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也可以姓“数学”

2009-12-17 06:22宋仁琴
都市家教·上半月 2009年12期
关键词:节约用水圆柱体正方形

宋仁琴

数学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其教学的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新课标重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重点强调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提出重视儿童个性化的学习方式和个人经验的介入的构想。为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激发他们用“数学眼光”看社会的兴趣,培养他们的“数感”,不妨让学生写写“数学日记”。

“数学日记”是一种新生事物,它符合新课程标准关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倡议。通过写日记,学生可以把课本中学到的数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碰到的问题,提高了学生学习的质量和学习兴趣,这是一种将课堂学习延伸到生活中、实际中的新尝试。“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10个问题更有意义”,这种效果在“数学日记”中也得到了体现,写“数学日记”能够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

以下几篇是几个五年级孩子的数学日记。从孩子们写的一篇篇数学日记中,我们不难发现,让他们在生活中学数学,用数学,远比在书本中“咬文嚼字”学得更生动、更深刻。

日记一:

近来,我们正在学习有关立体图形的知识。这引起我思考这样一个问题:茶叶筒大多都是圆柱体的,这是为什么?把茶叶筒做成圆柱体,是出自礼貌,还是出自美观?还是……不,不!我百思不得其解!百思不得其解的我下决心揭开这个迷。

今天,家里来了一位我从小就非常崇拜,人称“诸葛亮”的叔叔。我拿起茶叶筒,正准备泡茶招待他,忽然灵机一动,就问他:“叔叔,你知道茶叶筒为什么大部分都是圆柱体的吗?”叔叔反问我说:“你先说说,这是为什么啊?”我不想让叔叔小看我,真想用自己学到的知识,找到正确的答案。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急得我满头大汗,但就是找不到答案。这时,叔叔拍拍我的肩膀,对我说:“你不妨从同样周长的图形,圆形的面积比较大入手,再想想。”听了叔叔的话,我恍然大悟:原来,使用圆柱体的茶叶筒不仅可以装下更多的茶叶,还可以节省材料。明白了这一点,我又联系实际生活,结合画图的方法证明了自己的想法。

我把这一想法兴致勃勃地告诉了叔叔,叔叔轻轻地抚摸着我的头说:“你善于从实际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并动脑筋思考解决。我相信你一定会成为未来的‘诸葛亮。”

日记二:

今天傍晚,我和表姐在操场上玩,我们在操场边发现一张面积大约是一平方米的正方形废纸板,表姐看了看,说:“小婧,如果把这个纸板分割成一个个面积为一平方毫米的小正方形,再把这些小正方形一个紧挨一个的接成一条线段,这条直线会有多长呢?”我不假思索地脱口而出:“这能有多长,顶多不过四米吧!”表姐笑了笑说:“你先别急着下结论,让我们一起来算算吧。”

我理了理思路,开始了片刻的思考:1平方米等于100平方分米,等于10000平方厘米,等于1000000平方毫米。1000000个一平方毫米的正方形排成一条线段就长1000000毫米,那1000000毫米不就是100米吗?哇!这条由一些一平方毫米的小正方形拼成的直线竟长达100米。

此时,我明白学习数学不能只是简单地把题目看一看,就轻易的下结论,应该认真想、仔细算,才能做得对,并探究到其中的奥妙。

日记三:

今天,陆老师为我们上了《节约能源》一课。上课时,同学们都联系生活实际,说出节约能源的许多办法。林婧同学说:“我们在白天,要尽可能不开灯,才不会浪费电。平常洗脸、洗菜的水,可以用来洗地板、洗衣服,淘米的水可以去冲厕所。”

我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我家有3口人,十月份用水12吨,十一月份用水9吨,如果按照十一月份节约用水的数量计算一年就可以节约36吨,平均每人每月节约用水1吨,全国有13亿中,一个月就可以节约用水13亿吨水,多么巨大的一个天文数字啊!

看来,节约用水,人人有责。

教师点评:这几则虽说是数学日记,但那文字里洋溢着一股股浓浓的生活气息,给数学教学送来春天的新绿,道出了孩子们心灵的絮语,真令人寻味……

写数学日记,可以给孩子一双数学的眼睛,让他们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数学日记不仅记录着孩子们瞬间的心灵闪动,更在他们内心深处留下了数学的烙印,让他们终身享受到学会数学思考带来的丰厚回报,当他们把所学新知感受用文字表达出来的时候,数学的思想、方法也就逐渐渗透到每个孩子的心中。

生活本身是一个大课堂,指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写日记,能促使学生主动地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生活,去思考生活问题,数学便以生活的形式展现在学生的面前,让生活问题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

猜你喜欢
节约用水圆柱体正方形
节约用水
附加整流装置的圆柱体涡激振动数值研究
剪正方形
剪拼正方形
节约用水
节约用水
拼正方形
拼正方形
找出圆柱体
圆柱体上的最短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