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新课程下体育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2009-12-21 01:29马磊山
学周刊·中旬刊 2009年12期
关键词:新课程素质教育教学法

马磊山

提倡素质教育,发展素质教育,是新的历史时期发展的必然要求。它符合现阶段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体制的变化,是当今社会发展的必然走向。同时,也符合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需要。随着新的教育思想大讨论的深入,全体教育工作者对素质教育的有关理论逐渐达成共识,但仅停留在讨论上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在理清思路的前提下,积极大胆地进行素质教育的实践。作为高中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体育教育,如何实施素质教育,实现培养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的合格中学生这一目标,是我们全体体育教师研究的共同课题。

一、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1.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在新课程改革下,体育教师首先要掌握“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熟悉体育课程目标的教学标准,更新教育观念,树立“健康第一”的“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观、“民主平等”的师生观、“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观、“课程综合化”的学科观。实现“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从单纯的技能传授向注重学生发展能力的转变;从知识的传授者向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和指导者转变;从教师关注教材的“教”向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转变;从统一规格的教育向差异性教育转变;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等教学观念。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社会物质生活的较大改善,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特别是近年来,参加健身锻炼的人日益增多,健康成了人们关注的热点,每天晨练、跑步、打球的人络绎不绝,加入体育锻炼的人群越来越广,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已深入人心。从增进学生健康这一目标出发,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学会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培养坚持课外锻炼的习惯,促进身体素质、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等全面发展。

2.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健康成长

传统的体育教学是以教师、教材、课堂为中心,学生跟着教师转,教师跟着教材转,教师教的无兴趣,学生学的无乐趣。新课程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是以“一切为每一位学生的健康发展”,要求教师心中要装着每位学生的喜、怒、哀、乐和身心健康,把学生看成学习的主体、学习的主人,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将学生的全面发展放在首要地位。首先,根据学生的体能和体育基本技能的差异,确定教学目标、安排教学内容,让全体学生都有平等参与体育活动的机会;其次,关注学生的需求,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让学生在自主的学习过程中学会学习,享受学习的乐趣,养成健全的人格。

3.灵活运用各种教法和学法

新课程下的体育教学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在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意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合作学习中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以及探究性学习的能力。例如,进行《急行跳远》的教学时,过去一般采用传统式教学法和学生反复式练习的方法来完成教学任务。现在,我在教法上改用模仿青蛙、小兔等动物跳,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给学生提一些启示性的问题让他们思考、发现、实践,学习确实有困难的学生,让学得好的同学去帮助完成,练习时让学生采用游戏竞赛法。体育教学法层出不穷,有情景教学法、愉快教学法、动机迁移法、成功教学法、创造思维法、兴趣教学法等,改变了单一的传授教学方法,在教学实践中灵活运用各种教法和学法。

4.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构建新的教学结构

我国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其表现形式为:开始部分→准备部分——基本部分——结束部分,这种教学模式使得教学目标单一,组织形式死板,忽视学生个体差异和能力培养,学生处于被动状态。新课改的全面实施,对陈旧的教学模式提出了质疑,要求教师改变原有的单一、陈旧的教学模式,建立和形成多样化教学模式。这就需要教师在观念和行为上都有所转变:首先,从生命的意义和人的自我生成、自我实现、自我完善的意义上来把握体育教学,把教学看作是学生的生命形式和生活形式,从而释放体育教学的生命力,展示其生命价值。其次,把教学看成是学生参与、创造和享有现实生活的过程。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充分发挥其能动性和自主性,形成自身发展的内在动力。再次,实现体育教学内容生活化,让学生走进生活、融入生活,在一个“社会——信息——教育——学习——生活”同构一体化的人类生存形态中,不断寻求身体、心理、社会需要的满足,体验生命存在和发展的乐趣与价值,促使他们不断创造更丰富的社会生活,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所以说,我们体育教师要改变观念、解放思想,运用新的、有效的教学方法,挖掘教材的潜在创造因素,不断培养学生的潜在能力,造就“四肢发达,头脑同样发达”的新型人才。

二、以改造教材内容为突破口,调整课程结构

现行的体育课程结构,虽然有所改变,但总体上还是摆脱不了“应试教育”的羁绊,重实践轻理论,重共性轻个性,这种应付考试的形式严重压抑了学生体质全面发展的需要,调动不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调整原有的课程结构,新增一些学生喜爱的,有助于培养学生自信心、交往能力及终身受益的知识和技能的体育教材。大胆削减一些技术难度大、竞技性强、锻炼效果差的教材内容(如双杠等),吸纳一些娱乐性强、健身价值高的趣味性体育项目(如踢毽子、跳绳等);通过体育理论课的学习,向学生传授科学锻炼方法和自我保健基本知识和技能;通过“运动处方”的介绍,使学生能够自己控制运动量与运动强度,进行科学的体育健身活动。

三、坚持科学、公正、合理的原则,做好学生评价

新课程改变了以往强调评价的甄别与选择功能,倡导发展性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素质提高和改进教学功能,改变了以往体育教学评价的内容单一、评价工具和方法的单调,注重了客观评价与主观评价相结合,终结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绝对性评价与相对性评价相结合,使单一内容评价向多元内容评价的体育学习课程评价的转变。新的评价标准给我们指出了对学生的评价内容、形式、方法及要求的新要求。新课程对学生的学习评价,不仅评价学生的体能、知识技能,而且还要评价学生学习的态度、情感表现和合作精神。新课程对教师评价不仅要评价教师个人素质,还要对课堂教学的实际进行评价。它将更加重视体育教师创造力的表现以及学生喜欢体育课和体育活动的程度,而不再像传统的评价那样,评价的重点是体育教师的教学表演能力。这样做,才有助于学生和教师的进步和发展。

在新课程下的体育教学逐步向开放式、合作式的先进教学模式转变。教师在坚持教给学生技能,增强其体质的同时,还应注意培养学生的精神素质、文化素质和身体素质使其得到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新课程素质教育教学法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论美育中的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
发挥自制教具在初中数学新课程实施中的作用
如何有效渗透素质教育理念
我区初中化学新课程实施中典型问题的思考
开放引导式阅读教学法描述
关注基础教育阶段中的素质教育
“假弱”教学法你用了吗?
高中体育新课程实施“碰壁点拔”式教学模式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