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职生毕业就业问题的思考

2010-02-17 21:50于长湖
职教论坛 2010年2期
关键词:职业指导就业指导毕业生

□于长湖 王 串

对高职生毕业就业问题的思考

□于长湖 王 串

近年来,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高职教育的规模和在校生数量迅速扩大,但由于多种原因,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难、就业质量不高等问题日益突出。因此加强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研究,是摆在当前高职院校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高职院校;就业问题;思考

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是从上世纪80年代初,一批以“收费、走读、不包分配”为特点而明显区别于普通高校的地方职业大学诞生而开始正式起步。随着近十年来的全国高等院校大规模扩招,以独立设置高等院校迅速增长为主要标志,高职教育得到了蓬勃发展;同时,各省市自治区教育主管部门将原有的高职、高专和成人高校合称为“高等职业教育”进行统筹,以形成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合力。目前,我国的高等职业院校基本形成了每个市(地)至少设置一所高等职业学校的格局,无论是从学校数还是从在校生数来看,高等职业教育都以占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据统计,2008年全国共有独立设置的高职院校1169所,占高校总数的61%以上,2008年高等职业教育招生300多万人,在校生超过了900万人。在今年611万应届高校毕业生中,高职学生有近300万。

2002年,国务院召开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明确提出“扩大高等职业教育的规模”,2005年,国务院又再次召开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更进一步要求“高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占高等教育招生规模的一半以上”,“十一五”期间,要为社会输送1100多万名高职院校毕业生。但是,随着高职院校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日显突出,就业质量普遍存在不高也是制约高职教育发展的突出问题。要解决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一方面除了倚重于国家经济发展,产业结构的完善和教育体制的改革外;另一方面高职院校要主导适应市场,以市场为导向,加强市场调研,在市场需求的指导下做好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改革等教学改革,将人才培养、就业指导与社会经济、劳动力市场以及行业企业等领域紧密相联,培养出社会认可、市场青昧、适销对路的高等职业人才,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一、目前影响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高等职业教育的规模迅速扩大,为企业生产一线培养了大量应用型人才,为振兴地方经济做出了突出贡献。但是由于多种原因,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日益突出。通过对一些高职院校近年来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发现,目前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就业形势不容乐观。究其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就业的结构性矛盾突出

随着我国近十年高等职业教育蓬勃发展,每年向社会输送近300万毕业生,这个庞大的就业群体在当前的这个时期,人才供给增长量大大超过了经济增长量,经济增长滞后于人才供给,无法产生更多的工作岗位时,一个庞大的待业群体就会出现。而在此之下,我国就业市场又存在两个方面的矛盾:一是经济增长结构与就业需求结构不协调。在社会经济结构转型过程中,劳动力市场与行业的衔接之间出现了“一些领域缺口大,一些领域又趋于饱和”的现象;二是毕业生的就业观念尚未摆脱传统认知。即使在就业压力巨大的今天,相当数量的高职院校毕业生受传统就业观念的影响,在择业地点、工作待遇等方面的期望值明显偏高,普遍希望到大城市、大机关、大公司等单位工作,希望到单位效益高、生活条件舒适、经济较发达地区工作,仍留恋大城市、追求国有化的热度仍然不减,很多人不愿去二级城市和基层,特别是地处偏远、条件艰苦的地区,这就使得人才在地域上又出现了“一些地区缺口大,一些地区又过度饱和”的现象,这种就业高期望值与目前就业市场化极不相符,结果势必造成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更加严峻和就业难度不断加大,就业的结构性矛盾还仍然突出。

(二)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模式与市场对接不紧密

在当前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规模日益增大,每年的高职院校毕业生数量在急剧增长,但由于目前经济发展尚未对高职毕业生的需求形成同步增长,这就必然使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愈加严峻。而一些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过程也没有实现与经济发展及其带来的劳动力市场变化的很好对接,尚没有实现就业市场化,按照市场需求办学的思想还没有真正确立起来。很多高职院校在专业设置上还沿袭计划经济时期的需求模式,严重滞后于产业结构调整和市场对人才的需求的变化,对未来一个时期的专业设置没有科学的需求预测和规划,盲目扩大招生、盲目设置专业,出现了专业趋同现象,造成了部分专业毕业生供给严重大于市场需求,甚至有些高职院校至今仍然采用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毕业后普遍存在知识面窄、动手能力较差、适应性较弱等问题,难以适应市场需求。

(三)劳动力市场制度不完善,阻碍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和流动

我国劳动力市场目前出于转型期的市场体制,是分割、封闭和低效的。在我国目前市场经济体制尚未完全建立起来之前,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诸多体制性因素仍然存在并继续起作用。尽管《劳动法》、《职业教育法》等法规明确提出要实行就业准入制度,也尽管当前高职院校也普遍开展了职业资格证书教育,绝大多数高职院校毕业生也因此拥有各种等级不同的职业资格证书,然而在目前就业准入制度推行不力和劳动监察制度执行不严的情况下,高职院校毕业生在与其它求职群体的竞争中,几乎优势部存在,导致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受限。而长期以来根深蒂固对“干部”和“工人”身份的严格界定,也导致了管理体制上所谓的“劳动力市场”和“人才市场”之分。在这种人为的市场划分中,无形地制约了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和流动。再有,一些省份和地区对仅持有高职院校学历的毕业生在当前的户籍制度上,特别是把落户和学历挂钩的户籍制度也严重阻碍了高职院校毕业生的跨区域流动和就业。

(四)就业指导队伍建设滞后、专业化程度较低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就业指导队伍建设滞后集中表现为专业人员少、兼职人员多,就业指导的工作模式基本上是:学院就业管理部门与教学系部、毕业班辅导员共同完成对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而兼职人员主要是系部主管学生工作的书记、副书记等,往往易受日常事务性工作牵绊,影响了他们对就业工作的深入研究,理论上得不到提高。而毕业班辅导员都是从高校近年来毕业不久的年轻人,实践经验相对缺乏,而高职院校在这方面师资队伍建设重视不够,得不到系统的从业资格培训及认证过程,在对毕业生就业指导过程中,多凭“个人经验”或“纸上谈兵”方式进行,在指导的过程中,常见的方法是通过动员会、报告会或临时性讲座等形式进行,缺乏针对学生个性化特征的专门咨询和有效指导。因此,这样的就业指导队伍结构组成,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就业指导水平。

二、做好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策略

高校毕业生就业是学校教育的最后环节,毕业生能否顺利就业牵动千家万户。2009年国务院出台了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七项改革措施,这一系列的措施,都是有利于高校毕业生顺利就业,尤其是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但是要真正解决好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必须还要做到:

(一)加强毕业生思政教育,为毕业生就业铺平道路

高职院校毕业生择业理念直接影响到毕业生的顺利就业,“学而优则仕”的思想和过高的社会期望值是制约当前高职毕业生的顺利就业的最大障碍。

首先要在毕业生中广泛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引导广大学生树立成才的远大理想和正确的择业观念、就业观,正确处理好实现自身价值与服务社会的关系以及树立远大理想与艰苦奋斗的关系,不断提高毕业生的思想政治素质,进一步增强毕业生的责任意识、奉献意识,鼓励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面向中小企业就业,到祖国建设最需要的第一线去就业。其次,高职院校应建立完善的入学教育体系,使学生从入学开始就要树立就业意识,要认清形势,树立“不等”、“不靠”的思想,着意培养自己的职业意识,充分利用假期让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争取多接触社会的机会,主动了解我国现行的就业政策、发展趋势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状况等,增强对社会、市场的适应性。同时各院校还要建立毕业生就业情况登记制度,加强与就业困难同学联系交流,做好思想教育工作,引导他们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就业,打破“一次择业、终身就业”观念,增强到基层就业的信心和能力。

(二)把握市场需求,明确办学定位

对高职院校来说,能否把握市场需求,生产出适合市场需求的产品,形成自己的特色,是促进毕业生顺利就业的关键。为此高职院校要结合自身的实际,加强就业市场调研,明确今后市场人才需求趋势,作出合理的办学定位。作为高职院校应该从与同类院校的横向比较中进一步明确的位置,办出自身的特色。一方面,要根据自身办学条件、教学设施、师资力量以及所培养人才的市场需求,行业动态、岗位需求、薪金收入等要素,结合对人才市场的情况进一步细分;另一方面,要与同类院校进行横向比较,明确自身的强势项目,寻求新的发展项目,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强”,真正形成自己的专业特色,找准自身的办学定位。高职院校只有定位准确,个性鲜明,努力避免同质化、雷同化,才能办出特色,在市场上形成品牌优势,使之毕业生在人才市场上具有一定的竞争力。

(三)加强课程体系建设,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

高职院校毕业生是高职教育这个“大工厂”中制造出来的“产品”,最终要输送到人才市场。针对高职教育的特点,构建实践性教学体系,各类高职院校要从人才市场需求出发,科学合理地设置专业,按照市场需求制定教育规划、培养模式、人才规格,按照岗位能力要求设置课程体系,不能仅从本校情况出发而不顾市场需求。为此,高职院校要经常组织教师深入到用人单位、人才市场去调研,瞄准市场人才定位,对一些不符合市场需求的专业,应采取减少招生计划或停止招生等手段,缓解毕业生毕业即失业的局面。同时要加大“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力度,加大实验实训设施的投入,调整理论课程和实训课程比例,加强学生技能训练和考核,在教学方法上将“情景”教学与“案例”教学有机结合,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根据职业岗位要求确定需要“做”什么,再确定需要“学”什么和“教”什么,并在 “教”的过程中安排具体项目和任务让学生边“做”边“学”,做到“教、学、做”一体化,真正实施“双证”或“多证”制。强化学生在校期间的职业能力培训,围绕社会需求对毕业生进行知识重组,强化实践环节,为学生创造机会与用人单位接触,让学生早日介入就业市场,为就业早做准备。在实践教学中应开展相关专业技能练兵,引导学生按照职业需求来强化自己的专业技能,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并通过与专业技能相关的竞赛来强化专业知识、增强专业实践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在毕业时实现与用人单位,与就业岗位“零距离”接轨,实现优先就业和优质就业。

(四)加强社会服务职能,建立对接的就业通道

目前随着我国十几年来高职教育的蓬勃发展,今后几年高职院校毕业生数量将占高校毕业生总量的一半以上,因此要进一步解决好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问题,除了要加强高职院校内涵建设之外,各级政府还要加强社会服务职能的转变,推行就业准入制度和加大劳动监察执行力度,完善就业准入法规,建立一个推行就业准入的总体规划和社会各职能部门协调机制。将“劳动力市场”和“人才市场”进行有机整合,取消“市场”的划分和各地城市的落户限制。目前,我国有近50%的高职院校毕业生在中小企业或民营企业工作,而非公有企业日益逐渐成为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吸收大户。落户问题是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的一大障碍,取消一些地方性指标限制与隐性的行政限制(包括户口、社会保障等),这对高职院校毕业生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不仅促进了毕业生的就业,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中小企业或民营企业的人才需求。

(五)创新职业指导工作的方法和措施

据国家有关部门就2008年劳动力市场统计情况表明,高级应用技术型人才的缺口是相当大的,而目前绝大多数高职院校现阶段教育模式基本上是本科教育的压缩品,大学生的职业指导是目前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高职院校的职业指导目的是帮助学生增强职业意识,了解社会需求,了解就业政策,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服务学生就业,促进学生充分就业。高职院校应充分利用好职业指导的过程,在指导过程中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内容上要具有明显的针对性、指向性和实用性,将授课、讲座、报告、讨论、调查走访、实践锻炼以及培训等形式有机结合起来。职业指导工作不应仅局限在为学生提供就业信息和举办各种人才招聘会,还应该系统地为学生开设职业指导方面的有关课程,并积极开展学生就业前的心理指导和咨询服务等,创新职业指导工作的方法,全面推行“体验式”就业指导,提高职业指导水平。高职院校还要在职业指导教师队伍建设上加大投入,建立一支专门从事学生有关职业、就业方面的指导、咨询、管理、研究和服务的专门化的队伍。在开设的职业指导课程中,进一步丰富教学手段,增强教学的针对性,结合专业特点,召开专题报告会、讲座等,邀请校友、企业家到校“现身说法”,引导学生择业时的正确定位,进一步提高指导的实效性。

综观当前形势,尽管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还面临着不少的困难,但是随着我国社会经济转型的不断深化,产业结构升级、调整将成必然趋势,从而会带动经济的持续增长,新的岗位和职业会不断出现,社会对高级应用型人才需求的多样化也会日益明显,相信通过各方努力,未来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前景是乐观的,市场也愈加广阔,这样的形势也将为高职院校毕业生带来相当大的需求空间和发展机遇。

[1]王运政,唐飞云.加强高职毕业生就业指导的思考[J].中国建设教育,2007(12).

[2]余敬斌.推进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思考[J].湖南民族职业学院学报,2006(03).

[3]曹永胜.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模式探讨[J].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8(12).

[4]张伟.关于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的思考[J].江西金融职工大学学报,2009(12).

[5]国务院.关于做好当前经济形势下就业工作的通知[Z].国发[2009]4号.

于长湖(1962-),男,内蒙古人,河北建材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王串(1975-),女,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毕业生就业指导。

G715

A

1001-7518(2010)02-0087-03

责任编辑 何颖萍

猜你喜欢
职业指导就业指导毕业生
案例教学法在翻转课堂中的应用初探——以大学生就业指导课为例
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工作开展对策探讨
伤心的毕业生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略谈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的重要性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试论如何推动高校职业指导工作的开展
浅谈职业指导推动高职动漫专业学生就业的作用
高校辅导员在就业指导工作中作用探究
最“叛逆”的毕业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