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肠癌前切除术吻合口瘘7例治疗体会

2010-04-12 16:45,艾
实用临床医学 2010年7期
关键词:口瘘骶骨脓液

吴 洵 ,艾 斌

(南昌县人民医院普外科,南昌 330200)

吻合口瘘是中下段直肠癌前切除术比较常见的合并症[1]。为了有效控制感染,促进吻合口瘘愈合,既往常规行横结肠造瘘,给病人带来精神上苦恼,生活上不便和再次手术关瘘的痛苦。南昌县人民医院外科自2004年1月至2009年10月行直肠癌前切除术52例,发生吻合口瘘7例,现将其治疗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7例吻合口瘘发生在手术后5~10 d,其主要症状是低热和骶骨部疼痛,骶尾部引流管有脓液和粪便流出,瘘均在吻合口侧后方,左侧后方5例,右侧后方2例。最大瘘口直径约为1 cm,最小瘘口直径约为0.5 cm。

骶骨前引流和冲洗方法:取膀胱截石位,直肠前切除吻合完毕后,在骶骨前直肠吻合口左下后方放置一长约25 cm、内径0.5~0.7 cm的软乳胶管,在距肛门左侧缘约1.5~2.0 cm的左侧会阴部戳口,将乳胶管引出体外,然后用无菌盐水冲洗盆腔创面,冲洗液经引流管流出体外,最后缝合修补盆腔腹膜,引流管接负压吸引器。如果引出的液体甚少,无脓液和粪便流出,一般手术后1周左右拔管。对有吻合口瘘者,可将庆大霉素8万U置于200~500 mL的生理盐水中,经引流管冲洗,每天2~3次,负压吸引。

2 讨论

对直肠癌前切除吻合口瘘发生率的报道数字差异很大,国外报道为5%~69%之间[2],本组为13%(7/52)。

直肠癌前切除吻合口愈低,发生漏的机会愈大。发生吻合口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常见原因为吻合技术欠佳、吻合口血运不好,张力过大,吻合口肠段的脂肪组织清除不彻底,骶前积液及感染等。本组7例中,5例因吻合器使用不当,余2例因吻合口肠段脂肪组织清除不彻底,影响吻合口愈合。

吻合口瘘确诊愈早,治疗愈及时,瘘口愈易愈合。如果有骶尾部不适症状,引流管流出脓液或粪质,诊断并不困难。直肠指诊检查吻合口是否完整,对诊断小的吻合口瘘较有意义;如果吻合口尚完整,但指套带脓血或自肛门溢脓,也应考虑吻合口瘘的可能。对症状不明显而怀疑吻合口瘘者,可从肛门插入导尿管且超过吻合口,注入美蓝溶液,观察骶骨前引流管流出液体的颜色;或自引流管注入造影剂,观察造影剂是否进入直肠腔内,可早期诊断吻合口瘘。本组7例经过引流管注入造影剂后确诊为吻合口瘘。

直肠癌前切除吻合口均距肛门4~6 cm,而且在盆腔腹膜外,术后5~7 d时盆腔腹膜基本粘连,骶前感染不会扩散到腹腔内。即使发生吻合口瘘,其漏出液局限在吻合口周围,如果引流通畅,一般无发热,亦无腹膜炎的症状和体征,瘘口均有愈合倾向。本组7例吻合口瘘均无腹膜炎症状,经引流管用抗生素溶液冲洗,瘘口均在1~3周内愈合。

[1] 宰守峰,宋志军,李保义,等.直肠癌前切除术后吻合口瘘防治体会[J].中国肛肠病杂志,2002,22(2):27-28.

[2] 李强,郝希山,王家仓,等.盆腔灌洗防治直肠低位前切除术后吻合口瘘的对比研究[J].中华普通外科杂志,1999,14(4):262.

猜你喜欢
口瘘骶骨脓液
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的临床表现及病原菌分布情况研究
炎症相关指标在胃肠道肿瘤术后吻合口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乳腺炎患者乳腺脓液分离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变迁分析
淋巴细胞比值联合降钙素原对早期诊断直肠癌术后吻合口瘘的临床意义
降钙素原和C反应蛋白检测对结直肠癌吻合口瘘早期诊断的价值分析
肛周脓肿患者的脓液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分析
直肠癌低位/超低位前切除术中预防吻合口瘘的操作技巧
MRI在骶骨骨折合并骶神经损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我院2013年病原菌种类及药敏分析研究
骶骨骨折合并神经损伤21例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