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大开放、深化改革、加强联合,推动“西三角”成为中国内陆增长极

2010-04-13 01:16黄奇帆
关键词:内陆地区增长极集群

黄奇帆

扩大开放、深化改革、加强联合,推动“西三角”成为中国内陆增长极

黄奇帆

(重庆市人民政府,重庆400015)

重庆正按照中央的要求,力争在2020年建成西部地区的重要增长极、长江上游地区的经济中心和城乡统筹发展的直辖市。为实现这一目标,我们的整体战略是“三化”。即以宜居、畅通、森林、平安和健康“五个重庆”建设,推动城市化;以汽车摩托车、装备制造、石油天然气化工、材料工业、电子信息、基础能源六大支柱产业发展,推动工业化;以农村基础设施、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农民变为市民、城乡要素互动流通体系“五大工程”建设,推动城乡一体化。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深深体会到:一个地区的发展,绝不能闭门造车、自拉自唱。必须进一步扩大开放,加强与兄弟省区市合作,努力融入经济全球化。要不断深化改革,以制度保障科学发展观的全面落实。沿着这一思路,我谈三点建议:

第一,扩大开放促进内陆地区大发展。当前,中央把启动内需作为促进经济持续发展的长期战略方针,这是在中国加入W TO和世界经济一体化背景下提出的,与扩大开放并不矛盾。我国改革开放自东向西展开,内陆开放度比沿海迟滞10年~20年。与饱经国际市场洗礼的沿海同台竞技,必须补“开放”的课,扩内需与促开放并举。

内陆地区扩大开放必须要外资、外贸“双管齐下”。一是引进外资。不仅是为了资金,而且可以利用外资拥有的广阔市场、知名品牌、先进技术和科学管理。近年来,重庆利用外资形成了“全方位、宽领域、多渠道”的新模式,实现了质和量的飞跃。在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下,全球对外投资大幅萎缩,重庆利用外资却从2007年的10亿美元增加到2009年的40亿美元,两年翻两番。预计2010年还会增长50%,达到60亿美元。目前,重庆在工业、房地产、金融和现代服务业等领域各有几十亿美元的外资项目在推进。未来几年,利用外资还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二是进出口贸易。我们要努力启动内需,但是如果与世界经济隔离,就不会有前途。扩大进出口贸易要加工贸易、服务贸易、一般贸易齐头并进,缺一不可。近年来,重庆坚持“三大贸易”整体推进,进出口贸易增势喜人。预计2012年进出口贸易总额将超300亿美元,到2015年争取超过1000亿美元。如果“西三角”的“三大贸易”都迅猛发展,一定会带动中国内陆经济实现飞跃。

第二,深化改革为科学发展保驾护航。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发展方式都需要制度保障。目前存在的一些违反科学发展观和增长方式不合理的现象,有决策者的主观动机问题,也有体制机制的问题。不合理的制度必然会助长不科学的发展,必须通过改革的办法破除束缚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如现行的住房制度,总体上符合科学发展观,但也存在一些制度缺陷,使国家抑制房价上涨的效果大打折扣,造成部分老百姓住房难。实行“双轨制”改革,形成“低端有保障,中端有市场,高端有遏制”的住房制度体系,不仅能让老百姓“住有所居”,还能够释放更多消费需求。最近我们就筹资1000亿,启动公租房建设,加快推进“双轨制”住房体制改革。又如户籍制度改革。农民工在城市打工几十年,年老力衰后回到农村养老,这对他们很不公平,也不利于扩大内需。城市化的本质是把农民变成市民的过程。通过户籍制度改革,把农民工变成城市居民,符合城市化的本质要求,亦有助于释放农民工消费能量和扩大内需。再如国有企业、金融业、城乡资源要素互动和优化配置等领域,都需要在制度层面和政策层面深化改革。“西三角”可积极探索,为内陆地区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发展方式贡献智慧和力量。

第三,携手共建内陆地区新的增长极。川陕渝三地合作源远流长,新形势下更需携手共建“西三角”发展新格局。打造内陆地区新的增长极,可主要从两方面努力:

一方面,推动“西三角”内部“三通”。一是交通。力争用几年时间,建成“西三角”“一小时航空、两小时铁路、四五小时高速公路”的交通体系。目前已有较好基础,重庆、成都、西安都是内陆地区的重要交通枢纽,三市内部联通后,再联通全国,有望成为国家重要的交通枢纽,甚至成为欧亚大陆桥的桥头堡。二是流通。包括零售、批发、进出口以及保税物流等,“西三角”应打破区域壁垒,建立开放、统一、公平、透明的流通市场,实现区域流通一体化。三是融通。应允许“西三角”的金融机构,包括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如证券、保险、各种担保公司、租赁公司、信托公司、私募股权基金、风险投资基金等,在三市之间互相流动、互相融通,实现“西三角”金融市场一体化,为整个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提供强大的金融支撑。

另一方面,构建“西三角”产业集群。在“三通”的基础上,联袂打造四五个万亿级产业集群。一是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如重庆现在推动的笔记本电脑项目,可在2013年左右形成8000万台的规模。加上4000万台打印机、上千万台手机、数码相机、数百万台路由器和服务器等关联产品,将形成数万亿元的出口销售值。成都、西安可生产零部件,通过“三通”网络运到重庆组装后再出口到欧美。成都、西安的整机项目,重庆的零部件基地也可供应,这就是熙来书记讲的“一头在外、一头在内”的垂直整合加工贸易模式。这种模式是对沿海地区“两头在外”模式的创新,是内陆地区加工贸易与沿海竞争的制胜法宝。二是汽车、摩托车产业集群。重庆目前年产250万辆汽车,六七年后可翻一番,达500万辆,形成五六千亿元的销售值,加上摩托车及其零部件销售值,可形成万亿级产业链。这个产业链,三市同样可联手打造,一体化互动。三是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三地都是全国装备工业比较强的基地,各有千秋,优势互补。目前装备业总销售值已超万亿元,通过整机和零部件专业分工、互动协作,可进一步提升产业能级。四是能源产业集群。“西三角”天然气、煤炭和石油资源丰富。在石油化工、天然气化工、煤化工领域加强合作,推动资源和深加工一体化,也有望形成万亿级产业集群。

我相信,未来十年,通过扩大开放、深化改革和加强联合,“西三角”的发展前景一定会像成都、重庆、西安三个城市的名字一样美好,“西三角”一定会变成人人安居乐业的“成功之都”——成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双喜之城”——重庆,促进西部平安稳定发展的“铁三角”——西安。

book=19,ebook=62

F127.4、7

A

1006-0766(2010)05-0019

2010-06-20

栏目主持人:周勇,重庆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黄奇帆(1952-),男,浙江诸暨人。重庆市委副书记、重庆市人民政府市长。

猜你喜欢
内陆地区增长极集群
打造『农业硅谷』和区域经济增长极的创新实践
海上小型无人机集群的反制装备需求与应对之策研究
一种无人机集群发射回收装置的控制系统设计
西海岸增长极
内陆地区:创新链视角下的科技成果转化
Python与Spark集群在收费数据分析中的应用
把省会城市群打造成强增长极
勤快又呆萌的集群机器人
论山东省内陆地区县域经济综合评价体系的构建
南部丘陵地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