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内动脉瘤术前的观察和护理

2010-02-09 22:53靳玉红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0年6期
关键词:瞳孔蛛网膜卧床

靳玉红

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 新乡 453000

颅内动脉瘤临床常表现为蛛网膜下腔出血,有头痛、呕吐、意识障碍等症状,从发病到确诊及手术需要一定时间,在此期间往往因为脑血管痉挛、再出血等致使患者病情加重或死亡,因此术前围手术期观察和护理尤为重要。我科2007—2009年收治动脉瘤142例,男84例,女58例,死亡10例,占7.04%,现将观察和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10例死亡患者中,3例入院时蛛网膜下腔出血合并脑内血肿,其中2例急诊行动脉瘤夹闭术,1例未手术,均在72 h内死亡。4例因蛛网膜下腔出血在外院保守治疗,临床未好转而转入我科,CT显示弥漫性脑水肿,考虑为脑血管痉挛所致,未经手术而死亡,病程7~16 d,平均11 d。3例在等待手术期间动脉瘤破裂再出血,致脑疝而死亡。

2 护理

2.1 病情观察

2.1.1 意识:常见一过性意识障碍,意识障碍多在出血数分钟到1 h。若出现进行性意识障碍或昏迷—清醒—再昏迷,应考虑:(1)颅内继续出血;(2)脑血管痉挛(早发型痉挛多在出血后数分钟内,晚发型痉挛多在出血后5~15 d内);(3)脑疝形成。若持续高热,是脑干受损的症候,病人可很快进入呼衰、心衰而死亡。若出现烦躁不安,应查找原因。躁动是病情恶化的前奏,应加以重视。

2.1.2 瞳孔:对瞳孔的观察,要注意瞳孔的大小、形态、对光反应的变化,并进行对比观察。(1)病侧瞳孔早期缩小,或忽大忽小,提示脑疝的前兆症状消散。(2)病侧瞳孔逐渐增大并超过6mm,边缘不整,对光反应迟钝或消失,是小脑幕切迹疝形成。(3)若两侧瞳孔散大,直径在6 mm以上,对光反应减弱或消失,示脑干损伤或小脑扁桃体疝形成。(4)双侧瞳孔缩小固定,规则光反应消失,可能是蛛网膜下腔出血波及脑桥所致。

2.1.3 生命体征:体温的改变:蛛网膜下腔出血发生后,体温可在数小时内升高,一般在38℃左右,若体温持续上升,超过39℃以上,则应考虑:(1)有感染灶存在;(2)中枢热往往持续上升呈“过热型”。脉搏、呼吸、血压的改变,往往因颅内压增高,早期有呼吸、脉搏加快,血压上升。若颅内压继续升高,脑血液循环障碍,脑组织缺氧,血中二氧化碳蓄积,刺激呼吸中枢,可致呼吸深,甚至出现鼾声。脉搏慢而有力,一般50~60次/m in,血压可正常或偏高。晚期可出现呼吸困难或呼吸衰竭,脉搏渐变弱或不规则。若脉率和血压有明显波动,并持续48 h以上,可能是下丘脑病变影响心脏所致,是危险的征象。

2.1.4 再出血的观察:20%~50%的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在首次出血后再次出血,一般发生在首次出血后4周内,又以首次出血后6~11 d发生率最高。若患者于病情稳定后再次出现剧烈头痛、意识障碍进行性加重、频繁呕吐、瞳孔不等大的临床表现时,应高度怀疑再次出血的发生,及时报告医生给予处置。多数学者主张,对于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患者,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应争取72 h内完成脑血管造影,探明病变性质及部位,早期手术治疗,这是防止再出血的根本措施。

2.2 预防再出血 (1)绝对卧床休息: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在急性期应绝对卧床休息4~6周,避免不必要的搬运及检查,床头抬高15°以利颅内静脉回流。对于有复发患者,应坚持卧床2个月。(2)给予适当的生活护理:为保证病人能绝对卧床休息,坚持喂水、喂饭,递送便器。对排尿困难者,应做诱导或留置导尿管;对排便困难者,应给予无刺激性的缓泻剂或油质栓,必要时给予低压灌肠。为防止发生便秘,鼓励患者进食高维生素、易消化、含一定量粗纤维的食物,并在食后1~2 h后行腹部按摩。(3)对症护理:①对剧烈头痛者,给予镇静剂和脱水剂,若仍不减轻,必要时协助医生行腰穿以减轻颅内压。腰穿时,摆体位动作宜轻柔,忌过度弯曲,以免影响患者呼吸,加重缺氧。②深昏迷、咳嗽反射消失者,应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便于清除呼吸道内分泌物,必要时给予机械辅助呼吸。清醒患者痰多或痰液稠不易咳出者,给予雾化吸入,使痰液湿化、液化易于咳出。咳嗽剧烈者,给予止咳剂控制咳嗽,防止剧烈咳嗽时血压及颅内压急剧升高诱发再出血。③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由于血液的刺激及应用激素,有发生应激溃疡的可能,因此,要定期做大便隐血试验,鼻饲前应检查有无胃出血,必要时可给小剂量雷尼替丁预防应激性溃疡的发生。一旦发生应激性溃疡,应立即禁食,给予胃肠内减压、冰水洗胃、应用止血剂等,并准备好输血及其他抢救措施。④对昏迷及偏瘫患者,应积极做好预防压疮发生的工作,除勤翻身防止局部受压外,还应注意支持疗法,给予营养丰富的食物,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⑤为防止偏瘫患者发生肌萎缩及关节强直,帮助患者保持患肢的正确姿势,并给予适当的被动活动。肢体的被动活动在无痛的前提下进行,动作要缓慢柔和,避免有再出血的发生。

2.3 心理护理 有效的心理护理,可取得病人的合作,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相反,会造成病人紧张、焦虑和恐惧的情绪,特别是发病初期,病人头痛剧烈,疼痛刺激可引起不安、烦躁、辗转反侧、呻吟不止,可引起颅内压增高,增加出血的危险。此时应讲清病情,并给予精神安慰,避免一切精神刺激,尽可能使病人保持安静,从而有利于治疗。

当病情稳定、卧床休息时,随病情的好转,病人考虑的问题也逐渐增多。此时要做好思想工作,抓住病人主要的思想活动,给予开导,同时要严格控制探视,严禁探视者讲述过度兴奋或忧伤、恐惧的事情。探视时间不可过长,避免病人疲劳。对反复发作的病人,要帮助解除顾虑,消除悲观情绪,使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1] 周良辅主编.现代神经外科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1:804-815.

[2] M.G.亚萨吉尔主编,凌锋主译.显微神经外科学[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25-27.

猜你喜欢
瞳孔蛛网膜卧床
家有卧床老人,如何预防压疮
牛繁殖、饲养、卧床精细管理七法
改良序贯法测定蛛网膜下腔注射舒芬太尼用于分娩镇痛中的半数有效剂量
瞳孔检查及常见瞳孔异常
保胎之纠结——绝对卧床还是适当运动
瞳孔里的太阳
瞳孔
一次性营养袋在卧床患者洗头中的巧用
复合手术救治重症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体会
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观察与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