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2009-09-18 08:50姜春庆
都市家教·上半月 2009年9期
关键词:学号卡片数字

姜春庆

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由此可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的至关重要的条件,也是减轻学生过重负担的根本措施。研究表明,在小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中,学习兴趣的培养尤为重要。作为教师,不仅要考虑学生“能不能”学习,更要十分重视学生“乐不乐”于学习,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对学生的最大伤害。兴趣是带有强烈的情感色彩的,学生一旦对学习产生兴趣,将达到乐此不疲、废寝忘食的地步。情感和情绪是有所不同的,情绪往往带有一些先天的成份,如婴幼儿就有交往、依恋、探究等情绪,而情感往往是与人的高级社会需要相联系的,如求知、求美、求德等。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从低年级到高年级也有不同层次,由外在兴趣到内在兴趣,由短暂的兴趣到持久的兴趣。低年级儿童,颜色、声音、动作对他们有极大的吸引力,因此,可以多采用直观教学、游戏等形式;到了中年级,则以新颖的教学内容来吸引学生,满足他们日益高涨的求知欲,到了高年级,则往往是自己解决了难题,克服了学习上的种种困难,由内心的成功体验产生情感上的满足,进而成为推动下一步学习的动力,这些学生虽苦犹乐,刻苦学习。因此,我认为教学过程中应把握好以下三个阶段:

一、导入新课时激发学习兴趣

导入新课是一堂课的重要环节,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学的导入,就好比提琴家上弦,歌唱家定调,第一个音定准了,就为整个演奏或歌唱奠定了基础。好的导入能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打破学生的心理平衡。为此,我经常从教材的特点出发,通过组织有兴趣的小游戏,讲述生动的小故事,或以一个激起思维的数学问题等方法导入新课。这样做,不仅能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而且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思维在短短的几分钟内活跃起来。例如,我在教学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时是这样设计新课引入的,逐一出示抢答题:1/9+2/9=;1/9+3/9=;2/9+3/9=;1/9+5/9=;2/9+5/9=;3/9++5/9=;1/2+1/3=,最后一题要求看谁的反应最快,声音最洪亮。由于受前几题的影响,学生很快说出了9/9,从而产生了认知冲突,打破学生的心理平衡。接着利用知识的迁移,通过独立思考与小组合作探究,自然地为学生创设了新课学习的氛围;又如在教学《年、月、日》一课时,一开始我就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小明的爷爷今年2月29日过第28个生日,你们猜小明的爷爷今年多少岁?”有的同学从“一年过一个生日”的生活经验出发,顺口答:“28岁!”我就问了:“小明的爷爷28岁,那小明的爸爸今年该几岁?有28岁抱孙子的老爷爷吗?”学生们哈哈大笑,一想也是,哪有28岁抱孙子的老爷爷,岂不早了点儿。同学们面面相觑,就在学生充满疑问时,我说:“要想弄清楚这个问题,学完了“年、月、日”这节课同学们就明白了。于是,便自然地展开了新课的教学。在这里,疑问使学生产生了好奇心,好奇心又使学生转化成强烈的求知欲和浓厚的学习兴趣。

二、讲授新课时保持学习兴趣

学习新知识本身是一项艰苦的脑力劳动。在学习过程中,既需要一定的意志努力,也需要对整个学习过程产生兴趣。即变“苦学”为“乐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为了保持学生学习兴趣,我的做法是:⑴重视运用教具、学具和电化教学手段,让学生的多种感官都参加到教学活动之中;⑵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⑶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通过富有启发性的问题,组织学生互相交流,让学生不断体验到成功的欢乐,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一环节需要教师有相当的文化底蕴和灵活多变的能力。

三、巩固练习时提高学习兴趣

巩固练习阶段是帮助学生掌握新知、形成技能、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重要手段。心理实验证明:学生经过近30分钟的紧张学习之后,注意力已经度过了最佳时期。此时,学生易疲劳,学习兴趣容易降低。为了保持较好的学习状态,提高学生的练习兴趣,除了注意练习的目的性、典型性、层次性和针对性以外,我们还要特别注意练习形式的设计,注意使练习具有趣味性。在教学“数的整除”复习课时,我设计了这样的练习:

老师这里有一个智慧宝典,你想得到吗?

生:想。

师:不过这里有密码,如果你猜到了便会得到它。密码的首位数字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第二位数字是3的最小倍数第三位数字是2和3的最小公倍数;第四位数字是非O的最小偶数;第五位数字是最小合数;第六位数字与第二位是同样的数;第七位数字是最小的整数;第八、九位数字是10以内最大的奇数;第十位数字是一周的天数;最末位数字首尾照应。想一想,说出这个智慧宝典的密码。

这时,学生很快便进入兴奋的思维状态,注意力再次集中到数学学习上来。

又如在下课铃快要响的时候,改变以往的方式,我对全班40多名学生一边出示写有2的卡片,一边说“请学号数是2的倍数的同学先走。”学生走了一些。接着又出示卡片0、5,让学号是0、5的倍数的同学走,有几名学生站起来欲走,后来又坐下了。这时教师追问:为什么大家都不走呢?让学生结合整除应具备的条件,说明理由。教师再出示卡片3、5,让学号是3或5的倍数的学生走。最后还剩下学号是7、11、13、17、19、23、29、31、37的学生。此时,教师不再出示卡片,而是问学生,老师出示哪一个数,大家都可以走?学生们略加思考,异口同声地说“1”,于是剩下的学生在铃声中欢天喜地地离开教室。

新颖有趣的“动脑筋离课堂”的设计,巩固了知识,检查了效果,学生兴趣浓厚,课堂气氛活跃。

总之,一节成功的数学课,离不开学生的积极参与,而学生的积极参与,又缘于其浓厚的学习兴趣。因此,采取多种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是构建小学数学有效、高效课堂的必由之路,也是新课程状态下小学数学教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猜你喜欢
学号卡片数字
摆卡片
倒过来的卡片
我们来打牌
一张卡片
学生学号的妙用
数字变变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