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高中地理会考

2009-12-17 06:22李国华
都市家教·上半月 2009年12期
关键词:精讲强化训练考点

李国华

摘要:高中地理会考是高中学生地理课的水平过关考试,高中地理必修课开设只有一学年,授课教师既要完成教学任务,又要指导学生进行较为系统的会考复习。会考复习具有时间紧、头绪多、难度大的特点,要在较短的时间内搞好复习,取得较好的效果,这就是摆在我们教师和学生面前的一个难题。

关键词:会考纲要 精讲 教材 考点 单元习题 强化训练

05年开始我校招收高中生,注册高中学籍,意味着这部分学生要参加每年的毕业科目会考和高考,生源差是其突出的校情。高中地理会考是高中学生地理课的水平过关考试,对于大多数学习困难学生来说还是有一定难度的,高中地理必修课开设只有一学年,授课教师既要完成教学任务,又要指导学生进行较为系统的会考复习。会考复习具有时间紧、头绪多、难度大的特点,要在较短的时间内搞好复习,取得较好的效果,这就是摆在我们教师和学生面前的一个难题——怎样才能有计划、有重点、有条不紊地进行地理复习呢?

一、钻研会考纲要,扣“本”依“纲”精讲教材

高中会考着眼于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及运用各种知识解决问题的技能。为此,每年会考都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毕业会考考试纲要》这个“纲”,规定考试范围、题型、标准,对不同知识点分别提出了“了解、理解、读图、应用”等不同层次的要求,这个“纲”来源于课本并规定命题的范围。正因为如此,在复习过程中,我不是机械地把教过的内容再重复讲一遍,而是尝试运用归纳总结方法,让学生首先能理解掌握高中地理知识结构体系,从而在头脑中建立较完整的地理知识框架。

具体方法和步骤是,首先带领学生按顺序回顾各章节具体内容,教师补充并归纳出各章知识体系结构表。再帮助和引导学生搞清楚各章内容之间关系,列出整个高中地理知识结构简表,也大体上可用课本说明中的图解表示。这样很容易使学生认识到,高中地理知识结构以宇宙环境为开端,因为地球是宇宙中太阳系的一个成员,地球运动的特点和地理意义都离不开宇宙环境。地球内部和外部圈,层即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等要素的特点、性质、分布和运动规律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构成了我们人类生存的地理环境,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就在这样的环境中进行的。农业、工业、人口与城市发展等是人类社会生产和生活的主要内容。而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构成地理科学的一对矛盾——人地关系,正是通过人地关系这一对矛盾体,把高中地理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即组成了高中地理知识的一个整体系统,它是由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这两个高级子系统组成,这两个高级子系统又由组成它们的要素次一级子系统构成等。然后,教师顺着系统层次再进一步讲解说明。这样,学生对高中地理知识就能够有一个比较清晰的理解和认识,在复习过程中也就能很自然地沿着系统层次去思维和记忆,不至于无章可循,无从下手,也培养了学生正确的科学思维方法和学习方法,为进一步学好地理找到了一条正确的途径。

二、分析会考特点,了解试题导向

考试的内容、形式根据教学目的、教材内容、学科特点、教学规律及时代需求等因素决定,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教学大纲》、《会考纲要》的方针和要求。因此,教师分析会考试题内容、形式、配分上的特点,预见下次会考趋向,有助于地理教学有的放矢,对症下药,更有助于学生会考合格率的提高。我对近四年地理会考试题的分析发现:

1.会考内容基础面广,重点突出

历年会考内容涉及上下两册所有的章和节。考纲上40多个知识点中近40个点考到,覆盖面广大。但试题基础性强,难度不大,体现了会考目的。在各章的配分上也有侧重点,人文地理重于自然地理,自然地理中“大气”一章分值高出其它章1/3,可谓重点章。下册人文地理除“人类与环境”一章内容量少而配分也相应减少,其它各章配分都大,我改变平时对上册所花精力大而对下册所花精力小的局面,复习中注重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资源观、环境观、人口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值得注意的是试题覆盖面广,对学习困难学生的学习带来不利,在时间紧、学习内容多的情况下会导致学生死记硬背,学习兴趣也随之降低。我在复习时既面面俱到,又重点突出,既精讲巧讲,又教给学生答题方法。

2.图像题多

这是地理学科的特点所决定的。考生如果图像不熟悉或图意不了解,将会导致连环失分。所以我在平时的教学中,逐步培养学生“以文释图”,“以图释文”和“以图释图”的基本能力和方法。“以文释图”,即指将图像及图表中内容用文字表述出来,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读图分析,它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方面;“以图释文”,是将课本文字转化为图像,以直观的图像来表述教材中的文字内容,这对学生深刻理解和掌握知识是大有益处的;“以图释图”,即是用另一张图反映这一张图,它对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的培养大有帮助。

三、以《考试纲要》单元练习题为依据,强化训练

俗话说:“刀不磨不锐”,学习也一样,对学生不进行强化训练,成绩也不会提高。“强化训练”是给学生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有一定数量的练习题训练。过多会增加学生负担,造成时间上的浪费和精神上的压力,还可能产生负效应。如个别学生因无法应付过多的练习题而干脆不做,这就达不到练习的目的。然而过少不符合我校的校情达不到要求。我在强化训练时是根据《考试纲要》的跟踪练习进行单元过关练,配合学校组织的两次模拟考试,集中精力分析一些典型易错题、知识迁移题、纵横联系题,对学生澄清模糊概念、灵活运用知识。练是实践。学生只有通过练习,才能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教师也必须通过学生的练习,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所以,在高中地理会考复习中,最为重要的是帮助学生找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完成知识间迁移组合,并在完成这些要素的同时,发展学生分析、综合等思维能力,让学生在系统梳理知识的具体过程中,对会考大纲所要求掌握的地理知识形成较清晰、深刻的认识。

纵观四年来的会考,合格率达不到50%,成为兄弟学校的尾巴,校领导不好交差,老师们也是叫苦不迭,原因是多方面的,有来自教师方面的,更多是来自学生方面的,在此不再赘述。09年开始我校不再招收普通高中,完全向职业技术方向发展并向职业技术的高层次迈进,这是符合我校实际的,只要因材施教,我们的学校及师生一定会再次扬眉吐气。

猜你喜欢
精讲强化训练考点
考点展示
考点展台
“三角、数列、平面向量”强化训练
不等式(组)考点大扫描
空间几何、解析几何强化训练参考答案
空间几何、解析几何强化训练
集合与微积分强化训练
“四环节”教学法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