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例老年膀胱肿瘤术后膀胱灌注患者的护理

2010-02-09 22:53娄小平谭伟丽张世锋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0年6期
关键词:导尿管药液膀胱

娄小平 谭伟丽 张世锋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门诊部 郑州 450052

膀胱内灌注化疗药物是膀胱肿瘤手术后有效治疗手段之一。通过灌注化疗药物达到局部治疗、防止复发的目的。我院门诊综合治疗部于2009-06~2009-12对70例老年膀胱肿瘤术后患者施行膀胱灌注化疗,取得良好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本组病例70例,男51例,女19例,年龄60~88岁,平均70.5岁。术后2周开始用丝裂霉素20 mg+生理盐水50 m l或吡柔比星30 mg+5%葡萄糖50 m l注入膀胱内。开始每周灌注一次,6~8次后改为2周一次,再6~8次后改为每月一次,维持1.5~2年,治疗期间每3个月复查膀胱镜。定期行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等检查。

2 护理

2.1 心理护理 老年人一旦患病,常表现为焦虑、恐惧。这些心理可能抑制机体的免疫识别[1]。因此,做好患者心理护理显得尤为重要。护士应关心体贴患者,向患者说明术后灌注化疗的目的、操作程序及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适感和防范措施,消除患者紧张情绪,获得患者信任,提高患者接受膀胱灌注的依从性。

2.2 灌注前准备

2.2.1 患者准备:嘱患者灌注前4 h少饮水,灌注前2 h禁饮水,灌注前排净尿液,减少尿液对药物的稀释。首次灌注的患者,护士应详细讲解灌注后变换卧位及憋尿的方法和意义,以取得合作。

2.2.2 灌注药液准备:因术后膀胱容量明显减少,药液稀释过多,药物浓度太低,引起病人过早排尿,达不到应有的药物疗效;药液稀释过少,药物浓度太高,可使药物刺激膀胱,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膀胱刺激征。因此,稀释药液一般以50 m l为宜。

2.3 灌注中护理 患者仰卧,注意保暖和隐私保护。按导尿程序进行消毒,将导尿管插入膀胱,右手扶住导尿管以防脱出,用左手掌按压病人下腹部膀胱部位,排出残余尿。将准备好的灌注液经尿管缓缓注入膀胱,注毕再注5 m l无菌生理盐水,冲洗尿管,以免药液残留在导尿管内。推药时速度要慢,以防尿管和注射器乳头衔接不紧,引起药物外漏。推药结束,反折导尿管末端慢慢拔出。

导尿管置入属侵入性操作,尤其是膀胱灌注初期,反复插管可能增加感染机会。因此,护士要严格无菌操作,以防医源性感染。

化疗药物对老年患者的会阴部皮肤和黏膜有较强的刺激性。因此,勿将药液与会阴部大小阴唇、阴囊等部位接触,以防皮肤、黏膜损伤。

2.4 灌注后护理 灌注后患者需卧床并憋尿2 h。协助患者按平卧位、左侧卧位、右侧卧位、俯卧位的顺序,每隔15 min变换一次体位,共2 h[2],以便药液与膀胱的各个部位充分接触。2 h后自行排空膀胱。

对有下尿路梗阻的老年患者,残余尿多,药物在膀胱滞留时间过长,加重膀胱刺激症状。因此,指导患者在灌注2 h后多饮水,加速尿液生成,促使药液排出,减少对膀胱长时间刺激。

每次灌注后,注意观察尿量、颜色,询问患者有无自觉症状,如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膀胱刺激症状,及时与医生联系,调整灌注时间和灌注药量。

加强饮食护理,指导患者多食高蛋白、高热量及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忌烟酒及刺激性食物。鼓励患者多饮水,适量增加汤类食物以增加尿量,并让患者养成经常排尿的习惯。

通过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保证膀胱灌注的治疗效果。根据老年患者生理病理特征,耐心细致做好患者心理护理,取得积极配合。规范操作流程,完善护理程序,保持灌注治疗的连续性,以减少不良反应,减轻患者痛苦,保证治疗顺利完成,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1] 刘存娣,薛嵋.老年患者癌症化学治疗的护理进展[J].上海护理,2006,6(6):38-39.

[2] 张春霆,卢蓉,刘冉录,等.小剂量丝裂霉素C膀胱内灌注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的临床观察[J].肿瘤研究与临床, 2005,17(3):206.

猜你喜欢
导尿管药液膀胱
综合护理干预对手术后留置导尿管减轻尿路感染的效果
便携式膀胱扫描仪结合间歇性导尿术在脑卒中合并神经源性膀胱患者中的应用
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的预防与个性化护理干预效果
药液匀速滴落的原理
灌巢法毒杀红火蚁
膀胱镜的功与过
治斑秃
治慢性支气管炎
优质护理在预防全膀胱切除术回肠代膀胱术后并发症中的效果观察
护理干预在手术室全麻留置导尿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