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财经类中等职业教育发展问题探讨

2009-10-15 06:14王孝军
职业教育研究 2009年6期
关键词:财经类中等职业实训

近年来,随着职业教育,特别是中等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中等职业学校的办学观念及办学模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国家对中等职业教育的重视和关注不断增加,特别是从2007年秋季开始,国家对中职学生每年给予1500元的资助政策实施,中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不断扩大,生源质量有所好转,中职学校的办学效益也随之提高。尤其是近三年来,国家加大了对中职教育的投资力度,中职教育的国家资助体系也进一步完善。但是,由于我省属西部欠发达省份,经济相对落后,在这种环境下,财经类中等职业教育还存在着很多问题,与全国快速发展的中等职业教育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和不足。笔者以对我省部分财经类中等职业学校的调查结果为依据,拟对我省财经类中等职业学校发展中普遍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解决问题的一些建议和发展思路。

甘肃省中等职业教育(财经类)发展所面临的突出问题

(一)财经类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和教学现状分析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现状分析生源素质已经成为制约中等职业学校内涵发展的主要因素。从近年来我省财经类中等职业学校录取的学生中考分数较低的情况看,学生整体素质逐年下滑。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对象以初中毕业生和少部分高考成绩不理想的高中毕业生为主,这部分学生在中考、高考中成绩较低,再加上学生自身能力和素质很难适应严峻的就业形势和市场需求,缺乏市场竞争力,就业观念保守,毕业生就业面临较大困难。尤其是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在全球就业岗位逐渐萎缩的客观环境下,就业面临更大的困难。家长希望子女读大学,必然希望子女选择上高中,近年来“普高热”的日益升温,使中等职业学校的生源受到严峻挑战。为了维持生存,各中等职业学校面临“饥不择食”的境地。只要报名,就能录取,导致生源素质参差不齐。

财经类中等职业学校教学状况分析学校存在着偏重理论教学,倚重书本教学,联系实际不够,操作能力培养不足的现象。理论教学内容多,职业技能教学不足,实训教学和实践机会较少。对学生的德育及行为养成教育有待重视和加强。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教育观念上存有错位和偏差。只认识到职业教育与其他教育的共同之处,而对职业教育的基本特征及特殊性认识不够,习惯于过去的普通教育思维定式,而不适应职校教学,因而降低了对教学质量的要求,忽视对学生的道德教育。“双师型”教师缺乏,职业教育的特点要求教师不仅要精通专业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具有十分熟练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技术应用能力。

(二)财经类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就业现状与学生技能培养现状分析

在招生中各市(州)、县级教育主管部门的地方保护主义现象突出,部分地区和学校在招生中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有偿招生行为省属财经类中等职业学校招生艰难,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在满足了本地职业学校生源的前提下才放开外部招生,有的县与外省职业学校或劳务部门有招生合同计划,有的教育主管部门对所属初级中学定额招生,直接影响了省属财经类中等职业学校的招生,这种招生中的地方保护主义现象非常突出。部分地区、学校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有偿招生行为,有的教育部门和家长为了眼前的实际利益而做出不切实际的选择,这种有偿招生行为对我省财经类中等职业学校招生也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省属中等职业学校,尤其是财经类中职学校,招生宣传信息化和宣传力度未能具体深入在调查中,招生部门负责人说,招生宣传是招生工作的一个主要环节。几年来,他们的具体做法是把在媒体上宣传、到教育主管部门宣传、到学校宣传、直接接触考生家长和考生宣传等结合起来,力争把学校招生信息和学校基本情况真实地传达给考生,这种方式会耗费很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但没有更好的办法。财经类学校都面临地方招生宣传信息不畅的问题,如招生详细信息未能直接与考生及家长见面等等。也有学校在招生时宣传“零学费”制,“包分配、保就业”制,作业毕业后能够拿到高额工资等不切实际的虚假承诺。在调查中,有的学校承诺学生毕业后每月可收入3000~5000元的工资。这种虚假信息给财经类中等职业学校的招生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财经类中职学校专业的重复性、局限性和市场需求及用人单位对人才需求之间的矛盾显得非常突出,已经成为制约财经类专业发展与教学改革、专业设置的主要因素我省财经类中等职业学校相关专业设置重复,各自的优势和特色未能凸显出来。在调查中,各个学校基本上都有会计电算化专业、金融专业、计算机专业等,基本的课程设置和培养目标大致相同,这使我省财经类中等职业学校的资源优化配置很难实现。财经类专业的特点是专业性和理论性较强,而在中等职业教育层次上只是学习一些简单的基础知识和掌握基本技能,学生的知识学习和技能培养未能深入,很难满足财经类企业和用人单位的需求,致使在人才培养与用人单位用人需求之间发生了矛盾。调查显示,在各种人才招聘会上,用人单位的最低要求是大专以上,这样就将财经类中等职业学校的毕业生拒之门外。财经类专业用人单位的层次要求普遍较高,尤其是对口就业的单位要求更高。如甘肃银行学校的学生很难在金融企业和各家银行选择就业,甘肃省财政学校的毕业生很难在财政部门选择就业等。这也对财经类职业学校的招生与就业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财经类中职学校学生的就业观念与社会发展、人才需求之间的矛盾相当突出中等职业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这就要求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对自己准确合理定位。在调查中,很多学生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经常对工作岗位挑三拣四,嫌苦嫌累,纷纷抱怨。此外,准备不足是学生就业的一个客观问题。如学生就业前的思想准备、心理准备、知识准备、技能准备等直接影响学生就业。

人们意识中普遍存在着学历教育与职业教育的矛盾,全民职业教育的观念还没有真正深入目前,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识还不够到位,没能真正树立职业教育的理念,一些家长想方设法、不惜一切代价地让自己的孩子上普通高中,而不上中等职业学校。“职业教育普通化、普通教育职业化”的理念没能真正形成。

财经类中职学校普遍存在实训场地和实验设备不足的现象,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不能满足工作的需要在调查中,大多数的学校负责人说,学生的实训操作课的成功与否直接决定了学生的就业和未来发展,但大多数学校没有专业化的实验设备和专门的实训基地。部分学校有实验室和实训操作设备,但由于数量和质量问题,真正在具体教学中普遍运用还有很大的困难。如缺少专业的“双师型”教师;很难做到技能操作平台的规范化;很难与社会用人单位的设备更新和发展相适应等。再加上财经类专业是一个保密性、准确性、规范性和责任性较强的行业,企业和用人单位不愿接受学生实习,如银行操作系统平台、财务会计核算平台等,这使得财经类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实习很难进行。

甘肃省财经类中等职业学校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国家政府部门和教育主管部门应大力支持、统筹协调、合理规划、正确引导

国家政府部门和教育主管部门应采取一定的措施,取消招生中的地方保护主义,确保学生择校的机会平等,坚决杜绝招生中的有偿招生行为。重点是对各市(州)、县教育主管部门的合理引导,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坚决杜绝在招生中的“暗箱操作”和“利益诱导”,对于在招生中有偿招生和提供虚假信息的,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坚决打击此类行为,确保招生的统筹协调、规范运作。

(二)各省属财经类中职学校应加大招生宣传力度,确保招生宣传具体深入和招生信息的真实准确

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应对省属财经类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宣传给予大力的支持和配合,在甘肃省教育厅和甘肃省职业教育信息中心的支持和指导下建立起公正、公平、公开的招生就业信息平台,确保各中等职业学校的招生信息和学校基本情况能够准确传递给考生和考生家长。教育主管部门应制定一套合理的招生宣传政策条例,使招生宣传工作规范化。

(三)加强专业改革,优化课程设置,凸显专业特色,优化资源配置

各个学校的相同或相近专业要进行资源整合和课程优化。以省教育厅为依托,以各自的优势专业和特色专业为核心,以财经类学校的共同发展为纽带,不断加强联系,合理统筹,共同研究。在专业和课程资源的开发与使用上相互协调、取长补短,实现资源的合理整合和优化配置。优势专业、学科相同和相近的学校要实现资源整合,晋升为高职学院,以实现各学校的共赢为目的。

(四)切实发挥就业指导中心的作用,积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择业观

学校要将学生的《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就业与创业基础》纳入学校的主要课程当中,引导学生树立“上一所好学校,选一门好专业,学一手好本领,找一份好工作”的目标,养成“先就业、再择业、重创业、成事业”的就业观。同时,也要联合各个学校,开展经常性的学生技能竞赛和岗位练兵活动。

(五)大力宣传职业教育理念,实现教育均衡发展和教育公平

要切实组织开展全省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就业大型宣传活动,联合省内各新闻媒体举办以“促进发展和迎接挑战”为主题的“甘肃省财经类中等职业学校校长论坛”和“甘肃省职教成果展示暨招生就业校企合作洽谈会”等,通过开展系列活动,有力推动我省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起到大力宣传和舆论引导的作用,使全社会转变职业教育理念,实现教育均衡发展和教育公平。

(六)加大对财经类中职学校的投入力度,突出职教特色,采取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的方法,加快职业学校实训基地建设和实训师资培养力度

各学校应根据学科和专业特色认真建设好会计实验室、模拟银行试验室、财会实验室等实训基地,在师资培养上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切实提高我省财经类中等职业教育的培养能力和教育质量。学校自身要本着“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理念,以培养学生能力为核心,把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保证毕业生就业率稳步上升作为学校教学改革的突破口,及时了解和预测社会需要的人才类型和要求,调整教学计划,全面深化教学改革,抓内部管理,并加强同企事业单位的联系与合作,建立校企联合培养人才机制,畅通学生的就业渠道。

(七)注重德育,尤其是职业道德、行为养成教育等,提高学生就业的基本素质

一是学校各部门要紧密围绕“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打造德育工作品牌”的工作目标,形成齐抓共管、常抓不懈的良好局面,努力把学生培养成为“宽基础、高技能、复合型、高素质”的新型技能人才。二是建设德育师资队伍和学生干部队伍两支骨干队伍。全体教职工要树立“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观念,担负起德育工作者的神圣职责,真正做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时时育人、事事育人”的全员育人观念,形成全员参与的局面。三是坚持教育与管理相结合的原则,运用多种方法,有效引导学生的思想,规范学生的行为。四是德育课教师要发挥德育课主渠道作用,要探索德育课教学新方法、新途径。其他课程的教师应结合课程特点,充分发掘德育资源,有机地渗透德育内容。五是抓好三个层次教育,即养成教育、成才教育、创业教育相结合。六是利用好四种教育方式,即灌输教育、模范激励、活动陶冶、情感凝聚相结合。

要提高我省财经类中等职业教育的质量,促进学校的科学发展,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要加大投入力度,给予正确、合理的政策性引导和有效帮助,学校自身要抓住机遇,发挥学校特色专业的优势,深化学校专业设置和课程改革,加强实训基地建设和实训师资培养,进一步明确培养目标定位,形成上下合力、齐抓共管的态势。各学校应在省教育厅的宏观指导和总体部署下,统筹协调,加强联合,建立共享平台,形成资源整合机制,科学合理地构建财经类中等职业学校招生与就业平台,实现财经类中职学校的共赢与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邵璀菊.职业教育半工半读培养模式的运行机制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07,(8).

[2]黄克孝.职业和技术教育课程概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周利平.谈规范中等专业学校招生考试工作[J].继续教育研究,2001,(2).

作者简介:

王孝军,男,甘肃银行学校学生科副科长,团委书记,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2008级教育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学生管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等工作。

猜你喜欢
财经类中等职业实训
依托互联网实施商务英语函电实训教学
2021年广州市中等职业教育招生学校名单
2021年广州市中等职业教育招生学校名单
2020年成人高校招生考试模拟试题数学(文史财经类)(一)
2020年成人高校招生考试模拟试题数学(文史财经类)(二)
2020年成人高校招生考试模拟试题数学(文史财经类)(三)
2018年成人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数学(文史财经类)
液压课程开放式虚实结合实训教学体系的构建研究
提升中职机械专业钳工实训教学有效性的几点尝试
浅析职业院校实训中心管理机构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