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然我自抱冰壶
——读杨建平先生的《潇湘涛声》

2010-04-07 13:00杨金砖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0年1期
关键词:潇湘杨先生诗词

杨金砖

(湖南科技学院 图书馆,湖南 永州 425100)

悠然我自抱冰壶
——读杨建平先生的《潇湘涛声》

杨金砖

(湖南科技学院 图书馆,湖南 永州 425100)

《潇湘涛声》是杨建平先生近年潜心诗歌创作的一部力作,共收录诗词曲近300首。细品《潇湘涛声》,仿若有一种幽兰之香自远而近,沁人心脾,给人以莫大愉悦与兴奋,总的概括起来,有四个方面的特点:一是言志,用诗词表达自己的志向、抱负和追求;二是哲理,让人读后深受启迪;三是览胜,观天下山水而开拓胸境;四是感怀,感人生短暂而自悟菩提。

《潇湘涛声》;潇湘文学;诗歌;杨建平

我认识杨建平先生,大约是在二十年前,全国杨万里学术研讨会在我校召开,时任冷水滩市(现冷水滩区)副市长的杨建平先生应邀参加了会议,会议期间我们有缘得以相识。后来,由于各自工作的原由,相聚的机会不多,只是偶尔间电话联系,互相问候。然而,未想到的是,近两年我不断地从《红袖添香》、《中国散文》、《紫竹林文学》、《驿站文学》等大型文学网站和一些杂志上读到他的诗作,于是,因文学兴趣的相投而交流的机会也变得频繁起来,进而由相识而相知,由相知而成莫逆好友。

2008年冬,杨先生拿来一沓厚厚的书稿,名曰《潇湘涛声》,要我为此书作序,令我有些惊焉。我提笔胡乱写了一篇小文以应付了事,几个月后他再来我处时,书已由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并且印制十分精美,这令我大为惊焉。因为在当下这个文学滑落、物欲高涨的年代,一位从政近三十年的地方官员,在退休后不是去安享清福,而是笔耕不辍,考虑着如何在文学事业上尽一份责任,在文化建设上添一抔泥土,其精神无不让我敬佩不已。

关于格律诗词创作,杨先生虽入道时间不长,但进步很快,创作甚丰,这不仅得益于他过去几十年中阅历的积累与知识的沉淀,更得益于他的勤奋与执著。在《红袖添香》的《简介》中他这样写道:“大学毕业,在中学从教几年,后入党政机关工作,仕途坎坷,衙斋任重,黑发磨成霜雪色。虽学理科,也喜文字,常乘隙写一些散文或诗歌,将自己所见所闻和感受记录下来。从2007年3月起,习作格律诗词,顺便写来,聊以自娱。”也正是这种无欲无求的自娱,未想一年多年时间下来,竟在相关文学网站和纸媒报刊发表了数百首诗词,并引来许多素未相识的读者的好评,使其获得仕途中从未有过的快乐与惬意。

细品《潇湘涛声》,仿若有一种幽兰之香自远而近,沁人心脾,给人以莫大愉悦与兴奋,总的概括起来,有如下四个方面的特点:

一 言志:用诗词表达自己的志向、抱负和追求

诗是源于心胸之间的一种不可名状的情愫,一种自然天籁的感悟,它发而为声,记声为文,于是便有了诗。孔子曰“诗言志。”“志”即文人士子的心中之言。如清人郑板桥的《潍县暑画竹呈年伯括》: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这首诗首句写诗人夜深人静睡不着觉,听到风吹竹叶声,次句写诗人将竹叶声与民间的疾苦联系在一起,这显然是诗人对人民疾苦长期关心的结果,诗人心系民间疾苦的情怀不言而喻了。第三句一转,写官小,但一些小官也不但不关心人民疾苦,反而骑在老伯姓头上作威作褔。第四句写既使官小,也要将老伯姓方方面面,大大小小的事挂在心头。诗表达了作者当官要为老伯姓谋福祉的志向。

读杨建平先生的诗,我们看到了他的志向和心系民间疾苦的情怀。他的《七律·岳阳楼上悟人生》:

岳阳楼上悟人生,羡煞君山矗洞庭。

波撼乾坤得意水,浪击瀛岛不伤棱。

宁捐荆楚三春景,不慕雄楼半点名。

先后忧乐常入耳,万家灯火总关情。

这首诗写作者登上岳阳楼,读了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之后,再极目眺望,碧螺如黛的君山千百年来默默地耸立在浩荡无边的烟波淡水之中,这喻意不正是“淡泊人生”吗?这是作者“羡煞君山醉洞庭”的原因之一。颔联进而写洞庭湖水潮起潮涌,大浪日夜冲出君山,而君山四周的岩石未受到半点损害。一种“威武不屈”的灵魂呈现在读者眼前。颈联转折,君山虽在强大的浪击下,不仅不伤棱,而且它还以优美的景色来装扮荆楚大地,而不与岳阳楼争半点名声。这不正是“无私奉献,不追名逐利”吗。尾联结得非常好,写作者要常记住“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古训,当官要把老百姓大大小小,方方面面的事都要挂在心头。这首诗是作者1990年任冷水滩市副市长时,赴岳阳参加全省卫生工作会议时登岳阳楼而作,2007年修改成格律诗。这是作者志向的表达,也是为官的行为规范。这正是作者“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权为民所用”的具体表达。

又如1994年5月作者任中共冷水滩市委副书记时作的一首《七绝·水与舟》:

滔滔江水向东流,既载民心亦载舟。

你与民心共舟济,民心载你万年舟。

这首诗辩证地阐明了“官”与“民”的关系如同“舟”与“水”的关系一样,既可载舟也可覆舟,为官者若与老百姓风雨同舟,艰难与共,老百姓就会永远拥戴你。从这首诗里我们不难看出作者骨子里的民本思想的流淌。

再如作者填的一首《菩萨蛮》词:

高楼栉比霓灯舞,中间还有无房苦。何处觅仙方,医得眼底疮。

上苍施喜雨,我辈宏图举。凭借好时光,力排瓦上霜。

这首词的上半片:“高楼栉比霓灯舞,中间还有无房苦。”表明身为市房地产管理局局长的杨先生把弱势群体的住房困难问题时时挂在心头。“何处觅仙方,医得眼底疮”。进一步写作者日夜思虑着怎么解决这一难题。词的下半片:“上苍施喜雨,我辈宏图举”。 写党中央国务院为解决城镇住房难的问题号令各级党委政府建廉租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并颁布了优惠政策,作者与同志们兴致勃勃制订全市“两房”建设的规划,抓紧建设“两房”。“凭借好时光,力排瓦上霜”。表明作者要抓住党和政府高度重视两房建设这一机遇,尽力解决这个事关民生的大问题。这首词充分体现了作者关心弱势群体,力图解决城镇住房难的雄心壮志。还如杨先生作的[中吕]山坡羊曲:

春风微度,朝霞初露,潇湘策马乡间路。起宏图,锁心孚,锄禾种玉无晨暮,好给庶民徐去苦。鸪,总是哺;鸬,总在捕。

我们读完这首《山坡羊》曲,再看完这两个注释,作者为官“利为民所谋”的高尚情怀便一目了然。

杨先生说:“习作古典诗词,顺便写来,聊以自娱”。这“随便写来”,却零散地记录了他从政的历程,这“聊以自娱”,是把“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权为民所用”看成是最高乐趣。读它的诗,我们从欣赏他的诗艺中看到了他的为官之道,为人之道。

二 哲理:让人读后深受启迪

诗词主要是抒情的,但说理也是诗词的功能之一,古人常用诗歌体裁来说大道理,如李白的《越中览古》:

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唯有鹧鸪飞。

这首诗写吴、越两国斗争的一段史。此诗说明了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的道理。作者把失败者因为发愤图强而走向胜利,胜利者因为骄奢淫逸而走向灭亡的哲理巧妙地融化在诗中。

在杨先生的诗词中,不时彰显理性的光芒,读后给人以智慧的启迪。如《七律·无题》:

无端世事费神敲,反复琢磨原理昭。

大业伴随憔悴起,书香总与苦寒熬。

自骄埋下贫知种,贪欲滋生罪孽苗。

玉有瑕痕难琢器,人无邪念品才高。

这首诗无须作注解我们都能读懂,诗却在浅显的说理中蕴藏着深厚的哲理,耐人寻味。使人从读诗中得到启发,受到教育和警策。又如他的《蝶恋花·元宵观灯猜灯谜》:

起舞龙狮奔玉宇。天上人间,擂响阳春鼓。看尽灯花云里雾,大千世界深深悟。

人海茫茫猜谜语。谜底无声,字字风和雨。斗雨击风搏浪去,行云流水须抓住。

词的上片,写元宵晚,龙舞狮跃、一派繁荣昌盛的景象,三、四句写神州大地战鼓催春,新的任务,新的征程又开始了;第五、六句笔锋一转,触景生情,含蓄地指出在这大好形势下还存在各种困难,我们要认真分析复杂多变的形势,在五彩缤纷的世界里,把握好时代的脉搏。词的下片紧密地承接上片,第一句写猜谜的情景,在龙腾狮跃的元宵之夜,在人海涌动的繁华大街,来猜出谜语;二、三句峰回路转地写谜底是没有声音的,但每个字都充满风和雨;含蓄地表达了干任何事都会有各种困难和矛盾,但又充满生机与活力、艰难和艰辛。五、六句是警策之句,人生要到大风大浪中去拼搏,要紧紧抓住瞬息即逝的机遇和短暂的金色年华,干一番事业。杨先生的诗词写景、抒情、说理融会贯通,思想丰富,诗词中的哲理是从现实生活中提炼出来的,又回到现实中去,读后给人以启示,余味无穷。

三 览胜:观天下山水而开拓胸境

诗歌的主题主要是情,诗的题材主要是景,诗歌实际上是情与景结合的产物。“人秉七情,应物所感;感物咏志,莫非自然。”刘勰在《明诗》中的这段话说明了世间万物对诗人的情感的触发作用。如朱熹的《春日》: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诗歌描写诗人在春光明媚的日子去泗水郊外踏青,眼前的春色一望无际,给人焕然一新的感觉,到处都能感受到扑面而来的春天气息,春把大地装点得万紫千红,百花争艳,抒发了诗人热爱春天,热爱祖国的情怀。

杨先生担任领导职务近三十年,由于工作原因,如招商引资,项目洽谈,开会,考察等,他北至天山、呼伦贝尔大草原,南及海南三亚,东上泰山之顶,西进雪域昆仑。祖国的秀丽河山,给了他爽心悦情的欣喜,同时也给了他创作的灵感。他用诗歌真切地描写祖国山河的壮丽,满腔热忱地歌颂在党的领导下祖国欣欣向荣,蒸蒸日上的大好形势,如《呼伦贝尔大草原》:“翠色铺茸接远疆,挥鞭云外牧牛羊。”草原的辽阔、牧羊人的喜悦尽现眼前。《秦淮河之夜》:“轻弹琴瑟漾波微,慢举茗香望月辉。”描绘了金陵夜色的幽静与百姓生活的幸福。尤其是《七律·人间仙境——九寨沟》诗写得更有情趣:其通过“碧海”、“游龙”、“彩岚”、“翔凤”、“鸟语”几个意象的巧妙组合,将一幅秀丽绝美的山水图呈现在读者的面前。游走在这仙境般的碧海彩岚之中,聆听那清翠悦耳的山间鸟语,满山的红叶在微风中摇曳,溪水在裸露的树根间滑流,耐寒的小银鱼在湛蓝的海子里游动,自然是这样的安宁,大地是这样的壮美,生命是这样的鲜活,。再读他的《七律·登滕王阁》:

是谁运笔画天娆?一幅丹青绝世娇。

碧海游龙频戏水,彩岚翔凤屡还巢。

啄花鸟语清音渺,出翠琴弦叠韵嘹。

极限风光非幻境,回眸疑上九重霄。

滕王阁矗赣江隈,三次登临眼界开。

黄鹤北随云水至,鄱阳东抱海天来。

比邻大厦连沧壁,隔岸书声拂玉台。

旭日东升光万丈,琼花玉树九州裁。

这首诗立意新颖,主题鲜明,对仗工整,意境开阔。颔联把滕王阁的雄伟壮观描写得淋漓尽致,把万里江山描绘得壮丽多娇。颈联写滕王阁相邻的高楼大厦连接到天上的星座,河对岸朗朗书声传到滕王阁来。把南昌近些年来城市建设的高速发展,各项事业欣欣向荣,人民幸福安康描写得有声有色。尾联既承接首联又总结全诗,进一步写作者登上楼台“眼界开”,祖国的改革开放,像东升的旭日,前途无限,神州大地生机勃勃。如此气势磅礴,一气呵成的美妙诗句竞出自刚退休的地方官员之笔下,若无十载冰霜苦,那得梅花扑鼻香。

杨先生写景抒情的诗词并不仅仅局限于神州大地,他还用诗词描写外国风情,在书的《后记》中他提到:“曾七次奉命出国,到过美洲、欧洲、澳洲,东南亚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从罗马到巴黎,从夏威夷到渥太华,从圣地亚哥到东京,从悉尼到奥克兰,到从阿尔尔卑斯山到富士山,从马六甲到博斯普鲁斯海峡。异域的湖光山色、文化民俗,深深地吸引着作者的目光,并不断地在作者的笔下演绎成跳动的文字,幻化成流动的诗句。如坐在威尼斯的小船上,感觉是“梦里神游一座城,巷街水筑小桥横”;在越南下龙湾则是“画舫轻摇动银汉,珊瑚微露闪斓斑”。诚然,异域的风光是美丽的,但社会并非一味和谐。如作者在渡过连接太平洋与印度洋的马六甲海峡,登上吉隆坡“双峰塔“眺望时,发现在经济、科技发达的西方文明的土壤里,在纸醉金迷的霓虹灯下也不乏人性的变异与灵魂的扭曲:“眺望海峡船逐浪,回眸云顶赌眉红”。在意大利罗马他观察到的是:“喷泉乐起千姿舞,宫阙霓生倩影浮”。在泰国巴堤雅他的感悟是:“残花入市明标价,佳丽丰胸半女身,艳舞笙歌城不夜,繁华深处有烟尘”。在美国拉斯韦加斯他的感叹是“人性弱点开发易,吞象巴蛇几时休?”等等。可见,作者在完成出访任务的同时还用自己的视觉去审阅异域文化,尝试着用中国古典诗词描绘异域风情,并将旋律定位在“不同肤色月同明”(《渥太华秋日一瞥》)“通商渡海总蝉联”(《韩国济洲天地缘》)“任她英语话西东,我把五星旌颂。”(《在纽约参观联合国大厦》)的高处,这样的谋篇构思就颇见境界,颇具匠心了。

在杨先生的诗集中,记游诗占有相当的比例。如《浙赣行》、《长白山》、《游漓江》、《漫步新加坡街头》、《金温高速行》、《从广州到澳洲》、《伊斯坦布尔》、《渥太华秋日一瞥》等等,皆为记游而作。作者在《金温高速行》中这样写道:“多处悬崖飞壁过,几番穿洞架桥通。”在祟山峻岭与悬崖绝壁之间,凿出一条通途,其工程之大,其困难之重,其任务之艰,其工作之险,可想而知。作者在这里只用了“悬崖”、“飞壁”、“穿洞”、“架桥”八个字便全部勾画了出来,尤其“过”与“通”二字,用得非常之活,使诗句变得鲜活、跳荡而有文采。从这些诗词里,我们不难看出作者行文构思的巧妙和遣词造句的功力。

在杨先生的记游诗中,除了对天下名胜的记游外,更多的则是对故土的关注与对家乡的热爱。家乡的一草一木,一树一亭,无不萦回胸中,撩拨起作者那根最敏感的心弦,或引吭高歌,或放声吟咏。于是,从浯溪写到愚溪,从潇湘平湖写到九疑山,从石棚写到秦岩。凡是故土的湖光山色、亭阁楼台,无不以满腔的激情去倾力歌颂。“紫霞丛翠拥雄楼,洞底琴弦叠韵悠。”(《朝阳岩》)“满江翡翠浮灵玉,画尽潇湘夜雨图。”(《萍岛》)“回龙高矮任云猜,碧绿潇湘眼底来。”(《回龙塔》)“万顷平湖漾碧波,画船破浪在银河。”(《潇湘平湖》)“筏载欢声飘险浪,岚浮仙阁倚青峦。舜皇圣水凉天下,何必瑶池采露丹。”(《舜皇山》)“珍珠落处星空灿,金鲤腾时碧浪宽,水复山重生妙境,天高海阔任龙蟠。”(《青龙洞》)。“峰连五岭海天阔,浪接潇湘云水长。迟绽杜鹃逗鸣鸟,落霞犹带古松香。”(《阳明山》)等等,潇湘山水的神奇与壮丽,真是如陆游所云:“挥毫当得江山助,不到潇湘岂有诗。”杨先生描绘永州山水的诗在《红袖添香》上发表后,多个大型文学网站立即转载,《紫竹林文学》、《故事会》等文学杂志几乎全部转载。从读他的诗中,众多人认识了永州,了解了永州,提高了永州的知名度。

四 感怀:感人生短暂而自悟菩提

咏史感怀,也是杨先生诗作的一大特点。譬如《游兰亭》、《骊山怀古》、《曲阜孔庙》、《成都武侯祠》、《乾陵无字碑》、《瞻仰韶山》、《登泰山》、《纽约自由女神像》等篇章,以亭台、山川、庙宇、碑石为象征,通过对历史陈迹的重新发掘与审视,从而抒发作者内心深处的无限感怀。如《七绝·乾陵无字碑》:

帝墓恢宏有阙台,御碑无字费神猜。

人能读尽唐朝史,唯有媚娘读又呆。

武则天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一位传奇人物。对她的评价,史书上褒贬不一,争议甚大。她心胸狭窄但又唯才是爱;她刚愎自用但又纳谏如流;她英明果敢但又狐疑一切;她聪敏睿智但又昏庸至极。因此,是非功过显然难以用寥寥几语去加以界定。自己不便说好,儿王帝不好说坏,于是,墓前树起的那块“无字碑”,只好这样一代一代的“无字”下去,让那些“为王帝做家谱”的史官们也莫可奈何。然而,站在这“无字碑”前,平头百姓也就只有“猜”与“呆”的份了。还有《骊山怀古(二)》:

绣岭幽王筑殿雄,星辰池暖抚娇容。

江山即骋西戎马,歌舞还飘老母峰。

褒姒枕边垂粉泪,君王朝上易东宫。

戏侯峰火何时息,车染朱殷草染红。

作者紧紧抓住西周幽王在骊山绣岭筑骊宫,在温泉喷涌处建星辰汤池,沉溺于褒姒的美色中,废申王后,立褒姒为后,废太子宜臼,立伯服为太子,进一步激发了内外矛盾。为博得褒姒一笑,竟“峰火戏诸侯”。……西戎入侵(人们常说的犬戎之乱),幽王血溅骊山这一历史事件,告诫人们,发人深省。还有《黄埔军校(二)》:“败阵皆因逆潮转,参天总是与根同。干戈平息硝烟路,血甲深藏史鉴中。”这些咏史感怀诗,反映出了作者对历史的娴熟;这些咏史感怀诗的立意,让人登山峰,见高度。

抒情感怀之作最忌平庸与平淡。言之有物,物之有境,才能立意深远;浑然天成,才能形若流水。杨先生的感怀之作,之所以有新意,并且值得一读,也就是在谋篇与立意上是下了功夫的,在每篇之中都有一二联新鲜句子,给人以视角的冲击与阅读的惊喜。如写中秋月夜的“桂香”:“疑是嫦娥思故旧,重抛香露下潇湘。”(《中秋夜》)写当下社会男女情爱之轻薄:“晨如炉火严冬旺,暮若秋霜落叶枯。”(《七夕》)写因赌而毁的家庭:“冷月峭寒褴被裹,青蚨飞尽赌夫徊。”(《闺房泪》)感情真切,用词独到,状情绘景,栩栩如生,刻画现实,入木三分。

有人告我说:领导干部退下来很难适应环境和节奏的转变,有一种莫名的失落感。杨先生却以平和的心情从容相对,挥毫诗海,笔耕不辍。最值得称道的是他保持着旺盛的斗志,时时想着肩上的责任——“乌纱脱尽归田后,草野赤心志且猷”。他的这种对人生真谛的感悟,在《临江仙·饱经岁月冰霜》一词中表现得更为尽致淋漓:

坎坷人生风雨路,倍尝岁月冰霜。如烟往事去茫茫。惊涛拍两岸,穿越万重冈。

回绕民情谋政事,丹心一片向阳。是非功过任评商。此身非我有,热血洒潇湘。

有人说真正的好诗不一定全是大诗人写出来的,有那种经历的人也能写出好诗来。我认为这话也有一定的道理,如写“怒发冲冠”的岳飞,写“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写“要留清白在人间”的于谦,写“须把乾坤力挽回”的秋瑾都不是什么大诗人。诗是情与景、思维与境界结合的产物。当今,很多精通文字娴熟格律而没有杨先生这种经历的人,是很难写出这类诗的;同样,很多有杨先生这种经历而没有一定文字功底的人也很难写出这类诗来。因此杨先生的诗词有它特殊性,这部诗词集的出版就有它的历史价值了,这也是我乐意为本书作序的原因。我真诚地祝愿作者以此为起点,在今后的创作中有更大的收获。

(责任编校:王晚霞)

book=218,ebook=566

I207

A

1673-2219(2010)01-0218-04

2009-11-20

杨金砖(1963-),男,湖南东安人,编审,主要从事潇湘文化与潇湘文学研究。

猜你喜欢
潇湘杨先生诗词
关注诗词
关注诗词
关注诗词
欢乐潇湘
一水成潇湘
潇湘花月谣
不会说话的杨先生
艺术融汇与民族屹立——盛杨先生访谈
一只不会说话的羊
不会说话的杨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