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航运安全的因素

2010-03-06 05:22
世界海运 2010年5期
关键词:索马里冰山海盗

影响航运安全的因素

Factors influencing shipping security

众所周知,安全是人类生存的首要条件。长期以来,世界各海运国家为确保船舶安全已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是,全世界船舶事故仍屡次发生。究其原因,除了全球海运业的不断发展和少数海上不可抗力外,绝大部分都是由于船舶设计、营运管理、人员工作态度与技能等人为因素所导致的。为此,许多国家的安全研究方面专家已对船舶安全进行了专项的深入研究,并将一些先进的安全管理与评估方法应用到保障船舶安全之中。另外,海盗侵袭、全球变暖等新增添的非传统因素也令海运人“不寒而栗”。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海员队伍、加强海事管理等对策逐一“亮相”……

随着近年来航运业的快速发展,全球范围内的船舶碰撞、搁浅、火灾、爆炸、污染等事故屡屡发生,并造成了严重后果。2010年4月3日傍晚,中国深圳能源运输有限公司下属的运煤船“神能1号”从昆士兰州出发驶往中国,途中偏离航道撞上了海底的礁石,导致搁浅和发生少量漏油。事故发生时,船上载有6.5万t煤,船体油箱内载有950 t油。此次事件引起国内外广泛关注。综合分析这些事故可以发现,影响船舶航行安全的因素主要有人为因素、船舶因素和环境因素三方面。

人为因素

人为因素主要包括船员的误操作、责任心不强或人员素质不高等因素。IMO在ISM 规则中指出,海上事故的发生约有80%是由于人为因素引起的。因此,研究人为因素,客观分析航运中人员操作行为的风险,并采取相应预防措施显得至关重要。

人为因素主要表现为人的心理、生理、行为能力等方面存在缺陷或问题,导致事故的发生成为可能。当驾驶员在船舶航行中处于不良的心理状态,如紧张、激动、孤独,就很容易造成感知错误,继而错误判断,以致操作失误。

生理因素主要包括船员身体健康程度和疲劳两方面。船舶长期在海上航行,船员不仅要能够长时间持续工作,还要承受不同航区气候的变化。因此, 船员的身体健康与否会对船舶航行安全构成直接影响。同时,驾驶员的大脑疲劳在生理上表现为感觉迟钝,动作不准确且灵敏性降低,在心理上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思维迟缓、反应慢、心情烦躁等,因此,疲劳会使不安全行为增加,船舶操纵质量下降,避碰反应速度变慢,导致船舶安全事故或潜在安全事故增加。

人的行为能力则较集中地体现在船员的专业技能上,它不仅与船员的知识有关,而且与其经验、工作岗位和语言能力有关。船员对航路不熟悉、错误使用仪器等,会给航行带来潜在危险。随着船舶本身导航仪器以及通信方式、通信工具的不断复杂化,航运业对航海人员知识要求越来越高。而且,船员需要理解避碰规则等法规,很多海难事故的发生仅仅是因为船员对避碰规则的不理解造成的。驾驶员还必须具备一定的航行经验,STCW公约规定船员发证时必须具备一定的海上服务资历。

船舶因素

船舶因素包括船舶本身和船舶管理两方面。船舶质量、船舶适航是船舶安全航行的前提。当然, 船舶自身因素还包括机舱各种消防和救生、机械电气设备、安全措施、驾驶室的导航设备及各种自动化系统等是否正常运行等。前面已经提到,海上事故约有80%是由于人为因素引起的,而人为因素中约有80%可以通过有效的管理加以控制,即通过强化公司的内部管理和船舶的安全管理加以控制。海事检查发现,地方和民营船公司所属船舶的安全缺陷明显多于国家骨干航运企业所属船舶。只有有效的管理,才能使公司的各个部门、船上各个环节和不同的个体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减少事故的发生。

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包括天气、海况、水域等,也包括船舶自身环境。影响海运安全的气象海况条件包括能见度、风(浪)、洋流和潮汐等。海上是自由选择航路的水域,但海域航道宽度、航道深度、航道弯曲角度、航道交叉状况等对海运安全有一定的影响,海域交通环境因素也非常重要。海域船舶交通流量、海域通航秩序是衡量海域交通环境的重要指标。大量数据表明,离岸10 n mile左右的海域最易发生海事,原因除了航道条件不好及绝大部分浅滩、暗礁、沉船等碍航物都分布在沿海区域,造成船舶操纵困难发生事故外,另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沿岸海域船舶通航密度大,船舶发生碰撞事故的几率增大。船舶自身环境包括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长航线的航行中有的船舶在短期内经历不同的季节变化,以及各种油类、化学品挥发产生的污染,都加重了船员的生理、心理负荷等等。由于船上生活空间狭小,人群单一,角色固定,加上较长时间与社会、家庭分离,使得船员的生活单调、枯燥。因此,创造一个安全、舒适的生活环境对提高工效、减少疲劳和消除人的不安全行为、杜绝或减少事故发生非常重要。

海盗猖獗、全球变暖——世界航运安全面临的最新威胁

近年来,索马里海盗猖獗肆虐,使国际贸易和航运遭受重大损失,而全球化环境危机也开始蔓延,为航运安全埋下“祸根”。

索马里海盗装备精良。20世纪90年代初,一些索马里军阀以“保护索马里海洋权益”为名,组建了几个海上武装组织,主要对付那些在索马里领海或近海经济专属区内捕鱼或倾倒有毒物质的船只。但很快他们就发现,劫持船只和船员并以此勒索赎金,是一项回报丰厚的“产业”。此后,海盗活动就日趋猖獗。要想劫持成功,精良的武器装备自然必不可少。索马里海盗将大量赃款用于购买武器装备,拥有包括母船、高速快艇、自动步枪、榴弹发射器、GPS定位仪、无线电通信器材、海事卫星电话及海面搜索雷达等先进装备。2009年1月23日,索马里安全部队抓捕海盗时,还曾缴获10部防空导弹发射装置,显示海盗已经装备了可用于攻击直升机的防空导弹。另外,海盗基地设施也逐步完善,基本具备了船只保养、维修和补给的能力。

东南亚海域成为恐怖活动的“温床”。亚洲的马六甲海峡也是令过往的中国船只望而生畏的海域。马六甲海峡全长约805 km,是全世界最繁忙的海上通道之一,每年有大约5万艘船只过往,承载着全世界1/3的贸易货物和1/2的原油。繁忙的海上货运为海盗提供了有利可图的劫掠目标。此外,东南亚海域也是世界上海盗活动最为猖獗的地方之一,这里是中国很多船只的必经之路,并发生过多起船只被盗事件。2003年3月20日福州永丰远洋渔业公司的渔船“福远渔225号”在斯里兰卡海域遭到袭击,海盗们使用了火炮和机枪,26名船员里有17名遇难。国际海事局的有关统计显示,马六甲海峡和整个东南亚水域的海盗袭击事件占全球总数的56%以上。

全球变暖,航运安全发出“SOS”。气候不会因外界因素影响而立即发生改变,但经过150多年的工业化历程,全球变暖趋势已逐渐显现。如果以目前海平面每年上升500 mm的速度计算,预计到2010年海平面将上升1.12~1.15 m,这不仅会使沿海港口面临淹没的危险,而且还将改变全球海洋航道的布局,从而促使海洋运输方式、沿海和近海航运发展随之发生变革。最近一些研究表明,全球变暖将会对海洋“生理”产生很大影响。首先,是导致世界洋流流速减慢。再者,由于变暖北极冰川融化,降雨量增加,大量淡水注入大西洋,可能对墨西哥湾暖流造成破坏。一旦全球洋流循环出现巨大扰动,对海洋航运来说是非常不利的。

2009年11月23日,新西兰政府发布沿海航行警报,新西兰沿海海域有数百座巨大冰山正逐渐朝新西兰靠近。据了解,这100多座冰山集合在一起,一些长度达200 m,估计可能还有数以百计的冰山正漂向同一个方向。科学家指出,这些冰山正以1.25 km/h的速度朝新西兰本岛漂流过去,计算后发现,这些冰山最后可能会完整无缺地漂到新西兰本岛。 海洋学家指出,冰山漂流至新西兰沿海地区的情况十分罕见,但随着气候的变迁与温室效应,未来可能还会有更多冰山融化漂流。同时,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加速,世界上的冰川正在消退。秘鲁自然资源管理研究所研究结果表明,秘鲁国内有200座冰川正面临威胁,担心这些冰川会在2025年全部消失。

| 背景链接 |

猜你喜欢
索马里冰山海盗
海盗
“海盗”变身暴走狂
我才不想当海盗
不可思议!冰山变绿了
关于海盗,你知道多少
崩塌的冰山
危险的冰山
危险的冰山
索马里海盗报复美国
索马里首都发生交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