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使化学知识在运用中升华

2009-12-17 06:22
都市家教·上半月 2009年12期
关键词:焰火感光火焰

何 清

皮亚杰说:“没有一个行为模式(即使是理智的),不含有情感因素作为动机。”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其情感直接影响学习的效果与质量。教师充分挖掘刺激学生心理的情感源泉,通过恰当的途径和方法,激起学生健康、积极的情绪体验,以优良的情感去波及和感染学生,促使学生自觉接受教育,这是当今教育成功的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课题。我认为学以至用是非常恰当的一个方法。

我们从初三一开始学习化学,头脑中就会产生很多疑问,比如:“为什么胶卷能拍出照片?”“为什么过年的焰火如此美丽?”“为什么CO2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为什么金刚石和石墨都由碳元素构成,一个最硬,另一个却很软。”等等,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学习化学知识的增多,这些问题会逐一得到解决。

初中化学强调定性分析,只要求学生记住现象或结论,以形象思维为主,通常从熟悉的、具体的、直观的自然现象或演示实验入手,建立化学概念和规律;而到高中则要定性和定量相结合,除了记住是什么外,还要求弄清为什么和是什么和是多少,初中阶段很大程度记忆的知识多,很多同学的学习方法是靠死记硬背,学习依赖老师,欠独立思考能力,不会归纳、总结学过的知识点,养成了被动接受知识的习惯;而高中阶段则要求学生有较强的理解力,理解后再记忆,并能将学过的知识提升,学会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深刻理解化学原理。如果还是采用死记硬背的方法学高中化学,则会事半功倍。总而言之,化学是一门与生活联系非常紧密的学科,同时理论性又极强,从初中到高中,它的知识体系是螺旋上升的,我们如何将课本上死的知识转化成生活中能解决实际问题的活的知识呢?本人认为化学知识是在运用中得到升华的。

学生在课堂上只能解决书本知识,实验也只能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科学态度、良好的实验观察能力、对实验现象的分析能力和对问题的解决能力,但如果将课本知识与生活中的现象联系起来,学完的知识印象更深刻,知识将有用武之地。而且课堂上的时间毕竟是有限的,任何知识学完不用都是死的,只有用起来才能活起来,现如今,很多知识在生活中应用的越来越广泛,随着探索过程的不断深入,探索方法也越来越科学。比如:“干冰”被用于舞台制造云雾,增加观感,让观众感受演员的腾云驾雾。美丽的焰火被用于2008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上,29个奥运足迹,“火树银花不夜天”的奥运节日之夜,天空中五彩缤纷,瑰丽多姿的焰火,给节日增添了欢乐祥和的气氛,这美丽的焰火原来是不同碱金属和碱土金属燃烧时发出的颜色,再通过内装的火药引燃、发射到天空中的。难怪中国人过年、过节总也离不开焰火,这次的奥运会让全世界震惊,让人们看到了中国强大的国力,渊源的文化,成为首屈一指的奥运会,化学的魅力可能也在于此。焰火的五光十色是由于所用的各种化学品在点燃——爆发中产生的。这些化学品主要为:氧化剂,燃料、黏合剂。火焰发色剂四类。火焰发色剂可说是焰色的主角,常用的如硝酸锶(产生红色火焰)、硝酸钠(黄色火焰)、硝酸钡(绿色火焰)、硫酸铜(蓝色火焰)等。镁粉、铝粉、锌粉等的燃烧则产生耀眼的白光。焰火产生的火花是加入铝屑或铁屑在燃烧——爆炸是以散开的白色或黄色熔融粒子喷射而形成的。焰火产生的浓烟是燃烧时生成的硫化钾等粉末以及未燃烧完的木炭粉等形成的。

燃放、观赏焰火虽可以给人带来欢乐,但引起的环境污染却是相当严重的,而且燃放焰火、爆竹造成火灾以及炸伤人的事故也常有所闻。因此,北京等许多大中城市近几年来一直严令禁止燃放焰火、爆竹,为了人类的生存环境——“还我蓝天,还我绿树”这样的人类大目标而忍痛割爱,不久的将来一定有不产生废气的焰火被发明出来,我们拭目以待。

正是为了学以至用,有了这样的目标,我相信化学知识将象农业技术在农村广受欢迎一样,成为每一个学生的技能,而不是学习负担,此知识源于生活,反过来用于生活,我们的祖先开始用火也缘于人的本能需要,假如他们的生活中不需要,可能到现在人们还吃生的食物,所以“需要”是最初发展原动力,而要发展就离不开化学知识,哪些东西能燃烧,为什么?从古到今,燃烧是人们研究的永恒话题,发展到目前为止,很多人已经用上了干净、热值高的天然气,未来还很难说我们的后代将会用上什么样的燃料。但是我相信一定会越来越好。人们会动用所有所学知识和奇思妙想、不懈努力,把全世界人和更多农民从繁重的农业体力劳动中解放了出来,学以至用这就是我们的最高教学目标。

今年我国“神七”发射成功,举国欢庆,全国人民为之高兴,说起来这还有化学的功劳呢!宇航飞船的燃料问题的解决,宇航服材料的选择,宇航员太空漫步时的呼吸问题,都是化学能解决的。

因为卤化银的感光性质,这种感光性质常被用于制作感光材料,照相用的胶卷和相纸上都有一层药膜,其感光物质的主要成分是分散于明胶层中的溴化银,在拍照时,胶片上的溴化银即发生分解反应(即我们常说的感光),用显影剂和定影剂,处理后,就可以得到明暗程度跟实物相反的底片,然后是相纸通过底片感光,再经过显影、定影处理,就可得到明暗程度跟实物一致的照片了。

社会在进步,知识也在更新换代,虽然科技的发展并不以人的意愿为转移,这一切紧密联系生活的化学知识,与化学密切联系的众多事实使学生意识到化学在自然科学中的重要性,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这却是有目共睹的。在不久的将来可能还会有“神十”的发射,我想生活中还有很多新的问题有待解决,化学知识体系中也还有很多元素将被发现,还有许多知识被不断完善,我们的后人将在化学——生活——化学的不断反馈中前行,使化学知识不断升华。

以上我列举了几个化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生活中类似的美妙情景还很多,生活这个大舞台,是各种知识展示本领的地方,也是各种知识运用的地方,更是各种知识融会贯通的地方,有了这样一个大舞台,学生们不愁学无用武之地了,我相信在这样的前提下学生们“我要学”的呼声也会越来越高。可见在生活中运用的相关化学知识更能使学生逐步领会科学的本质,乐于探究,联系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可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求知欲。常言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生活中应用所学化学知识,变“为我学”成“为我用”,让所学知识有用武之地,这样才能使所学知识活起来,使知识在运用中升华。

猜你喜欢
焰火感光火焰
邪恶的空中焰火:白磷弹
感光食物,吃了会变黑?
最亮的火焰
缤纷的火焰
中国感光学会2019年活动计划表
漂在水上的火焰
一种光线方向传感器和采用该传感器的太阳能发电系统
吹不灭的火焰
《白日焰火》中英片名从虚到实的顺应
一种新型的手动感光胶涂布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