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抗肿瘤药致不良反应162例报告分析

2010-05-22 03:07杨军炎顾小丽江苏南通市肿瘤医院南通市226361
中国药房 2010年10期
关键词:紫杉醇例数药品

杨军炎,顾小丽(江苏南通市肿瘤医院,南通市 226361)

严重的药品不良反应(ADR)频频发生,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我院ADR监测小组对我院药物使用进行了密切监测,发现抗肿瘤药致ADR多而严重。为研究抗肿瘤药致ADR发生的特点及规律,为临床安全、有效、合理使用药物提供参考,笔者对我院2005~2008年收集并上报的抗肿瘤药致ADR报告162例进行回顾性分析。

1 资料来源与方法

收集我院2005年1月~2008年12月的抗肿瘤药致ADR报告162例,按患者性别、年龄、给药途径、合并用药情况、药品种类、累及器官或系统及临床表现等信息导入Excel建立数据库,并进行统计和分析。

2 结果

2.1 患者性别与年龄分布

162例ADR中,男性83例,占51.23%;女性79例,占48.77%,男女之比1.05∶1。患者年龄为5~89岁,平均年龄57岁。发生ADR患者的性别与年龄分布见表1。

表1 发生ADR患者的性别与年龄分布Tab 1 Distribution of age and sex of patients inADR cases

2.2 不同给药途径与ADR的关系

静脉注射给药引发的ADR最多,有133例(占82.10%),口服给药16例(占9.88%),其他给药(肌肉注射、皮下注射、腹腔给药、皮肤给药、外用等)13例(占8.02%)。

2.3 引发ADR的抗肿瘤药种类、代表药品及例数

162例ADR中,植物来源的抗肿瘤药(39.51%)的ADR的报告数居首位,依次为辅助治疗类(27.16%)和抗代谢药类(22.84%),涉及抗肿瘤药6类36个品种;其中单一用药123例(75.93%),合并用药39例(24.07%)。其中,以紫杉醇(42例)和吉西他滨(31例)引发的ADR最多。引发ADR的抗肿瘤药种类、代表药品及例数见表2(因有联合用药,故统计例数大于实际例数)。

2.4 ADR累及器官或系统及临床表现分布

ADR报告中皮肤及其附件损害59例(36.42%),临床表现多为皮疹和瘙痒,其次为全身性损害32例(19.75%)和血液系统17例(10.49%)。ADR累及器官或系统及临床表现分布见表3。

2.5 ADR因果关系评价及转归

根据国家食品药监督管理局ADR监测中心颁布的ADR因果关系判断标准进行评价。162例ADR中,评价为肯定的90例(占55.56%),很可能的47例(占29.01%),可能的11例(占6.79%),待评价的14例(占8.64%)。162例ADR经治疗或停药后,116例(占71.60%)治愈,42例(占25.93%)好转,3例(占1.85%)留有后遗症,1例(占0.62%)死亡(盐酸吉西他滨致患者急性肾功能衰竭后死亡)。

表2 引发ADR的抗肿瘤药种类、代表药品及例数Tab 2 Varieties of antineoplastic medicine inducing ADR,major drugs and cases

表3 ADR累及器官或系统及临床表现分布Tab 3 Organs or systems involved in ADR and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3 讨论

在162例ADR中,男、女间发生率无差异,5~89岁均有发生。>60岁的老年人占41.97%。这部分人年老体弱、生理功能减退,常患多种疾病,接受多种药物的治疗,为肺癌、乳腺癌、胃癌者等肿瘤病的高发年龄段。因此在药物治疗前,要全面评估老年人的肝、肾、心脏功能,实施个体化药物治疗方案。

从表2可见,植物来源的抗肿瘤药引发ADR(39.51%)居首位,其次为辅助治疗类和抗代谢类。这由于该类药物疗效确切、产品多,是治疗实体肿瘤使用最多的一线药物;其次这类药物基本为细胞毒药物,提纯难,副反应较多;再次为近年临床加大治疗剂量,且不断地变换化疗方案,使正常细胞受到杀灭,自身免疫降低,引发ADR增加;最后临床未严格按照说明书和肿瘤指南治疗,存在治疗不规范性。故使用该类药物时要了解患者的用药史、过敏史,科学设计化疗方案,控制好药物剂量,做好治疗前的预处理工作,根据抗肿瘤药的时辰药理学特性[1]配以相应保护剂进行治疗,且用药时应密切观察患者的情况,发生ADR需及时处理。激素类、抗生素类和烷化剂抗肿瘤药的ADR发生率较低,这与化疗方案改变、使用量少有关。

在162例ADR中,以紫杉醇(42例)发生率最高,这是因为紫杉醇的溶媒聚氧乙基蓖麻油输入人体后,易导致组胺释放,引起过敏反应[2]。吉西他滨引发31例ADR居次席,且导致1名肝、肾、心电图等指标都正常的高龄患者急性肾功能衰竭死亡,说明书提示会出现轻度蛋白尿和血尿,极少伴有临床症状和血清肌苷与尿素氮的变化,国内未见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死亡的报道,原因不明,可能与年龄大有关。曲妥珠单抗、西妥昔单抗等单克隆抗体药物未见ADR上报,与曲妥珠单抗发生心功能不全者占20%[3]的报道有较大差异。

从给药途径看,以静脉用药为最多,口服药次之。化疗是肿瘤治疗的重要治疗手段,静脉给药是主要途径,药物直接进入体循环而迅速发挥疗效,易引起较高的ADR,这与其他相关报道一致,但与给药前的操作也有一定的关系。故要密切关注静脉滴注前液体配制、放置时间、滴注时的操作、用药配伍、避光要求及输液器具的环氧乙烷残留物等因素以减少ADR的发生。

ADR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36.42%)和全身性损害(19.75%)居多,临床表现以皮疹和瘙痒等过敏样反应和过敏性休克为主。与抗肿瘤药具有较强的抗原性,易引发病理性免疫反应[2]有关,故要做好预防工作,发生时及时停药或给予抗组胺药和激素治疗。神经系统、呼吸系统的ADR报告率不高,这与杜春双报道的神经系统(41.1%)、呼吸系统(32.1%)[4]有较大差异,可能与临床避重就轻上报心态和对ADR的认识不足有关。故在监测ADR时更重要的是要关注严重的ADR如过敏性休克及重要脏器损害,密切关注患者血液系统及肝、肾等重要脏器的指标或参数,积极预防严重ADR的发生。

充分认识抗肿瘤药的双重性,促进抗肿瘤药合理使用,加强对严重ADR的监测,做好ADR的处理预案,对提高肿瘤的治疗效果有很大益处,对有效减少用药引起的医疗纠纷、降低医疗费用、保障医疗质量可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1]郭 丽,杜文力,褚晓华.抗肿瘤药时辰药理学研究现状[J].临床荟萃,2008,23(15):1139.

[2]朱雅艳,华俊彦,田伟强.2006~2007年我市2881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海峡药学,2008,20(10):160.

[3]Perez EA,Rodeheffer R.Clinical cardiac tolerability of trastuzumab[J].J Clin Oncol,2004,22(2):322.

[4]杜春双.112例抗肿瘤药致不良反应文献分析[J].中国药房,2009,20(8):617.

猜你喜欢
紫杉醇例数药品
是不是只有假冒伪劣药品才会有不良反应?
电压门控离子通道参与紫杉醇所致周围神经病变的研究进展
心肌缺血预适应在紫杉醇释放冠脉球囊导管扩张术中的应用
二维超声与四维超声联合诊断产前胎儿畸形的临床价值
人工膝关节翻修例数太少的医院会增加再翻修率:一项基于23 644例的研究
帕金森病睡眠障碍与非运动症状的相关性分析
雷公藤内酯醇联合多西紫杉醇对PC-3/MDR细胞耐药的体外逆转作用
药品采购 在探索中前行
药品集中带量采购:谁赢谁输?
眼外伤迟发性继发青光眼的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