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高素质创新型高职英语教师的培养

2010-02-17 21:50吴春红
职教论坛 2010年2期
关键词:素质职业高职

□吴春红

浅议高素质创新型高职英语教师的培养

□吴春红

高职英语教师素质既具有普通高等院校教师素质的普遍特征,又具有高职英语服务性的实践教学的“双师型”特点。从教师评价效果角度看,高职英语教师具有“基本素质”、“教学”与“科研”三个维度。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的高职英语教师应以科学发展观为原则,做到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培养创新思维和能力以及科研创新的理论深入。

高职英语教师;素质;创新;双师型

2005年国务院在《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提出“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1]在高职院校中,大学英语教学是培养“技术、生产、管理、服务等领域的高等应用性专门人才”的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部分,有效培养高职学生对创新型、知识型与学习型的现代社会的适应能力。“教师是教育改革的重要媒介,是改革成败的关键”。[2]显然,在高职大学英语教育的改革发展中,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大学英语教师是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因此,从发展高职教育的角度出发,探讨高职大学英语教师素质,构建出相关评价体系与培养体系,对高职的大学英语教育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一、英语教师素质的相关研究

英语教师素质是一个涉及语言学、教育学、心理学、认知、文化、道德伦理等多层面的系统理论。Bailey和Nunan从语言教师的专业发展角度提出21世纪从事专业化语言教学的教师应该主要具有 “高等教育和专业训练”,“成熟的职业标准”,“语言教学理论和实践经验”和“积极实践,在教学工作中体现其专业特点”。[3]相关的研究常把“教师的业务素质(language competence)”和“教学素质(teaching competence)”放到第一位和第二位,而把“教师道德(teacher ethics)”放到了一个辅助的地位。这多少体现了国外更多地关注英语教师的语言教学与教师专业化的研究发展方向。

国内的相关研究则指出教师的素质包括“师德(思想和道德修养)、情感(热爱教育和学生)、自我发展(危机意识和终身学习意识)和专业能力,其中专业能力包括语言素质(语言基本功和综合技能)、教学能力和知识面(语言文化知识和相关学科知识)”。[4]“合格的英语教师除了具备良好的英语技能、教学方法和教学态度外,最主要的是具有强烈的敬业精神”[5],师德素质、情感素质被认为是所有教师素质内涵的基础和前提。吴一安教授从教学的认知论和建构主义理论、现象解释学哲学方法论和教师认知的研究思路出发,建构了高校英语教师的专业素质框架,包括“外语学科教学能力、外语教师职业观和职业道德、外语教学观、外语教师学习与发展观”四个维度。[2]其他相关研究则提出英语教师还应具有“全球化交际的教学新理念”、“情感素质”和包括“心理健康水平的”的“心理素质”等。

二、高职英语教师素质的构成

有研究认为高职教师的综合素质包括“职业道德、专业知识、教学技能、多重角色与教研能力五个方面”。受到网络教学普及的影响,高职教师的角色产生转换,要求高职教师具有 “文化判断力”、“反思和批判精神”、“亲和力与责任感”、“创新应变能力”、“终身教育的意识”和“心理辅导意识与合作意识”等素质。这些研究明显受到有关高等院校英语教师素质研究的影响,但是未能体现出新时期高职英语教育的教师发展的应有内容。

新世纪的高职英语教师要“紧跟市场、紧贴学生实际、紧密围绕行业和企业对外语技能要求,强化就业导向和能力本位”。[6]2004年,教育部办公厅在《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试行)》中再一次明确提出:“双师素质教师是指具有讲师(或以上)教师职称,又具备下列条件之一的专任教师”,这些条件包括包括“技术职称”、“实际工作经历”、“专业技能培训证书”“实践实训经历”、“应用技术研究能力”和“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经历”。[7]但是,“双师型”教师不是“讲师+工程师”的单纯职称叠加,也不是教师资格证书与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简单“证书”认定。实际上,“双师型”的高职英语教师具有英语教师必备的思想道德素质、基本业务素质和心理素质,还有英语职业人员的职业素质和能力。合格的高职英语教师是将职业的生产、管理、服务知识和能力吸收内化,体现专业与职业这两者在知识、能力、态度和实训等方面有机融合的整体特性与整体效用。

从影响教师评价效果的因素来看,高职英语教师的素质框架包括“基本素质”、“教学”与“科研”三个维度。该框架既包括英语教师共同的专业素质特征,又体现高职教育特有的实践教学的培养技术型人才的特色。“基本素质”包括教育背景和实践能力背景。教育背景即外语学科教学能力,具体量化为从事英语教学的学历、学位。而实践能力背景包括英语教师从事或指导某种英语职业的职业知识、技能、经验与职业观等。“教学”包括教学与实践结合、职业道德、教学态度、教学效果、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控制六个主要因素,这些因素体现英语教师素质的普遍性特征。“科研”更强调结合高职人才培养的教育特色,突出应用技术研究和校内实践教学等的相关研究。

三、提高创新型高职英语教师的素质

要实现高职英语素质教育的目标,需要在科学发展的理论指引下培养具有一定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的教师,从教师的素质提高上贯彻高职教育改革的时代性与创新性。高职英语教育要通过培养合格的“双师型”素质的教师实现教育的技术创新,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和结构改革,以全面推动高职英语教育的发展。培养这种创新型的高职英语教师主要包括: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培养创新思维和能力以及科研创新的理论深入。

“以人为本,不仅要求发展是为了人,而且要求发展必须依靠人,要求通过发展不断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的发展观要求发展必须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以人为本的高职英语教育是开放式、个性化的教育,推行多元、差异、开放、平等、创造的教育思想。作为这种先进思想的倡导者和实践者,高职英语教师除了必备的高尚的师德、广博的知识、不断学习的能力外,还要是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实施教育的人性化服务。例如高职旅游专业的英语教学中,教师应做到英语课堂教学课程与旅游专业实践活动课程相结合,构建以学生职业能力为框架的英语课程内容体系和课程结构体系。教师要尽量在教学中融入旅游专业知识、综合技能等的英语相关知识,并能针对不同的学生设计课程安排与教学内容,营造宽松、民主、平等的学习气氛,使学生成为能动的自主学习者。

高职教师的创新能力和适应能力是创新思维形成的结果。创新思维包括发散思维和集中思维的辩证统一。对于高职英语教师来说,创新思维的形成意味着转变观念,对教学有全面的、前瞻性的认知。由于科技迅猛发展和行业职业界的日新月异,具有“双师型”特征的高职教师要善于接受新信息、新知识、新观念,能够分析教学的新情况、新现象,解决新问题,不断更新自身的知识体系和能力结构。这样,高职教师才能具备良好的创新的精神、创新意识,掌握创新的一般机理。具有创新能力的高职教师会积极面对教育的信息化,形成现代信息素养。通过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高职英语教师能够更好提高教学的输入与互动,促进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培养,同时提高他们的信息时代的人格教养。

科研创新指高职英语教师在科研工作中敢于坚持、追求和探索真理,积极获取新知识,提高认识层次和水平,从事具有本领域前沿性、原创性的科学研究。以敬业专研精神,力求推出新的理论和观点,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或研究手段开辟新的研究领域或研究方向,将英语教学与职业教育结合,探索中国高职教育的持续性特色,形成具有学科领先地位的独创性的科研成果,既补充现有研究成果的不足,又能形成本院校特色专业的品牌效应,并能以产学研结合的形式促进校企合作与产学结合。

合格高职英语教师的素质是英语教师素质普遍特征在高职实践教学中的具体量化。该素质框架是动态的系统,将高职外语教师的发展目标与发展过程相互兼容,使高职英语教育既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又有其自身价值。而培养创新型的高职英语教师是在该框架指导下的建设创新型高职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科学发展观在高职教育中的体现。在具体的培养高职教师素质工作中应时刻贯彻 “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的科学发展观。

[1]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 [N].人民日报,2005-11-10.

[2]吴一安.优秀外语教师专业素质探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5(03).

[3]Bailey K M,Curtis A,Nunan D.Pursuing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The Self as Source[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4.

[4]史耕山,周燕.老一代优秀英语教师素质调查[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9(02).

[5]李观仪.我的英语学习和教学[J].外国语,2003(01).

[6]教育部.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试行)[Z].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7]教育部办公厅.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试行)[Z].2004.

吴春红(1972-),女,江苏盐城人,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国际合作关系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英语语言与教学。

G715

A

1001-7518(2010)02-0085-02

责任编辑 时红兵

猜你喜欢
素质职业高职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工艺美术教育审美素质的培养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高铁乘务员的素质要求及其养成
职业写作
我爱的职业
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用好“变”的态度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职业打假人”迎来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