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文明礼仪教育 构建和谐校园

2009-08-24 09:27王占强
学周刊·中旬刊 2009年5期
关键词:文明礼貌文明礼仪礼仪

王占强

当前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互联网等科技手段广泛运用,社会处于重要转型时期,随之也带来社会思潮、思想观点、行为方式等一系列与学生生活密不可分的变化。校园正在遭受各方面冲击,面临新形式、新挑战,加强文明礼仪素养,营造一个积极向上、文明礼貌的校园文化环境,具有现实意义。

礼仪作为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建立和谐人际关系的行为准则和基础。而“和谐校园”最重要的就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保证学生顺利学习的前提,也是树立健康人格的基础。一个学校的学生不仅要学好科学文化基础知识,还应该养成良好的礼仪习惯。然而现实情况却令人担忧:许多独生子女由于家长的溺爱及社会不良习气的影响,表现出自私自利,贪图享受,不爱劳动,不尊敬师长,不孝敬父母,不关心集体及他人,无责任心等;在仪表行为上,言谈举止,待人接物和社会交往活动中不讲礼仪、公共场所不懂规矩、不文明现象令人瞠目;雪白的墙壁随意涂画,打架、骂人、乱拿他人东西时有发生;随地吐痰,乱扔果皮纸屑的现象屡见不鲜。这些现象与我国“礼仪之邦”的称号极不相称。现在的中小学生正处在青少年时期,是世界观、人生观正在形成的时期,他们的可塑性很强。正所谓:教好即好,教坏即坏,可见从小加强文明礼仪的重要性。对学生进行文明礼仪教育,最基本也是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让他们养成文明礼仪的习惯。我们教育学生讲文明礼仪,就是要从大处着眼,寓大于小,由小及大,让他们通过学习和实践,把文明礼仪的行为化为习惯,让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成为他们必备的一项生活素质,最终升华为学生自身的道德修养和人格品质,并使其自然呈现。

学校作为青少年教育的主阵地,加强文明礼仪教育,创建和谐校园,是每个学校、每位教师必备的责任和义务,我认为搞好文明礼仪教育至少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开展文明礼仪认知教育,让学生知道那些行为是符合礼仪规范的

“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知是行为的先导,是产生行为的思想基础。学校可以以《中小学生守则》、《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依据,紧扣“文明礼貌、诚实守信、学会关心、学会合作、学会竞争”为中心,对学生进行文明礼仪日常行为规范及校纪、校规等内容的教育;举办礼仪知识讲座和讨论会;网罗收集一些礼仪常识等,切实加强学生对文明礼仪知识的理解掌握。

二、把对学生的文明礼仪教育和课堂上的德育教育结合起来

教师要充分发挥《思想品德》、《历史》、《地理》等教材的教育作用,把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和文明礼仪教育统一起来,开展最佳教案设计,进行课堂教学竞赛,创设乐学氛围,落实礼仪规范训练,把传授知识、陶冶情操和培养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结合起来。

三、强化教师在文明礼仪教育中的示范作用

教师是文明礼仪教育的组织者、设计者和监督者,是文明礼仪教育成败的关键。俗话说:“上梁不正下梁歪”。在学生心目中,教师应该是一切美好的化身,是自己仿效的榜样,教师的举止、行为对学生产生直接的影响,要求学生文明礼貌,教师必须率先示范,遵守职业道德规范,成为文明礼仪的典范,做学生的楷模。在工作中要爱生如子,以理服人,不体罚学生,对待同事团结谦让,互敬互帮,努力形成一个具有良好修养的群体,为学生的礼仪教育树立样板。

四、开展礼仪教育实践体验活动,使学生形成良好的礼仪习惯成为可能

实践活动具有具体、生动、贴近生活的特点,它克服了单纯知识教育的枯燥乏味性,学生会比较感兴趣。同时,学生的文明礼仪知识也能在实践中得到巩固、丰富和发展。比如开展“礼仪岗”角色体验,“今天我是值日生”主题教育,以及“小鬼当家”、“学雷锋”、“小公民宣传员”等系列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切身体验,主动认识,深刻感受到在各种场合与人交往时应该做到哪些,如何才能做到温文尔雅,彬彬有礼。通过一系列主体教育活动,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五、整合家庭教育与社区教育作用,拓宽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途径

在对学生进行礼仪教育时,如果家庭没有以同样的礼仪规范来要求学生,那么就会出现教育断层,所以培养学生的礼仪必须要有家庭教育的配合,使礼仪教育连贯起来,才能达到预期的教育目的。因此,教师应该与家长保持经常性联系。首先要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活动与表现,以便采取有效的教育途径,最大限度地落实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互相配合,使学校的礼仪教育从学校延伸到家庭。另外,组织学生上街打扫卫生,清刷标语,服务社

区,展现学生精神风貌,与家长开展“文明礼仪进万家”等教育活动,让家长参与,使学生带动班级,班级带动学校,学校影响家庭和社会。

六、优化校内外环境,塑造和谐校园形象

创造净化、美化、绿化、教育化的校园环境,使校园的每一个角落都充满生机。校园环境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隐教育功能,学校是一个开放系统,现实生活中的各种思想、意识、行为习惯、生活方式无一不影响着学校的教育环境和形象,有位教育家曾经说过:“环境是塑造人的摇篮”。要想营造一个好的校园环境,必须要求每个学生从自身做起,在举手投足之间,在亲切的问候,会心的微笑,信任的眼神中寻找答案。美丽的校园需要大家共同爱护和装点。随用手捡一张纸屑,爱护一草一木,遵守公共秩序,少几句污言秽语,多一点文明礼貌,献一份诚信和爱心。唯有将道德内化为习惯,将别人的管理转为对自己的严格要求,我们的内心才会充实,行为才会优雅,环境才会整洁,才能享受绿树成荫、花繁叶盛的校园生活,才能在校园内欣赏鸟儿在林间跳跃,鸽子在身边起落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丽画卷。

文明与和谐是事物存在的最佳状态,也是一切美好事物的共性,因为文明礼仪是学习和生活的根基,是学生健康成长的臂膀,没有了文明,就没有了基本的道德底线,而和谐可以凝聚人心,可以团结力量,可以发展事业。校园奏响和谐的旋律,必将为学校,教师发展注入活力。而和谐校园建设的核心是调整校园内的各种关系,使之成为一个民主、科学、人文、开放的校园生态系统。因此构建文明和谐校园是我们共同努力的目标。

猜你喜欢
文明礼貌文明礼仪礼仪
提倡文明礼仪 弘扬社会公德
幼儿文明礼貌行为习惯的培养
培养小班幼儿文明礼貌习惯的实践研究
培养小班幼儿文明礼貌习惯的实践研究
礼仪篇(下)
孝——礼仪第一礼
知礼仪,做谦谦君子
不懂礼节
文明礼仪的检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