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鲁木齐市三级医院ICU专科硬件建设现况调查

2010-06-22 02:10吴海峰秦君玫
护理研究 2010年25期
关键词:乌鲁木齐市医学科达标率

秦 霞,李 萍,吴海峰,秦君玫

乌鲁木齐市三级医院ICU专科硬件建设现况调查

秦 霞,李 萍,吴海峰,秦君玫

1953年12月,丹麦医生Ibsen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1],1958年美国 Beltimore医院麻醉科医生Peter Safar将自己组建的专业监护单位命名为重症监护病房[2]。国内的ICU专科发展始于20世纪80年代。2006年中华医学会及重症医学分会对医院ICU专科配置从ICU的规模、ICU的人员配备、ICU医护人员专业要求、ICU的医疗管理、ICU病房建设标准及硬件设施等方面有了明确要求。2009年2月国家卫生部办公厅下发了关于《重症医学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的通知,进一步明确了医院建立ICU应具备的条件。本研究旨在了解乌鲁木齐市三级医院重症监护病房专科建设的现状。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2009年3月—5月对乌鲁木齐市10所三级医院(9所三级甲等综合医院,1所三级乙等专科医院)的18个ICU科室进行普查。综合医院ICU一般设置有3种形式:①综合ICU(收治各科转入的危重病人);②专科ICU如外科重症监护室(SICU)、内科重症监护室(M ICU)、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以及冠心病监护单元(CCU)等;③混合式设置(一个医院内部既有综合ICU也有专科ICU)。

1.2 调查工具及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根据中华医学会2006年颁发的《中国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CU)建设与管理指南》和卫生部2009年下发的《重症医学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3]以及《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05年—2010年)》标准和要求[4]的基础上,通过查阅大量文献后形成调查表,内容效度(CVI)为0.98。调查表内容包括人力资源基本资料、房屋硬件设施、ICU必备设施、ICU选配设施、护理专科技术现状5部分,共计55个条目,由ICU护士长逐项填写。对乌鲁木齐市10所三级医院共计18个ICU进行了普查。本次共调查ICU科室18个,其中综合ICU 6个,专科ICU 12个。问卷回收17份,有效问卷17份。实际纳入分析的综合ICU 6个、专科ICU 11个。

1.3 统计学分析 资料通过EpiData3.1软件包录入并建立数据库,运用SPSS16.0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均数、率以及构成比描述。

2 结果

2.1 符合医院感染要求达标情况(见表1)

表1 符合医院感染要求达标情况(n=17)

2.2 必备设施达标情况(见表 2)

表2 必备设施达标情况(n=17)

2.3 选配设施达标情况(见表3)

表3 选配设施达标情况(n=17)

3 讨论

3.1 医院感染控制 ICU病人侵入性操作多,身体免疫力低下,是院内感染的高发人群[5]。近年来医院内获得性感染的患病率及病死率均明显升高,尤其在综合性ICU。陆群[6]对浙江省30家医院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管理现状调查显示,ICU感染率为34.2%。院内感染的发生不仅延长了病人住院时间,增加医疗费用,而且使病人病情恶化、死亡率增加。根据国家卫生部的要求,重症医学科要加强医院感染管理,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及对特殊感染病人的隔离,应具备良好的通风、采光条件,医疗区域内的温度应维持在(24.0±1.5)℃。并要有合理的包括人员流动和物流在内的医疗流向,有条件的医院可以设置不同的进出通道;严格限制非医务人员探访,确需探访者应穿隔离衣,并遵循有关医院感染预防控制的规定。

在本次调查中,综合ICU和专科ICU都能做到每床配备快速手消毒液。其中综合ICU在实行人流及物流双通道管理、限制家属探视(必须探视时做好隔离措施)方面都能做到,在三区独立、空气净化系统、单间病房、感应式洗手装置方面做得都比较好,但离完全达到卫生部的要求还有一定距离。专科ICU与综合ICU相比,在三区独立、空气净化系统、配备单间病房、配备感应式洗手装置、双通道管理以及限制家属探视方面达标率稍低。

3.2 必备设备达标情况 先进的医疗设备和专业的技术团队是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的两个关键因素。因此,一直以来ICU都被认为是医院最先进的设备与技术人才集中的地方。先进、齐全的ICU设备可以提前发现病人危险先兆,为及时抢救生命提供有力的保障。根据卫生部2009年下发的《重症医学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的通知要求:三级医院的重症监护病房每床配备完善的功能设备带或功能架,提供电、氧气、压缩空气和负压吸引等功能支持;每张监护病床装配电源插座12个以上、氧气接口2个以上、压缩空气接口2个和负压吸引接口2个以上;医疗用电和生活照明用电线路分开;每个床位的电源应该是独立的反馈电路供应。同时重症医学科应有备用的不间断电力系统和漏电保护装置;每个电路插座都应在主面板上有独立的电路短路器。应配备适合的病床,配备防压疮床垫;每床配备床旁监护系统,进行心电、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有创压力监测等基本生命体征监护。为便于安全转运病人,每个重症加强治疗单元至少配备1台便携式监护仪和1台便携式呼吸机。三级综合医院的重症医学科原则上应该每床配备1台呼吸机,二级综合医院的重症医学科可根据实际需要配备适当数量的呼吸机。每床配备简易呼吸器(复苏呼吸气囊)及输液泵、微量注射泵,其中微量注射泵原则上每床4台以上。另配备一定数量的肠内营养输注泵。其他必配设备如心电图机、血气分析仪、除颤仪、心肺复苏抢救装备车(车上备有喉镜、气管导管、各种管道接头、急救药品以及其他抢救用具等)、纤维支气管镜、升降温设备等。三级医院必须配置血液净化装置、血流动力学与氧代谢监测设备。

从表1可以看出,乌鲁木齐市三级医院的必备设施达标情况较好,项目(每床配备完善的功能设备带或功能架,提供电、氧气、压缩空气和负压吸引等功能支持)达标情况最好,达标率为100.0%。达标率在80.0%以上的有5个项目,达标率最差的项目是第5项(每床配备1台呼吸机),17个ICU单元中只有2个单元达标,达标率为11.8%。必备设备平均达标率为68.8%。3.3 选配设备 根据《中国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CU)建设与管理指南(2006)》的要求,除上述必配设备外,有条件者视需要可选配表3所列的设备。从表3可以看出,选配设施、配备状况较差,17个ICU中达标率在52.9%以下,平均达标率为24.13%。达标项目最好的是胸部震荡排痰装置,达标率为52.9%,达标项目最差的是胃黏膜二氧化碳张力与pHi测定仪的配备,没有一个ICU配备。

4 小结

重症医学(CCM)是研究危及生命的疾病状态的发生、发展规律及其诊治方法的临床医学学科。ICU是重症医学学科的临床基地,它对因各种原因导致一个或多个器官与系统功能障碍危及生命或具有潜在高危因素的病人,及时提供系统的、高质量的医学监护和救治技术,是医院集中监护和救治重症病人的专业科室。ICU应用先进的诊断、监护和治疗设备与技术,对病情进行连续、动态的定性和定量观察,并通过有效的干预措施,为重症病人提供规范的、高质量的生命支持,改善生存质量。重症医学的学科建设和ICU的组织与管理应该符合国家有关标准[5]。

重症病人的生命支持技术水平直接反映医院的综合救治能力,体现医院整体医疗实力,是现代化医院的重要标志。乌鲁木齐市位于祖国的大西北,经济、文化、医疗水平相对落后。另有调查结果显示,新疆三级医院有82.6%的护士未经培训就进入ICU病房工作[7]。因此,乌鲁木齐市ICU专科建设处于刚刚起步阶段,不管是ICU硬件设施还是专科技术水平都亟待提高。

[1] Berthelsen PG.Intensive care historical aspects[J].Ugeskr Laeger,2007,169(8):675-677.

[2] 王斌全,赵晓云.ICU建立与发展[J].护理研究,2007,21(7C):1973.

[3] 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中国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CU)建设与管理指南[J].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006,18(7):387-388.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05—2010年)[J].中华护理杂志,2005,40(10):721-723.

[5] 刘瑞强,杨毅.综合ICU获得性感染的调查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0,10(1):3.

[6] 陆群.浙江省30家医院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管理现状调查[J].实用医院感染杂志,2001,3(2):17.

[7] 肖江琴,李萍.新疆三级医院ICU护士重症护理知识认知情况调查[J].护理研究,2009,23(4B):973-974.

(本文编辑 李亚琴)

A survey of the status quo of specialized hardware construction of ICU in the third-grade hospitals of Urumqi city

Qin Xia,Li Ping,Wu Haifeng,et al
(People's Hospital of Xinjiang Uighur Autonomous Region,Xinjiang 830001 China)

[目的]了解乌鲁木齐市三级医院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CU)专科建设的现状。[方法]依据中华医学会2006年下发的《中国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CU)建设与管理指南》和我国卫生部2009年下发的《重症医学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以及《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05—2010年)》标准和要求,自行设计调查表,采用普查法对乌鲁木齐市10所三级医院的17个ICU进行了普查。[结果]乌鲁木齐市三级医院ICU专科建设在必备设施达标方面较好(68.84%),在选配设施方面较差,达标率为24.13%。[结论]乌鲁木齐市三级医院的ICU专科建设和卫生部要求的标准还有一定差距,亟待加强ICU专科建设。

ICU;专科建设;三级医院;配置

R473.2

C

10.3969/j.issn.1009-6493.2010.25.011

1009-6493(2010)9A-2285-03

秦霞(1976—),女,主管护师,硕士在读,从事重症护理学研究,工作单位:83000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李萍(通讯作者)、秦群玫工作单位:83000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吴海峰学习单位:830001,新疆医科大学。

2009-12-24;

2010-08-26)

猜你喜欢
乌鲁木齐市医学科达标率
陕西省地下水水位考核情况
核医学科的放射防护及护理管理研究
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超声医学科
山西省2017年地表水功能区水质现状评价分析
四川脱贫攻坚半年“成绩单”出炉
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核医学科简介
乌鲁木齐市园林绿化养护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
近5年乌鲁木齐市PM2.5变化分析
乌鲁木齐市土地征收与融资问题探讨
乌鲁木齐市将建立报废汽车管理长效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