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文秘基层复合型人才培养质量刍议

2010-02-17 21:50□李
职教论坛 2010年2期
关键词:文秘考核职业

□李 丽

高职文秘基层复合型人才培养质量刍议

□李 丽

高职文秘专业应培养基层复合型人才。为确保人才培养质量,需要抓好教学的各个环节,做到课程设置的职业性、教学过程的实践性、教学质量评价的多元性。

高职;文秘;教学;质量

高职文秘专业培养的学生要满足社会的需求,其专业培养规格应该定位于基层复合型。这种定位,有别于普通高等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的定位,它既是由秘书人员为领导提供综合辅助服务的工作特点决定的,也是由学生就业及职业生涯发展所决定的。要培养高质量的基层复合型文秘人才,需要抓好教学的各个环节。

一、课程设置的职业性

课程设置是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基础。高职教育目标的职业性和高职毕业生就业岗位的应用性,决定了高职专业课程设置要紧紧围绕社会的需要,使课程设置紧扣职业特点。

高职文秘专业的毕业生绝大部分进入企业、公司就业,以企业的需求进行教学就成为必然。因此文秘专业课程设置要从企业和人才市场的需要出发,根据所需人才的知识结构,由用人单位与教育决策部门和来自教学第一线的教师一起规划设置开设课程的结构、课程种类、课程的课时数量和教学手段。

(一)进行目标岗位分析

课程设置要考虑文秘专业学生将来的工作岗位及职业生涯发展。据有关人才网的信息,秘书的职业发展方向有以下5个方面:第一,行政类,这类秘书将来可以过渡到行政管理、办公室主任、综合管理部主任等职位,常见于政府部门、大型企业等。第二,助理类,可以进一步发展为总经理秘书,总经理助理。第三,人事类,可以发展为人力资源主管。第四,公关类,从接待、协调工作过渡到公关经理、客户经理,这种在餐饮业比较常见。第五,业务类,他们平时跟着老板抓业务,可以进一步发展为商务主管,业务经理等。当然,随着秘书行业本身的发展,分类越来越细,比如美国秘书分成企业秘书、行政助理秘书、法律秘书、政府秘书、教育秘书等,每一种类的秘书都有不同的要求和工作特点。

(二)进行职业技能分析

根据目标岗位情况,具体分析这些岗位需要哪些职业技能。要注意引进企业标准,从工作实际出发进行论证。例如信阳职业技术学院针对职业定课程,在广泛的市场调查和科学的行业岗位分析论证基础上,于2004年从一些公司、企业请来行业专家、职业能手,共同探讨、参与制定调整计划和人才培养方案,实现了课程设置与学生结业岗位的无缝对接,建立了符合高职教育特点的课程体系和指标体系。这样才能使学生所学适应社会所需。

二、教学过程的实践性

(一)校企合作

文秘专业要培养学生较强的实践能力、职业技能,实现校企合作是一种重要举措。通过与企业的合作,既可以弥补学校资金、设施、设备投入的不足,在生产、管理、服务的实践中提高学生的能力,又可以通过分析研究企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为企业领导提供参谋建议,为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做出贡献。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学校直接了解了企业对文秘人才的要求,从而促进学校的教学与科研水平提高。

校企合作的具体方式灵活多样,合作的内容主要有:共建实习基地、接受学生实习、共同开展科研项目、提供教师实习岗位、订单式教育等。在企业为学校提供各种便利和帮助的同时,文秘专业也为企业提供如下的服务:为企业解决问题提供参谋建议、为企业员工进行培训、优先推荐毕业生、宣传企业良好声誉等。

(二)工学结合

文秘专业教学应切实从专业学科为本位向职业岗位和就业为本位转变,积极推进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改革,按工作过程组织教学,形成一套内部体系完整、外部关系协调的工学结合教学机制。为使工学结合落到实处,学校教学管理要进行创新,推行学分制和弹性学制,建立“学分银行”,建立有利于工学结合的学籍管理办法,加强企业顶岗实习学生的管理。如德国形成的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职业教育,不是以传授学科知识为目的,其宗旨是向学生传授工作过程知识,促进学生职业能力的形成。在这样的职业教育中,专业劳动处于中心地位,教学内容指向于职业的工作任务、工作的内在联系和工作过程知识。这里的工作过程是指完整的工作进程,即工作任务是怎样被完成的。一个职业的工作过程是完成一个企业工作任务的完整的劳动进程,因此工作成果始终是其所要达到的目标。工作成果是具体的产品,也就是说,是货物或者服务。在完成的生产过程中,完成最终产品通常是由多个工作过程所组成的。

(三)情境模拟教学

学习应该是一种真实情境的体验。在情境模拟教学中,教师不再只是知识与技能的传授者,而更多地是作为教学的咨询者和课堂教学主持者,教学的重心由传统的教师的教转向了学生的学。可以以项目的方式组织学习,模拟某种项目任务的情境,情境的创建要尽可能与以后的应用情境相接近,使二者尽可能地在高度上达成一致。学生是主要的行为者,独立或以小组的形式完成从信息的收集和工作计划的制定到工作任务的实施以及对工作成果的评价等,并在这一过程中获得工作过程知识。文秘专业教师应为学生创设实践性强的情境,如开展模拟会议、模拟接待、演讲会、辩论会等一系列教学活动,

(四)案例移植教学

以具体案例(问题)为载体,让学生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其综合能力。

(五)社会实践教学

让学生走出校门,在社会的真实情境中体验生活。如协助各企事业单位组织大型会议,为庆典会展活动、颁奖仪式提供优质服务。在真实具体的社会实践中,体验公关服务,感受职业环境,培养职业能力,激发学习热情。

三、教学质量评价的多元性

高职文秘专业要改革传统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式,切实从重知识考试、重学科标准转向重就业能力、重社会评价,建立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科学的社会化的考核评价机制,注重校内评价与社会评价的一致性。教学质量监控评价体系是多元性的,包括政府、学校、学生、企业在内的多层次、多角度、多方位的评价体系。

(一)政府对高职院校进行的教学质量评估

法国的高职高专教育教学评估包括对教育管理、教学、学科、专业、课程建设、学校发展目标、学校改革规划、教师、学生等各方面的全面评价。美国各州教育协调机构与评价组织密切合作,对高职高专院校进行教育资源、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三方面的评价。2005年我国为进一步健全高职高专教育监控与评价体系,《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指出,各级人民政府要切实加强对职业教育工作的指导,把职业教育工作纳入目标管理,作为对主要领导干部进行政绩考核的重要指标,并接受人大、政协的检查和指导。建立职业教育工作定期巡视检查制度,把职业教育督导作为教育督导的重要内容,加强对职业教育的评估检查。

(二)学校考核制度

首先,考核方式多样化。有关资料表明,现代管理对人才测定的要求有100多项指标,而凭卷面考试只能考出其中1/3,其余的则很难用传统的考试方法考出,如毅力、合作能力、创造能力、方法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获取信息能力、口头表达能力、社会活动能力等。这些考不出的能力,正是文秘职业教育中最为重要的培养目标。如何考核学生的这些“考不出”的能力,目前高职院校还没有对此进行系统研究,只有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创新,使考核方式呈现多样化,如采取论文、设计、制作,撰写调研报告与答辩相结合,也可以采用无标准答案试题,着重考核学生的思维方法、考思路、考见解等方法。如澳大利亚TAFE以能力目标作为对学生进行质量评价的尺度。TAFE对培训包课程提出最低能力测试考核要求。具体做法是:建议教师采用12种标准测试方法中的某几种作为对课程的考核手段。这12种考核方法是:观测、口试、现场操作、第三者评价、证明书、面谈、自评、提交案例分析报告、工件制作、书面答卷、录像和其它。学生的实践能力是考核的重要内容。对TAFE学生的考核包括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两部分,其中对理论的考核要求比较轻松,而对实训课,即基本的要求则比较严格。其次,要把课程终结考试与过程考核结合起来,采用不同的评分方法:可以采用百分制;也可以采取五级分制,即优、良、中、及格、不及格;对达标课程,可采用两级评分,即达标与不达标或及格或不及格;对论文、设计、制作等教学环节,可采用评语加五级评分,以确认其学业成绩。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研究实践,对学生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及获得的职业资格证书、技术等级证书,计算课外学分或采取某种方式计入学期成绩。第三,要建立课程教学质量、考核质量分析制度,对考核内容、命题及考核结果进行认真分析。要建立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制度。实行教考分离制度。

(三)发挥学生对教学质量的监控评价作用

可以通过问卷调查、问卷评分对教师做出某些方面的评价或综合评价。因为教师的教学工作直接对象就是学生,学生对老师的教学态度、教学水平、教学数量、示范水平最了解。

(四)引进用人单位与社会有关标准,使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更具科学性

为了自身的利益,用人单位对人才质量、规格、素质、能力格外关注,具有参与人才规格设计及人才质量评价的积极性。因此,高职高专院校必须打破学校围墙的界限,变封闭性监控与评价为开放性监控与评价。如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根据学校所开设的课程内容,在学生参加真实的与课程有关的劳动岗位培训后,由学校及培训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在实践现场共同对学生进行考核,重点测试学生是否已达到课程所确定的职业能力目标,然后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出具相关的能力评价证书。在每次岗位培训后都由企业实训教师和人力资源专家对学生所获得的职业能力,按照企业的实际要求进行全面测试,对学校学习成果进行动态评价。根据2005年《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用人单位招录职工必须严格执行 ‘先培训、后就业’、‘先培训、后上岗’的规定,从取得职业学校学历证书、职业资格证书和职业培训合格证书的人员中优先录用。”要“全面推进和规范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尽快建立能够反映经济发展和劳动力市场需要的职业资格标准体系”。职业资格证书的形式在不断创新,标志着某一系列知识和能力水平的统一化职业资格证书,将被模块化证书、阶段化证书、写实化证书等所代替。这样职业资格证书对教学质量的评价就更加全面。校企双方共同接受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约束。最终的综合能力评估作为学生获取职业资格证书和毕业的依据。

[1]梁其贵.新办高职院校的发展定位与办学实践探讨[J].河南教育,2006(04).

[2]杨泽宇.优化课程体系促进高职教育健康发展[J].中国高等教育,2008(15/16).

[3]阮艺华.培养就业者的韩国高职教育模式[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06).

[4]丁萍萍.谈高职新设专业实践性教学体系得构建[J].中国高等教育,2008(15/16).

[5]胡伟,张玉金.成果导向型教学模式的开发、应用与推广[J].秘书之友,2008(11).

[6]周建松.确立和探寻基层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机制[J].中国高等教育,2008(19).

本文系廊坊师范学院科学研究项目“文秘人才质量评价国际比较研究”的成果之一(项目编号:LSJZ200602)。

李丽(1963-),女,河北冀县人,廊坊师范学院文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秘书学教学与研究。

G715

A

1001-7518(2010)02-0081-02

责任编辑谢荣国

猜你喜欢
文秘考核职业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内部考核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职业写作
论当代企业文秘工作者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提升电力企业办公室文秘工作水平的途径
我爱的职业
公立医院 如何考核?
办公室文秘的重要作用以及工作策略
中职文秘专业游戏化学习软件设计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