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托啡诺对全麻患者罗库溴铵药效的影响*

2010-01-25 01:18杨圣强李胜德聂翠芳
关键词:罗库肌松布托

杨圣强,李胜德, 聂翠芳

(1.青岛大学医学院,山东 青岛 262000;2.泰山医学院附属泰山医院,山东 泰安 271000)

罗库溴铵是目前临床常用的肌松药之一,是一种新型非去极化甾体类肌松药,主要特点是起效快,能迅速提供良好的气管插管条件,且对心血管系统无明显影响[1]。国内外关于罗库溴铵肌松效应影响因素的报道很多,但布托啡诺对罗库溴铵药效的影响尚未见报道。本研究拟评价布托啡诺对罗库溴铵肌松作用起效、维持和恢复时间的影响,为临床麻醉者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资料

拟全麻下行妇科手术患者 40 例,ASAⅠ或Ⅱ级,年龄在 20~60 岁,随机分成 2 组(每组 20 例):布托啡诺复合异丙酚组(B 组)、芬太尼、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组(R 组))。排除条件:有心血管、精神、神经肌肉疾病疾病史;体质量指数≥35 或≤20 kg/m2;处于妊娠或哺乳期;可能存在插管困难;肝肾功能无异常;术前服用与非极化肌松药有相互作用的药物。

1.2 麻醉方法

患者术前东莨菪碱 0.3 mg 肌注,安定 10 mg 口服。入室后常规开放上肢静脉并监测心电图、脉搏血氧、体温、桡动脉压和BIS 值。两组患者分别采用静脉推注布托啡诺0.02 mg/kg、异丙酚2~5 mg/kg和芬太尼2 mg/kg、异丙酚2~5 mg/kg进行麻醉诱导[5],待患者 BIS 值降至 60 时,采用 TOF-Watch SX 肌松监测仪(荷兰 Organon 公司)监测肌松,表面电极置于左侧尺神经近腕处,加速传感器固定在拇指上,监测尺神经—拇内收肌肌松程度。 诱导期采用单刺激(频率为 0.1 Hz,刺激持续时间为 0.2 ms), 带信号平稳后行气管插管,插管后控制通气,维持呼吸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在 35~40 mmHg,维持患者 BIS 值低于 60。随后两组静脉注射罗库溴铵 0.6 mg/kg(2×ED95),10 s 之内推完。麻醉维持B组持续泵入布托啡诺1 μg/kg·min-1、异丙酚1~2 μg/kg·min-1; R组采用瑞芬太尼靶控和异丙酚1~2 μg/kg·min-1持续泵入来维持。调节室温,维持病人鼻咽温度在 36.5~37.5℃,并通过局部保温使左手放置加速传感器部位的皮肤温度不低于 32℃。术中记录患者罗库溴铵肌松作用起效时间(注药毕至 TOF消失)、维持时间(TOF 95%抑制)、TOF 25%恢复时间(注药毕至TOF 恢复到 25%)、TOF 75%恢复时间和恢复指数(T1从25%恢复到 75%时间)。

1.3 统计分析

2 结 果

各组间性别、年龄、体重、术前血红蛋白及手术时间均无显著性差异。术前病人体温35.8~36.9℃,术中病人循环稳定,动脉血氧饱和度维持在98%~100% (P>0. 05)。见表1。

各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2 组间肌松起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2 组维持时间、T125%恢复时间、T175%恢复时间和恢复指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 140例病人的临床资料

注:两组经t检验,P值均>0.05。

表2 两组药效学比较

注:两组经t检验,P值均>0.05。

3 讨 论

罗库溴铵是目前临床正广泛应用的一种肌松药物。临床上罗库溴铵常与多种麻醉药物联合应用以获得满意麻醉状态,有研究表明多种静脉麻醉药如咪达唑仑、异丙酚、芬太尼、瑞芬太尼、依托咪酯对罗库溴铵的肌松效应无明显影响[3,4],但布托啡诺对罗库溴铵肌松作用相关报道甚少。本研究中将布托啡诺与罗库溴铵联合应用,比较布托啡诺对罗库溴铵肌松作用的影响。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在罗库溴铵肌松作用起效时间、维持时间和恢复时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且数值与以往其他静脉麻醉药的研究结果相似[3,4],表明布托啡诺对罗库溴铵的肌松作用无明显影响。提示阿片受体激动—拮抗剂对非去极化肌松药作用无明显影响。布托啡诺可以在未引起显著致幻效应剂量下,产生高效镇痛效果,且镇痛时间久,呼吸抑制和成瘾性发生率较低[2],而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复合异丙酚持续靶控输注能维持良好的静脉麻醉效果。综上所述,布托啡诺全麻患者罗库溴铵肌松作用影响无显著差异,临床上可以安全联合使用。

[1] 裴 凌,盛卓人.罗库溴铵欧洲研讨会综述[J].国外医学麻醉学与复苏分册, 1995, 16(3): 219-221.

[2] Vogelsang J, Hayes SR. Butorphanol tartrate (stadol): a review[J]. J Post Anesth Nurs, 1991, 6 (2): 129-35.

[3] Mclarthy G J,Mirakhur P K,Pandit SK.Lack of interaction betweenpropofol and rocuronium[J]. Anesth Analy,1992,75(1):536-538.

[4] 薛钧,吴新民. 瑞芬太尼对全麻患者罗库溴铵肌松作用的影响[J].中华麻醉学杂志,2006,26(12):877-879.

猜你喜欢
罗库肌松布托
舒更葡糖钠用于罗库溴铵过敏反应的评价研究进展
深肌松在腹腔镜手术中的研究进展
全身麻醉患者在麻醉恢复室肌松残余的观察研究
术后肌松残余的临床研究进展
罗库溴铵与维库溴铵在全麻诱导期抑制咳嗽反应的效果比较
酒石酸布托啡诺在晚期癌症患者自控镇痛中的作用研究
布托啡诺在臂丛麻醉患者中的镇痛效果
罗库溴铵注射痛的预防研究进展
罗库溴铵注射痛防治的研究进展
肌肉松弛药合理应用快捷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