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淇奥》之“绿竹”考

2010-04-07 13:00李文艺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0年1期
关键词:毛诗绿竹尔雅

李文艺

(福建师范大学 文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7)

《诗经·淇奥》之“绿竹”考

李文艺

(福建师范大学 文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7)

《诗经·淇奥》关于“瞻彼淇奥,绿竹猗猗”中“绿竹”的解释,历代有两种不同的看法。一种为“绿,王刍也。竹,篇竹也。”另一种则是以“绿竹为竹”。是草是竹,时代久远,世事变迁,已不可确考。但从淇川地区的出土文物、朝廷对淇川地区设置的管理竹林的官职,说明了在远古时期,淇川是有竹的。此外,南北朝前,多个史料证明淇川有竹。此后,史料中不再有竹的证明。或许在南北朝前,淇川确实有竹,后因某些原因,竹林不再存在。

《诗经》;淇奥;绿竹

《淇奥》出自《诗经·卫风》,为千古传颂的著名篇章,关于“瞻彼淇奥,绿竹猗猗”中“绿竹”的解释,历代有两种不同的看法。一种以汉代毛亨的《毛传》为主,解释为“绿,王刍也。竹,篇竹也。”另一种则是以“绿竹为竹”,此种解释盛行于宋代之后。

一 “绿,王刍也。竹,篇竹也。”

(一)文本解释

汉代之后,宗《毛传》,将“绿竹”解释为“绿,王刍也。竹,篇竹也。”的有东汉的郑笺、成书于秦汉之际的《尔雅》、三国时期吴国陆玑的《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郭璞的《尔雅注疏》、唐初陆德明的《经典释文》、唐太宗时期孔颖达的《毛诗正义》等。其中唐孔颖达的《毛诗正义》为集大成者:

瞻彼淇奥,绿竹猗猗。兴也。绿,王刍也。竹,篇竹也。猗猗,美盛貌。武公质美德盛,有康叔之馀馀。绿竹并如字。《尔馀》作“ ”,音同。《韩诗》“竹”作“”,音徒沃反,云“,篇筑也”,石经同。猗,於宜反。隈,乌回反,孙炎云“水曲中也”。刍,初俱反,郭璞云:“今呼白脚莎。”莎音音禾反,一云即 音草也。音音音。 竹,本亦作“扁”,四善反,又音篇,郭四殄反,一音布典反。竹音如字,又敕六反,《韩诗》作“筑”,音同。郭云:“似小藜,赤茎节。好生道旁,可食,又杀虫。《草木疏》云:“有草似竹,高五六尺,淇水侧人谓之 竹也。”……正义曰:《释草》云:“ ,王刍。”舍人曰:“ ,一名王刍。”某氏曰:“ ,鹿音也。”又曰:“竹,篇蓄。”李巡曰:“一物二名。”郭璞曰:“似小藜,赤茎节。好生道旁,可食。”此作“竹,篇竹。”字异音同。故孙炎、某氏皆引此诗,明其同也。陆玑云:“绿竹,一草名。其茎叶似竹,青绿似,高数尺。今淇 旁生此。人谓此为绿竹。”此说亦非也。《诗》有“终朝采绿”,则绿与竹别草。故传依《尔馀》以为王刍,与篇竹异也。①二章“绿竹青青”,传云“茂盛”。卒章“绿竹如箦”,传云“积也”,言茂盛似如积聚亦为美盛=也。……

从《毛诗正义》中亦可知,与《毛诗》同时期的《韩诗》、官刻的石经均将“竹”解释为“篇竹”。可见汉代此种解释处于主流位置。

(二)文献支持

这种文献支持来自后人对淇川的实地考察。他们亲历其地,皆言淇川并无竹。因此“绿竹为竹”的解释不可成立。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卷九:“《诗》云:‘瞻彼淇奥,菉竹猗猗。’汉武帝塞決河,斩淇园之竹木以为楗;寇恂为河内,伐竹淇川,治矢百余万,以输军资。今通望淇川,并无此物,唯王刍编草,不异毛兴。”

从钱锺书先生的《管锥编》可知:清代的宋犖《筠廊偶笔》、陈锡璐《黄奶余话》卷三,程晋芳《勉行堂诗集》卷二三《过淇川》第一首皆道淇奥无竹。②

以上诸人皆亲历其地,皆言淇川并无竹。

钱锺书先生在《管锥编》中虽认为当以“绿竹为竹”,但他也认为淇川实则无竹。钱文中言淇川无竹,引北魏人及清人亲历其地为证,并引《郑风·溱洧》:“维士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芍药”,实则其地并无芍药。还有古今中外其他诗人兴到之笔来说明淇川实则无竹,只是诗人兴到之笔,或世事变迁,淇川已无竹。但钱先生引用《诗经·卫风》的另一首《竹竿》:“籊籊竹竿,以钓于淇”来证明“绿竹”指的是“竹子”而不是“王刍编草”,这不正说明淇川有竹吗?不然上古时期交通如此不发达,住于淇川边上的人家何以有竹竿去钓于淇川呢?

二 “绿竹为竹”

(一)文本解释

另一种解释则将“绿竹”解释为“绿色的竹子”。何人先持此种解释已不可考。从南宋时期的《毛诗李黄集解》可知北宋时期的王安石、程颐、苏轼已持此论。《毛诗李黄集解》中提到:

“绿”字毛氏以为“王刍也”。“竹, 竹也”陆氏以为二草名,与“终朝采绿”之“绿”同,非言其似也。毛氏之说本于《尔馀》。③予窃以为不然。传曰“淇奥 箘”。④又曰“淇水之竹,前汉武帝下淇园之竹以为楗,寇恂伐淇奥之竹以为矢。”则是淇水之有竹也明矣,不必以绿竹为草。王氏程氏⑤皆以绿竹为竹,音东坡氏有诗曰:“惟有长身大君子,依依犹得似淇奥。”则知绿竹之为竹也又明矣。观此诸说,则是瞻彼淇水之旁有此绿竹猗猗然美盛也。程氏云:“淇奥之地润泽膏沃而生绿竹。”诗人见淇水之隅有绿竹猗猗然茂盛,以兴武公之德和顺积中而英华外著有不可掩者。

南宋朱熹的《诗集传》、范处义的《诗补传》、王质的《诗总闻》、吕祖谦的《吕氏家塾读诗记》、林岊的《毛诗讲义》皆持是论。

南宋之后,诗家多以“绿竹为竹”。如元刘瑾《诗传通释》、明何楷的《诗经世本古义》、清方玉润的《诗经原始》。已鲜见以“绿竹”为“王刍编竹”。

从北宋开始,诗家即不再以“绿竹”为“王刍篇竹”,而是以“绿竹为竹”。这或许与宋代疑古思辨的时代思潮有关。值得一提的是:守旧派,如范处义⑥、林岊⑦,疑古派如朱熹、王质⑧,都以“绿竹为竹”。此后,“绿竹为竹”已成定论,从南宋到清,不曾改变。

(二)文献支持

我国学者古开弼于《农业考古》1982年第二期发表了《从我国北方竹类的历史分布看“南竹北移”的广阔前景》。文中以史实说明上古时期淇川多竹:

今河南博爱、沁阳一带,古称河内;淇水流域则在今河南淇县境内。上述两地,史载竹林最为繁茂。

《诗经·卫风》有“瞻彼淇奥,绿竹猗猗”,及“翟翟其竿,以钓于淇”的描述。据史家考证,当时的淇水沿岸曾是殷纣王的“竹箭园”。据考古发现,毗邻淇水流域的河南安阳殷墟遗址曾发掘出竹鼠遗迹,出土甲骨文中有“箙”、“笰”、“簋”等字样,皆为古代的竹编制品。《汉书·沟洫志》载,西汉元封二年,黄河缺口,汉武帝“发卒数万人塞瓠子决河,以下淇园之竹为楗”。魏晋时代河内地区仍沿袭汉代旧制,设“司竹长丞”职官管理该地区竹林。北宋重和元年,都城开封内,宋徽宗赵佶曾建有皇家园林一座,名曰“艮嶽”,內有一“竹岗”。元代至元四年,仍在怀孟(今河南沁阳、博爱一带,即河内地区)设“司竹监”管理竹园。直至清代,河内地区仍是“村村门外水,处处竹为家”。

古先生文中亦提到:“据史料分析,淇水流域的大片竹林到南北朝时已不复存在。究其原因,大致有四:毁竹拓地、兵燹毁竹、横征暴敛、自然灾害。”但究竟据何史料分析,语焉未详。

三 结 论

钱钟书《管锥编》:“窃谓诗文风景物色,有得之当时目验者,有出于一时兴到者。出于兴到,固属凭空响壁,未宜缘木求鱼;得之目验,或因世变事迁,亦不可守株待兔。”钱氏之说,实为通论。“绿竹”二句,系诗人触景起兴,读者体会其艺术意味即可:究竟是竹是草,并没有强求的必要。

我们作为对《淇奥》这首诗歌的欣赏者,只需体会其中的艺术意味,确实没有强求是竹是草的必要。但作为对《诗经》时期竹文学的研究,则有考察的必要。学者在提到早在《诗经》时期就有关于竹子的文学作品时,无一例外的提到了《淇奥》这首诗作为代表作。至于是草是竹,时代久远,世事变迁,已不可确考。我们只能从浩瀚的古书中捕捉到只言片语。但从淇川地区的出土文物、从朝廷对淇川地区设置的管理竹林的官职,至少说明了在远古时期,淇川是有竹的。另外,南北朝前,多个史料证明淇川有竹。南北朝后,史料中不再有竹的证明。或许确如古先生文中所说:在南北朝前,淇川确实有竹,南北朝时期,因某些原因,竹林不再存在。

注 释:

①案:《尔雅》成书在《毛传》之后,并非《毛传》依《尔雅》。详见《四库总目提要》中的《尔雅注疏·小序》:曹粹中《放斋诗说》曰:“《尔雅》,毛公以前其文犹略,至郑康成时则加详。如‘学有缉熙于光明’,毛公云:‘光,广也。’康成则以为学于有光明者。而《尔雅》曰:‘缉熙,光明也。’又‘齐子岂弟’,康成以为犹‘发夕’也。而《尔雅》曰:‘岂弟,发也。’‘薄言观者’,毛公无训。‘振古如兹’,毛公曰:‘振,自也。’康成则以‘观’为多,以‘振’为古。其说皆本于《尔雅》。使《尔雅》成书在毛公前,顾得为异哉?”则其书在毛亨以后。大抵小学家缀缉旧文,递相增益,周公、孔子皆依托之词。

②详见《管锥编·毛诗正义六十则·淇奥》。

③详见①。

④今《毛传》不见此语。待考。

⑤王氏程氏:王氏指北宋王安石,程氏指北宋程颐。北宋仁宗以后,王安石《三经新义》即《诗义》、《书义》、《周礼义》成为官学,政府用以取士,南渡后即湮灭无闻。据黃开国编《经学词典》,《毛诗义》二十卷,《尚书义》十三卷,均亡。《周礼新义》二十二卷,明代亡佚,清初自《永乐大典》辑出为十六卷,编为《周官新义》,附《考工记解》二卷。今存。程颐的《程氏经说·卷三》:“淇澳之地润泽膏沃而生绿竹。竹,生物之美者,兴武公之美内充而文章威仪著于外也。”

⑥《四库总目提要》中《诗补传·小序》曰:“盖南宋之初,最攻《序》者郑樵,最尊《序》者则处义矣。”

⑦《四库总目提要》中《毛诗讲义·小序》曰:“当光宁之际,废《序》之说方盛。岊独力阐古义,以诏後生,亦可谓笃信谨守者矣。”

⑧《四库总目提要》中《诗总闻·小序》曰:“南宋之初,废《诗序》者三家,郑樵、朱子及质也。郑朱之说最著,亦最与当代相辨难。质说不字字诋《小序》,故攻之者亦稀。然其毅然自用,别出新裁,坚锐之气,乃视二家为加倍。”

(责任编校:王晚霞)

book=12,ebook=558

I222.2

A

1673-2219(2010)01-0012-02

2009-09-15

李文艺(1983-),女,广西贵港人,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2007级古代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先秦两汉文学。

猜你喜欢
毛诗绿竹尔雅
安大简《诗经》虚词异文考略
从出文看《毛诗正义》单疏本到十行本的演变
绿竹侠
周春《尔雅补注》《尔雅广疏》考辨*
《尔雅注疏》点校零识
国风·卫风·淇奥
敦煌写本《文选》李善注引《毛诗》考异
丁子峻温文俊士尔雅男神
《毛诗》与三家《诗》异同研究综述
作家尔雅《同尘》研讨会顺利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