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病少女背后的“生命接力”

2009-12-23 03:39邹卫辉
现代家庭 2009年11期
关键词:呼吸机电机女儿

邹卫辉

2009年7月7日上午,河南安阳市15岁少女冀小燕,冒着酷暑奔波近百公里去了河北邯郸,专程看望和鼓励一位和她有着相似病情的六旬“病友”,她满怀信心地对老人说:“我们的病一定会好起来的,因为我们身后站着爱我们的父老乡亲……”

冀小燕因患格林巴利综合症一度失去自主呼吸功能,交不起高昂医疗费的父母无奈之下将女儿接回家,靠着不停地按压呼吸球来维持她的生命。冀小燕危急的生命牵动着每一个父老乡亲的心,他们纷纷来到冀小燕的床前,帮助其父母不分昼夜地轮流按压呼吸球,直至有人发明了一种“山寨呼吸机”,为这个生命即将枯萎的女孩紧急打开了一条绿色通道……

少女得怪病:离开呼吸机就会死

“冀叔,不好了,小燕刚一起床就休克了……” 2008年11月17日天刚亮,河南省安阳县崔家桥镇冀庄村的小学教师冀兰俊,在家中忽然接到女儿同学打来的一个紧急电话,冀兰俊和妻子杨云花急匆匆打的赶往女儿所在的中学,把女儿送到安阳市区的一家医院。经过一个多小时的紧急抢救,冀小燕终于睁开了眼睛,但却再也离不开呼吸机了……

不久,医院的诊断结果出来了,冀小燕患的是格林巴利综合症,俗称神经炎,这是一种罕见的神经系统疾病,主要表现为四肢瘫痪,病情严重的可导致呼吸肌麻痹、自主呼吸停止而死亡。

医生的话让冀兰俊一下子蒙了,女儿如花的生命才刚刚开始,怎么会得这种莫名的怪病?见冀兰俊痛苦地蹲在地上发呆,医生提醒他说:“赶紧筹钱吧!冀小燕的生命一会也离不了呼吸机,一天的医疗费和呼吸机费需要3000元……”

“花再多的钱也要治好女儿的病……”冀兰俊和妻子都下了决心。一个星期后,冀兰俊家中仅有的2万元积蓄很快用完,他又变卖了家中余粮和牲畜凑了4000多元钱,仅仅两天也用完了。冀兰俊就到亲戚、朋友、同事和乡亲们那里借钱,大家听说后,纷纷伸出援救之手……冀兰俊在泪光中收下乡亲们沉甸甸的爱,他一共筹到4万多元。崔家桥镇中学的师生们也伸出援助之手,为她捐款近3万元。时间一天天过去,钱如流水般花去,人们盼望着冀小燕能恢复自主呼吸,可奇迹一直没有出现……

冀小燕顽强地与病魔抗争了一个多月,医疗费已近10万元,这时冀兰俊再也筹不到一分钱了!这也意味着女儿的生命随时会消失。冀兰俊忍不住号啕大哭,杨云花也心如刀割,拭去泪水上街为女儿乞讨。在天寒地冻的街头,她见人就跪。一天下来,杨云花讨来了326元,这些钱仅够给女儿半天的呼吸机费用。

这时,有人劝他们:“你们已经尽力了,就听天由命吧!”医生也直言不讳地说:“除非病人恢复自主呼吸,否则即使像这样抢救一年,她还是随时有生命危险,你们这样下去也是白烧钱。”走投无路的夫妻俩抱头痛哭。

然而,冀兰俊夫妇依旧不愿放弃,山穷水尽的他们决定接女儿出院,回家用人工按压呼吸球的方式维持女儿的生命。医院把两个呼吸球免费借给他们使用。出院前,医师再三嘱咐冀兰俊,每分钟要为病人按压呼吸球18至20次,一天下来,大约要按3000次左右,这工作一刻也不能停,如果停顿两分钟,病人就可能窒息死亡!冀兰俊在心里发誓;女儿,爸爸没钱救你了,但爸爸不会放弃,除非爸爸累死……

孩子不要怕:你的身后站着父老乡亲

冀小燕到家后,四邻们都来看望,看到冀兰俊正不停地为垂危的女儿按动呼吸球,邻居们个个眼含泪水。

当晚,冀小燕的大伯、叔叔及几个邻居都没有回家,大家守在她的床前,轮流为她按压呼吸球。怎样才能保证按压速度均匀,避免险情发生呢?冀兰俊想到,医生嘱咐每分钟按压18至20次,这意味着几乎每三秒钟要按一次。于是,他拿出家中的钟表,让大家看着时间按压。

次日上午,正在镇上开会的村主任冀富战听说此事,急忙请假赶了回来。随后,冀富战来到村委会,在广播里喊道:“各位乡亲,冀老师的女儿命悬一线,要靠不间断的按压呼吸球维持生命,我们大家一起帮助他渡过难关吧!”

很快,冀富战组织全村男劳力成立了一个“临时抢救小组”,自己任组长,他把5人编成1组,每组1个组长,共分了12小姐,要求每组在组长带领下,三小时换一次班,昼夜轮流按压呼吸球。于是,一场对抗死神、争夺生命的悲壮战斗拉开了序幕。

时值严冬,安阳气温到了零下十几摄氏度。冀兰俊家没有暖气,呼吸球非常坚硬,按压时又不能戴手套,值班的人个个冻得瑟瑟发抖,手肿得像馒头一样。按压几分钟后,肿胀的手都会钻心的痛,但大家都咬牙坚持。特别是组长冀贾海和冀宝胜,由于他们按压的时间最长,两人的手磨破了皮,血水顺着呼吸球直流,但他们没有叫一声痛。

在一次值班中,既冷又累的冀宝胜患上了重感冒,高烧40度,身为组长的他没有去医院,回家只喝了碗姜汤睡下打个盹。第二天轮到他去值班时,冀宝胜的头昏沉沉的,怎么也起不来,妻子见状,心疼地说:“你烧成这样,我替你去。”冀宝胜不放心地说:“你力气小,按不了那玩意,放心吧,我能挺住!”然后,他用冷水洗了把脸,还是往冀小燕家赶去。

按压呼吸球过程中,值班人员一分钟也不能离开,上厕所都成了问题。1月14日晚上,轮到孟文海小组值班,成员周俊松当晚尿急,本想叫人顶替,但看到其余4人满脸疲惫地刚睡着,不忍叫醒他们,心想自己速去速回,应该问题不大。于是,他火速跑出去撒尿,可是,当他一分钟后返回时,屋内情景把他吓坏了:冀小燕脸涨得通红,两眼直白,眼看就不行了。大惊失色的周俊松急忙叫醒其他人,大家轮流用力按压呼吸球给她“输氧”,十分钟后,冀小燕才缓过劲来。有了这次教训,大家再也不敢大意,去上厕所时,确保有人替班后才敢离开。

在不断按压呼吸球过程中,大伙逐渐摸索出一条经验:值班的人每出一口气按压一下呼吸球,每吸一口气,也随之按压一下。这样,冀小燕也能跟随人们“正常”呼吸了。

与此同时,冀庄村的妇女们也没有闲住,她们听说按摩有助病人神经系统恢复后,便由妇女主任夏春燕领头成立了一个妇女“按摩小分队”,在男人们给冀小燕按压的同时,妇女们为她按摩。可是,当得知按摩找不准穴位会起反作用后,夏春燕又带领妇女们来到安阳市一家康复按摩中心培训。很快,大家都学会了基本按摩手法,熟练掌握人体上肢部和下肢部准确穴位。古稀之年的老人不能参加一线抢救,便每天在自家把茶水烧好,提到冀兰俊家供值班人员喝,一同送去的还有他们自己舍不得吃的熟鸡蛋。

村民有智慧:“山寨呼吸机”感动四方

尽管大伙轮流值班按压呼吸球,使冀小燕生命得以延续,可那不是长久之计!有什么方法能代替人工按压呼吸球呢?那一天,会木匠和铁匠手艺的村民马保顺对冀富战说:“我有一个主意——自制一台呼吸机。我们都知道有碾轧小磨香油的机器,按照这个原理,我们也可以设计一个呼吸机。”接着,他拿出笔在纸上画了一个设计图:用电机带动后轮,后轮通过链条带动脚蹬子转动,脚蹬子上连一根轴不间断地挤压呼吸球,呼吸球又通过一条管子,给病人输送空气。看到马保顺精心设计的图案,冀富战连连叫好。

接着,冀兰俊、冀富战和马保顺一起来到安阳市人民医院请教专家,他们设计的“呼吸机”能不能在病人身上使用?医院专家也被他们的智慧所折服,赞叹道:“对于住不起医院的病人来说,这的确是个好创意,只要电机和自行车的转速相互配合,使呼吸球达到每分钟按压18至20次即可。”得到专家认可后,马保顺马上就地取材,从自家的洗衣机上拆下电机,然后,把冀兰俊家的自行车倒过来,按照设计图案安装起来。就这样,中国首台农民自发研制的“山寨呼吸机”诞生了。

一切准备就绪,马保顺接通电源。伴随着电机的运转,呼吸球快速地工作起来,在场的群众高兴的跳了起来,而冀兰俊夫妇更是激动地流出了眼泪。可是,当马保顺拿出钟表推算呼吸球往返做工时间和次数时,突然电机停了下来。原来,洗衣机电机的功率太小,承受不了如此大的负荷,线圈烧了。

接着,大伙凑钱,马保顺又让人买来一台2400瓦的电机,可安装上后还是不行,因电机功率高,导致每分钟呼吸球往返作业40多次。最后,马保顺又换成功率为1400瓦的电机,这下正好,电机每分钟带动呼吸球工作19次。经过这样的反复试验后,大伙小心翼翼地把冀小燕的手工呼吸球替换成“山寨呼吸机”。切换后,大伙仍不放心,围在她的床头观察情况,发现这台机器每分钟输入的空气量和次数很均匀,冀小燕表情安然,一会便睡着了。可是,这种自制呼吸机,也存在安全隐患,对于空气压力、流量、呼吸频率都没有报警和安全措施,还要预防电机线圈被烧和自行车链条的突然断裂等各种不测,稍有不慎,冀小燕就会出现生命危险。

果然,晚上十点,当大家沉浸在对“呼吸机”研制成功的喜悦中时,意外发生了,电机带动车轮的弦突然断裂,呼吸机当场停止工作,冀小燕头上顿时憋出一道道青筋 ,眼珠也鼓了起来,嘴里发出痛苦的嘶哑声,在场的人们急忙用手动呼吸球,约两分钟后,大家才把手动呼吸球给冀小燕换上,冀小燕从死亡线上再次被拉回来。有了这次教训,大家再也不敢掉以轻心,还按原班人马值班。1月27日,轮到冀宝胜和冀文彩值班,自行车链条突然断裂,早有准备的他们以二十秒速度把手动呼吸球换上,从冀小燕的表情上看,没有影响到她的呼吸。

村民自制 “呼吸机”挽救冀小燕生命的故事,经当地媒体报道后,立刻在全国引起很大反响,每天都有一些陌生人来看望冀小燕,冀小燕的床头、桌上,摆满了水果、鲜花以及精心制作的贺卡。冀兰俊抹着眼泪说:“现在小燕不光是我的孩子,更是我们全村人的宝贝!”

欢喜大结局:幸运少女又可以上学啦

2009年2月1日上午,杨云花像往常一样给冀小燕翻身时,发现女儿右腿猛地一缩,然后又伸开,杨云花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激动向冀兰俊哭叫道:“老冀,快来看,女儿身体有知觉了!”冀兰俊老泪纵横道:“老天终于睁开眼了!”接着,他一把抓住妻子的手,对着围在身边的众乡亲连磕三个头:“谢谢大家,这都是你们的功劳啊!”

郑州市金水区人民医院院长周国平听到冀小燕的故事后,非常感动,当天上午带着几名神经科专家赶到冀兰俊家。周国平见到眼前的“山寨呼吸机”,震惊地说:“你们太厉害了,竟然创造了医学奇迹!”他接着又说:“可以把冀小燕送到我们医院接受专业治疗,费用减免一半。”随后,随行而来的神经科专家又仔细给冀小燕做了检查,他们诊断:冀小燕年轻生命力强,她的心脏、肺部都很正常,恢复的希望很大。听到这里,冀兰俊夫妇不禁喜极而泣,乡亲们也都鼓起了掌。

冀小燕被接到郑州市金水区人民医院接受治疗,随即被安排进医院最好的特护病房,并有数名护士特殊陪护。该院的医务人员为她制定了详尽的医疗方案,并称,从目前冀小燕的状态看,一个月内她可脱离呼吸机实现正常呼吸,半年内即可基本痊愈。

冀小燕在金水区人民医院住院五十四天,在医务人员和各界爱心人士的共同努力下,她先是摆脱了呼吸机,随后身体机能也开始恢复,慢慢能够在家人的搀扶下走路了。4月8日,周国平院长再一次给冀小燕做了全面检查,认为冀小燕可以出院了,同时告诫冀兰俊夫妇,小燕出院后还有一段康复路要走。为了再帮小燕一把,他们医院又赠送给小燕一台理疗机和一个轮椅。此外,考虑到小燕的家庭情况,医院决定减免她的绝大部分住院费用,2万多元的费用最终只让交了4800多元。

“小燕子,你回来了,我们可是想死你啦!”听说冀小燕基本康复,冀庄村的乡亲们呼啦一下涌到冀兰俊家中,乡邻何秀平刚一掀开卧室帘子,看到冀小燕就动情地说:“以前进这屋子很压抑,因为实际上是‘重症监护室,现在又回到‘卧室本色了。”这句话让在场的乡邻都笑了。

村主任冀富战对冀小燕说:“大伙都很牵挂你,知道现在好了,心也都放下了,大伙今后也就不用再给你按呼吸球了!”马保顺也紧接着说:“咱们的‘山寨呼吸机也该退出历史舞台了……”他们的话再次让大伙笑了起来,不过这笑声中更多的是无奈和辛酸……

“这些天来,我很感谢叔叔伯伯和大娘大婶们对我的关爱。”冀小燕对在场的父老乡亲们轻声说道:“你们的恩情我终生不忘,今后我会更加珍惜生命,好好学习,报答社会。希望天下每一个好心人都平安、健康、快乐!”

此后,冀兰俊夫妇每天都根据医生教给的方法,帮助女儿进行康复训练,冀小燕每天也都训练得非常认真、刻苦。功夫不负有心人,到2009年6月下旬,冀小燕不仅可以独立走路,手也可以写字了。

猜你喜欢
呼吸机电机女儿
PB840呼吸机维修技巧与实例
全生命周期下呼吸机质量控制
呼吸机日常养护结合护理干预对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作用
关于电机滚动轴承的选择与计算
探讨风险管理在呼吸机维护与维修中的应用
瞻望电机的更新换代
欢迎订阅2022年《电机与控制应用》
大三的女儿
海的女儿
女儿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