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中药材质量因素分析

2010-02-17 20:46杨立娟鲁艳红刘国峰
中国医药导报 2010年1期
关键词:挥发油中药材丹参

杨立娟,鲁艳红,刘国峰

(黑龙江省鸡西市中医院,黑龙江鸡西 158100)

长期以来,中药材质量的降低是困扰中医临床的一大难题,直接影响了治疗效果。如何才能提高药材的质量,笔者现就种植、采收、加工、贮存等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1 非地道药材造成质量降低

由于某些中药材的缺乏,各地对地道药材进行广泛的引种。在引种的过程中有不少成功的事例,但也带来了一些问题。某些引种药材在改变了环境、生长条件、广泛应用化学肥料甚至应用某些植物生长激素的情况下,出现了微量元素含量的改变、有效成分降低、药材形状、气味改变等一系列问题。如家种丹参形状改变,野生丹参断面木部维管束,呈纤维性,表皮和皮层与木部的重量比约为1∶6;家种丹参断面木部维管束不明显,不呈纤维性而质地柔韧,表皮和皮层与木部的重量比约为1∶15。而丹参的有效成分隐丹参酮主要集中在表皮。所以,在不同的气候、土壤和生物等环境下,植物体内的化学成分也发生变异,其组成和含量可有很大不同。这点应引起我们的重视,切不可在不顾环境的条件下,盲目引种他地的药材,这样会降低药材的品质[1]。

2 采收时机不当使药材品质下降

适时采收中药材,对保证中药材质量具有重要意义。药用植物在不同的生长发育阶段,其有效成分的含量是不同的。所以,在采收中药材时,不但要追求药材的产量,更要注重药材的质量。例如,甘草在秋季采挖。但有实验证明,其所含的甘草甜素在开花前期为10%,在生长末期(秋季)甘草甜素仅含3.5%,相差近3倍。再如薄荷,在花蕾期挥发油含量近3%,花后期挥发油降到1.5%,但药材总产量却增加l倍多,药农则往往在花后期采割,这就大大降低了薄荷的质量。以上事例说明,适时采收中药材,对其质量的提高是有益的,单纯追求产量而忽视质量的做法,应该禁止。应在既保证质量又能获得较多数量之间选择一个最佳时机。对理论依据确凿的品种,应严格收购期限,以把好药材收购质量关[2-3]。

3 采购后的加工不当,使有效成分降低

目前对药材的加工干燥多采用阳干法和阴干法,对少数药材采用烘干法。阳干法和阴干法方便且成本低,但易受外界天气条件的影响。如药材采收后,遇连绵阴雨天而不能采用别的方法干燥时,则会引起药材的一些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像霉变及在氧气和药材本身所含酶的作用下,有效成分发生分解、氧化等变化,这样便会严重地影响药材的品质。阳干法为最常用的干燥方法,但它有很多缺点,如日光中的紫外线会使药材中的某些成分发生氧化、聚合、分解等光化反应。最明显的如洋地黄叶在日光下效价迅速损失,玫瑰花及其他颜色(如白色)的花瓣很快变为棕色,挥发油大量丧失[4]。如对药材采用适当的温度进行烘干,则会明显地提高药材的质量。

干燥时,温度和时间都是十分重要的。温度过高会使挥发油散失过多。某些成分分解或发生其他变化,过低则干燥时间延长,也会造成有效成分的变化。应大力提倡产地趁鲜切片加工,这样可避免干燥后再切制时,在浸泡、闷润过程中所引起的有效成分损失,降低药材的质量。

4 贮存、保管方面的某些原因

如何贮存、保管好中药材,是保证药材质量的关键,正引起不少人的注意和重视。现多用传统方法贮存药材,如管理不当,会造成药材质量的下降。中药材来源大多是植物类和动物类,在高温潮湿的季节易引起霉变。药材在霉菌的作用下,其组织被溶蚀,许多有机物被分解,有效成分遭到破坏,重则不堪药用。在虫害的作用下,不仅使药材在量上减少,并且虫体在生长过程中能分泌水分和产生热量,促使药材发霉;在光的作用下,药材所含成分发生氧化、分解、聚合等反应;在氧气的作用、温度较高的情况下,药材的物理、化学变化会加快。如挥发油散失、油质外溢、含黏性糖质软化等[5-6]。一般说来,药材所含的生物碱类长期与空气、日光接触,可能发生氧化、分解,故应避光保存。含苷类的药材受潮湿浸入时,在药材本身所含酶的作用下分解成糖和苷元两部分,故应保持其干燥;含鞣质的药材在氧的作用下,往往产生聚合反应,故应避免与空气接触;含油脂类药材在氧气、日光的作用下,则一部分发生氧化,一部分分解为脂肪酸,以致酸败等,故应存放在密闭的容器中。药材贮存方面是个薄弱环节,应得到应有的重视,以保证药材的质量[7]。

影响药材质量的原因还有很多,如炮制方面等。总之,如何保证药材的质量是个大问题,必须每个环节都得抓。只有这样,才能使药材的质量有保证,临床上才能取得好的疗效,真正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1]屠锡德.药剂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98-101.

[2]张永祥.中药药理学新论[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20-121.

[3]王兵.现代代制药技术[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5:111-112.

[4]郭传彬.影响中药炮制质量的相关因素分析[J].光明中医,2008,23(10):1609-1610.

[5]黄富远.影响中药炮制品质量的因素浅析[J].浙江中医杂志,2008,43(2):119.

[6]王利华.中药饮片质量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09,16(2):91-92.

[7]周永梅,房德敏.中药炮制研究新进展[J].天津药学,2007,8(6):65-68.

猜你喜欢
挥发油中药材丹参
丹参“收获神器”效率高
陇南茴香籽中挥发油化学成分的测定
夏季中药材田间管理做好这五点
中药材促农增收
宋四清:种植中药材 托起致富梦
丹参叶干燥过程中化学成分的动态变化
丹参叶片在快速生长期对短期UV-B辐射的敏感性
牛扁挥发油的提取
DNA提取4种中药材方法的筛选
艾叶挥发油对HBV的抑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