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多媒体教学范式表征优化与改进

2010-02-18 02:54□李
职教论坛 2010年8期
关键词:组块多媒体教学课件

□李 庆

关于多媒体教学范式表征优化与改进

□李 庆

多媒体教学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模式,需要注重其在教学中的实际效果。面对现阶段多媒体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必须清晰认识多媒体教学的本质,掌握好多媒体的使用方法。课件制作要遵循教学规律进行总体规划和细节设计,并在教学中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多媒体。

多媒体教学;多媒体课件;教学优化

近年来,随着多媒体技术与教学的逐步结合,多媒体教学的理论与实践已渐趋丰富,对于多媒体教学的研究重点,已逐步由关注教学硬软件建设,转为评价多媒体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有效性和探讨如何运用多媒体提高教学效果。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模式,多媒体教学的运用在现阶段还显得比较随意,容易流于形式。这样不但没有发挥多媒体的技术优势,还容易降低预期的教学效果。为此,我们需要一套有效的多媒体教学优化方法。

一、多媒体教学的特点及现阶段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在多媒体教学中,信息可以通过多种媒体进行加载、传递和接收,这是多媒体教学区别于其他教学模式的最大特点。其中常用的媒体有:文本(text)、图形/图像(graphics/image)、声音(sound)、视频(video)、动画(animation)[1]。相对于传统教学模式的粉笔黑板加挂图,多媒体教学拓宽了教师对教学素材的选择,能有效加大教学过程中的信息量。此外,一些设施完备的多媒体教室还可以实时地将学生的学习效果反馈给教师,这些特点都是其他教学模式不容易办到的。

多媒体教学尽管具有强大的技术优势,但这种优势往往没有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教学效果。通过对目前国内高校及各类培训机构多媒体教学活动的调查,以下几点问题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

1.多媒体在教学中喧宾夺主。在传统教学模式中,一般认为教师占主导地位,而学生是教学的主体。这种关系不能因为引入了多媒体后就发生改变。但在实际教学中,有的教师过多地甚至完全依赖于多媒体课件,把自己变成了“幻灯放映员”。这种情况下,多媒体课件取代教师变成了教学的主导。还有一种情况,由于课件制作不当,教师在课堂上过多地操作课件而忽略了学生,使得教学过程仅限于教师与多媒体课件之间,学生变成教学过程的旁观者。之所以会发生以上两种情况,是因为相关教师没有认识到多媒体归根结底也只是一种工具而已,只不过这是一种更为先进的工具,它能为我们做更多的事情。同时,多媒体也是一座信息传递的桥梁,一旦运用不当,多媒体就会变成一条横亘在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壑。

2.多媒体课件制作脱离教学实际,与教学内容不能有机结合。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多媒体课件制作软件的功能也日益强大,我们常常能看到一些制作精美,界面华丽的多媒体课件。在大量图形图像及视频特效的背后,内容却仅仅是章节标题的机械叠加。此类课件在带给我们美的享受的同时,却逐步丧失了作为教学工具的最初属性。虽然一份具有高度审美价值的课件往往能吸引学生更多的目光,但是此时学生的注意力却主要集中在课件的艺术美感上,而非教学内容本身。所以我们评判一份课件的优劣,应该主要取决于能否在实际教学中提升教学质量,而非像一部电影般的研究其艺术性的高低。此外,很多教师会在自己的课件里加入一些与教学内容无关图片及动画作为美化,殊不知在课堂上,学生很可能会顺着这些元素神游于九霄之外,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3.多媒体课件信息量过大。很多教师都发觉在运用多媒体教学后,原来一节课的内容现在半小时就可以讲完。这是由于在多媒体教学中,教师能快速将教学内容以各种媒体呈现在学生面前。此时信息的获取途径远远多于从前的板书加口述,学生在单位时间接收到的信息量会加大,但此后对于外来信息的加工速度却受自身智力水平限制,并不会因为多媒体教学的采用而变快。这就是学生在面对多媒体授课时普遍有视觉听觉冲击强烈,但对知识思考少,消化少的原因。面对这样一个瓶颈,若不在教学中适度把握信息量的传递速度,任由课件内容无限膨胀,就势必会造成学生在课堂上走马观花,完全把握不到教学重点。

4.课堂教学全盘改用多媒体。多媒体教学能有效减轻教师在课堂上的工作量,教学过程快速便捷,特别受到广大年轻教师的喜爱,一些传统教学模式的登台机会似乎也变得越来越少。再加之众多学校将教室全面改建为多媒体教室后,运用传统教学模式似乎变成了对现有教学硬件的闲置浪费行为。教师在教学中滥用多媒体,不经比较地就破坏现有的成熟教学体系,忽视传统教学模式的优点,这些行为都极大地削弱了课堂教学效果。

二、优化措施

上述几点问题,虽然分布在多媒体教学的各个方面,但归根结底都在于没有很好理解多媒体教学的本质。有人将教学的本质定义为一个信息传递的过程,信息的起点是施教者,终点是受教者。由此看来,多媒体教学的本质就是施教者将教学内容按照其特点选择适宜的媒体加载为教学信息,然后按照适度的节奏,通过多媒体及一切可以利用手段传递给受教者,受教者接收该信息后通过大脑的加工形成自我意识的过程。正确地认识了这个本质,认识到教学信息有效传递的重要性,才能做到合理、客观地运用多媒体为提高教学质量服务。以下是一些具体的优化方法:

(一)课件总体优化

相对于传统的教学工具,多媒体课件对教学过程具有更大的控制力,也因此在教学中扮演着更为重要的作用。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对多媒体教学进行优化,应该着重搞好课件的设计,使之符合一般教学规律的同时又能发挥多媒体的技术优势。

1.内容选择。多媒体课件的首要作用就是要将教学内容以一个完善、清晰并且精练的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所以其内容的选择必须做到恰到好处。若只有课程的章节标题,内涵既显得干瘪,又无法发挥多媒体教学的长处;如果课件中文字、图像等信息过多,则会限制教师在课堂上的发挥,使“讲课”变为 “念课”(个别作为学生自学使用的课件除外)。一份优秀的多媒体课件应同时做到结构清晰和重点突出。其中章节标题可以提示教学内容的结构及层次,教学内容一般用精练的文字或图形图像进行表述。遇到教学重点及难点的地方,可以适度在课件上多加着力,选择适合的媒体加大信息强度使学生更易于接受。

2.页面排版。页面是多媒体课件在屏幕上呈现的基本单元。页面制作切不可贪图方便,直接将相关媒体材料复制粘贴后堆积其中。一个信息臃肿的画面不光不美观,更重要的是不利于学生接收知识和思考问题。这是因为人在学习过程中会不断将接收到的信息进行加工,这个加工过程建立在短时记忆的基础上,而短时记忆中的信息存量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都是非常有限的。

有心理学家曾用实验证实:通常人的短时记忆的容量为五到七个组块。这里的“组块”指的是人的原意识中已经记忆下来的事物项目的基本单位。比如在英语教学中,对于刚学完字母表的学生来说,记忆组块是一个字母;而对于有一定词汇量的学生来说,记忆组块变成了一个单词。组块的划分具有相对性,即使同一个受教者,也要根据学习的具体内容而定。例如在记忆单词时,记忆组块是一个字母;而在理解记忆一个句子的时候,记忆组块就变成了单词[2]297-298。多媒体教学中,学生的短时记忆通常就是单幅页面或者单位时间页面上的教学内容。为防止课件呈现信息量过多而破坏信息的传递节奏,应当首先对各类媒体材料进行必要的精炼,其次在单幅页面或者单位时间页面上有意识地控制信息组块的数量。此外,内容排版上要考虑到如何协助学生主动构建记忆组块,特别是用符号、单词指代相对冗长的内容,便于下一步的学习提高。

3.艺术美化。目前可以作为多媒体课件制作工具的软件主要有PowerPoint、Flash、Authorware等。制作过程中通常还会辅之以各类图形图像处理软件(Photoshop等)、视频处理软件(Premiere等)、三维动画制作软件 (3Ds MAX等)、音频处理软件(Cool Edit等)。软件功能的强大使得教师在课件制作时往往带有极大的主观色彩,会将大部分精力放在课件的美化问题上。殊不知多媒体课件是一类在特定环境下用作教学用途的多媒体制作,这注定了它不可能像其他多媒体制作一样可以天马行空地进行艺术创作。为此,课件制作者需要注意以下两点:

首先在色彩搭配上,应该使课件背景与课件内容形成强烈的视觉反差。因为投影屏的对比度及亮度给人的视觉感受是弱于电脑显示器的。显示器上看起来泾渭分明的色彩过渡,通过投影仪展现到教室屏幕上就会显得柔和而协调。此外,推荐使用深暗的颜色作为课件背景,例如黑色、深蓝色等。这是因为明亮的背景色会使课堂看上去像一个影院,学生对教师或黑板的视觉关注会受到极大干扰。综合以上两点,课件制作宜采用深暗的背景色配合明亮的文字、图片和动画,这样既不会形成明显的视觉干扰,又加强了教学内容的视觉信息强度。

其次在页面规划上,可以留出一定比例的区域作为美化及背景装饰,但一般不宜超过页面的30%,并且该部分既需要与背景色有机融合,又不宜有与教学主题无关的元素。适度的美化装饰不会过多吸引观看者注意力,同时又给人以美的享受,从而使学生更乐于关注课件上教学内容。

(二)选择适宜媒体优化课件细节

媒体选择与信息加载方式的多样性决定了多媒体课件的细节设计具有很大的自由度。因此在课件制作中必须根据教学内容的自身特点及其重要程度来选择适宜的媒体。

文本(text)是通过文字符号来刻画相应事物的一种媒体。文本表达的特征有两点:一是表意准确,非常适宜各种概念、定理的表达;二是给人以丰富的想象空间,例如诗词就可以通过几个字营造出丰富的场景。在教学信息的传递中,文本需要首先经过阅读,然后由大脑进行场景再现后才能接收到加载的信息,这使得文本的信息传递速度相对较慢。此外,由于文本媒体的广泛分布,也造成其视觉信息强度相对较低。

图形/图像(graphics/image)能将客观事物以静态的形式呈现于屏幕上,它既可以是写实的,也可以是抽象的。写实的图像能忠实再现客观事物的全部特征,而抽象的图形能根据教学的侧重点突出其主要特征。图形/图像给人的视觉冲击比较强,对于复杂的事物,往往比文字更为直观和易于理解,信息传递速度也就自然加快。

声音(sound)是通过人的听觉系统传递信息的媒体。声音媒体在一定程度上能替换教师口述,减轻教师课堂上的工作量。但是课件中声音也不宜过多,否则会干扰正常连续的课堂讲解。教学信息如果单独用声音加载会显得信息强度不够,容易被学生忽视。所以通常我们会把声音媒体和其他媒体联合使用,加载同一教学信息。

视频(video)是客观事物的真实动态表现,能协助学生全面了解事物的动态发展过程,有效地在课堂上模拟出现场教学的效果。但是视频中通常会含有大量与教学内容无关的干扰信息,需要教师通过讲解锁定学生的注意目标。

动画(animation)可以看作若干张连续播放的图片的集合。其结果是展现出一段连续变化的过程。动画与视频有相似之处。通常定义动画为抽象或者虚构事物的变化过程,一般由各类动画制作软件生成;而视频一般是现实事物变化的真实反映,需要由摄像机等外设捕捉实景后生成。因此,动画相对视频更能突出事物变化的主要特征。对于现阶段技术难以捕捉到的宏观及微观事物,动画也能起到有效的模拟功能。

上述五类媒体中除开声音都属于视觉媒体,所以通常会将声音(课件旁白或者教师口述)与一类视觉媒体同时加载某一信息,使听觉及视觉系统同时接收该信息。此外,任意两类视觉媒体也可以同时加载某一信息,使之获得更大的信息强度。

(三)教学过程优化

优秀的多媒体课件只是搞好多媒体教学的必要条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必须注意到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的差别,采取必要的措施进行优化。

1.运用教学控制信息加强课堂管理。作为信息的传递平台,多媒体在整个教学环境中会显得异常突出。学生往往因为过于关注多媒体而忘记必要的思考过程,甚至会忽略教师的存在。所以教师必须在利用多媒体的同时还要牢牢占据教学的主导地位,相比传统教学投入更多的教学控制信息。所谓教学控制信息就是在教学过程中起控制作用的信息。它本身虽然不传递教学内容,却保证了教学信息的顺利传递。

当学生面对屏幕上某个问题开始神游的时候,教师通常会停下来拍拍手说:“这个问题下课后再思考,我们先回到书本上!”这属于直接的教学控制信息。其优点是易懂,容易见效;缺点是有时可接受性差,容易引起学生的防卫心理和反感。

课件中的视频或动画引起了学生的自发讨论,课堂上人声鼎沸。此时教师若声嘶力竭地喊“请安静!”效果并不见得好。如果教师此时停止授课,默默地站在讲台上,目光注视学生,则学生们稍后会纷纷停止讲话。这种“停止授课”的行为传递了一种间接的教学控制信息。学生从该信息中感受到了教师的态度,于是自发地从喧闹状态回到了安静状态。间接教学控制信息的优点是可接受性好,不会引起学生的防卫心理和反感,但其缺点是可理解性不好、见效较慢[2]。

2.运用传统教学模式对多媒体教学进行有益补充。任何教学模式都是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目的。我们提倡多媒体教学,是因为它在实际教学中可以体现出很多优势。可如果在某些特定的教学问题上,多媒体教学没有优势,甚至显现出劣势的话,拘泥于此只会事倍功半。例如在工科中要对某个元器件或者工具进行介绍,如果有条件的话,教师不妨带上几个在课堂上来进行实物教学,让学生都近距离看一看,摸一摸,用一用,这不是比屏幕上的图片或视频更具效果?此外在传统的板书教学中,学生可以通过观看教师在黑板上的作答过程,模仿运用于日后考试中。在现阶段应试教育的背景下,这个模仿的过程十分重要,同时也是多媒体教学难以独立完成的。因此在一些传统教学模式效果更好的领域,我们不妨大胆放弃多媒体教学。这个领域可以是一个章节,也可以是其中的某一个知识点。

三、结语

相对其他的教学工具,多媒体能创造一个有利于教学信息加载、传递和接收的环境。规范的课件设计再加上适宜的教学方法既减轻了教师的工作量,又保障了教学效果,丰富了教学内容。但运用多媒体教学决不意味着完全否定其他的教学模式,一切可利用的教学模式都可以作为多媒体教学的有益补充。总之,必须一切从教学实际出发,以提高教学效果为根本目的,务必使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步骤都服务于教学而不流于形式,真正使多媒体教学达到最优化。

[1]向冬梅.多媒体教学信息表征设计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 2008.

[2]孙绍荣.教育信息理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318.

责任编辑 颜小兵

李庆(1979-),男,四川成都人,硕士,武警成都指挥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嵌入式系统。

G712

A

1001-7518(2010)08-0036-03

猜你喜欢
组块多媒体教学课件
组块理论的解读及启示
融入注意力机制的越南语组块识别方法
组块构词法研究
用Lingo编写Director课件屏幕自适应播放器
陆丰7-2油田导管架平台上部组块低位浮托安装关键技术
从“广用”到“省用”——谈音乐教学中课件使用的“度”
课件综述——《识字三》
提高高中数学多媒体课件质量的几点思考
多媒体教学为高中语文课堂插翅添翼
小学多媒体教学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