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于内向孩子的问题及对策

2009-12-17 06:22
都市家教·上半月 2009年12期
关键词:内向自卑班级

肖 婷

摘要:在幼儿园中有这样一类孩子,他们乖巧听话,不淘气不惹事,平时不主动和其他小朋友玩,上课时从来不回答问题,在幼儿园中总是听不见他们的声音。这样的孩子长期下去会难以适应社会,严重影响社会性发展。本文试图找出帮助这类孩子的一些具体办法。

最近我们在幼儿园做儿童第二语言的测查,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遇到了有上述行为问题的孩子。当我们把测试要求说清楚后,该由他们回答时他们却不开口,手使劲撕衣角,低着头,不吭声,不说会答也不说不会答。事后我们和老师交谈,得知这些孩子在平时也很内向,老师告诉我们,这些孩子的家长对他们的要求非常严格,但没有太多的时间陪孩子从而忽视了孩子的成长。

一、过于内向孩子形成的原因分析

这类孩子过于内向,问题的真正原因是他们的自卑心理,并且这类孩子有极强的自尊心,他们受不了丁点儿的批评,他们觉得被老师批评一次,老师就会永远看不起他们。

(一)经常批评孩子是形成孩子自卑的温床

在赏识教育普及的今天,仍有不少父母和老师喜欢批评孩子,或者说批评多于表扬,或说批评与年龄成正比。我们经常看到父母们使用如下的字句:“你看你,连碗都端不好!”“真是笨死了!这么简单的画都画不好!”“真没出息,脑子用来做什么的?”这些语言是一种负面的暗示,说多了就会在孩子的心里刻下“我不行,我没有能力”的印痕。

(二)缺少成功体验

孩子平时做事成功率不高,在日常的生活和学习中经受到了过多的失败与挫折,这也是导致这种心理问题的重要因素。例如某一口才不太好的学生,一次在大庭广众之下发言失败,受到人们的哄笑,心里感到很不好受,恨不得找个空隙钻到地下去;某幼儿园准备六一儿童节的节目,一小女孩长的很可爱,老师选她参加一个舞蹈节目,她怕自己跳不好而拒绝参加,老师再三鼓励,她最终答应了,可在训练的过程中,指导老师经常说她这儿跳的不对那儿跳的不好,最后这个孩子还是放弃了。

(三)消极的自我暗示

消极的自我暗示很容易抑制人的自信心,如果一个学生对自己有较多负面的看法,他就会经常怀疑自己的能力,本来能够做好的事情,他也会认为自己做不好。幼儿园中的孩子,如果觉得自己什么都干不了,老师让发筷子,他觉得自己会发错,让他收拾桌子,他也觉得自己擦不干净桌子,长期在这样的消极自我暗示下,他可能真的什么也干不了了。

(四)家庭生活中缺乏亲情

温馨的家庭生活是孩子成长的阶梯,一个充满战争硝烟的家庭和一个冷如冰窖的家庭都会影响孩子的情绪,孩子在这样的家庭里丝毫感受不到家庭的温暖,他没有一个轻松愉快的环境,并且每天处在焦虑不安中,他会感到别的同学一个个都有父母的疼爱、关怀,而自己就像没人在乎的可有可无的人,因而很自卑,从而自觉避开同学,变得沉默寡言,郁郁寡欢。

(五)环境发生改变

环境改变也会影响孩子,如孩子由于父母工作的原因而去新的城市工作,或以前是在祖父母那儿生活现在回到父母身边生活,时间不长他们就感到自己与别的同学有明显的差距,他总觉得自己处处不如别人,事事都比别人差,对自己的学习没有自信心,觉得自己再怎么努力也比不上别人,学习上主动性降低,导致学习成绩日渐下滑,自己也非常的痛苦和失望。与父母的感情不深,在家就更没有安全感。

二、帮助过于内向孩子的策略

(一)要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班级氛围

创设一个轻松愉快的班级氛围是一切工作的前提。老师要努力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班级氛围,鼓励孩子充分的表达自己的意愿,尊重每一个孩子的想法,认为每一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首先,教室应布置的温馨一些,多展示孩子们自己制作的手工作品,老师还可以写一些关心的话语,让孩子们感到亲切。其次,老师对孩子们要平易近人,向对待朋友一样对待孩子们,让他们感觉到老师是关心他们,老师不会因为自己犯错误而不喜欢自己,或者讨厌自己。最后,引导孩子们要学会互帮互助,一个班级就是一个集体,每一个孩子都是集体中的一员,引导孩子们要关爱每一位同学,不能只和周围的几个孩子玩。

(二)运用游戏疗法

游戏是幼儿的主要活动内容,也是发展儿童各方面的能力的最有效的方法。开始不要组织“丢手绢”这样的游戏,这样的游戏一开始就会给内向的儿童太大的心理压力,总想着手绢放在了自己的后面怎么办,该他表演节目他又应该怎么办,这样的游戏会起到适得其反的效果。让过于内向的孩子参加游戏的主要目的是他们的主动参与性,让他们感受到和大家一起玩比一个人玩开心的多,重要的事要先让过于内向的孩子取消戒备心理,融入到集体中,等心理调整过来后再定进一步的目标。

(三)对于内向孩子的丁点儿进步都应及时鼓励

过于内向的孩子是很敏感的,在课堂上,老师要有意提一些比较容易的问题,把回答让这类孩子回答,等他们答完后一定要及时表扬,一定要让他们感受到其实站起来回答问题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难,让他们树立起自信。在平时的生活中,要关注他们,一个友好的微笑,一句关心的话语,一个动作的暗示,他们都会感觉到,就是这些不经意的行为,会让这类孩子感受到老师是关心他们的,及时关心和表扬鼓励,这是转变内向孩心理的有效方法。

(四)多组织一些小组活动

在课堂上多组织一些集体活动,为这些内向的孩子多提供一些与其他孩子交流的机会,分小组制作一本小书,分小组准备一个节目,在小组活动中,需要孩子们之间的交流合作才能完成任务。在这个过程中,过于内向的孩子能感受到集体力量的强大,感受到其他孩子们的友好,与他们在一起,是一件十分快乐的事,看着经过他们共同努力而完成的作品,会有一种成就感,这是单独的个体永远不会拥有的幸福感觉。

这类的孩子现在的状态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要改变他们的这种状态也不是一天两天就能改变得了的,老师,家长,要互相配合,都需要耐心,从一点一滴做起,关注孩子的点滴的进步,这样,这类孩子就会慢慢的开朗起来,学会和别人沟通。

参考文献:

[1]何志乾,如何判断儿童是否自卑[J]科教文汇,2008,(7)

[2]王艳菲,孩子,请抬起头来——自卑儿童的早期表现及治疗[J]心理世界,2004,(4)

[3]唐秀君,治疗儿童自卑心理八法[J]中华家教,2006,(1)

[4]王炎,孩子内向怎么办[J]家庭教育(中心学家长),2007,(2)

猜你喜欢
内向自卑班级
班级“四小怪”
让自卑成为一种前行的力量
不称心的新班级
班级被扣分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