换心,以信任赢得信任;更要保护孩子的自尊,培养自信,促进孩子主动发展。我们这里所说的“兴趣”, 既指名词的兴味情趣, 又指动宾结构式的启发兴致趣味,作为教育方法论,偏重于后者。“兴趣是打开潜能的钥匙”。教育孩子的目的就是要把孩子培养成为一个有能力创造成就的人, 兴趣能为孩子打开智能之门,父母所要做的, 那就是去发现孩子的兴趣, 引起孩子的兴趣, 让兴趣引发出孩子获取能力的无限活力。兴趣是某种意愿, 是能够提供动机的欲望, 激发人们去付诸行动的力量。如果孩子对某一件事情发生了兴趣, 他就会全神贯注、想方设法去实践、去完成。兴趣的力量可以唤起人们的热情,促使他做事坚持不懈, 废寝忘食, 以至达到痴迷程度。兴趣可以调动人们内在的潜力,让他才思敏捷, 将事情做得尽善尽美。观察那些学习聚精会神的孩子,你就会发现他们一定对学习有着积极的兴趣。

发现并善待孩子良好的兴趣是父母教育子女的必修课。无论孩子有怎样的兴趣, 父母都要做出及时、热情的反映, 顺着孩子的兴趣方向,为他创造发展兴趣的机会。由此就能丰富孩子的经历,也有利于他的自信心培养。孩子的兴趣得到某种程度的满足,他就会受到鼓励, 有机会发现自己身上其他的特长,内化出各种能力。父母对孩子兴趣的尊重,还会让他在面对一种新的事物时, 产生新的兴趣和自信心, 对新的挑战跃跃欲试, 继而激发孩子作出种种努力。鼓励孩子的良好兴趣,父母教育子女应尽职责。当孩子表现出某种兴趣,父母要及时给予鼓励。一旦孩子感兴趣的事情得到了父母的鼓励,他就有获得成功的可能,反之, 他们的兴趣很可能就会如昙花一现迅速枯萎。鼓励孩子的兴趣,意味着父母要花费时间、财物,但最重要的是要善于听取孩子的想法,了解孩子兴趣所涉及的领域,给他一个试一试的机会。要知道能力是在行动中练就的。实施兴趣教育法的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在于激励孩子不断产生新的兴趣。更多的兴趣可以帮助孩子去面对更多的新挑战,培养出更多的能力,而父母为孩子提高和加强能力所能做的, 就是给孩子创造一个充满丰富兴趣、激励人兴趣勃发的家庭环境,让孩子从中不断发现他们感兴致的事情。

聪明的父母对孩子感兴趣的每一件事都给予热情支持, 同时更关注对孩子学习兴趣的激励和培养。现代信息社会,“以人为本”的理念决定人的第一能力是“学会学习”, 学习兴趣的激励与培养, 是“学会学习”的基础。因此, 可以这样说, 关注孩子学习兴趣激励和培养的父母, 是最负责任的父母。

三、强调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激发孩子的潜能

人的成绩的优劣或成就的大小,主要依赖两个方面的因素:一是聪明才智和学习能力的强弱,即智力因素;二是实践中是否具备了正确的动机、浓厚的兴趣、饱满的情绪、坚强的毅力及良好的个性,即非智力因素。

对于孩子的智力发展,家长都很重视,但对于孩子的非智力因素,特别是兴趣与自信的培养,则很容易被忽视。 中国家长下班回家,见到孩子会问:“考了多少分?”而美国家长则会说:“宝贝,今天有什么发现?”从诸多成功人士的成长经历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天才之所以成为天才,并不是因为他们生来所具有天赋,而是他们在幼年时期的兴趣和热情的幼芽没有被扼杀,而是得到了顺利成长的结果。

孩子最怕寂寞无聊、闷着没事,他们有一种强烈的愿望,总想投入到某项最喜爱的活动中去。当孩子们专心致志地投入到某种喜好的活动中时,他们的内心就会充满“成就感”,愉悦之情溢于言表。

家长应该了解并尊重孩子的意愿,为孩子提供自由探索的天地和活动场所,并进行热心的鼓励。因为兴趣、自信是进步的动力。总之,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和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任何一个家庭中的父母都必须注重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良好的家庭环境和适当的教育方法,促进孩子健康成长、良好发展。

四、发现孩子天赋

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乏发现。同样,不是孩子没有天赋,而是我们缺乏发现天赋的眼力,而且往往比较默然和武断,以自己的好恶来“安排”孩子的“兴趣”。发现比培养更重要,发现孩子的天赋,发现孩子的优点,我们就会觉得每个孩子都是那么的聪明可爱,每个孩子都会有过人之处。同样,培养的作用是不容低估的。教育的实质就是培养一种习惯,培养孩子有良好的习惯,比如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生活习惯等,远比“培养”什么“兴趣”、“爱好”更重要。习惯形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只要是健康的性格,就绝无好坏之分,没有必要按照自己的喜好去刻意改变。培养是个漫长的过程,贵在有恒;尤其生活中比较琐碎的细节,很难被纳入“培养”之列,即使意识到了,能坚持的又有几人?发现加培养,孩子的天赋才不至于被泯灭,才能弥短扬长,发展才会更轻松,更快乐。

总之,要使孩子走上成功之路,家长的素质也尤为重要,因为家长是孩子的教育者,是孩子的榜样,家长教育孩子,教什么,什么时候教,怎样教,孩子的本身情况如何,都是影响教育能否成功的因素,而这些因素,都与家长的素质有关,所以家长应具备良好的素质,才能使孩子走上成功的道路。

猜你喜欢
天赋家长孩子
“跳水天才”全红婵:有天赋,更有努力
测测你隐藏的天赋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我心中的好家长
用努力换天赋
家长请吃药Ⅱ
我有数学天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