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公共关系学》课程实践教学方法初探

2010-02-17 14:16白丽茜
职业教育研究 2010年4期
关键词:公共关系公关案例

白丽茜

(浙江长征职业技术学院 浙江 杭州 310023)

高职院校《公共关系学》课程实践教学方法初探

白丽茜

(浙江长征职业技术学院 浙江 杭州 310023)

《公共关系学》是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都很强的专业基础课,但目前该课程教学仍偏重于理论教学和基本知识的传授,教学方法呆板、落后,不能激发学生兴趣,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为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高职教育教学要求,应进行《公共关系学》课程实践教学改革,探索出具有高职教育特色的《公共关系学》课程教学新模式。

高职院校;公共关系学;实践教学

作为一门新兴的综合性边缘学科,《公共关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符合高职教育特色的应用性学科。目前,在很多高职院校,《公共关系学》都作为管理类、经济类、文秘类等专业的必修课或选修课。

由于公共关系在传播信息、协调关系、塑造形象等方面的作用,在高职院校,公共关系学已成为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公共关系课程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诚信意识、团队合作意识、创新审美意识和热情、自信、开朗、乐观的性格;提高学生组织管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社会交往能力、创造思维能力、应变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宣传推广能力。换句话说,公共关系课程就是培养“坐下来能写、站起来能讲、跑出去能干”的应用型人才。这些能力的培养兼顾了高职院校对素质型和应用型人才的要求,贴合了高职学生的就业需要。但目前高职院校中的公共关系课程教学存在着很多问题,尤其是在实践教学环节,亟待我们进行探索和解决。

高职院校《公共关系学》课程教学缺乏实践性

传统的高职教育大多脱胎于普通高等教育,课堂教学存在着理论知识讲解多、实践知识应用少,注重教师讲、不注重学生学,学生课堂积极性差的问题。很多高职院校设置教学大纲和课程计划都是沿袭了普通高等教育模式,只是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一些“加法”和“减法”。而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有较高素质的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应用型人才,这与普通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不一致的。

为了落实高职教育能力本位的思想,应该在课程安排上和教学方法上大胆创新。结合不同专业的特点,以提高多角度分析问题的拓展性思维能力与创造能力为最终教学目的,确保真正培养出理论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一方面,要使学生具备相应的公关理论知识和公关礼仪知识,在提高他们对公关的认识与理解的基础上,树立形象意识、沟通意识、协调意识等公关观念,以此指导实践与行动。另一方面,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注重以实践教学为重点。根据不同专业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各种公关能力技能训练。尽量减少理论知识的灌输,增加课堂实践,注重学生素质和能力的培养;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增加情景模拟、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互动式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兴趣。即便是理论知识的讲解,也应尽量采取案例教学、学生授课、课堂辩论等方式。

高职院校《公共关系学》课程实践教学的探索

《公共关系学》教学内容可分成两大块:理论和实务。如果单单讲解实务,对于理论丝毫不涉及,不符合公关教学的要求。而作为实践性极强的课程,如何提高学生的公关实践能力,又是我们在课程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怎样在教学中既让学生掌握理论知识,又能提高实践技能?

在教学实践中,笔者逐渐意识到,高职教育教学不能沿用普通高校的经验,单纯地进行理论知识讲授,必须抓住高职教育的特点,体现实践性和应用性。这样,一方面,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另一方面,也提高了学生的实践技能和其他各方面的能力,增强了他们走向社会后参与社会竞争的能力。于是在教学中开始尝试进行多元式、互动式实践教学的探索,经验从无到有,课堂从沉寂到活跃,学生反应越来越积极,因此,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案例分析法 案例分析教学法能将抽象的概念、深奥的原理,通过案例的解析变成生动的事实或现象,从而引起学生的兴趣。在理论教学中,教师可在理论阐述前将案例的背景资料先告诉学生,引导学生对案例进行分析,并从中发现问题,进而寻求解决问题的路径或方案,从案例中引出理论。当然,必须精心挑选案例,一方面,既能很好地引出理论知识,另一方面,应是属于学生认知范围,太偏、太陈旧的案例都不是最好的。可以从近期报纸、电视、网站上寻找案例,也可以让学生寻找案例在课上进行交流。实践证明,案例分析法对于学生分析问题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的提高有着非常大的作用。

小组讨论法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一个差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传统教学中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很容易陷入 “奉送真理”的漩涡,教师苦口婆心地讲,学生没精打采地听,已经是很多课堂的常态。而小组讨论就是一种“教人发现”的教学方法。所谓小组讨论,就是教师针对一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知识、观点拟出问题,让学生分组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以学生为主体进行知识和思想的交流。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让大家在开放式的教学中轻松掌握知识,锻炼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讨论可以是协作式的,也可以是对抗式的,课堂辩论就是我常常引导学生参与的一种形式。对于一些概念性的问题,如公共关系概念辨析:何谓公共关系?何谓庸俗关系?让大家展开辩论。又如历史上代表性人物的公关思想,哪一种你更认同呢?辩论可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澄清一些模糊认识,也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变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动学习,可拓展学生的思维和视野,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角色扮演法 除了启发式教学法,互动式教学也是实践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所谓互动式教学,即在教学双方平等交流探讨的过程中,营造多边互动的教学环境,达到不同观点的碰撞,进而激发教学双方的主动性和探索性。角色扮演就是一种很好的课堂尝试,尤其在一些公关实务的实训中,角色扮演是必不可少的,例如新闻发布会的召开、签字仪式的模拟、公关谈判的举行、演讲以及开业庆典的彩排等,都需要学生进入角色。而他们也会在其中找到参与的乐趣,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培养了他们的实践技能。

情景模拟法 同为互动式教学法,情景模拟与角色扮演的区别就在于应用的场合不同,我把情景模拟更多的应用于危机处理环节。危机公关是公共关系课程教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实践环节,如何提高学生的危机处理能力则是我在课堂教学中着重考虑的一个问题,选择的办法就是情景模拟。通常情况我会设定一个特定的危机情景,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解决问题,然后将他们的方案在课堂上展示给大家,因为说和做毕竟是两回事。我们可以利用一些社会生活中经常出现的危机案例来进行模拟,例如棘手客户关系的处理、质量问题的应对、安全事故的频发等等的一系列突发事件的处理。在情景模拟中,学生锻炼了沟通协调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尤其是危机处理能力,而这些能力对于从事公关的人员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课后作业法 对于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我着重从实际需要出发,着手锻炼学生的策划能力,包括形象策划能力和公关策划能力。公关最主要的目的是提高组织的形象,可见形象策划是公关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我着重从徽标设计入手来锻炼学生这方面的能力,先让学生设计班徽,再让学生帮助企业设计徽标。可布置为课后作业,然后让他们到讲台上讲解自己的创意和设计思路,这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好胜心和创作欲望,基本上每次作业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除此之外,公关策划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我一般会布置一些具体的策划作业,例如情人节产品策划、体育赛事公关策划、社会公益方案策划、商业推广方案策划等,让学生在模拟作业中提高自己的策划能力和写作水平。

社会实践法 课堂实践仅仅是实践教学的一个组成部分。要想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还需要给他们更多的机会进行社会实践。可以让学生到社会上展开公关调查,也可以展开校企合作,让学生到企业里磨炼是锻炼他们能力的好方法。如果条件不允许,也可以在校内进行,让学生自发组织一些活动,例如演讲比赛、美化寝室比赛、运动会等,既活跃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又能把公关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让他们从中学到更多的公关知识,提高自己的公关能力。

公共关系学是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只有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进行探索实践,将不同形式的教学方法结合起来,才能将理论和实践有机联系在一起,突出知识内容的可操作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课堂参与的积极性,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和教育目的。

[1]严瑾.贴近现实贴近学生,师生互为教学主体——高等职业教育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尝试 [J].中国教育与教学,2005,(4).

[2]薛玉华.浅析“讨论式”教学方法在公共关系学教学中的应用[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08,(5).

[3]黄昌年.公共关系学教程[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

[4]陶应龙,顾晓燕.公共关系原理与实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G712

A

1672-5727(2010)04-0141-02

白丽茜(1973—),女,河北邢台人,硕士,浙江长征职业技术学院教师,研究方向为公共管理学、公共关系学。

(本文责任编辑:张维佳)

猜你喜欢
公共关系公关案例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公共关系(博鳌)合作组织名单
公关:我们是策划和执行的超人
公共关系功勋奖
公共关系创新领军人物奖
公共关系创新领军品牌奖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高卷
向“黑公关”说NO
农资届公关指南
发生在你我身边的那些治超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