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新生学习惰性矫治六法

2009-10-15 06:14赵爱英
职业教育研究 2009年6期
关键词:惰性新生高职

刚走进高职院校的新生,由于学习目标、心理状态、生活环境等方面的变化,往往容易滋生学习惰性。学习兴趣降低,生活懒散,纪律松弛,思想麻木,敷衍了事,有的沉湎于网络构筑的虚幻世界里,有的则陶醉于情场爱河之中,迟到、早退甚至旷课现象严重。这些问题给班主任工作带来很大挑战。消除新生心理障碍,矫治新生学习惰性,激活新生学习原动力,促使学生以饱满的热情和如饥似渴的求知欲投入学习,不仅是保证教学质量、提高班级管理水平的重要前提,还对学生在整个高职阶段乃至一生养成良好学习品质、不断增强学习能力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概括起来,高职新生学习惰性矫治有以下六法:

向导法几乎每一个初走进高职院校的学生都面临着转变学习方法、方式的考验,因为中学那种方法单一、被动、对教师依赖性极强的学习模式在高职已不复存在。高职的人才培养方向、教育任务和教育内容,决定了高职学习主体在学习过程中必须具备自觉性、技能性、高效性、创造性等。部分学生因缺少这种应变能力而无所适从,产生学习惰性或厌学情绪。因此,班主任在新生入校之机就要当好向导,做学生学习方法的引路者。除了向学生介绍职业院校基本情况、环境情况,交待起码的学习、生活、纪律要求和学院管理规定外,更重要的是将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特点、学习各门课程的基本方法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向他们灌输,特别应采用与高中学习模式进行对比分析的办法,让新生对高职阶段的学习理念特别是研究性学习、创造性学习有一个全新的认识,使大部分学生快速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方式,提高自我调节能力,轻松愉快地投入新的学习。

目标法对于有的新生来说,缺少终极价值关怀、学习目标不明确或理想遭遇挫折是产生学习惰性的根本原因。帮助他们重新确立人生价值观念,树立崇高理想,调整人生态度,规划适合自己实际的中长期学习目标,就能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新学期的一次班会上,几位学生的发言引起了我的注意。他们的基本观点是:决定人生命运的是机会。没有机会,知识再多、能力再强也没有用。这种带有宿命色彩的“机会”论,实质上是一种缺少人生自我设计和进取精神的虚无主义。我引导大家对这种观点进行讨论,使大家最终认识到:机会永远是给那些有准备的人留的。机会对任何人都公平,只不过它更垂青有能力和知识的人。只注意到一些成功者的低出身而忽视他们在社会生活和实践中刻苦学习、努力进取的人生发展观是片面的。如果那些成功者没有远大的理想抱负、没有坚忍不拔的毅力和勇气、没有呕心沥血的学习和奋斗,再好的机运也会失去。笔者针对学生的个人潜质和爱好,为他们设定长远目标和学期目标,让他们自己为目标的实现制定实施计划。通过适时检查督促,这几位学生学习主动性明显提高。

施压法高中阶段由于升学压力,很多人“三更灯光五更鸡”,拼命学习。进入高职后,会普遍产生“松口气”的心理。一般来说,这是一种自我放松、减缓紧张的正常心理反应。但个别学生自我减压的同时,误认为高职院校管理不严、学习任务轻松,惰性思想渐渐抬头。俗话说: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心似平原走马,易放难收。过度的放松,就会陷入惰学旋涡。适当地施加压力,才能有效地警醒学生,使他们复归正常学习轨道。我常用的施压办法有二:其一,与有关任课教师一道有针对性地设置一些技能比武或知识竞赛,让学生感知自己的差距和弱势,产生学习的紧迫感(此法对学习心态浮躁的学生较灵验);其二,向学生传播市场经济状态下的人才需求、就业形势及当前社会对求职者专业化、知识化、技能化的要求,并不失时机地带着他们参观人才市场和人才招聘会,让他们现场感受人才竞争的激烈和严酷。让他们时刻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就业前景与学业的关系:只有出色完成学业,具备相应的能力和本领,才能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社会需求,才能找到理想的工作,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激励法让品学兼优的学生得到更大的支持,有利于形成正确的价值导向,促进大多数人重视学习、热爱学习。坚持将学习成绩、品德表现与评先、评优、奖学金发放挂钩的激励制度,为努力学习者排忧解难、创造好的学习条件。通过激励机制,强化学生的上进心。同时注重精神激励,大张旗鼓地把学习刻苦、专业成绩优秀、表现优良的学生树立为典型,对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营造比学习、比成绩的良好学习氛围有较好的作用。注重挖掘身边的典型,请上届学习尖子来班传授经验,或让本班优秀生谈心得和方法,这样更容易感染和打动大家,营造整个班集体良好的学风。

赏识法个别学习基础差、性格脆弱的学生如遇到挫折和困难更容易心灰意冷、自暴自弃。这种现象越来越多地表现在独生子女身上。对这样的学生要注意观察,发掘他们身上的优点,有意地放大他们身上的成绩,对他们哪怕是微小的进步都要及时予以肯定、表扬、鼓励和暗示,帮他们建立自信。有一男生,高考成绩尚可,入学后复试分数不佳,便精神萎靡,不想进班。我找他谈心,用周弘的话开导他:“天赋差异有限,生命潜能无限。科学家研究表明,人的大脑仅开发利用了3%,爱因斯坦这样的科学巨人也只开发利用了5%,人的智商高低是和勤奋紧密联系在一起的。”①还对他讲:“我从来不唯分数论英雄,我现在依然认为你是我们班学习实力较强的学生之一。”他听了我的话很受鼓舞,情绪转变很快,上学期期末考试获得全班总分第三名的好成绩。赏识法也是宽容法、接纳法、沟通法,故赏识法能最大可能地激发人的热情、开发人的潜力。

疏导法由于网络进入大众生活和相关管理的滞后,相当一部分学生被光怪陆离的网上世界和五花八门的网络游戏所吸引,沉溺于虚幻世界,失去学习兴趣乃至荒废学业。对此学院也采取了一些措施,如“封闭式管理”、强化考勤制度等等,虽然取得了一些效果,但解决不了根本问题,还封杀了许多学生参与社会活动、提高各种能力的机会。我认为“堵”不如“疏”。尽管我所带的班不是计算机专业班,但我依然招集班内的几个“网络迷”成立了“网络技术研究学习小组”,特许他们在指定时间内在计算机教师的监管下到学院计算机网络机房上机。还与计算机专业的教师一道为他们设计一些电脑安装和维护的难题,把他们从单纯的“玩”引向有目的的学习,特别是让他们从中逐渐意识到英语、语文等基础课对计算机技术的重要作用,重新唤起他们对其他学科的学习兴趣。实践证明,这种办法对矫治“网络综合症”有明显疗效。一些“网络癖”患者不但从网络“迷宫”里走出来,心理和学习状态都恢复了正常,还成为所学专业和电脑技术相结合的复合型人才。

由于学生个性特点、心理差异、生活环境、社会关系等千差万别,学生学习惰性和障碍产生的原因也千差万别,远不是上述六法所能解决的。这就要求班主任善于观察、敏于思索,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只有这样,才能寻找出行之有效的解决问题的办法。

注释:

①周弘:《赏识你的孩子》,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2001年版第76页

参考文献:

[1]徐光兴.学校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周雪明.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与实践[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

[3]刘德恩,等.职业教育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作者简介:

赵爱英(1963—),女,河南西华人。副教授、文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应用语言学。(本栏责任编辑:孟凡云)

猜你喜欢
惰性新生高职
重获新生 庇佑
新生月赛优秀作品
枯蓬新生
惰性知识
新生
高职数学教学和创新设计的渗透
wolframalpha在高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惰性,人性中最可怕的敌人
惰性与执行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