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中的直观教学

2010-04-04 06:42周小春
成才 2010年7期
关键词:学具黄花教具

■周小春

浅谈小学数学中的直观教学

■周小春

所谓小学数学中的直观教学,就是指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充分运用实物、模型、挂图等教具和学具,通过实际操作、考察、观察等活动,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直观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一种最常用的、也是最为独立自主的教学辅助手段。

一、直观教学有利于概念的掌握

小学数学中反映数和形本质属性的数字、图形、名词术语和定义、法则等都是数学概念,教师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入手,充分运用实物、教具、学具、图表等进行直观教学,既能使学生正确、清晰、完整地理解数学概念,又有助于学生数学思维的提高。如教学三角形的内角和时,若直接给出定理,学生也会做题,但他们对问题的探索过程、知识的形成过程和结论的检验过程便会一无所知,而若让他们自己动手折一折,把三内角拼成直角、平角,通过观察、分析,发现“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的定理,那么这种通过直观教学,自己动手、动脑获得知识的过程,不仅可使学生享受到成功的乐趣,而且印象深刻,记忆牢固。

二、直观教学可以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直观教学可以更充分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挥其主观能动性,通过演示、操作,让学生去看一看,摆一摆,想一想,强化知识的产生过程,自己发现知识的内在联系,他们便能更准确地把握知识,更熟练地运用知识。如在教学比多比少应用题时,直观教学更是必不可少的方法。有这样的一组题目:①黄花8朵,红花比黄花多2朵,求红花有多少朵?②黄花8朵,红花比黄花少2朵,求有多少朵红花?这类题,可以拿出学具上下两排摆放,则加和减一目了然,具体直观,既清晰、明了,又使学生极易理解算理,其所起的作用是教师枯燥的讲解所无法比拟的。

三、直观教学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处于初级阶段,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注意力易分散,而直观教学具有形象具体的优点,它易于被学生接受,使学生在看得见、摸得着的直观中,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具体,从而学好数学。通过直观教学,可以把数学中某些抽象的逻辑关系,变成儿童感兴趣的、可以接受的形式,再借助于语言的调节,就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他们对数学知识的掌握。因此,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直观教学的作用。不过运用直观教学也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直观教学所使用的教具(实物、演示器、图片等)和学生操作用的学具应注重实用性和统一性。实用性要求直观教学中所使用的教具、学具应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代表性,必须与教材同步,这样才便于学生感知与数学知识的联系,方便教师的讲解,促进表象的转化。统一性要求教师所使用的教具与学生所使用的学具应保持一致,也可以直接用教具让学生“板演”,避免教师讲解与学生接受的脱节,以促进学生积极思考,帮助理解所学知识。

第二,直观教学中要注意演示与动手操作的步骤与过程的观察以及结果的分析与概括。可以采用教师演示,同时学生观察并口述每一个步骤和过程,然后再让学生自己动手,最后师生共同概括结论的形式,从而把形象思维上升到抽象思维,促进知识的形成与内化,这样便于学生更灵活地掌握和运用所学的知识,避免“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以更有效地训练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发展他们的智力。

第三,直观教学要把握恰当的时机与时间。教具的演示和学具的操作都要与课堂教学内容及课堂教学实际紧密联系,突出直观性、形象性,达到凝聚注意力,激发兴趣,形成表象,把握知识点的目的。该什么时候用就什么时候用,防止滥用,这样才能使直观教学更好地为课堂教学服务,真正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坚持直观原则有利于小学生智力的开发和能力的培养,合理、正确地使用直观教学是发展学生观察力、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和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好方法。

(作者单位:武汉市黄陂区六指街新华小学)

责任编辑 廖林

猜你喜欢
学具黄花教具
云小萱:助大同黄花飘香
三利黄花:三代人专注59年
黄花梁啊黄花香
路边种黄花“一种三得”
自制玩教具《拼拼乐》
以低成本学具助力初中生物学教学
初中物理自制教具应用探讨
利用学具构造一道几何反例图形
小学数学学具在课堂实践活动中的创新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