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教学方式 关注学生成长

2009-12-17 06:22
都市家教·上半月 2009年12期
关键词:教学方式评价过程

央 金

新课标倡导“要构建自主、开放、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的过程”等这些富有时代特征、与时俱进的教学理念。这就要求小学语文教师不应是“授之与鱼”的塾师,而应是“授之与渔”的智者。教学模式也要从单一的、严密的、封闭的、主观的线性程式走向多维的、灵活的、开放的、客观的板块式程式。教师是课程改革的实施者,更是参与者。作为一位语文教师,应该如何来应对此次教学改革呢?

一、课堂教学的转变

(一)教师由“满堂灌”到“引导学”,为学生创设平等、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

长期以来过分强调以知识为中心的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灌输式学习状态,严重阻碍了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形成与发展。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体,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交往。现代教学论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没有交往,没有互动,就不存在或未发生教学,那些只那些只有教学形式上的热热闹闹而无实质性交往发生的“教学”是假教学。把教学本质定位于交往,是对教学过程的正本清源。可以说,通过交往,重建人道的、和谐的、民主的、平等的师生关系是本次课改的一项重要任务。小学生创新精神生长的土壤就是以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为基础的课堂教学环境,只有当学生把你当成他的朋友,他才敢想敢说敢议,才敢于把自己的见解感受毫无保留的表达出来,也才能兴趣盎然的学习。

例如:每堂课“请”、“你来试一试!”、“你真能干!”、“答不出没关系,想好了还可以说。”拉近了教师和学生的距离。走到学生中间,倾听他们读书,关注每个学生,把读书时间、思考问题时间、自由发言的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学得轻松,构建和谐的学习氛围。

(二)学生由“要我学”到“我要学”,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学习新知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注重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的培养,在教学方式上把重点教给学生一定知识转变为重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把给予学生问题、给予学生思路、给予学生结论的教学方式转变为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己解决问题、自己得出结论的教学方式。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把学生坐在教室里上课、作业,然后参加考试的教学方式转变为创设广阔健康向上的学校大舞台和社会大舞台,引导学生自我投入,自我选择并全身心活动起来的教学方式。

例如:在识字教学中,让学生当小老师示范读,上讲台领读;在阅读教学中,让学生说说自己体会最深的地方,并把不理解的内容拿出来谈论解决;在习作课上,让学生互评互改;在班会课上,让学生自行设计组织自己乐于参与的活动等等,都是为了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三)评价由终结性评价到过程性评价,有效的促进课堂教与学转变

重视学生的过程性评价,正是我们要达到的语文教学目的,也是促进课堂教学转变的深化,不仅提高了学习效率,促进了语文实践能力的形成和提高,而且充分激发了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使孩子们的主体性得到发扬。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本次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我们将继续在教学中实践、总结、积累,力求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来推进素质教育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与过程和方法的关注与整合。强调评价的过程性并且关注个体差异。这就要求改变将纸笔测验作为唯一或主要的评价手段的现象,运用多种的评价方法对学生进行评价,除了纸笔测验以外,还有访谈评价、问卷评价、运用核查表进行观察、小论文、成长记录袋评价和表现性评价等。

例如:为了突出评价的过程性并关注个体差异,运用成长记录袋进行评价,它通过收集表现学生发展变化的资料能够反映学生成长的轨迹,学生本人在成长记录内容的收集有更大的主动权和决定权,充分体现个体差异。同样,表现性评价创设了真实的情境,通过学生活动或完成任务的过程不但能够评价学生知道了什么,还能够评价学生能够做什么,还可以在学生的实际活动中评价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与他人的合作、交流与分享,评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等。

二、教师的转变

1.改变过去以教为中心,先教后学的教学方式,教师不再唱独角戏,而是试着与学生交流、沟通、合作、互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师生之间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认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以求得新的发现,实现教学相长。

2.教师从传授者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支持者与帮助者。教师虽无法决定学生是否进行积极、有效的学习.但有责任也有可能为学生有效学习创造条件,也有办法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指导、帮助。同时,教师作为学习的参与者,在和学生一道寻找真理时,要能够承认自己的过失和错误。

3.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教师成为教育教学的研究者。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只是教书,研究则是专家的“权利”。而现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以研究者的心态置身于教学情境之中,去审视、分析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对自身行为进行反思,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探究,对积累的经验进行总结,使教学与研究有机地融合为一体。

三、学生的转变

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的变化带来了学生的变化。以前的教育方式总是力求整齐划一,把不同的学生培养成为同样的学生。而新课程要求学习方式由单一性转向多样性,提倡学生在读中学、在玩中学、在游戏中学、在合作中学,让身体更多的器官参与学习,从而获得学习的乐趣与全面发展。

教例:小学一年级语文《识字4》教学片段。

老师指着黑板上美丽的贴图(图上有茂密的树林,鲜艳的花丛,碧绿的田野,几个孩子有的手拿放大镜在地上蹲着,有的拿着蝴蝶网兜在田野里跑着……)对大家说:“让我们也跟这些小朋友一起到树林里转一转,到田野里跑一跑,好吗?”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被吸引过来。老师指着贴图(蝴蝶躲在花丛里,螳螂站立在树叶上,蚂蚁暗藏在落叶上……)对大家说:“请小朋友仔细观察,你看到了什么?”学生们瞪大了眼睛,仔细看着。一会儿,有的学生像发现了新大陆,激动不已:“我看到了一只美丽的蝴蝶停在花朵上。”“那片树叶上躲着一只螳螂。”“蟋蟀在落叶上做游戏。”“一只知了在树上唱歌。”老师顺势抓住契机,表扬学生:“小朋友观察得真仔细,发现了这么多昆虫,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些词语。”随即把“螳螂、天牛、蝴蝶”等词语贴到了相应的昆虫图旁,图文对照,让学生练读词语。这样的教学不仅让学生在游戏中得到学习,还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

总之,教育教学工作任重而道远,学生需要教师精心的培育。在教学工作中教师与其给学生现成的“鱼”还不如教给学生实实在在的学习方法,给学生一条真正的“鱼”。实践出真知,我们只有在不断的实践、探索、创新的过程中,才能逐步找出更好的教学方法。

猜你喜欢
教学方式评价过程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高校钢琴教学方式拓展的思考与实践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临终是个怎样的过程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哪些,为什么?
探索不同教学方式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
多维度巧设听课评价表 促进听评课的务实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