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治疗失眠证

2010-04-03 06:57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0年1期
关键词:心脾失眠症安神

郭 岳

(天津市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天津 300120)

中医药治疗失眠证

郭 岳

(天津市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天津 300120)

随着社会发展,竞争不断加剧,生活节奏加快,生存压力加大,失眠证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长期失眠者的严重意外事故和外伤发病率明显高于正常人,中医药采用辨证论治、专方验方、针灸理疗等方法,在治疗失眠证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与实践经验。

失眠证/中医药疗法;心脾两虚;心肾不交;安神镇惊

随着社会发展,竞争不断加剧,生活节奏加快,生存压力加大,失眠证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长期失眠者的严重意外事故和外伤发病率明显高于正常人,中医药采用辨证论治、专方验方、针灸理疗等方法,在治疗失眠证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与实践经验。

1 病因病机

中医认为,本病发病原因较多,思虑劳倦、内伤心脾、心肾不交、阴虚火旺、胃中不和等均可影响心神而导致不寐,并与心、脾、肝、肾及阴血不足有关。

邓铁涛[1]认为病因有七情所伤、饮食失节、劳倦过度等,但以情志所伤为最多见,病位则以心、肝、胆、脾、胃为主,总的病机是阳盛阴衰、阴阳失交。苏泓等[2]认为当今失眠证的诱发因素以精神因素为主,故提出临床辨证当从肝论治立法,以治肝为中心,兼顾调整他脏功能。秦阳君等[3]认为失眠病位在心,涉及肝脾肾,由肝郁到肝火,既存在营卫不和、阴阳失调,又出现升降失常、心肾失交后经络失通、心神失养,病机关键为阳不入阴。滕晶等[4]指出情志内伤是失眠的主要病因,心神不安是失眠的重要病机,七情致病必由肝起,首先伤气进而产生一系列的病理变化,导致心神不宁,神不守舍,其病源在肝,心为传变之所。刘彦廷等[5]经过长期的临床观察和总结,认为失眠在临床上主要为痰热内阻所致,多侵犯少阳和阳明两经,为多火多痰之疾,且兼夹证较多。针对痰热内阻病机,以温胆汤为主方,结合兼夹证灵活辨治。

2 治疗方法

2.1 辨证论治 邹毅渠[6]将失眠分为4型:心脾两虚型,治以补益心脾,益气养血,安神定志;心肾不交型,治以滋肾降火,交通心肾;心虚胆怯型,治以益气养血,安神镇惊;痰热内扰型,治以清热化痰,养心安神,收效颇佳。郁青萍等[7]根据失眠与时相的特殊关系,辨时治疗失眠50例,总有效率92.2%。许凤华[8]以分调阴阳为治疗大法,分方、分时调阴阳。按“因时治宜”的观点,结合人体睡眠—觉醒的周期规律,对失眠的治疗采取分时而治的原则。

2.2 专方治验 范文东等[9]应用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顽固性失眠症56例,总有效率为92.9%。王建欣[10]用柴胡疏肝散合酸枣仁汤加减治疗不寐43例,总有效率为95.35%。李逊[11]采用柴胡疏肝散合黄连温胆汤加减治疗肝郁痰热型不寐证35例,总有效率为85.7%。屈沂[12]以柴胡疏肝散加味治疗顽固性失眠50例,总有效率为92%。周晓波[13]用逍遥丸加味治疗50例,总有效率为94%。黎其龙[14]用天王补心丹加减治疗68例,总有效率94.12%。陈洪艳[15]采用潜阳宁神汤为基本方,随证加减治疗48例,总有效率达85.42%。张飚[16]予酸枣仁汤合交泰丸加减治疗不寐50例,总有效率为94%。孟小丽[17]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在西药舍乐安定、谷维素治疗基础上,从阳虚痰阻论治失眠32例,总有效率为84.4%。姜竹成[18]用天王补心合剂治疗心肾不交型失眠27例,疗效满意。孙晓萍[19]采用归脾汤加减治疗23例,总有效率为91.3%。冯向亮[20]以加味归脾汤观察治疗心脾两虚不寐38例,总有效率为89.5%。邓存国[21]以活血化瘀法论治60例,治愈31例,显效15例,有效11例。

2.3 针灸及其他疗法 武连仲[22]治疗失眠从心论治,分3型:心火气结型,清泻心火,药用泻心汤,辅以针刺郄门、少府、丰隆、前廉泉、人中(均用泻法)加舌根舌尖点刺交通心肾;阳明实证型,治从阳明,若积滞腑实,通腑和胃降逆,清泻阳明,用消食导滞方药和承气汤加减,针刺鸠尾、中脘、梁门、丰隆、前廉泉,以湿浊为主、痰湿阻滞,治疗重在疏肝理气、化痰祛湿,针刺太冲、中渚、中脘、足三里、丰隆、前廉泉;虚证,以阴不足为主,治以养血安神、补益心脾,用归脾汤加减,针刺上星透百会、印堂、完骨、前廉泉、舌根舌尖点刺交通心肾、脾俞、三阴交、心俞、神门,疗效满意。靳瑞教授[23]根据长期治疗经验,总结出“眠三针”疗法,即主穴:四神针(百会穴前后左右各旁开1.5寸)、内关、三阴交。内关用泻法,三阴交用补法,疗效满意。袁良[24]将85例不寐症患者根据其病因、病机分为心脾两虚型、阴虚火旺型、胃腑不和型、肝火上扰型,从众多的交会穴中精选出三阴交、关元、大椎3个交会穴进行治疗,总有效率为96.4%。结论:三阴交、关元、大椎3穴相配可以调节阴阳之气,使阴阳平衡,是治疗不寐症的有效方法。王素梅[25-26]以电针(主穴:百会、安神、神门、足三里、三阴交、太冲)加耳穴(神门、心、肾、交感、内分泌、神经衰弱点)用熏蒸法治疗失眠41例,用安神熏剂(雁日红 300 g,夜交藤300 g,丹参50 g,苦参根300 g)加水3 000 mL煎至1 500 mL分瓶装,每瓶500 mL,每次250 mL及5%薄荷醑 2 mL,加入冰罩式油机进行熏蒸治疗。总有效率达92.7%。

3 结语

近年来中医药治疗失眠证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具有较多的优势,积累了一定的经验,论证了中医学辨证论治思想的正确性,发展空间很大。但从总体来看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1)诊断、辨证分型标准和疗效评定标准不统一,临床疗效缺乏客观性。病因病机研究仍处于经验医学状态,缺乏相应的实验室指标。(2)临床研究仍停留在宏观观察上,缺乏重复性,其成果尚难作为辨证依据。(3)动物实验及药理研究开展的少,中医药治疗失眠的机制研究尚不深入。今后科研设计应严格按照循证医学的要求进行,向科学、严谨的方向发展,以加强其论证强度和可信度,更好的指导于临床。并利用现代制药手段尽早研制出疗效确切、使用简单的新剂型,把中医药治疗失眠的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阶段。

:

[1]徐云生.邓铁涛教授治疗失眠的经验[J].新中医,2000,32(6):5-6.

[2]苏泓,王翘楚.王翘楚教授从肝论治失眠症[J].中医药通报,2006,5(1):51-52.

[3]秦瑞君,李国臣,崔文艺.试析失眠的中医病机[J].辽宁中医杂志,2006,33(1):34-35.

[4]滕晶,张继香.谈失眠从心肝论治[J].山东中医杂志,2005,24(1):6-7.

[5]刘彦廷,许嵘.从痰热内阻治疗失眠之探讨[J].江西中医药,2006,37(1):17.

[6]邹毅渠.中医治疗不寐的体会[J].四川中医,2005,23(9):20-21.

[7]郁青萍,高翔.辨时治疗失眠50例[J].中医药学刊,2006,24(4):763.

[8]许凤华.分调阴阳法治疗失眠[J].河北中医,2006,28(6):436-437.

[9]范文东,章浩军,张碧莲.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顽固性失眠56 例[J].国医论坛,2006,21(1):19-20.

[10]王建欣.柴胡疏肝散合酸枣仁汤加减治疗不寐43例[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8,22(12):34.

[11]李逊.柴胡疏肝散合黄连温胆汤加减治疗肝郁痰热型不寐证35例[J].黑龙江中医药,2008(2):31.

[12]屈沂.柴胡疏肝散加味治疗顽固性失眠 50例[J].河南中医,2007,27(6):28.

[13]周晓波.逍遥丸加味治疗失眠症临床观察[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7,41(8):39-40.

[14]黎其龙.天王补心丹加减治疗失眠68例[J].广西中医学院学报,2007,10(2):15-16.

[15]陈洪艳.潜阳宁神汤加味治疗失眠症48例[J].中国疗养医学,2007,16(8):456.

[16]张飚.酸枣仁汤合交泰丸加减治疗不寐 50例[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24(1):64-65.

[17]孟小丽.从阳虚痰阻论治失眠32例疗效观察[J].中医中药,2007,4(6):219.

[18]姜竹成.天王补心合剂治疗心肾不交型失眠的临床研究[J].四川中医,2006,24(7):62-63.

[19]孙晓萍.归脾汤加减治疗失眠症23例[J].光明中医,2009,24(2):282-283.

[20]冯向亮.加味归脾汤治疗心脾两虚不寐疗效观察[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9,21(3):219.

[21]邓存国.活血化瘀法治疗失眠60例[J].新中医,2007,39(3):56.

[22]藏静宜,姚亚红.武连仲治疗失眠经验[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8(6):1-5.

[23]余瑾,袁青.靳瑞教授针灸治疗失眠症经验介绍[J].新中医,2007,39(7):10-11.

[24]袁良.针刺交会穴治疗不寐症 85例[J].陕西中医,2009,30(7):883-884.

[25]王素梅.电针加耳穴贴压治疗失眠症28例疗效观察[J].新中医,2006,38(10):70.

[26]郭翠莲.中医熏蒸法治疗失眠症41例[J].福建中医2006,37(1):37.

R256.23

B

1007-4813(2010)01-0027-02

郭 岳(1975-),男,学士学位,主治医师。研究方向:中医药治疗失眠证。

2009-10-14)

猜你喜欢
心脾失眠症安神
床头挂香囊,安神又助眠
新九针治疗失眠症验案1则
醒酒安神,用“五灵脂丸”
过桃花村
分清安眠药与安神药
茶香沁心脾 茶方养五脏——乐氏同仁茶饮
浅谈蒙医诊治失眠症
蒙医药治疗失眠症30例临床观察
宁神定志汤治疗失眠症临床观察
安卧汤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9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