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堂教学策略

2009-10-15 03:29史俊巧
教坛聚焦 2009年7期
关键词:优秀生学生会后进生

史俊巧

教师要以饱满的热情来调动学生的情绪 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导情绪应该是积极的。教师 的情绪是极易感染学生的,当教师拉长脸、表情淡漠、 忧心忡忡,或神色恍惚、烦躁不安地走进教室,打开书 本进行课堂教学时,学生会感到情绪压抑,从而使得学 生心理闭锁。

教师要以饱满的热情来调动学生的情绪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导情绪应该是积极的。教师的情绪是极易感染学生的,当教师拉长脸、表情淡漠、忧心忡忡,或神色恍惚、烦躁不安地走进教室,打开书本进行课堂教学时,学生会感到情绪压抑,从而使得学生心理闭锁,阻碍信息的输入和加工。而当教师面带微笑,怀着喜悦的心情进行课堂教学时,学生会倍感亲切,快乐之情油然而生。以教师自己的快乐情绪来影响和引发学生的快乐情绪,会使学生敞开心扉,思维活跃,产生积极情绪,从而更有效地接受信息的输入和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在课堂教学中需要教师以饱满的热情来调动学生的情绪,振作他们的精神。兴奋的情绪和振作的精神是大大提高学习效率的必要条件。

加强教材内容的情感处理善于把握、挖掘教材本身所蕴藏的情感因素 新教材提供了许许多多富有情感价值的教学素材,教师要善于把握、挖掘教材本身所蕴藏的情感因素。首先,应该用数学学科本身所具有的魅力去吸引学生、感染学生,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情感。如北师大版初中教材中“正方体展开问题”,教师放手让学生去实践,学生会发现,展开后的平面图形比自己想象的要多得多。其次,把枯燥无味的数字、符号、公式、法则、图形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意识到数学知识就在身边,从而使学生产生亲切感。

最后,抓住数学本身具有的抽象美、逻辑美,诱发学生联想,在美感中提高追求真知的动力,促使学生产生愉悦的心理。比如通过对勾股定理阐述形式的中西方比较,使学生对代数形式产生自然的审美体验。 善于用语言来表达教材内容中的情感 过去一般的数学教学比较重视言语的通俗易懂、简明扼要,追求准确、清晰。优秀的教学言语除了准确清晰外还应追求生动活泼、形象、富有情趣和感染力,有一定的幽默感,以便使讲课言语既传神又传情,达到科学性和艺术性的完美统一。善于用情境来烘托教学内容中的情感气氛 教师可配合教学内容,运用一定的数学手段,创设某种教学情境,以使学生更好地体验教学内容中的情境,理解数学意义和实际应用。如关于“车轮为什么是圆的”的讨论,可设计两名学生在圆形车轮和方形车轮上比赛的情景,让他们做个表演,再提出方形车轮就一定是颠簸不堪吗”这样的问题,学生兴味盎然,认知目标轻松完成。

对不同学生给予不同的情感关注高中学生与初中学生相比,认识事物更加全面,他们善于分析思考,勇于质疑探索。因此,在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中,让学生完成值得深入思索的尝试问题,并组织学生分析讨论,可以增强学生思维的科学性和批判性。

高中学生与初中学生相比,学习目的更加明确,独立意识更强。从而在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中,通过有轨尝试学习,培养学生思维的独创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

高中学生与初中学生相比,更加自尊自爱,对成功充满信心。根据这一特点,在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中,通过尝试问题的解决和目标形成问题的完成,使每个学生均获得成功的机会,体会到胜利的喜悦,以激发学生不断进取的欲望和信心。

国家新课程标准要求,高中教育要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使学生形成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能力;发展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逐步形成适应学习化社会需要进行终身学习的能力。因此,对学生进行有轨尝试学习能力的培养,不仅是搞好初、高中数学衔接教学的需要,同时也是符合新课程标准要求的。

由于对知识与技能的过于偏重,优秀生和后进生的区分,往往是以掌握知识与技能的优劣来衡量的。特别在数学的学习上,这种个体的差异性更为明显。而事实上,传统意义上的优秀生和后进生都有各自的情感优势与缺憾,因此,必须对不同学生给予不同的情感关注,以实现真正的因材施教。后进生课堂学习时的情感态度特点可能是:没有自信的、压抑的、恐惧的。其外现行为是:心不在焉、躲避、依附、沉默甚至破坏。而优秀生除了积极进取的情感态度特点外,也有可能是浮躁的、自我炫耀的或者高度焦慮的。这些不同的情绪表现,都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察言观色,并给予合适的处理。对于后进生,认知上要给予低坡度,情感上要给予多激励。改变对差生的态度,关注对差生的情感投入,使他们感受到教师的温心、爱心和诚心。关注的实质是尊重、关心、牵挂,关注本身就是最好的教育。心灵的沟通会使学生普遍对数学课产生兴趣,使学生由厌学转化为愿学、爱学、乐学。对于优秀生,认知给予高挑战,情感给予严要求。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题目的设计要有坡度,一般的知识点,集体过关,而其中蕴涵的难点,给尖子生以挑战。在小组学习讨论过程中,让他们学会合作,学会倾听,学会吸纳,学会彼此欣赏,从而达到共同进步。

总之,教学的非情感化对教育本身的损害和缺陷是显而易见的,教师应以负责的态度,努力创设情景交融、生动活泼的课堂,实现教学过程中认知过程与情感过程的和谐统一,让学生回到课堂上来,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成为追求真理、人格健全的完整意义上的人。

猜你喜欢
优秀生学生会后进生
学生会,是否真的很丑陋
学生会,是否真的很丑陋?
浅谈转变“后进生”
学联选举结果名单
转化后进生的策略
试议高校学生会宗旨的意义及确立
关注优秀生的心理健康
转化数学后进生的四个途径
妥善处理优秀生的心理障碍问题
关注“优秀生心理综合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