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80后作家进军国内市场

2009-10-13 03:29
出版参考 2009年15期
关键词:青春文学郭敬明韩寒

陈 婷

在第19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上,上海译文出版社以整体亮相的形式,推出日本4本畅销青春文学读物《窗灯》、《裂舌》、《梦女孩》与《君空》,立即吸引众人眼球。中国80后作家掀起的青春文学热在文艺界、出版界一直话题不断,如今日本80后作家集中挺进中国图书出版市场,大有抢滩之势,一场PK大战引人遐想。

其实,境外青春文学大举进军中国图书市场这也不是头一遭,最具代表的是可爱淘刮起的青春校园小说韩流,横扫我国各大图书排行榜,赚得钵满盘溢。直到2007出版的《致我的男朋友》系列终因其情节没有突破,语言没有创新,可爱淘的影响力才日趋式微。相比之下,此次上海译文社引进的日本4部作品,风格迥异,内容新颖,实力更胜一筹。

一批日本80后作家作品引进中国,最大的意义与其说让日本80后作家PK中国80后作家,争夺中国图书市场,不如说是让中国的80后作家、中国的出版界深刻反思。

被专业奖项遗忘的中国80后作家

此次引进的日本青春读物,其四位作家中三位获得过日本纯文学最高奖芥川奖,虽然她们中有的作品也被一些评论家质疑和否定,可是能够在激烈竞争中突出重围勇得大奖,说明作品还是得到大多数专家学者的认同和肯定。反观以韩寒、郭敬明为代表的中国80后作家,通过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脱颖而出,进而开始文学创作。之后,他们也确实出版了不少畅销作品,得到过读者和市场的追捧,可就是一直得不到主流文坛的重视、得不到专业奖项的肯定。至今,80后作家在全国范围内获得过有影响、有分量的文学奖项的也只有郑小琼2007年获得了“利群”人民文学奖、庄重文文学奖,以及张悦然2004年获第三届“华语传媒大奖”最具潜力新人奖、2005年获得春天文学奖、2008年“茅台杯”人民文学奖优秀散文奖。至于代表中国文学界最高荣誉的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老舍文学奖等,80后作家还无缘问鼎。韩寒、郭敬明等人更是双手捧着18岁那年的新概念作文大赛一等奖奖状,止步不前。诚然,得奖不能说明一切,可是不得奖,却或多或少还是能说明点什么,比如思想内涵、文化修养、现实关注。我们也不该去过多地质疑文学奖项是否公平,如同我们没理由去质疑高考制度是不是合理。

青春文学图书只“进”不“出”

在中国出版市场,特别是青春文学类,不乏像《裂舌》、《梦女孩》、《君空》这样销售过百万的超级畅销书,比如郭敬明的小说,出版的每一本都号称过百万,并且以韩寒、郭敬明等人在国内累积的人气和名气,放到国外也还是有焦点和卖点,海外读者未尝不会被吸引。可惜国内图书,尤其是青春文学作品,能真正走出国门的机会不多。韩寒和郭妮的运气好,有个尽职尽责又有才有谋的经纪人路金波,通过贝塔斯曼在海外的联系,于2005年把韩寒的文集《韩寒五年》输出到法国、韩国、日本、新加坡及我国台湾、香港。2007年又开始陆续推出郭妮的《天使街23号》台湾、香港等其他版本。然而,随着贝塔斯曼退出中国市场,韩寒和郭妮的海外之路也跟着堵死。之后,中国的青春文学图书只“进”不“出”,致使我们可以近观境外80后作家在中国风生水起的盛况,却无法礼尚往来,这是国内出版界的悲哀。

2008年5月4日,美国《纽约时报》以《Chinas Pop Fiction》为题报道了郭敬明,评价他为“中国最成功的作家”。当时若能顺势把郭敬明的作品输出到美国,还省了不少的广告宣传呢。然而,正如中华版权代理总公司原版权代理部主任张洪波所说:“现在(中国)总体的状态,一方面是版权经纪人严重稀缺,一方面是其素质亟待提高。而且现在国内的版权代理机构才不到30家。”所以,中国应重视图书发行人员的培养,特别是懂外贸、懂出版、懂发行的复合型人才。同时,青春图书出版商应有针对性地调研国内版贸输出资源,对我国港澳台地区以及美国、欧洲、东南亚等不同国家和地区进行分门别类的输出项目策划,制订宏观项目的发展战略。

手机出版撬动青春文学新市场

中国出版业正处于数字化出版的探索阶段,而手机这一新兴载体本身所蕴含的巨大商机,从目前手机出版的主要业务彩铃、游戏便可窥一斑。特别是诸如《恋空》、《君空》等这样的手机书在日本动辄百万销售,是任何一家传统出版社所不能忽视而又向往的。随着国内3G手机的推广普及,对于手机小说的开发和出版将会是一次重大的机遇和挑战。上海译文出版社陆续推出《恋空》、《君空》,正是投石问路,谋划其在手机小说产业链的“蓝图”。日本手机小说诞生于2000年,从2006年开始渐成气候,2007年度畅销书排行榜前三甲首次由手机小说作家包揽。有日本手机出版的珠玉在前,中国传统图书出版业确实有理由对手机出版抱有极大热情和无限希望。然而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如何从宏观和微观层面上谨慎把关、大胆尝试,将值得中国出版业进行理论和实践的探讨。

猜你喜欢
青春文学郭敬明韩寒
“80”“90”后作家笔下青春文学的成长主题
韩寒 笑一笑,已苍老
张本煜,韩寒说他值得比现在更红十倍
The Fall of Han
我国当代文艺批评的现状、问题和解决之道
——以“80后”青春文学批评为考察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