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面积烧伤32例医院感染因素的分析及控制

2010-06-11 01:22张玉英赵宪华丁继芹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0年13期
关键词:大面积感染率无菌

张玉英 赵宪华 丁继芹

近年来,随着烧伤休克治疗的进步,大面积烧伤患者休克期死亡率逐渐下降,而烧伤医院感染已成为主要的死亡原因。因此,烧伤医院感染的防治是降低烧伤死亡率的关键。

1 一般资料

本组32例患者中,烧伤面积在70% ~80%的患者共14例,烧伤面积在80% ~90%的患者工10例;90%以上的烧伤患者共8例。其中3例为50岁以上的老年人,2例为2岁以下的小儿。

2 结果分析

通过对32例大面积烧伤患者医院感染率的调查,我们发现,医院感染率与烧伤面积及住院时间有密切关系。详见表1。

表1 医院感染率与烧伤面积及住院时间的关系

其中3例老年人及2例小儿患者,均在3天内出现医院感染。可见烧伤后时间越长,感染机会越大,感染率越高,烧伤后7~13 d,感染率骤增。烧伤面积越大,对机体的损害越大,机体的抵抗力越低,同时烧伤面积大,与外界接触的创面大,感染机会增加,所以烧伤面积越大,感染率越高。小儿代谢率高,营养需要量比成人高,且机体免疫力低,而老年人各系统功能均已衰退,因此,老年及小儿更易感染,烧伤患者正常皮肤黏膜功能受到破坏,免疫功能紊乱,加之超高代谢及负氮平衡,大剂量长期联合应用抗生素,均使患者易感性增加。因此,对患者的保护性隔离措施不当及消毒不严格,也是烧伤医院感染发生的重要重要因素之一。烧伤创面脓毒血症和败血症居首位,创面微生物增殖达到一定的密度,是侵犯烧伤焦痂所必需的条件,早期局部应用抗菌药物可以抑制烧伤创面定植的微生物生长和繁殖,是减少烧伤感染的重要环节。烧伤患者的双重感染(包括真菌感染)呈上升趋势,因此长期或滥用抗生素是导致烧伤医院感染的因素之一。

3 防治措施

①提供相对的隔离环境,保持病房的清洁、整齐,空气新鲜是预防烧伤感染加速创面修复的有力保障。定时用紫外线空气消毒,定时用含氯消毒剂做地面湿式消毒,定时通风换气,室温保持在26°~28°,湿度在40% ~60%,病房定期做细菌培养,严格探视,减少病室人员流动,可减少交叉感染;②加强基础护理,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服务,为患者准备无菌床铺,将无菌敷料覆于创面上,随时更换,保持创面清洁干燥,采取合理体位及经常更换体位,不仅使患者感觉舒适,更主要的是使创面充分暴露,防止长时间受压,以防创面感染坏死;做好口腔护理,正常人口腔内有大量细菌,但不致病,由于大面积烧伤患者机体超高代谢,抵抗力低下,极易发生口腔炎症;③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一次性输液器材料属高分子化合物,适于绿脓杆菌的附着,如无菌操作不严格,可发生感染。医护人员的手、止血带、脉枕及袖带都是传播细菌的途径,都要求消毒;④严格管理换药室,换药室要专人管理,负责监督医护人员执行无菌制度,使细菌的植入率下降,有效地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⑤早期营养支持疗法是预防感染出现,加速创面修复的重要方法,大面积烧伤患者,机体处于高代谢状态,能量消耗大,除静脉补充营养外,还要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低脂肪的流食或半流食。增加机体抵抗力,有利于创面修复及减少感染的发生;⑥合理应用抗菌素,随时以细菌培养和药敏为指导用药,早期局部应用抗生素,(如磺胺嘧啶银)以抑制创面细菌的定植。

猜你喜欢
大面积感染率无菌
英国:55岁以上更易染疫
48 353例幽门螺杆菌感染状况分析
大面积烧伤并发消化道溃疡大出血及胸腹腔感染1例
新型一次性无菌治疗巾的设计及应用
朱顶红快繁无菌体系建立的研究
一次性使用无菌冲洗器在腮腺造影中的应用
BED-CEIA方法估算2013年河南省高危人群的HIV-1新发感染率
采取综合干预措施可降低口腔癌患者术后下呼吸道感染率
皮肤扩张预制皮在躯体大面积瘢痕治疗中的应用
扩张器在治疗烧伤后大面积疤痕性秃发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