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渴的辨证施护

2010-02-17 20:46付艳涛陈亚芬唐加兰
中国医药导报 2010年1期
关键词:方用饮食糖尿病

付艳涛,陈亚芬,唐加兰

(大庆市中医医院,黑龙江大庆 163111)

消渴是以多饮、多食、多尿、身体消瘦,或尿浊、尿有甜味为特征的病症。可涉及现代医学的糖尿病、尿崩症、精神性多饮多尿症等疾患。消渴之名,曾见于《内经》。《灵枢·五变》篇说:“五脏皆柔弱者,善病消瘅。”[1]指出了五脏虚弱是发生消渴的重要因素。临床根据多饮、多食、多尿症状的主次,分为上消、中消和下消。如燥热在肺,肺燥津伤,则口渴多饮为上消;热郁与肺,消灼胃液,则消渴善饥为中消;虚火在肾,肾虚精亏,封藏失职,则尿多稠浊为下消。如病延日久,阴损及阳,可见气阴两伤,或阴阳俱虚,甚则表现肾阳虚衰之候。消渴病久,阴虚燥热,影响到其他脏腑,则可并发肺痨、白内障、雀盲、疮疔、痈疽、卒中、水肿,甚至出现阴竭阳亡等危重症候。

通过多年的临床护理实践,笔者深切体会到对消渴患者除做好一般护理外,更应重视辨证施护,对每一位消渴患者,在调护方面,必须弄清致病因素,不同的证型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只有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护理效果。现将临床护理分述如下:

1 一般护理

1.1 作息及饮食[2-3]

根据病情适当休息,不宜过度劳累,病重者卧床休息。

本病饮食护理十分重要,糖尿病患者饮食一般限制在每日6~8两。适当增加蛋白质,督促患者严格控制饮食,饥饿明显者,可加新鲜蔬菜充饥,不可自行另加米面等主食。禁烟戒酒,忌食辛辣厚味,尤其禁食甜薯、藕、马铃薯及含淀粉较多的食物。轻型无合并症者,可单用饮食疗法,选是白菜、冬瓜、山药、豆类、鸡蛋、瘦肉等。平时可常用山药煮熟代食,具有养阴生津止渴的作用。

1.2 心理

做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加强精神护理,消除患者顾虑,增强治疗信心[4]。

1.3 观察体征、症状

观察体重、尿量的变化,每周测体重一次,每日记录出入液量及小便次数,并注意尿的颜色、气味,随时留置标本,以备检查。

糖尿病患者应严格观察病情,如发现患者厌食、呕吐、腹痛、口内有苹果味等症状时,应警惕发生酮症酸中毒的可能,及时报告医生准备抢救措施。

1.4 并发症

本病常易发生并发症,应多加注意有关兼证,若出现多发性创疔者,应指导患者注意皮肤清洁卫生,避免抓破皮肤发生感染。

1.5 服药

降糖药必须饭前给服,如需用胰岛素治疗者,按医嘱饭前半小时准量注射,并观察反应,防止过量后引起低血糖,如头昏、心悸、出汗、全身无力、脉细数等,严重者可以发生昏迷、抽搐等症。如有上述症状出现,应速喂糖水,并立即报告医生。

2 辨证施护

2.1 阴虚燥热证

消渴初起,口渴多饮,消谷善饥,尿频量多,舌边尖红、苔薄黄,脉洪数。炽盛,耗液伤津,故口干舌燥,烦渴多饮。肺主治节,燥热伤肺,治节失职,水不化津,直趋于下,故尿频量多。舌边尖红,苔薄黄,脉洪数,是内热炽盛之象。宜养阴清热润燥。方用消渴方、白虎加人参汤加减。护理上对于多饮多尿者每天记录水分进出量。多食易饥者应控制饮食,可参照一般护理的饮食。口渴患者可针刺肺腧、少商、鱼际等。严禁辛辣烟酒等助热生火刺激之品。避免情志刺激扰动五志之火。

2.2 气阴两虚证

病程较长,多饮多食多尿不若初起时严重,伴有汗多、气促、精神疲劳、脉重按无力。治宜益气养阴生津。方用六味地黄丸、参苓白术散加减。

护理上注意休息,避免过度疲劳。根据体力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如每天坚持小步跑。经常观察患者的视力、皮肤以及全身症状,定期测血压,注意并发雀盲、白内障、痈疖、肺痨、眩晕等症。一旦发生,应结合有关病症护理。

2.3 阴阳两虚证

病延已久,口干舌燥,渴而多饮,尿量频多,畏寒肢冷,腰酸腿软,面色黧黑,消瘦,舌淡白,脉沉细无力。肾失固藏,肾气独浊,故小便频数,混浊如膏。下元虚备,约束无权,而致饮一溲一。水谷之精微随尿液下注,无以熏肤充身,残留之浊阴,未能排出,故面色黧黑不荣。肾主骨,开窍于耳,腰为肾之府,肾虚故耳轮焦干,腰膝痠软。命门火衰,宗筋弛缓,故见形寒畏冷,阳痿不举。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是阴阳俱虚之象。治宜滋阴温阳益肾。方用金匮肾气丸加减。护理上以休息为宜,严重者卧床休息,禁忌房事。观察病情变化,注意出现酮症酸中毒以及卒中、水肿等并发症。可用枸杞子、鲜生地黄煎汤代茶饮;适当进食芡实、核桃、猪腰等补肾之品[5]。

综上所述,笔者体会到对消渴患者的辨证护理,要跟据上消、中消和下消不同的证型,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给予情志、起居、饮食等方面的护理,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提高临床疗效,促使患者早日康复。《儒门事亲·三消之说当从火断》篇说:“不减滋味,不戒嗜欲、不节喜怒、病已而复作。能从此三者,消渴亦不足忧矣。”[1]

[1]张伯臾.中医内科学[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249-252.

[2]张云.让患者正确认识和对待糖尿病[J].中国当代医药,2009,16(8):165-166.

[3]邱健力.永无止境:糖尿病防治任重道远[J].中国当代医药,2008,15(22):封面.

[4]孙琳,杨本付,耿厚法,等.济宁市糖尿病人糖尿病相关知识知晓状况及影响因素调查[J].中国现代医生,2009,47(15):13-15.

[5]张廷欣,消渴的辨证施护[J].河北中医,2006,28(2):134-135.

猜你喜欢
方用饮食糖尿病
支气管哮喘基本用方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春节饮食有“三要”
糖尿病知识问答
饮食如何搭配才健康
中医辨证治疗慢性腹泻
中医辨证治疗慢性腹泻
何为清淡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