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医发展之历史沿革与贡献

2010-04-03 06:57郭殿彬潘海强吴鸿洲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0年1期
关键词:医家儒学医学

郭殿彬,潘海强,杨 涛,吴鸿洲

(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 201203)

儒医发展之历史沿革与贡献

郭殿彬,潘海强,杨 涛,吴鸿洲*

(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 201203)

在中医发展的漫长历史中,儒家文化及其儒医对中医学的贡献很大,影响深远。从汉至清两千多年,儒医的身影可以说无处不在,它几乎贯穿了整个中医的历史,尤其宋以后,医学常常与儒学相贯通,业医者处处有儒者之风骨。认识儒医对明了中医学发展脉络很有帮助,儒医文化作为一个特定的历史文化现象成为中医学乃至中国文化的一大特色。以儒医为切入点,探讨其形成、发展、贡献及其现代继承的意义,以更好地理解学习中医学,并为当今医疗实践提供借鉴和帮助。

儒医;仁心仁术;历史沿革;特点;贡献

自汉武帝“独尊儒术”以来,儒家文化与政治的结合极大的提高了儒学地位,其影响深广。尤其宋以后,医学常常与儒学相贯通,业医者处处有儒者之风骨。儒学对中医学的影响和渗透从对医学内涵的认知到医家道德品质修养;从诊疗原则的确立到方剂君臣佐使的配伍;从古医籍的注释研究到新著的编撰;从学术观点的阐扬到医理的探析论述等等,可谓面面俱到。

1 儒医的形成和发展

1.1 儒学官学地位的确立 儒家学说形成于春秋战国,孔子一生,“删诗书 、定礼乐 、修春秋、序易传” ,殚精竭虑,留心于“仁义”之地,行乎于“礼乐”之间,修史,赞易,不仅总结了三代以前的文化道统,也开创了中国文化的一个新局,承前启后。可以说,三代以来,对中国文化“孔子之谓集大成”者。儒家核心思想“于性服忠信,身行仁义,饰礼乐,选人伦,上以忠于世主,下以化于齐民,将以利天下”[1]。由理论而实践,从“知 、止 、定、静、安 、虑 、得”的“七证”工夫到“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八目”实际学问和修养,层层递进,由己就而天下成。在此时代,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学说处于显学地位。

至秦皇“焚书坑儒”,天下遂无藏“《诗》《书》、百家者”[2]“六书”尽收朝廷。秦末“项羽引兵西屠咸阳,杀秦降王子婴,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2],儒家典籍遭到严重摧毁。秦灭汉兴,至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学和中国政治制度的结合,成为影响中国历史两千多年的官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1.2 隋唐以前儒学对医学的影响

1.2.1 从两汉至隋唐,由于儒学的官学地位,对医家也产生了很大影响,儒医虽没有明确之实,然已现其端倪。

统计发现两汉至唐代52位著名医家中,儒者多见[3]。如司马迁《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中仓公得公孙光推荐受师于公乘阳庆,赞叹淳于意“意好数,公必谨遇之,其人圣儒”,夸赞仓公圣儒,即淳于意是一个慕圣人之道的儒士[2]。再如华佗“游学徐土,兼通数经”;皇甫谧是“博综典籍百家之言”“朝闻道,夕死可矣”的“书淫”;还有“读书万余卷,善琴棋,工草隶”的“诸王侍读”陶弘景、“性度沉静,通经史”的王叔和等等皆是儒学修养极深之人。

隋唐以来,崇尚科举取士,此时,医家的儒士背景已显而易见。如医家巢元方、杨上善、王冰、王焘“四位均为朝廷官员”[3]。再如大医孙思邈更是以通晓儒释道而名垂后世,曾撰有《传信方》两卷的刘禹锡更以文名远播。时至隋唐,文人知医或文人业医者已很多了,“儒医”之实已现端倪。

1.2.2 医学系统发展、不断理论和实践总结:大量的医学典籍和经典著作相继问世,对后世医学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截止东汉时期,中医学经过长时间的理论和实践总结,《黄帝内经》《难经》《神农本草经》等经典著作在继承先秦成就基础上总结问世,由此奠定了包括生理、病理、药理和强调“辨证施治”的基础理论体系,以及针灸和药物并用的治疗大法。东汉张仲景著《伤寒杂病论》确立了“六经辨证”的施治原则,理、法、方、药完备,更是成为千古医家金鉴,后人赞誉“如日月之光华,旦而复旦,万古常明”[4]。

两晋至隋唐期间,医学进一步发展,著述、整理、注校医书大量问世。有王叔和整理《伤寒论》、著述《脉经》;皇甫谧编撰《针灸甲乙经》;葛洪之《肘后备急方》;陶弘景之《本草经集注》等等。还有我国第一部病因证候学专著《诸病源候论》由巢元方等编撰问世;王冰补注《黄帝内经》;杨上善编撰《黄帝内经太素》分类注释、校勘,最接近《内经》古貌,保存了许多古典医籍佚文;再有孙思邈之《千金方》;及世界上第一部国家药典《新修本草》;王焘之《外台秘要》、孟诜之《食疗本草》等等。从中不难看出,“无论是写作水平还是文化素养,都表明他们绝非以实用技艺谋生的工匠式医家,而就是通常所说之‘儒医’”[5],在隋唐以前医学理论发展、体系化的进程中,可以明显看到儒家学说的运用和起到的作用。也正是这些“儒医”们将阴阳五行、天人合一、乃至兵家之说等等理论,运用于医学,整合成体系化的理论体系[5],散在的本草认知系统化为本草著作,并决定了中医学的基本特征与性质。

1.3 宋代儒医真正意义上之形成与发展 宋代以降,儒医正式形成并渐成潮流,尤其得到士大夫阶层的广泛推崇。自此,“儒医”成为医家头上一道耀眼的光环,为世人称道和尊崇。“伏观朝廷,兴建医学,教养士类,使习儒术者通黄素,明疹疗,而施于疾病,谓之儒医,甚大惠也”[6]。

1.3.1 朝廷重视与提倡 宋朝长期执行“崇文抑武”的国策,君臣上下注重文教蔚然成风。在文治的时代背景下,宋朝帝王对医学也非常关注,北宋9个皇帝中,至少有5个熟悉医学[7]。据《宋史》记载太祖曾亲为其弟艾灸治背,“太宗尝病亟,帝往视之,亲为灼艾”[8];宋太宗更是“亲阅方书,俾令撰集”,以期“冀溥天之下,各保遐年,同我生民,跻于寿域”[9]。宋朝帝王还不断下诏指导全国医事活动,据统计“自宋太祖建隆元年至宋末帝赵祥兴二年,宋代皇帝和政府发布的医学诏令就有830次之多,其中北宋时期有535条,南宋时期有302条,超过了宋以前任何一个朝代,也为此后的元明清政府所无法比拟”[10]。另在“北宋167年的历史上,有10次大规模的中央官刻医书。每次皆有一种或数种重要的医药专著行世,并成为医籍之精品”[7]。可见,宋朝廷对医学重视程度可谓达到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境界。

所谓“上之所好,下必甚焉”,前有“崇文抑武”的国策,后有帝王极力推动,且医学又是帝王体现其“仁心”爱民的最好方式,“使人们对医技与医生认识的看法大为转变,此期文人知医诵医成为风尚,人们不以知医行医为下贱可耻,反而认为医为仁术,儒者之能事”[7]。不少士大夫亲自整理收集验方、家藏方,如陆游的《集验方》、苏轼和沈括的《苏沈良方》等书[11]。宋徽宗还颁诏,将医学脱离专管宗庙礼乐的太常寺而隶属国子监,从而使医学纳入儒学教育体系,以“教养上医”“广得儒医”为宗旨。如此,“儒医”之名成了业医者无上的殊荣和追求的目标,同时也为文人由医达政、以医明志奠定了基础。

1.3.2 “不为良相,便为良医”的医家铭言 开此风气之先的即为范仲淹。这位宋代名儒在仁宗朝官居参知政事,其“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欤”的名言可谓天下人皆知。与孟子所提倡之“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的观点可谓一脉相承。范氏“不为良相,便为良医”的旷世箴言,对后世儒医队伍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良医无论是对君亲、百姓,还是自身,皆为不可须臾或离的,表现了儒家“仁术”说的基本精神,被朱熹认为是“振作士大夫之功为多”。“医国医人,其理一也”,大批儒生加入到医学领域,其中也不乏举人、进士。如“名医朱肱、许叔微皆进士出身;政治家司马光、科学家沈括、地理学家刘禹锡皆通晓医学。儒医们或悬壶行医,济世活人,或研究经典,著书立说,为推动中医药的发展、繁荣中医药文化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12]。

1.4 金元明清儒医发展 金元时代,少数民族当政,在文化和医学上急于向中原文化学习,学术环境较为宽松,利于医学创新。而且鉴于外族统治的歧视和耻于事夷的儒家风骨,儒士们本着“济天下利苍生”的愿望,大量进入医学领域,从事医学。

“故纪昀评论说:‘医之门户分于金元’,明代王纶《明医杂著》中‘内伤法东垣,热病用河间,杂病用丹溪’,即是对金元医家学术成就中肯的评价”[12]。元代名医戴良曰:“医以活人为务,与吾儒道最切近”,也正是本着这一思想,金元儒医尊古而不拘泥于定说,进行了大胆的创新,其学说对明清医学产生了很大影响。浏览历史,我们不难发现“金元明清时期的诸多中医药家,大多均为习儒出身,像张元素、李东垣、朱丹溪、李时珍、张璐、张志聪、陈修园、汪昂、徐灵胎、邹澍等,或官居显位,或科举失利改投医药,然其学术思想多有宋明理学影响”的影子[13]。

明清两代,儒医辈出,仅新安学派“自宋代至新中国建立前,‘徽州府’卓然成家者 820人,其中 421人撰集汇编医籍约730种”[14]。新安素有“程朱阙里”之称,医家深受儒学、理学的影响,重德轻利,清代歙县郑宏纲有一镌刻“一腔浑是活人心”的图章,每盖在处方笺起首处以自勉[15]。以名医、御医、世医、儒医多见的吴中地区,历史上“见诸记载的有1 400余人,著作600余种”[16]流传后世。明清时期,“吴门医派”进入快速发展和鼎盛时期,像吴又可、张璐、周杨俊、叶天士、薛雪、徐大椿、尤在泾、高秉钧等名医、儒医卓然杏林,影响很大。儒医王好古“性识明敏,博通经史”;“医林状元”龚廷贤出身儒医世家;还有王清任、喻昌、王士雄、陈念祖等等众多儒医皆作出了很大贡献,留下了众多不朽医书,为后人所赞叹。

2 儒医的特点及其贡献

2.1 孝亲尊师,医德高尚 儒门崇仰孔孟之道,践行忠孝之本,是以“药品酒食,非孝不能备也”。然确保双亲康泰,以享上寿,又“为人子者,不可不知医”[17]。隋代许智藏有言:“为人子者,尝膳视药,不知方术,岂谓孝乎?”[18]在中国医学史上,为尽孝而学医者,大有人在,如北齐李元忠,唐代孙思邈、王焘,金代李杲,元代朱丹溪,明代王伦等等。

“仁”“礼”是儒家的核心思想。“孔子强调不分阶级贵贱的‘爱人、行善、慎独’的美德,亦成为医德的核心。孟子提出‘无伤也,是乃仁术’,明确了医术是‘仁术’,是表达‘爱人’‘救人’的技术”[19]。儒与医皆求“仁义”“精诚”,仁者爱人,医者精诚,他们把行医治病、救死扶伤看作医家的本分事,是笃行“仁道”的自然之理。如明代医家孙一奎,为人正直,医术高明,人赞之曰:“君子重道义,贫贱非骄人。折肱不折腰,宏道无所亲。贤名闻诸侯,超然气概新”[20]中国历代所推崇的那种气质和节操跃然纸上,堪称医家典范。

2.2 格物致知,编校著书 儒医擅用儒理和儒家治经理念阐发医学之秘。元代著名医家朱震亨“不仅自己不曾放弃在理学上的学习,还将此种要求贯彻于其弟子。故他的弟子或再传弟子中很多都有‘儒而知医’之称”[21],朱丹溪因其深厚的理学造诣,被列入《宋元学案》之中。可见对于儒医而言,儒学造诣是其必备,“盖以医家奥旨,非儒不能明”。儒家今文经的重视微言大义和古文经注重名物训诂的理念也逐渐成为儒医的治学准绳。“如隋代杨上善,以古文经学方法注疏《内经》,唐代王冰,取今文经学方法校订《素问》”[22];时至宋代,宋儒提出儒学要研究其微言大义,甚至离开经文注经或删补章句,宋明理学由此发端,亦对金元医家产生了很大影响。

儒家素来重视历史文化遗产,儒医自然也继承了这一传统,现存的古代医药典籍大部分由儒医、儒臣所著就,如“宋代曾设立校正医书局,选拔懂医的儒臣和医官一起,校勘了《灵枢》《素问》《伤寒论》等十几部医书。清代乾嘉学派的不少著名学者,也都从事过医药文献的编撰校勘研究工作”[22]。从儒经到医经,在各个朝代一般都有医药书籍的整理和编撰,而这多归功于儒臣和儒医的笔耕不辍。

2.3 坚持真理,反对邪说 儒医多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反对封建迷信,使得“巫”文化之影响逐渐被剔除,促进了医药科学的发展。从扁鹊之“信巫不信医,六不治也”到李时珍坚决反对滥服“丹药”的不正之风,以及到清代正统医家对巫术都十分厌恶,皆以去之而后快。儒医多以儒家正统经典为依归,所谓“子不语:怪、力、乱、神”排斥“外道邪说”这对于确保中医学的纯萃和健康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3 结语

总之,“儒识礼义,医知损益。礼义之不修,唯昧孔孟之教;损害不分,最害命之至”[23],儒与医岂可轻哉,儒与医岂可分哉。正是一代又一代儒医的涌现,明显提高了医学队伍的素质,促进了从医人员知识更新和医学研究,无论对医药理论的发展还是对临床经验的总结提高,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中医药学发展到今天,“儒医”也有了更宽泛的意义,不仅要具有丰富的经史子集的文化根基,也要具有丰厚现代人文知识素养 ,“可以说 ,文、史、哲 、医,四位一体,反映了现代中医人才的知识结构”[24]。传统中医药学是科学性、技术性与艺术性的统一,大医精诚,中医界呼唤大量现代“儒医”的涌现。

:

[1]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渔父[M].北京:中华书局,1983:816.

[2]西汉◦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82:255,315,2816.

[3]冯丽梅,张伟兵.古代中医学家区域分布态势探析[J].中医研究,2007,20(1):3-6.

[4]日本◦丹波元胤.中国医籍考[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3:295.

[5]廖育群.两汉医学史的重构[J].中华医史杂志,2006,36(3):191-193.

[6]清◦徐松.宋会要辑稿◦崇儒三[M].北京:中华书局,1957:217.

[7]刘理想.我国古代医生社会地位变化及对医学发展的影响[J].中华医史杂志,2003,33(2):82-85.

[8]元◦脱脱.宋史◦太祖纪[M].北京:中华书局,1985:50.

[9]宋◦王怀隐.太平圣惠方◦序[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58:3.

[10]韩毅.宋代医学诏令及其对宋代医学的影响[J].中医文献杂志,2008(1):4-7.

[11]张珍玉.王道与医理-浅谈儒学思想对中医学之影响[J].中医药学报,2003,31(4):3-5.

[12]赵鸿君.宋代医学发展及医籍对后世的影响探微[J].中医药学刊,2001,19(1):15.

[13]张胜,秦竹,熊洪艳,等.宋明理学知行观对中药理论发展的影响[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25(1):1-2.

[14]张玉才,万四妹.新安医学的历史地位及影响[J].中医文献杂志,2004(4):4-7.

[15]张玉才.新安医学的儒学传统[J].上海中医药杂志,1998(7):35.

[16]秦文斌,俞志高.吴医谈概[J].吴中医学研究,1992(1):26.

[17]金◦张子和.儒门事亲[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3.

[18]唐◦李延寿.北史◦艺术传下◦许智藏[M].北京:中华书局,2003:1816.

[19]周晓菲,张其成.中医医德溯源[J].吉林中医药,2009,29(8):730.

[20]魏露苓.从医诗看明季文人对医德医术的评价[J].中华医史杂志 ,2005,35(3):171.

[21]李似珍.从陈高由儒转医看宋代的儒医现象[J].医古文知识,2001(4):4-6.

[22]林毅.从儒医现象论儒家文化对中医人格素质的影响[J].医学与哲学,1996,17(4):196.

[23]明◦徐春甫.古今医统大全[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1:209.

[24]张焱.从孙思邈的“大医习业”看中医人才的知识结构[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24(2):121.

R249.1

A

1007-4813(2010)01-0001-04

郭殿彬(1977-),男,医史文献专业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食品药用史。

吴鸿洲,男,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Tel:021-51322712 E-mail:shccn@163.com。

2009-12-07)

猜你喜欢
医家儒学医学
医学的进步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你必须知道的事
儒学交流在路上
新安医家吴楚《吴氏医验录》补中益气法辨治特色
医学
宋代儒学对汉唐儒学的突破
什么是儒学之本
医学、生命科学类
“正统四象说” 与“医家四象说” 相关问题辨析
清代著名医家莫枚士之《经方例释》临证用药思路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