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多媒体教学中的常见问题与对策

2009-09-27 06:10滕学明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09年21期
关键词:大学英语多媒体教学问题

滕学明

摘要 多媒体教学给传统大学英语教学带来巨大变革,它极大丰富了教学内容,是继粉笔加黑板、录音机加黑板后国内英语教学的又一次创新。但在具体运用中,由于硬件、软件、个人认识、知识、能力等因素,出现不少问题,如何解决,值得认真总结与探讨。

关键词 大学英语;多媒体教学;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09)21-0118-02

Common Problems with Multimedia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and Solutions//Teng Xueming

Abstract Great changes have taken place since the introduction of multimedia to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which significantly enrich teaching contents and are another teaching innovation following blackboards plus chalks and blackboards plus tape recorders. In its use, however, many problems occur as the result of such factors as hardware, software, and knowledge, which deserves our conscientious study and discussion.

Key words college English; multimedia teaching; problems; solutions

Authors address School of English Language, Literature and Culture, BISU, Beijing, 100024, China

多媒体教学给传统大学英语教学带来巨大变革,它极大丰富了教学内容,是继“黑板+粉笔”[1]“黑板+录音机”后国内英语教学的又一次创新。利用多媒体,教师可以制作融音视频为一体的精美课件,使学生置身于真实语言环境,加深他们对知识的理解与把握,避免被动学习。在多媒体环境下,教师还可以对某一教学内容多次授课而无须板书,从而节省大量时间与劳动,提高教学效率。通过多媒体网络,学生还可点击英语电影、电台英语节目,或与英美人士交流,获取大量语言信息与实践机会。尽管有以上诸优点,在具体使用中,由于硬件、软件、个人能力等因素,出现不少问题,值得总结和探讨。

1 教师方面

1.1 许多教师在教学观念上存在认识误区

1)投影仪、显示屏是黑板的替代。他们认为,与传统教学相比,多媒体设备只是将黑板内容搬到屏幕,于是把原来黑板上的练习、答案乃至板书不便的知识讲解都搬上屏幕,致使课件充斥大量文字,密密麻麻,学生看起来相当费力,不仅失去多媒体生动活泼、促进教学的积极效果,反而挫伤学生积极性,使教学效率降低。

2)课堂教学就是多媒体展台。在这一理念下,他们改变传统教学方式,大量采用音频、短片、互联网等创造逼真语言环境,使教师退化为多媒体放映员,学生成为观众,从而使课堂教学失去意义。他们这样做,在令教学由传统“满堂灌”变为多媒体“机灌”的同时,进一步弱化教师指导作用,扼杀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3)多媒体应用就是变教师与学生的直接关系为教师与机器、学生与机器的直接关系。上课时教师不再面对学生,而是面对操作平台;学生也不再面对教师,而是面对屏幕。其错误在于忽视英语教学的根本目的:培养学生的实际交流与表达能力。故本末倒置的结果是培养出僵化的学生,他们能够面对屏幕,却无法胜任社会交流。

4)面授课已过时,完全可由网络课替代。一些教师认为,在多媒体环境中,学生应自由选择学习时间,教师的任务是制作网络课件,也应有充分自由时间,传统课堂可以退出历史舞台了。在他们眼中,传统面授课是妨碍师生自由的羁绊。这一观念的错误在于忽视面授课所具有的无可替代的优势:英语是技能课,它的掌握不仅要学,更要练和实践,而只有面授课才能创造这种场合和机会,并解答学生在学习中碰到的各种问题。此外,网络课的一个重要弊端也是只有面授才能克服的:对自身约束力不强、自由散漫程度较高的学生不合适。缺乏教师的指导、监督,这些学生将会成为网络课的牺牲品。

1.2 教师能力问题,包括课件制作能力、多媒体操作能力与网络材料搜集能力一些教师缺乏计算机知识,不擅长将音视频、动画、艺术文字融入课件,导致课件成为课本翻版,上课成为照本宣科,从而降低学生兴趣与教学效果。有些高校缺乏对教师的多媒体培训,导致课堂屡屡出现因教师操作不当而冷场、停顿,或是不断打电话求助技术人员的情形。还有的教师网络搜集能力低下,不善于利用搜索引擎、关键词,无法从互联网上获得丰富素材。此外,教师时间占用问题也很突出。由于多媒体课件制作涉及材料搜集、剪辑、组合、艺术处理等一系列过程,要耗费大量心血与时间,导致许多教师认为得不偿失,对制作课件产生抵触情绪。

解决以上问题,教师需首先转变观念,正确处理“传统与现代”的关系。既不能视多媒体为黑板替代物,简单将黑板内容搬到课件中,也不能把课件制作得花里胡哨,过多使用音视频,分散学生注意力,片面追求轰动效果而弱化教师作用。要认识到仅靠信息技术并不能保证有效的教学[2],多媒体只是传统教学手段的辅助,不能主次颠倒、本末倒置。要把培养学生实际交流能力、与学生互动放在第一位,不能把多媒体变成隔离教师与学生的“墙”,更不能以网络课全面取代面授课,抛弃传统模式。从教师自身素质而言,不断增加计算机知识积累,提高多媒体操作与互联网搜索技能是教师适应现代教学的必修课。一方面高校应经常组织相关培训,另一方面教师自身也应不断努力。考虑到多媒体备课的劳动量,分工合作、资源共享应成为新形势下的主流。

2 学生方面

由于教师主体观长期主导我国教育界,课堂是教师的而非学生的思想不仅扎根于教师群体,也扎根于学生群体。在这种观念下,相当一部分学生主观能动性低下,对教师传授过分依赖,以致养成惰性,难以改变。这种惰性导致一系列问题。1)学生学习兴趣、注意力低。对他们而言,上课是一种负担,是被迫而来,学习内容是强加于己,是被迫接受。久而久之,许多学生对上课产生厌烦、抵触情绪。2)学生创新能力低。创新是灵感激发的结果,灵感激发既有自然基础,也需人们经常有意识地锻炼。在长时间缺乏锻炼,信息总是单向传输情形下,人的创新性愈来愈低。3)学生自我管理、自我监督能力差。在传统模式下,学生适应被管理,被监督,突然改为网络学习,许多学生顿感无动力、无压力,于是放任自己,生活自由散漫,学习效率低。

克服以上弊端,学生也需首先转变观念,树立主体性意识,在多媒体环境中尤应如此。依据现代教育理念,无论多好的教学环境、多好的教师,都无法取代学生自主学习。只有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充分调动各种身体官能,学习才卓有成效。为提高学生兴趣与创新能力,教师应特别加强学生在课堂的地位,以各种方式开展互动教学,甚至是以学生为主导的教学。如教师可以将学生分组,同组学生可相互提问,征求解决方法,也可就某一问题的解决提出各种设想、方案,并就这些方案进行讨论或辩论,以增强他们的兴趣与创新能力。为吸引学生注意力,教师可设计高质量课件,实现多感官优化组合。实践表明,学生的学习效果与上课注意力密切相关。学习时,人们通过视觉获得的知识占83%,听觉占11%,嗅觉占1.5%,味觉占1%[3]。因而,使用多媒体制作精美课件会收到良好教学效果。在加强学生监督方面,可利用网络平台监控学生自主学习进度、上机时间,利用作业、小测验等形式加以检测以督促学生自主学习。同时,教师可调整教学进度、难度与方法以适应学生需求。这些方法的采用会显著改变学生的依赖状况。

3 软硬件方面

软件主要包括市场出售的多媒体“洋”教学软件、教师自制的“土”课件以及教学内容组织。市场上与教材配套的高质量光盘往往寥寥无几。即便有,实际教学中,由于各种原因,如与本地学生水平不匹配等,教师也须重新制作。课件方面,主要是一些教师设计的课件不合规范,达不到教学目的。教学内容组织问题集中在教学方法呆板、互动方式单调以及传统教学媒体与多媒体整合不佳上。硬件方面,目前多数高校无法实现所有课程多媒体化。许多高校仅能满足部分课程的部分课堂采用,教学平台、教学网络建设滞后,这些都是影响学生自主学习、多媒体教学发挥作用的客观原因。

在市场教学软件乏善可陈的情况下,依靠教师集体备课,制作出适合本校实际的一套教学软件是切实可行的。此外,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还应依据学生的实际状况不断增加一些“土”课件,以更好地满足教学需求。鉴于一些“土”课件不规范的问题,教师应本着以下原则进行改进。

1)逻辑性。课件应理清所授知识的架构与体系,所有幻灯片之间都应有严谨的逻辑。

2)知识性。在讲解传统知识基础上,课件应突出新材料、新角度与新观点[4]。这些应是课本不具备的,是课本知识的有益补充。如精读课文涉及好莱坞,教师可下载相关图片、视频、文字说明以丰富学生知识面。增加知识量并不意味着大量扩充信息,信息量符合学生接受状况至为重要。从字数上讲,每张幻灯片字数最好不超过80,每行不超过10。对重点内容,可通过超链接进入下层讲解,以保持幻灯片简洁明了,适于欣赏和消化。

3)生动性。设计课件时图片、音乐、动画、艺术文字、层叠、图表、色彩、短片、音频等可综合运用以达到让学生轻松愉悦、寓教于乐的目的,但要注意不能过于花哨,它只为达到教学目的而设,过度会适得其反。课堂组织上,教师要注意灵活多变,避免教条化、呆板化。如情景法、听说法、交际法、翻译法、讨论法、虚拟现实法、个别指导法等都可灵活引入多媒体课堂,以达到调节气氛,融洽师生关系,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方式也应灵活多变,不可单一化。具体方式可采用问答、讨论、辩论、学生即兴介绍/表演、学生课件展示、学生问题互查、作业互批、学习进度互查、专题探究/发言、组内合作、组间竞争等多种方式。传统教学媒体与多媒体可相互补充,充分发挥它们的各自优点。传统媒体包括黑板、录音机、教具等,它们与多媒体设备各有优劣,因而教师应在课堂上综合使用,以使课堂环境多变,避免单一多媒体模式给学生带来视觉疲劳、听觉疲劳等现象。总之,多媒体教学软件的根本出路在于依据学生实际,因校制宜,因班制宜,采取“土洋结合”、“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多种方式综合利用的方法。

硬件方面,多数高校需要扩大投资,改造更多传统教室为现代多媒体教室。在此基础上,大力营建网络教学平台、网络教室、网络资源库以方便学生自学。没有硬件普及,大学英语多媒体教学就会限于纸上谈兵。

4 结语

综上,大学英语多媒体教学对教师课堂安排提出更高要求。在这一新模式下,教师不再是知识的“储备箱”、学生的“活字典”;知识不再单向传输,学生不是被动学习;师生互动、教学相长、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正成为新模式核心。正因为如此,当前的大学英语多媒体教学出现上述常见过渡性问题,亟待解决,但它们都是发展中的问题。随着它们的逐渐解决,我国大英教学一定会走出狭窄的小课堂,形成一个范围广大、人数众多、多形式、多渠道、高效率的大课堂。

参考文献

[1]余丽,王建武,曾小珊.科学、合理地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进行大学英语教学[J].外语电话教学,2008(4)

[2]Healy J.Failure to Connect[M].New York:Simon and Shuster,2002

[3]赵欣.利用多媒体语言实验室优化大学英语教学[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人文社科版,2009(1)

[4]刘爱萍.多媒体技术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三原则[J].中国西部科技,2009(7)

猜你喜欢
大学英语多媒体教学问题
情感教学法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非英语专业《大学英语》课程中语音教学现状与重要性简析
浅析支架式教学模式下大学英语教师的角色定位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多媒体教学在语文课堂的有效应用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
多媒体教学为高中语文课堂插翅添翼
如何正确认识多媒体教学
应用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取与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