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地理走入生活

2009-12-11 09:39
新课程·中旬 2009年14期
关键词:生活评价课堂

胡 佳

教师节前夕,收到几位学生发来的信息,上面这样写道:亲爱的老师,祝您的心情永远是“晴”,受周围和谐气氛的影响,您的身边将一直充满欢声笑“雨”。在未来的时间里,在地球自转的每一个周期都快乐,在地球公转的每一个周期都幸福。……读这些信息,我深受感动。使我感动的不仅仅是学生那真诚的祝福,更是因为作为一名地理教师,看到自己的学生能够这样熟练地使用地理语言,在生活中感悟地理的魅力而自豪。

课程改革提出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生发展有用的地理”等新理念。那么,我们地理教师怎样才能贯彻新课程理念,让地理走入学生的生活,帮助学生提高综合能力,感悟地理的魅力,进而更加热爱生活呢?经过我在教学实践中的探索与总结,谈一谈我自己的一些做法。

一、以理服人

地理在初中阶段,一直是人们所谓的小科,不受学生、家长的重视,因而地理教师教学活动的开展,会受到更多的限制。但我认为,不管别人重视与否,地理教师自己首先要重视,要清楚明了地告诉学生及家长,生活中处处有地理,我们学习地理不是为了考试,而是为了更好地生活。例如“沙尘暴”的出现,就是因为对植被的破坏,没有注重对环境的保护,从而受到了大自然的惩罚。可见掌握正确的人地关系对我们是非常重要的。

二、快乐学习

现在,在每个班级中,你都可以找到爱玩的孩子。针对这一现象和初中学生大多具有好动、好奇心强、好自我表现的特点,在地理教学中应当加大学生活动的力度,设计一些动手、动脑的游戏和小组竞赛活动,做到寓教于乐,使学生在快乐的活动中提高地理能力。例如在“中国的行政单位”一课,我准备了几套拼图,学生自己动手拼装,然后请学生们自我评价、互相评价,选出最佳小组给予奖励。通过课堂及课后的反馈,我发现在紧张的比赛、快乐的游戏和中肯的评价中,大部分学生都掌握了这几节课的重点知识,教学目标也得到了实现。

三、联系实际

生活中处处有地理,重要的是发现。联系实际学习,也许一切会“豁然开朗”。 地理很多原理是难懂的,地理很多规律是难记的,可如果将其融入有趣的情境,让学生在生活中发现地理知识,难懂难记的地理原理、规律会容易得多。例如我们天天收听天气预报,每天的天气都不同,从而学生很快总结出天气多变的特点。

四、走出课堂

现在学生学习负担重、学习压力大。在这种情况下,地理学科更应发挥自己的特点,让学生的心不要封闭在狭小的教室中。当然,受条件的限制,我们不可能带领学生们周游世界,但我们可以通过各种视频让学生“图行天下”,通过多媒体及网络信息使学生足不出户也能够知晓天下。如“中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北京”的学习,完全可以请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担当导游、设计旅游线路来完成。让学生走出课堂,让学生的心有更大的发展空间,你也会得到更大的收获。

学无止境,教无定法。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多方位、多层次、多角度,让地理走入学生的生活,让学生走出课堂,教师要付出更多的心血,使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教师也从中得到极大的快乐。

作者单位:香河县第五中学

猜你喜欢
生活评价课堂
甜蜜的烘焙课堂
美在课堂花开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
多维度巧设听课评价表 促进听评课的务实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