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表现与对策

2009-12-17 06:22翟艳珍
都市家教·上半月 2009年12期
关键词:心理卫生心理素质中学生

翟艳珍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丰富多采,学生赖以生存的社会、学校、家庭也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当代中学生心理问题比以往更为突出,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势在必行。因此,分析影响中学生心理的因素,探究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途径,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任务。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心理问题 影响因素对策

心理健康教育,就是运用心理学、教育学的原则与方法,对学生进行有关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性教育、咨询性教育和良好行为的训练。其根本目的,在于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提高他们的身心健康水平,促进他们全面和谐地发展。

一、中学生心理问题的主要表现

(一)学习方面

学习是学生的主要任务,围绕着学习产生的问题占中学生心理问题的主要部分,有两种现象:

1、压力:目前,学校课业任务繁重,竞争激烈,父母的期望值始终过高,使得学生精神压力越来越大。在调查中发现,有90%的学生感到学习压力过大的问题,考试总是担心考不好,成为让他们最大的烦心事。有的学生谈到,自己平常学习不错,偶尔还可以给他人以指导,但一到考试就紧张,总怕自己考不好,拼命准备、夜不能眠。考试结果总是很糟,几乎对自己没有信心了。因为学习而引起的学生心理问题有焦虑异常、易怒、嫉妒等。

2、厌学:厌学是目前中学生学习活动中比较突出的问题,尤其是学习差的同学,因反应较慢或基础较差常被人嘲笑而不愿上课;因记忆、理解等能力稍差使成绩难以提高而对自己失去信心的等等。因为厌学而引起的学生心理问题是自卑心理、抑郁心理、自暴自弃心理。

(二)人际关系方面

1、与父母关系的问题。这是中学生在人际关系方面表现最突出的问题。主要是因父母与子女之间缺乏相互理解和沟通,或家庭关系不和谐,父母总是吵架,对孩子造成不良影响,或父母文化水平不高,不关心孩子的学习和生活,只关心学习成绩,使学生造成心灵伤害。

2、同学关系,大多数同学都能和同学融洽的相处,性格开朗,但有些学生性格孤僻,不愿与同学交往,长此以往将不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

(三)情感方面

初中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期,在这一阶段人的第二性征渐渐发育,性意识也慢慢成熟。此时,情绪较为敏感,易冲动,对异性充满了好奇与向往,当然也会伴随着出现许多情感的困惑,如早恋。

二、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对策

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发展过程施加有效的影响,使学生保持心理健康,是一项复杂的综合性工作,必须由家庭、学校、社会、个人共同努力,方能见效。

(一)要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学校教育的规划

1、开设心理健康课。

在学校的教学计划中增设心理健康课程或有关讲座,向学生传播心理卫生知识和技巧,提高他们的心理防卫能力。心理健康课不仅要传授心理健康知识,同时要进行心理训练。

2、要在各课教学及各项活动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并不是思想品德课和心理健康课的专利,每一个任课教师都可以根据本学科教学内容与学习活动特点渗透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这样就能够形成众多的心理健康教育渠道,促进学校心理健康工作的开展。在学校的其它各项活动中,也要对学生进行意志品质、情绪调节、人际关系适应、人格完整、身心承受挫折能力的培养和指导。

3、建立心理服务机构。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学校心理辅导和心理咨询活动,配备专职及兼职心理健康教师,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咨询、矫正心理障碍等,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4、进行个案分析,加强心理咨询与治疗。少部分青少年存在程度不等的心理缺陷,表现在性格、情绪和行为的偏异,导致社会适应不良。为此,对青少年的心理行为偏异要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矫治,使其适应学习与社会生活。通过咨询与治疗帮助学生克服在人生道路上可能遇到的心理障碍,使他们能适应社会生活,处理好人际关系,顺利完成社会角色转移。

5、建立部分学生的心理健康档案。对有比较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要为其建立健康档案表,针对学生填写的档案表中所反映出的各种问题,教育工作者要了解学生心理状况,分析他们心理困惑的成因,定期对学生进行心理保健工作,并制定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对策。

(二)学生个体应充分认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并积极进行心理调整

1、努力学习和掌握心理卫生知识。心理卫生知识是学生增进自我了解并进而达到自我调节的理论武器。学生可以通过听心理卫生课或讲座,通过阅读心理卫生书刊等途径来接受心理健康教育,并注意把所学知识运用于自己的生活中去。

2、积极参加各种有益身心健康的实践活动。人的心理是在社会实践中形成的,因而多参与社会活动,往往有利于锻炼心理、增强意志、丰富体验、开发才智,从而促进心理健康和发展。

3、加强自我心理调节,及时寻求心理帮助。自我心理保健中,核心的一部分就是强调内因要起决定的作用,离开了自我调节,心理健康就无从谈起。当然,学生在重视个体自我调节时,还应积极取得外界的支持和帮助,尤其是当心理负荷比较重,自己又不易调节时,及时寻求心理咨询机构帮助是十分必要的。

(三)家庭教育中要重视心理素质的培养

1、纠正家长在教育认识上的偏差。可以通过举办家长学校、家庭教育讲座,使家长懂得除了要重视学生的生活、智力开发外,还要重视他们的心理素质的培养和个性的塑造。

2、开设家长学校。克服不良的家庭教育方法,因为学生的很多的不健康的心理来自于家庭,许多家长并非对孩子没有爱心,而是不懂得如何表达爱心,这就需要学习。开展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讲座。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中,应该重视家庭教育的指导,努力提高家长素质。为家长介绍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与方法,介绍心理咨询案例,分析特点,尤其是一些成功家长的家庭教育经验,以便普及心理卫生知识,指导心理疏导方法,共同疏解学生的心理困惑。使亲子关系和谐;顺其所思,与其所需;同其所感,引其所动;投其所好,扬其所长;用其所为,促其所成。

3、要为学生创造锻炼的机会和环境。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从平凡的日常生活中的点滴小事培养起来的。家长应该让他们大胆地去闯、去搏、去锻炼,激励他们去向新事物挑战。家长的责任是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他们逐渐脱离保护外壳,日渐学会独立自主。这样,他们将来进入复杂的社会而自立时,就能很好地适应。

(四)为学生心理健康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

1、全社会都应更加关心学生的心理健康。全社会重视青少年的发展,就为青少年的发展创设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从而使心理健康教育扎扎实实地开展下去。政府应下决心综合治理社会环境,并常抓不懈。要树正风、治歪风,尽量减少社会环境中的不良因素对学生心理素质培养的消极影响。

2、学生生活在社会之中,就必然受到社会心理的影响。因此,必须进行社会性的心理卫生教育,以稳定社会心理,使学生有正确的心理选择。

3、良好的心理素质对促进社会发展有重要作用,因而要努力完善社会调节机制和心理调节机制。因此,除了开展家庭、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外,还要大力发展专门的心理咨询、辅导、治疗机构,帮助学生提高识辨能力、适应能力;解决心理困惑和实际困难。

要落实以上内容,关键在于全体教育工作者在思想上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并努力具备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一般知识和素质。为此,教育部门应培养进行心理教育的专业人员,在全体教育工作者中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及教育知识。

猜你喜欢
心理卫生心理素质中学生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发明与创新·中学生》征稿啦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十次全国心理卫生学术大会通知
激发学习兴趣,培育心理素质
考研大学生心理卫生的特征研究
论新闻记者的心理素质与写作思维
我与《中学生》的初相遇
我来“晒晒”《中学生》
开展“解烦恼”活动提高青少年心理素质
英国皇家海军心理卫生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