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现状与展望

2010-02-17 20:46张治然刁天喜高云华
中国医药导报 2010年1期
关键词:生物医药制药生物

张治然,刁天喜,高云华

(1.解放军210医院药剂科,辽宁大连 116021;2.军事医学科学院,北京 100850)

日本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现状与展望

张治然1,刁天喜2,高云华2

(1.解放军210医院药剂科,辽宁大连 116021;2.军事医学科学院,北京 100850)

日本的生物技术领域正在快速变化中,政策改革和国外公司都向日本大型制药公司和企业集团提出了挑战,而他们掌握着日本的生物技术研究和发展资源。同时,股市对该领域的投资有所降温,日本的新兴生物技术的增长也面临着资金的挑战。本文主要从日本生物技术医药产业的政策促进、产业现状、资本市场、企业战略等几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展望了日本生物医药产业的前景。

日本;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现状

在已经过去的20世纪里,日本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落后于西方国家。但在21世纪,在商业界的支持下,日本政府已出台各领域的重要政策来利用生物技术革命。日本的生物医药领域变得越来越富有竞争力和动力,重要原因之一是由于国家政策和管理制度改革鼓励了新公司的成立、并购和全球合作。现分析日本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现状与展望如下:

1 日本生物领域发展政策

1.1 出台“生物产业立国”战略促进产业发展

2002年12月26日,日本政府出台生物产业立国的国家战略,力争把生物产业培养成国家支柱产业。战略主旨是大幅增加生物技术领域的开发投资。2002年日本有关生物技术的政府预算为4 400亿日元,占政府科技预算的13%,不到美国生物技术政府预算的1/7。2006年政府科技预算大幅向生物技术倾斜,生物技术研究经费较2002年增加1倍,总金额约为8 800亿日元,主要用于巩固日本生物技术基础和培养生物技术人才。根据日本政府颁布生物医药产业的规划,其近期目标是建立一个2 360亿美元的生物技术产品市场、并要创建1 000家生物技术公司和8万名专业技术人员[1]。

1.2 鼓励科研转化成立创新型公司

一直以来,日本的大学和学术研究机构的成果转化方面比较落后。2003年末,政府颁布了一系列政策,鼓励成立新的商业公司和大学创办新公司。2004年4月,政府对大学系统进行了全面改革,加强了大学的独立性和商业化运作能力,旨在鼓励日本的大学技术转让。这些改革措施通过对国立大学进行重组使之成为独立公司,并且不再受教育部的监管。同时大幅度削减了85个研究所的基金,并鼓励大学更重视商业研究。知识产权的变化是这项改革的重点之一。过去专利只属于有发明成果的教授个人,而现在这些专利将归大学所有。专利所有权的变化促进了大学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商业产品,类似于美国的Bayh-Dole法案[2]。

1.3 修订《药品事务法》加快生物药审批

日本政府通过修改药品事务法对审批政策体系进行了审定。药品事务法于2002年通过,2005年4月生效。修订版药品事务法修改了日本药品审批体系,将以药品制造为基准的审批体系修改为市场准入为基准体系。新的政策管理体系允许制药公司将制造外包给符合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制造商。2006年,为了增强国内制药和生物技术行业的竞争力,日本继续完善其改革措施,日本药品和医疗器械管理部(PMDA)开始审查其药品上市审批速度。PMDA于11月宣布建立能够与全球同步的药物审评系统的计划,包括分子靶标、治疗抗体和其他生物技术产品。PMDA计划到2009年新药评价人员从18人增加到110人,同时建立双轨评估体系的计划[3]。

1.4 改革金融市场鼓励企业上市融资

生物技术的高风险、高收益特性吸引了大量的创业投资,生物技术创业企业的股份在市场上公开交易,作为创业投资就被认为成功了。日本企业上市较难,公开的最低条件是纯资产2亿日元,每股扣税前利益10日元,而实质上不到这些最低条件的5倍证券公司是不接受的,这样做的初衷虽然是为了保护投资者,但其结果则将风险虽高、却有较高成长性并最需要启动资金的创业企业排除在市场之外了。为了在公开市场创造更利于培育创业企业的环境,1995年日本开始了柜台登记特股种制度。

1.5 修订《日本商业法》促进企业并购

日本并购活动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出现停滞状况,是因为日本公司尤其是大型制药公司认为并购花费太大,相对于企业联盟而言风险更大,从而阻碍了企业经营的扩张发展。鉴于此,2006年5月开始修订日本商业法,该修订版将允许兼并方使用现金和母公司股份,此前只许使用认购公司股份,但是直到2007年5月日本公司的国外认购方案才得到通过。该法案有望使得生物技术领域加快并购活动[4]。

2 日本生物医药产业现状

2.1 生物科技发展居于全球前列

日本的医药市场居世界第2位,但许多畅销量的药物都是由西方国家研发的。虽然日本在生物技术领域的发展起步晚于欧美国家,但日本采取了一系列战略措施,急于夺回其失去的阵地。在投资集团的支持下,政府已采取了多项重要改革措施。2003年日本政府制定了生物技术战略指南,促进日本生物技术产业的发展,计划从2003年度的80亿美元的市场规模扩增到2010年2 000亿美元。

据安永公司统计,在政府对生物技术研究的大力支持下,日本的生物技术产业的科技文献、专利申请量分别居全球第4位和全球第2位,显示日本在生物技术领域的科学基础已经居于较为领先的地位[5]。

2.2 生物技术市场规模迅速扩大

通过政府的政策扶持和企业界的努力,日本的生物技术市场呈逐年增长态势。日本的生物技术产业市场1998年不过2 000亿日元,2002年增长到1.2万亿日元,2003年达到1.66万亿日元。2005年为6.67万亿日元,约占全球生物产业市场的10.7%,其中医药类占12.3%。如果把生物产业市场划分为传统生物产业市场和现代生物产业市场,那么2005年日本的传统生物产业市场为5.17万亿日元,其中保健食品领域约占77.9%,医药类居次占12.3%。2005年日本的现代生物产业市场为1.5万亿日元,在分布比例上,医药领域高达69.2%。这表明以基因工程、蛋白质工程、酶工程、细胞工程为代表的现代生物技术在医药领域应用更为广泛。从2002年到2005年,日本生物产业市场的发展速度每年约为139%。

2.3 企业数量增长迅速

生物风险企业数量显著增加,现已形成完整的产业集群。由于日本政府的大力支持、日益庞大的市场需求、强大的人力资源保证和完善的研发设施,近年来日本的生物风险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地发展。据日本生物产业协会统计,2000年日本新创的生物风险企业达254家,2003年为387家,2004年为464家,2005年增至531家。生物风险企业涉足的领域主要有基因药物研究、生物芯片开发、功能食品制造、组织修复、再生医疗等。其中从事生物信息学等研究辅助型的企业占第1位,从事药品、诊断试剂开发及再生医疗的企业占第2位,从事环境修复技术等环境研究的企业占第3位,其后是从事转基因技术等农作物开发的风险企业。如今这些生物风险企业已形成完整的产业集群。

3 生物医药产业的资金募集

3.1 政府基金与风险投资为新成立公司奠定基础

政府和私人投资者的资金投入和加强专利保护、大学技术转让等政策法规的出台,已经开始营造了与西方国家相似的日本风险投资氛围。企业化大学为新成立的公司筹措了大量资金。基金的资助大大促进了生物技术企业的产生,根据日本生物产业协会(JBA)的统计,自2000年以来新成立的生物技术公司的数量猛增84%,这些新成立的公司有34%是以大学的创新技术为基础的。近几年来成立以大学为基础的生物技术新公司是最为成功的风险投资项目。

然而由于缺乏后期研发的竞争产品,风险投资在日本生物技术领域还不成熟,近年有些停滞不前。根据Nihon Keizai Shimbun公司调查,日本生物技术领域的风险投资基金2006年3月下降了32%。除了那些广为关注的成熟产品之外,日本生物技术产业的投资相对较少[6]。

3.2 证券市场融资使企业走向成熟

大多数的日本生物技术首次公开发行股票(IPO)是在2001~2004年完成的。2004年,5家公司上市筹资的总金额为350亿日元。2003年公司上市募股的热潮一直推至2004年,但是在2004年后半年逐渐冷却下来。到2005年3月,2004年的5家IPO公司中有4家公司的股票远远低于其刚上市的价格。

从2005年开始,日本的生物技术领域IPO市场表现开始转入低谷,2005年只有第一季度的两只IPO上市,而且市场反应平平。但是,美国的MediciNova公司于2005年在日本上市,是第一家在日本上市的美国生物技术公司,MediciNova公司得到了日本投资公司的鼎力支持。2006年没有一家生物技术企业公开上市发行。

4 日本生物医药企业发展策略

4.1 联合以求生存

国内外制药公司和生物技术公司合作项目的增加是日本生物医药产业增长动因之一。这些合作使日本成为生物技术和药物创新的国际中心,并在全球的药物研发中具有很强竞争力。2004年,藤泽药品公司和山之内制药公司宣布合并,形成一个新的公司,称为Astellas制药公司。同年,大日本制药公司和住友制药公司宣布合并,形成了大日本住友制药株式会社。三共和第一制药的合并也于同年完成。第一制药三共株式会社超过了新建立的Astellas,成为日本的第二大制药企业。年底时,帝国制药和Grelan制药合并,三菱化学和三菱制药合并。

日本的生物技术公司为了加快发展,也在与国外公司协商合作协议。2004年,日本的制药公司与国外的生物技术公司协商的交易有55笔。其中,武田公司付给美国BioNumerik制药公司5 200万美元换取一种处于临床Ⅲ期的化疗辅助制剂在美国和加拿大的销售权。2006年,日本有60起日本公司与国际生物技术公司的合作。大多数合作是在发现和研究领域,致力于产品流程的开发,例如武田制药公司与美国的XOMA的合作,选择了XOMA公司的多靶标治疗抗体研发项目;Astellas公司与美国FibroGen生物技术公司达成8.15亿美元合同进行贫血生物药物的研发。2007年12月,美国Quark生物技术公司与大阪大学在肾病治疗方面开始合作研究。而FibroGen公司获得了Astellas制药公司3亿美元的前期投资[7]。

4.2 全球性并购推动发展

当日本开始促进生物技术领域发展,生物医药类公司面临国内市场的挑战时,日本企业于2005年走向全球,寻找获利机会和与外国的同类公司的战略联盟。东京的Sosei公司以1.065亿英镑(1.96亿美元)并购了英国的Arakis公司,并购的公司将拓宽产品线,在临床研发的早期和晚期阶段有更多的候选产品。Takara生物公司以6 000万美元购买了美国Becton Dickinson公司的子公司Clontech实验室。这一交易使Takara进入了Clontech在美国市场的交易网。2005年,武田公司以2.70亿美元收购了美国生物技术初创企业Syrrx Inc,然后又收购了英国的Paradigm Therapeutics公司。2008年4月,武田公司将重点放在收购美国的生物技术公司上,以88亿美元收购了美国生物技术公司Millennium公司,这也是历史上日本制药企业进行的最大一笔收购。

4.3 技术许可获得利润

与大型制药公司一样,日本生物技术公司也在寻找各种合作以开发新的产品并获得利润。BioMatrix研究公司是东京大学的一家小公司,与英国牛津基因技术公司达成技术转让协议,BioMatrix有权在日本生产牛津的寡核苷酸技术专利产品并销售。同时,AnGes公司作为第一家在东京证券市场上市的日本生物技术公司,与美国的Vical公司达成协议,研发并销售其癌症免疫治疗药物。另外,日本EnBioTec实验室与Tripos公司合作,进行药物发现先导化合物核受体的研发。

5 结语

日本一直拥有雄厚的专家技术资源,包括基因分析、基因重组、蛋白质工程、糖工程、生物信息以及基因组药物创制等关键领域。生物技术园区的发展也创造了很好的条件,包括正在逐步进行的制度改革等。但是,成功的关键还是有赖于生物技术领域的产品商业化的能力。更多的药物进入审批程序、更多的全球临床试验项目将加速生物医药产业的进程。

[1]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日本政府制定生物产业立国的国家战略[J].中国高技术产业发展年鉴,2003.

[2]吴曙霞,雷霆,武士华.技术预见与生物医药产业创新[J].中国医药技术经济与管理,2007,1(3):26-34

[3]郑风田.日本生物技术产业政策评述及启示[J].科学学研究,2006,24(Z2):30-33.

[4]李静潭.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模式研究[L].北京化工大学,2006:45-57.

[5]安永全球生物技术部.2005年度全球生物技术报告[R].纽约:安永公司,2006.1.

[6]安永全球生物技术部.2006年度全球生物技术报告[R].纽约:安永公司,2007.1.

[7]安永全球生物技术部.2007年度全球生物技术报告[R].纽约:安永公司,2008.1.

The status quo and prospect on the development of Japan's biomedical industry

ZHANG Zhiran1,DIAO Tianxi2,GAO Yunhua2
(1.Department of Pharmacy,PLA 210 Hospital,Dalian 116021,China;2.Academy of Military Medical Sciences,Beijing 100850,China)

The field of biotechnology is changing rapidly in Japan,the challenges that faced to some large Japanese pharmaceutical companies and enterprises are the policy reforms and foreign competitors,which are in control of Japan's biotechnological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al resource.At the same time,with the public equity investment in such field is dying down,the growth of Japan's emerging biotechnology are also encounter challenges such as funds.In this paper,the promotion of policy,the status quo of industry,the capital market and the main M&A League of enterprises and industries have been analyzed,meanwhile,the prospects of biotechnology in Japan have been looking ahead.

Japan;Biomedical industry;Status quo fo development

F752

C

1673-7210(2010)01(a)-141-03

2009-08-10)

猜你喜欢
生物医药制药生物
生物多样性
鲁南制药:瞄准“治未病”深耕“大健康”
生物多样性
上上生物
第12话 完美生物
三生制药集团
三生制药集团
生物医药洁净管道系统
生物医药洁净管道系统
生物医药洁净管道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