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川陕渝经济协作区的重大战略意义

2010-04-13 01:16李德水
关键词:天水成渝经济区

李德水

建设川陕渝经济协作区的重大战略意义

李德水

(国家统计局,北京100826)

一、川陕渝是我国的地理中心

有人做过实验:拿一个标准的中国地图模型,在西安打个钉子用绳吊起来,地图是正好水平的,北京标准时间是以西安天文台的经度设定的,因为这个时区在中国大陆覆盖面广,最具代表性。

二、川陕渝是我国的战略大后方

“二战”期间,日本侵略军使我国中东部地区半壁河山迅速沦陷,川陕渝地区却固若金汤,不仅成为日军铁蹄不可逾越的天然屏障,而且成了伟大抗日战争的战略大后方。中东部敌占区的无数优秀人才,有科学家、艺术家、文化精英、企业家等等纷纷奔向这个地区;中东部地区的很多学校和军工、能源、加工企业也迅速向川渝、云贵、湘西等地搬迁并安营扎寨(如重钢就是由上钢、汉冶萍公司等搬来建成的),这里成为当时我国工业的中心;国共两党的总部都设在川陕渝地区,这里成为领导全国人民英勇抗战的指挥中心和政治中心。

上世纪50年代,苏联援建156项重点工程,在实际实施的150个项目中,陕西有24项,四川和重庆有6项。这30个项目的建设对川陕渝地区的经济发展也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从1964年到1980年,先后17年的“三线”建设中,国家倾全国之力,累计投资2000多亿元,“三线”地区工业固定资产原值增加了4倍,建成企业3万家,形成45个专业生产科研基地和30个各具特色的新兴工业城市,使“三线”地区的国防工业生产能力占到全国的50%左右。川陕渝正是“三线”建设的重点和核心地区,受益也最多。“三线”建设值不值?值。因为当时的形势十分险恶,刚经历了三年自然灾害,中苏关系全面破裂,发生了中印边界战争,在美国扶持下蒋介石要“反攻大陆”。毛泽东主席、党中央果断决策,从最坏的可能性出发,准备打大战,以巨大的政治智慧和拼命三郎的大无畏精神,大搞“三线”建设,以2000多亿元的投资遏制了一场可能爆发的战争,创造了以建设取代战争的奇迹,实在是太值得了。而且当年的“三线”建设又为21世纪的西部大开发打下良好的基础。当今世界仍然很不太平,军备竞赛如火如荼,西方敌对势力亡我之心不死,谁又敢说,以后中国将永远不受到外敌的侵略呢?虽然现代战争攻击能力已没有地域界限,但是攻击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占领或控制,只要人一进来就总会有前方后方之分。因此,建设好川陕渝这个战略大后方有着长远的重大意义。

三、川陕渝是我国西部大开发的经济高地

中央关于西部开发的空间布局思路是:依托亚欧大陆桥、长江黄金水道、西南出海通道等交通干线,发挥中心城市的集聚功能和辐射作用,以线串点,以点带面,点线面相结合,实行重点开发,促进西陇海兰新线经济带、长江上游经济带、南贵昆经济区的形成,在这些交通干线上重点发展一批城市,带动周围地区和农村的发展。这三个重点开发的经济带中,川、陕、渝就占了两个。近年来,国务院及有关部门又依据这个总体思路,具体提出了当前要重点建设三大经济高地:北部湾经济区、关中天水经济区、成渝经济区,而且制定了含金量较高的扶持性经济政策。前两个经济区国务院已经发文,其中北部湾经济区的规划正在热火朝天地实施,成渝经济区正在紧锣密鼓地做规划。西部大开发的这三大经济高地川陕渝也是占了两个。秦岭是我国南北气候的分界线,也阻隔了关中天水经济区与成渝经济区的经济联系。但如今从西安到汉中、安康的两条穿越秦岭的高速公路已经全线贯通,加上兰渝线等铁路建设,关中天水经济区与成渝经济区的经济交流就可以畅通无阻。这也为川陕渝经济协作区的进一步相融、互补创造了宝贵的条件。

四、实施方法和步骤

一是发挥中心城市的集聚功能和辐射作用,在交通干线上以产业为支撑发展城市群,实施以线串点,以点带面的战略。长三角、珠三角经济区的成功经验正在于此。上海、香港两大中心城市的辐射功能发挥得淋漓尽致,在其后面,有星罗棋布的中小城市群相接应,形成了整个区域经济蓬勃发展的局面。北京和天津两大直辖市的集聚功能更明显一些,而辐射作用则略显不足,主要原因也是周边缺乏城市群。

二是立足当前,远近结合。重庆市提出西部三角经济区的概念很有远见卓识。加强国家规划的西部开发两大经济高地之间的协作也是十分必要的,尤其经济政策还可以相互借用。各地区不应只顾自身的发展,更不能以邻为壑、搞地区保护主义。那样,必将贻误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全局,地区本身也发展不好。在具体工作上,各地都要抓住机遇,全面贯彻实施国务院已经发文的关中天水经济区和即将批准的成渝经济区规划,用好用足国家给的各项政策。同时,要精心谋划区域协作的大计,并努力创造各种有利于地区协作的条件。今天这个论坛就是一个很好的开端,一花独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五、立足地区,纵观全局

我在重庆工作时曾说:重庆的同志要站在重庆看全国,站在山城看世界,找准自身的位置,才能更好地发展自己。我还提出过“沪、港、渝大三角”的概念,建议把这三个带三点水儿的城市联合起来,开展经济协作,并于1998年以重庆副市长的身份参加了在上海召开的“沪港经济协作年会”,做了即席发言。在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快的大背景下,中国正在大步迈向世界,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那么,在我们实施西部大开发的宏伟事业中,努力开展地区之间的协作不更是天经地义的吗。

因此,建议在国家制定十二五规划关于西部大开发的这部分内容中,既要阐述将重点建设关中天水、成渝、北部湾三大经济高地;又要强调这些经济区之间应以各

book=20,ebook=59

李德水(1944-),男,江西玉山人。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国家统计局原局长。

猜你喜欢
天水成渝经济区
天水婶与两岸商贸
天水地区的『秦与戎』
重返丝绸之路—从天水到青海湖
《天水之镜像》
甘肃省主要经济区联动发展战略探讨
成渝双城到同城
图解北部湾经济区同城化
基于Shift-share的成渝产业结构效益与竞争力研究
为什么要建设一带一路经济区
成渝复线璧山段全线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