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的一首萨克斯吹出一段深情的父爱

2009-12-23 03:39
现代家庭 2009年11期
关键词:萨克斯儿子爸爸

君 子

当致命梦魇降临到才艺出众的儿子身上时,残疾父亲并没认命,而是做出了一个惊人拯救计划——“千里走单骑”为儿子筹集救命款。历经7个月的风雨后,命悬一线的儿子站在了父母泪光里。可就在一家人走出死神阴霾重新憧憬未来时,厄运再次降临——儿子病情复发了!无助的父亲再次出击拦截死神,风雨中的萨克斯演奏着一曲曲动人的生命之歌……

天降厄运,残疾父亲挑战自我救儿子

今年48岁的董伟平原是吉林一家煤矿财务人员,一家人过着幸福安定的生活,但1999年9月的一天,这种平静被打破了。董伟平遭遇了车祸,腿部和腰部严重受伤。失去工作的他开始创业,先后开过培训部、网吧等。

眼看苦日子到头了,儿子董一鹏又多才多艺,吹得一手好萨克斯,可命运再次和他开了玩笑。2004年暑假过后,作为班里的文体委员,董一鹏开始组织策划国庆会演活动。他很想组织一场出色的演出活动,但从8月初开始,他双腿无力、肿痛,并持续发烧。董伟平带着儿子去了很多的医院检查,最后的结果是急性淋巴性白血病!董伟平无法接受这样的事实,他抱着儿子大哭:“我的好儿子啊,你怎么能得这种病呢?”董一鹏知道白血病意味着什么,一向活泼开朗的他,突然间沉默了。

第二天,董伟平就把网吧交给妻子打理,然后带着儿子到医院开始治疗。办了住院手续后,董一鹏忧伤地问爸爸:“我的这种病能治好吗?”董伟平十分肯定地说:“能,一定能治好!用不了多长时间,你就能回到学校!”儿子低沉地说:“白血病是绝症。爸爸,恐怕今后我再也不能给你吹萨克斯了……”言罢,他捂着脸,呜呜地哭了起来。这一幕让董伟平心如刀绞,他安慰道:“儿子,千万别这么想!你一定会好起来的,爸爸喜欢听你的萨克斯。”

董伟平暗下决定:就是倾家荡产,豁出这条命也要把儿子的病治好。然而,儿子的病情不容乐观。无奈之下,儿子只好进行痛苦的化疗。可2个月过去了,病情未见任何好转。这时,儿子头发大把大把地脱落,身体虚弱得连说句话也说不完整。董伟平揪心极了,便把儿子转到天津市血液病医院治疗。

医院经过一系列检查后,决定择期为董一鹏做骨髓移植手术,但董伟平和妻子的配型均未成功。无奈之下,医院便通过中华骨髓库寻找合适的配型,但那时骨髓库的存量十分有限,医院多方联系了很久也没有结果。

董伟平感到了绝望,他恳求医生说:“无论想什么办法,都要救救我的儿子啊,我不能失去他!”医生再次检查后,制定了这样一套治疗方案:待董一鹏体内坏细胞消失,身体状态良好时,再做自体移植骨髓手术。这套方案虽有一定的风险,有复发的可能,却是唯一的选择。医生还告诉董伟平,化疗短则需要半年,长则需要一两年,每月需要2万多元的治疗费。待身体条件许可做手术时,还要准备30万元的手术费和20万元的后期治疗费用。

董伟平倒吸一口凉气,因为他只有5万元的积蓄,但为了让儿子活下来,他决定跟妻子“换岗”,自己回家筹钱。儿子愧疚地说:“爸爸,我连累你了。我真想快点好起来啊,可我……”董伟平打断他的话说:“儿子,我是你爸爸啊!你病了,爸爸能不管吗?”儿子沉默了一会儿,向他提出了一个要求:“爸爸,让妈妈把萨克斯给我带来吧,好久没吹给你听了。”董伟平心疼地说:“儿子,你现在身体非常虚弱,怎能吹萨克斯呢?等病好后再吹给爸爸听吧。”儿子轻轻地摇了摇头说:“我就想现在吹给你听,我怕以后没机会了……”说着,他就背过脸去,泪眼汪汪。董伟平哽咽得说不出话来,他咬着嘴唇给妻子打了电话。

见到心爱的萨克斯,董一鹏就像见到了失而复得的宝贝一样兴奋。尽管身体非常虚弱,呼吸也很困难,他却屏足力气,情不自禁地吹了起来。董伟平临走时,那首《回家》又断断续续地响起。他一边听,一边偷偷抹了把眼泪,然后对儿子说:“等你病好回家后,爸爸天天听你吹萨克斯。”儿子并没有停下来,董伟平只好含泪听着那揪人心肠的音乐声回家了。

回到家后,董伟平四处奔走,向亲友借钱,把网吧也卖了,又把房产做了抵押贷款,虽然筹到了不少钱,但他深知,儿子半年甚至更长时间的化疗后,这笔钱将所剩无几,手术费依然不够。因再也想不到筹钱的办法了,他急得满嘴起泡,头发也花白一片。他想沿街求助,但觉得这种近乎不劳而获的做法令人齿寒,便苦苦思索其他办法。很快,他作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骑车到全国各大城市去求助!

角逐死神,萨克斯王子风雨中奏响生命之歌

董一鹏得知父亲的惊人之举后,立即打电话阻止:“爸爸,你的腿和腰都有伤,怎能骑车到全国各大城市呢?你要是不听劝的话,我就不治病了!”多么懂事的儿子啊,董伟平心酸而平静地说:“儿子,你是爸爸的全部希望,你要是有个三长两短,爸爸活着还有什么意思?爸爸这样做,就是让你知道,你有活下去的希望,爸爸不会放弃你!”撂下儿子的电话,董伟平就揣着医院的诊断证明,当地街道、派出所和民政部门的介绍信及随行衣物,来到哈尔滨,买了一辆自行车,开始他的万里大求助!

2005年4月,从哈尔滨出发那天,董伟平给儿子发了一条短信:“儿子,爸爸从哈尔滨出发了,你一定要好好的啊,等爸爸的好消息吧!”儿子立即回复:“爸爸,你辛苦了!这一路必将艰险,保重!今后每天我们都要通信啊!”董伟平看后,心里涌进一股暖流,他加紧了脚步,把自行车轮蹬得飞转。

董伟平决定用半年时间从哈尔滨南下深圳,然后再返回天津,中间只在省会级的城市停留。他本以为骑行之路会一帆风险,岂料这一路处处艰险……从哈尔滨出发时,西南风十分猛烈,董伟平逆风而行,他猫着腰,双腿用力踩蹬车脚板。可劲风卷着沙粒,像子弹一样射向他的脸庞,偶尔也钻进他的眼睛,让他疼痛难忍。每骑一段路,他的腿和腰就酸痛无比,晚上躺在床上翻来覆去都睡不着。

一天,途经长春的一条街道时,有人指责董伟平说:“这又是一个骗子,什么把戏都能想得出来……”听到这样的不齿之词,董伟平心里非常难受,但他不想辩解什么,好在帮助他的人很多,有的捐钱捐物,有的免费为他提供食宿。这些人向他施以援手时,他都发自肺腑地说:“谢谢,谢谢帮助!”这一切,都成为董伟平骑行中国的动力。当然,更大的动力是儿子那一条条温暖人心的短信。一天晚上,董伟平经过辽宁盘锦市郊,他摸黑直到深夜,才找到一户人家。可那户人家住得十分拥挤,他只好睡在一间空屋的台球桌上。

这时,儿子来了一条短信:“爸爸,睡下了吗?一定要注意你的腿和腰啊!如果累了,就回来吧。”他马上回复:“爸爸睡下了,爸爸没事,就是很想儿子。”短信刚发,儿子就打来电话:“爸爸,我也很想你啊,我给你吹段萨克斯吧。”董伟平睡觉的地方,风声沙沙作响,他担心儿子听到后心里不安,借口挂掉了电话。 第二天早晨醒来,董伟平的身子就像被钉在台球桌上一样,动弹不得。一下桌后,骨头就像散了架一样,特别是腰部,既不能直,也不能弯,痛得他直冒虚汗。他真想留下来歇息一阵子,可想到命悬一线的儿子,他又艰难地蹬上了自行车,但每天只能骑行几十公里……

5月底,董伟平终于抵达北京。饱受风沙摧残和骄阳炙烤,他原来那张白皙的脸,现在成了一张阴阳脸:一面漆黑,一面铁青。走在大街上,他迎到的尽是惊诧和厌恶的目光,很少有人向他伸出援手,有人甚至躲着他走。董伟平非常沮丧和尴尬,儿子却发短信安慰他:“爸爸,你的行动让我看到了一个父亲对儿子的真爱,仅凭这一点,我就觉得你好伟大,我好幸福!至于其他的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要保重身体!”看完短信,董伟平的泪水滚滚而下。为了拯救懂事的儿子,他再也不顾及别人的冷眼和非议,继续风雨兼程,日行百余公里。

这一路,虽有无数好心人相助,但只是杯水车薪。董伟平觉得这不是权宜之计,到达郑州后,他向当地民政、妇联等相关部门求助。在有关部门的帮忙下,当地居民捐款十分踊跃。董伟平看到了一丝希望,这天晚上,他给儿子打电话报喜:“爸爸最近筹到了很多钱,你一定有救!”儿子感激地说:“爸爸,你一定吃了很多苦!我不知怎么来报答你,我只想让你早点回来,我给你吹一段萨克斯吧!”说着,那首《回家》在电话那端此起彼伏。董伟平好一阵感动,但他不停打断儿子:“停下,快停下,爸爸听到了,你别再吹了,一定要好好休息!”董一鹏不顾父亲的阻拦,用尽了全身力气,还是把那首《回家》吹完。

又过了2个月,董伟平骑到了长沙。在当地相关部门的帮助下,董伟平收到了很多捐款,其中一位姓肖的女士一次性给他捐了1万元钱,后来他们成了要好的朋友。正当董伟平满怀信心继续南行时,医院传来消息:董一鹏经过七八个月的化疗,目前到了最佳手术时期,可手术风险很大,母亲不敢在手术同意书上签字。情急之下,董伟平只好坐火车赶到天津。好在这时他已筹到了8万元钱,加上余款总共有15万元。

走进病房的那一刻,董伟平和儿子相互竟没认出来。因为几个月未见,父子俩或被病痛折磨着,或被风雨侵蚀着,外形发生了很大变化。惊讶之中,父子俩抱头痛哭。看见儿子瘦成了皮包骨头,董伟平埋怨自己:“儿子,爸爸没有照顾好你啊,爸爸心疼!”董一鹏哭着说:“爸爸,什么都别说了,都是我害了你啊。爸爸,回来就好,以后别再离开我了。我不要你去给我筹救命钱,我只需要你在我身边!”

董伟平含泪答应了儿子。那天晚上,为了庆祝父子团聚,董一鹏又在病房里吹起了那首《回家》。董伟平听着不住流泪,儿子吹得不停流汗。在父爱的呵护下,萨克斯声在病房久久飘扬……

几天后,医院给董一鹏实施了自体骨髓移植手术。他是个意志力非常坚强的男孩,没过几天,他就渡过了危险期。

父爱如山,两次死神交锋生命多壮美

很快,董伟平筹来的钱全部花光了,他决定回长春向有关部门求助。儿子再三劝阻:“爸爸,我不想再让你受苦了,我只想跟你和妈妈在一起。”董伟平流着泪说:“儿子,到了这个节骨眼上,我们怎能放弃呢?你只有好起来,我们才能在一起啊!”儿子听后没再劝阻。

然而,董伟平在长春奔波了2个月,也没筹到多少钱,他急得直撞墙。情急之下,他坐火车赶到长沙,继续他的求助之行。在他看来,此举希望很大。

一天晚上,儿子又要兴致勃勃地给父亲吹萨克斯。董伟平哪有这份心情?他更担心儿子体力不支,可儿子宽慰他说:“爸爸,我恢复得可好了,医生说再过一段时间,我就可以出院了。我天天都吹萨克斯,我已把它当成排解忧伤的良药了,你担心什么?”董伟平听后差点从床上跳下来!儿子快要康复了,他能不激动吗?于是大声说:“儿子,你太棒了!”

12月底,董伟平赶回了天津。至此,他骑行中国16个省会城市,行程超过1万里,共为儿子筹到了15万元钱。当儿子从别人口中得知父亲一路的遭遇后,整整哭了一夜!董伟平不住地宽慰他:“儿子,我现在不是好好的吗?别难过了。只要能够救你,爸爸连死都愿意,受点伤又算了什么呢?”“爸爸,以后我一定会报答你的。”董伟平流泪说:“儿子,你要报答我,还是赶在这辈子吧。别忘了我们的约定啊,我要听着你的萨克斯声慢慢变老呢!”在父亲的鼓励下,董一鹏看到未来的希望,他时常吹萨克斯给父母听。

不久,董伟平给儿子办理了出院手续,他筹来的7万元钱,也全部用于偿还手术费。眼下,他已身无分文,可儿子每月需要3000元的治疗费用,这可怎么办?回到家后,董伟平唯一能够想到的办法,就是向亲友们求助,可他每月很难借够这笔钱。无奈,儿子经常缺医少药,全家人也食不果腹。

这样不是长久之计。2006年7月,董伟平开店搞电脑维修,可每个月只能挣到2000元钱。他急得团团转,儿子却宽慰他说:“爸爸,不要为我担心了,我现在状态很好。从现在起,我要自食其力,帮你和妈妈减轻负担,否则我太没用了!”董一鹏说到做到,他自学摄影技术,于2006年底开了一家照相馆。凭借娴熟的技术,董一鹏很快占领了大部分市场,还有不少情侣慕名找他拍婚纱照。董一鹏瞅到了市场商机,他立即扩大规模,更新设备,将原来的照相馆扩展成影楼,并自学平面设计,生意异常火暴,每月的收入有四五千元。这下,后期治疗不仅不成问题,每月还能还一部分欠款。

事业的成功,让全家人都看到了生活的希望,特别是董一鹏,他似乎回到少年时代。每天闲暇时光,他都会尽情地吹萨克斯陪伴父母。

董伟平想攒够一笔钱,等儿子病情彻底稳定之后,再为他张罗婚事,可没等到这一天,儿子就出现了意外。2008年6月,董一鹏因为劳累过度,不慎感冒,8月初,他的白血病复发了,全家人好不容易争取来的幸福日子又不见了!

董一鹏再次住进医院,医生说,这次他必须进行1年以上的化疗,才能再次做骨髓移植手术。可眼下每月1万多元的化疗费用难住了董伟平。他想把影楼卖出去,儿子却说:“那可是你和妈妈后半辈子的生计啊,你要是把它卖出去了,我就死不瞑目!”董伟平含泪答应了儿子的要求,5月下旬,身无分文的他再次到大街小巷求助。尽管冷眼和非议不断,可他别无选择。10多天下来,他只筹到了6000元钱。

看着父亲一天天消瘦下去,董一鹏心如刀割,万一自己逃不过这场劫难,父亲所遭受的罪岂不让人肝肠寸断?于是,当父亲再次来病房看他时,他拉着父亲布满血口的手思绪万千:“爸爸,如果有一天我不行了,我要把眼角膜捐献出来回报社会。”听完儿子平静的诉说,董伟平顿感天旋地转:“傻孩子,我们已经战胜了一次病魔,这次只会更加得心应手,怎么能绝望呢?”话还没说完,他的眼泪已经流下来,病房里安静得让人窒息。片刻,那首再熟悉不过的萨克斯《回家》又响了起来,似乎唤起了一家人美好的未来……

猜你喜欢
萨克斯儿子爸爸
打儿子
丢了两元钱的车
谈爵士萨克斯基础练习中的若干问题
谁的儿子笨
你养的好儿子
我和爸爸
公园那边有人在吹萨克斯
室内乐组曲《绢道》第二组萨克斯四重奏
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