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费为宝

2009-09-18 08:50刘华魁
都市家教·上半月 2009年9期
关键词:错误资源利用课堂教学

刘华魁

【内容摘要】新的课堂提出了大量新的理念,理想的课堂是真实的课堂,真探究必然伴随大量差错的生成,“错误”,它具有刺激、醒悟、陪衬、免疫的功能。利用课堂上的错误资源,发挥错误的价值,将使课堂因差错而精彩。错误资源就是指学生在一定的教学情景中,产生并能引起认知冲突的语言或符号,是在集体“识错”“思错”和“纠错”过程中生成的课程资源。本文从理解错误、挖掘错误等方面结合具体的教学实例谈谈相关的操作策略,其中“挖掘错误,再生资源”这个方面主要从课堂预设生成性错误资源和非预设生成性错误资源两个角度展开阐述。

【关键词】课堂教学 错误资源 利用

一、现状与分析

新课堂呼唤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而真探究必然伴随大量差错的生成。学生在数学课堂中出现了一些差错,教师是以一个“错”字堵住学生的嘴巴?是亲自把正确答案双手奉上?还是合理利用这些差错,发挥错误的价值,使教学平添一份精彩?

在数学课堂上,孩子们又是怎么看待出错的?我们不难发现绝大多数学生一旦出错,他们就会担心被训斥、被嘲笑,就会沮丧而怀疑自己的能力,甚至产生恐惧心理。出错后,适度体验沮丧是十分正常的,但强烈的失败感和对出错高度的恐惧让孩子面对学习心惊胆颤。

教材是实现课程目标,实施教学的重要资源,但不是唯一的资源,而更多的教学资源则是在课堂教学中产生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一部分错误,可以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资源。错误资源就是指学生在一定的教学情景中,产生并能引起认知冲突的语言或符号,是在集体“识错”、“思错”和“纠错”过程中生成的课程资源。课堂有差错,差错有价值!笔者认为在高中数学课堂上如何有效利用错误资源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二、实践与操作

“垃圾是被放错地方的宝贝。”对教学而言,学生的错误同样是被放错地方的资源。我们既要能充当“废纸篓”装容下学生的错误,又不能像“废纸篓”对待废纸一样一倒了之,而应敞开胸怀去接纳学生的错误,以“变废为宝”的慧眼去发掘学生错误的闪光点,去审视其教学的价值。有效利用这些“错误”,将再生资源,使学生获得广泛的活动经验,获得发展。具体地说,策略如下:

(一)理解错误,让错误生存

互相支持的课堂是学习错误资源化的重要保证。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自主构建自己对知识的理解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说,错误不过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做的某种尝试,是非常正常的。错误的价值有时并不在于错误本身,而在于通过师生的活动促进相互的发展。我们应该积极营造一个互相支持的、真实的课堂,理解错误,给错误以一席之地。

(二)善于倾听,发现错误的价值

“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面对学生的错误,首先要做的就是倾听,了解其内在的想法,有时学生的思维角度、思维方式和思考过程比错误的答案本身更有价值,学生犯错的过程其实也是一种尝试和创新的过程。

(三)循循善诱,收获错误的精彩

学生的不少错误直接暴露了学生的思维状况和真切体验。如能顺其流,从发展的角度认识这些错误的价值,围绕错误展开非预设性“生成教学”,则能收获意料之外的“精彩”。

课堂教学中可以利用的错误资源一般分为两类:预设生成性错误资源和非预设生成性错误资源。预设生成性错误资源是教师对教学过程中学生发生错误的环节,错误的种类及原因的预计,是对教学过程的预先判断,有助于教师对教学目标的达成和学生思维的展示。非预设生成性错误资源是在课堂和师生互动中,学生提供的材料、学习的思维成果、学生开展实践操作获得的错误结果或结论;或在教师预想的错误之外而又有意义或典型的错误,从而生成的课堂的教学资源。这是一种动态的、随机的教学资源的生成,是不可预测的。下面我结合具体的教学案例分别谈谈对这两类错误资源的有效利用。

很多错误是可以预见的。教师在备课时,应该预设到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错误并充分呈现出来,以此为重点展开教学,让学生在“尝试错误”的活动中比较、思辨,从“错误”中寻找真理。

(1)预先设错

教师以逆向思维的角度切入教学,有意给学生设计错误,设置一些思维“陷阱”,从而激发学生去探究、思考、辨析、比较,发现错误,进而修正错误,最终获得比正面的直接的学得更牢固的真知。

(2)引诱出错

课堂上很多时候,一个“差错”的给学生的撞击远远超过教师空白的说教。数学课堂上,学生出现的操作错误大都能预料得到,老师的价值就体现在如何在课堂上创设容易让学生出错的环节,引领学生从错误中求知,在错误中探究。

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学生的学习错误具有不可预见性,而这样的错误又往往是学生思维的真实反映,蕴含着宝贵的“亮点”,让学生充分展示思维过程,探求其产生错误的内在因素,则能有针对性地展开教学,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建构。

(1)将错就错,放大错误,激发认知冲突

当学生出现意外错误时,老师不是回避或者遮盖,更不是轻描淡写一带而过,而是将错就错,放大“错误”,引导他们从正反不同角度去修正错误,给他们一些研究争论的时间和空间,从而让学生在争论中分析、反驳,在争论中明理,在争论中内化知识。

(2)展错议错,引发碰撞,自主建构知识

错误能否成为资源,关键在于教师能否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反思和比较。教师必须给学生提供充分的反思、交流的时间和空间,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由于学生的知识经验和思维方式的不同,学生的学习成果也必然是丰富多彩的,其中也包含着一些错误的观点和想法。抓住和利用这些多样化的学习成果,引导学生积极地投入学习活动,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在课堂上,教师把学生出现的错误展示出来,然后让学生展开讨论,引发学生的思维碰撞,理清思路,帮助学生寻找出正确的方法。

三、实践后的反思

错误之所以是宝贝,其价值有时并不在于错误本身,而在于师生通过集体查错、思错、纠错活动获得许多新的启迪。这不但需要我们有沉着冷静的心理和从容应变的机智,更需要我们牢固树立“错误资源”意识。当然以下两点笔者认为是我们在教学中必须引以为重的:

(一)并不是所有的错误都可以作为资源来利用

在现实的数学课堂中,错误资源很多,在这时我们要注意生成的时机。当学生的一些有价值的,有意义的错误出现时一定要抓住,让学生辨析。不过在课堂上学生会出现各种错误中,有一些是有价值的,有意义的,有些却是没有价值的。只有那种带有普遍性的、具有一定蒙骗性的错误,能作为宝贵的教学资源;或者虽然是个别学生的差错,但却涉及学科本质,能挑战其他同学的思维的,同样是有价值的资源。因此并不是所有的错误都可以作为资源来利用。

(二)面对“错误”,选择合理的评价,避免“钟摆现象”

怎样的评价才是合理的?一方面我们对学生出错的态度正慢慢地从“一味训斥”向“理解错误、分析错误”转变,但走进新课程,我们不难发现另一种极端:课堂上我们听到的只是老师不停的表扬声,有时学生的发言并不好甚至是错误的,老师还是一律表扬,殊不知一次辨错、纠错的大好机会丧失在一片表扬声中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敢暴露学生的错误,使得课堂教学一路凯歌高奏,给人感觉学生上课一听就懂,但是真正操作时却错误不断。

我们应平等地参与他们的探究和交流,对学生交流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回应反馈”。只有通过教师的有机点拨、合理评价,才能提升错误的资源价值,使教学进一步向着有效、高质量的目标“互动深化”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张绪培总主编《中高中数学教学案例专题研究》浙江大学出版社

2.马克斯·范梅南著 李树英译《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教育科学出版社

3.连晓总编《关注孩子的闪光点》燕山出版社

猜你喜欢
错误资源利用课堂教学
利用min{a,b}的积分表示解决一类绝对值不等式
利用一半进行移多补少
利用数的分解来思考
Roommate is necessary when far away from home
数学课堂中错误资源的有效利用
小学数学课堂“错误资源”合理利用浅析
浅谈数学教学中错误资源的有效利用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