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英语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2009-12-17 06:22邱天凤
都市家教·上半月 2009年12期
关键词:创新能力初中英语课堂教学

邱天凤

摘要: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当前教育改革的主题,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每个英语教师不容忽视的问题。笔者从营造宽松学习氛围、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想象力和运用创新型教学手段这四个方面,阐述了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初中英语;创新能力;课堂教学

创新是一个民族前进的动力,没有创新精神的民族就会停滞不前,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被淘汰。长期以来,中国教育一直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学习被动且负担过重,主体意识和参与能力不强,独创精神欠缺。随着九年制义务教育阶段英语教材的改革的不断深入,创新教育已成为初中英语教学的一个重点,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如何转变教育观念、弃旧汲新,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已经成为广大英语教师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那么,初中英语教学中应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

一、创设情境,设疑启智,营造自由宽松的学习氛围

著名教育家罗杰斯说:“成功的教育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的安全的课堂气氛。”老师的任务是教会学生学习,而不能把学生当成只会接收信息的“机器”,师生之间只有通过建立起亲密融洽的关系,才有利于学生萌发出创造的勇气和信心。在教学中,我们的教学应该在保护孩子天性的同时,根据其年龄特点,营造一个自由宽松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感到学习是一件愉快的事情,而不是课业负担,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

问题是创新的前提,创新都是从问题开始的。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课堂教学过程中就要注意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设疑,问题要能引起学生的质疑、探究、发现,激发求知欲。教师可根据一定的教学内容或语言材料,设计适量灵活性较大的思考题,或让学生从同一来源的材料或信息中探求不同答案,培养学生积极求异的思维能力。设计此类思考题,让学生进行讨论、争论、辩论既调动了学生积极运用语言材料组织新的语言内容,又训练了他们从同一信息中探求不同答案的求异思维能力。当学生对这类讨论性问题产生兴趣时,他们会不畏艰难、积极主动地学习,教师应不失时机地给学生创造学习英语的氛围,营造创新教学氛围。

二.巧设探索机会,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他们需要获得的不仅仅是知识,而是能够继续获得知识的能力和科学方法。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只注重知识的传授,更应注意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让他们自主学习,拥有更多独立思维的空间和时间,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会获得知识的方法,以达到培养创新能力的目的。

课堂教学中要发挥学生主体地位的作用,必须要师生共同参与,开展相互交流的多边活动。师生之间通过民主平等合作的关系交往,既能使课堂更加自由开放,也有利于学生的主动参与。通过独立学习、小组讨论、集体评议、师生交流、课堂游戏等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在整个环节中起组织者、指导者的作用,真正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协作精神。

三.挖掘教材中的想象材料,培养创新思维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并且是知识的源泉。”想象力对学生智力的发展,对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教学时教师可以凭借英语教材本身固有的科学特点,创设特殊的教学情景,从学生实际出发,设计想象的训练点,把学生的思路引向各个不同的方面,达到开拓创新的目的。如巧用结尾的联想,利用单词和句子的联想,借助电教媒体联想等,都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想象,从而实现学生对知识的创新。

四、合理运用多媒体、网络等创新型教学手段

以多媒体计算机及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作为一种创新型教学手段,具有直观性、交互性、生动性等特点,有利于适时拓展教学内容,最大限度地发掘学生的创造力。教师在创意制作多媒体辅助教学课件时也常常将自己的创造力融于其中,从而以教师的教学创新来启发学生的学习创新。

长久以来,我们在教学中由于忽视了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培养,而一味地让学生在大堆大堆地题海中“磨练”应试技巧,导致许多学生“死读书”、怕交际。作为教师,在教学中不注重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培养无疑会给他们的终身发展带来后患。我们英语教师要将创新教育理论与本学科教学紧密结合起来,将英语教学活动作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活动,积极探索在英语教学实践中实施创新教育的新途径。

猜你喜欢
创新能力初中英语课堂教学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无机化学教学研究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职音乐教育改革探讨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
初中英语单项选择练与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