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家乡孩子的一封信》教后记

2009-12-17 06:22赵兴乐
都市家教·上半月 2009年12期
关键词:巴金书信黑板

赵兴乐

《给家乡孩子的一封信》是巴金老人在87岁高龄的时候写给家乡孩子的一封信,信中写了四方面内容:1、对孩子们的谢意;2、用信和孩子们交流的原因;3、对人生的看法;4、对孩子们的殷切期望。

教学时,我打破了以往先导课——读文——交流——解析的陈旧教学模式,而是轻松愉快的告诉大家:“今天老师要给大家唱一首90年代风靡一时的歌曲,李春波的《一封家书》”我的话音没有落,教室里便响起了噼里啪啦的鼓掌声,“别急,我是有要求的,把你听到得歌词内容用正确的格式记录下来!”我认真的说。“好!”大家异口同声的回答。

“亲爱的爸爸妈妈:你们好吗?现在工作很忙吧?身体好吗?”我慢慢的唱着,挑了两名同学分别书写在教师黑板的左右上方,……“爸爸妈妈多保重身体,不要让儿子放心不下,今年春节我一定回家,好了,先写到这吧。此致敬礼,此致那个敬礼,一九九三年十月十八号”中间的歌词我没有唱,直接倡导结尾处,我唱完了,再看黑板上两位同学,男生真的很粗心,就没有格式直接写了出来,倒是女生,按照书信的格式认真写了下来。

我让同学们评一评两位同学写的情况,很显然,大家意识到了,书信的格式写错了,于是我们共同回顾了书信的格式:

1、开头写收信人顶格写。单独成行,表示尊重和礼貌。称呼之后加上冒号,以示领起下文。

2、正文要另起一行,空两格写起,转行时顶格。根据内容可适当分段,比如:去信时问好,写回信时表明心意收到等。

3、结尾。一般是写表示祝愿或敬意的话。比如:“祝你健康”、“学习进步”、“此致”、“敬礼”之类的话。

4、署名。是书信的最后一行,署上写信人的姓名。署名应写在正文结尾的右方空半行的地方。名字的下一行右下方,写上发信的年、月、日。

在彻底掌握了书信的格式后,我们开始学习《给家乡孩子的一封信》,我说:“书信的格式大家已经掌握了,那么我们来欣赏我国的文学巨匠巴金先生在87岁时写给家乡小朋友的回信,看看他在回信里歇了几方面的内容,那一部分是重点?”很快的孩子们便找出了四个内容,帮助我形成了板书设计,并且一下子找到了第三个内容是重点,学生很快找出了本段的中心句:人活着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享受。于是,我们重点围绕这句话,精读了这段内容,共同领悟了巴金的人格魅力:谦虚、爱国、勤奋、善良……,并结合我们的生活实际让孩子们知道:奉献不一定惊天动地,不一定名声远扬,平凡的生活中做好自己应做的事情,管理好自己,不违反班规校纪,这就是对班级的一种奉献;力所能及的帮助别人,这也是一种奉献;将来走上工作岗位,努力工作也是一种奉献……从而让孩子们深刻理解生命开花结果的意义。

课后作业结合本单元的作文训练内容,我布置了自选作业:给巴金爷爷写信或者给老师写信。相信孩子们一定会掌握书信的写作技巧,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

猜你喜欢
巴金书信黑板
海上日出
擦黑板
巴金在三八线上(外四篇)
长在黑板上的诗
晓黑板
小巴金“认错”
别有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