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瘫膏加 TDP 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30例

2010-07-05 11:05青海省中医院西宁810000
陕西中医 2010年2期
关键词:渗透剂风寒特发性

黄 鹂 青海省中医院 (西宁 810000)

面瘫又称“吊线风”,又称“歪嘴风”,“面神经炎” “面神经麻痹”等。诱因较多:外感风寒,肝气郁结,气血亏虚都能使经气阻滞,经筋失养,肌肉纵缓不收而导致嘴歪眼斜,已严重威胁人们的身心健康。给患者带来极大痛苦,面瘫需早发现,早治疗,从发现症状到治愈,一般经历四个阶段,共需一个月治疗时间。第一周为面神经麻痹期,病情有所发展,第二周病情转为稳定,开始恢复,第三周面神经快速恢复,面部外观恢复正常,第四周面部不适感完全恢复。

临床资料 60例均为我科2007年 2月~2009年3月住院患者,符合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诊断标准,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 30例,其中男性 18例,女性 12例,年龄 33~65岁 ,平均 46± 0.12岁 ,病程 7~10d,平均 8±0.14d,对照组 30例,其中男性 16例,女性 14例,年龄 36~65岁 ,平均 45± 2.03岁 ,病程 9~16d,平均 8±1.06d,经统计学处理,两组在年龄、性别及疗程均无显著性差异(P> 0.05)。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①早期激素的应用,地塞米松 10mg顿服,10d内逐步减量为 2.5mg后停药,② 5%的GS 250mL加阿昔洛韦 0.5静脉滴注,7~10d,每日 1次,③维生素 B1100mg、维生素 B12 500ug肌肉注射,每日 1次,地巴唑 10mg,每日 2~3次,14d1疗程。

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我院制剂中心加工自制成的中药面瘫膏外敷,组方:桂枝、吴茱萸、赤芍、白芍、细辛、莪术各 3g,葛根、白鲜皮各16g,牛蒡子、全蝎、白术、白附子各 10g,丹参 20g,姜黄 13g,炙黄芪30g,炙甘草6g。将上述药粉碎后过 120目筛,与皮肤渗透剂混合搅拌成膏状,装盒密封备用。将患者的患侧面部皮肤常规消毒后,将 10~15cm纱布贴于患侧面部,适量面瘫膏均匀涂在患侧太阳、四白、颊车、地仓、下关及牵正穴处,厚 0.5cm,用 TDP灯照射 30~40min,待药膏稍干后弃去。每日 1次,14d1个疗程。

疗效标准 本文诊断,排除纳入疗效判定四个标准,均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及解放军后勤部卫生部《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判定。

治疗结果 治疗组 30例,痊愈 20例,好转 6例,有效 3例,无效 1例,总有效率 96%;对照组 30例,痊愈15例,好转8例,有效 1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0%。治疗组与对照组有效率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结果比较

讨 论 中医认为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系中风所致,因身体亏虚,烦劳体倦,致精气耗尽、气血不足,风寒乘虚入侵经络,面神经受风寒刺激而发病。系风痰中经,筋络拘急,宜养血祛风,化痰通络,全蝎可熄风通络,黄芪补气养血,丹参、赤白芍等活血化瘀,诸药合用,可通经络,祛风止痉。人体皮肤具有渗透能力和吸收能力,而皮肤渗透剂又可增加皮肤的渗透作用,故应用含有皮肤渗透剂的有效药剂敷于患处穴位,可使药物直达病灶,开结行,拔毒外出。另外TDP具有热效应及独特的生物效应,运用它特有的电磁波,促进微生物体内酶系统的变化,增加酶代谢,提高酶活性,增加生长因子,从而促进机体组织生长、发育、繁殖和修复,因此,面瘫膏加 TDP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效果显著,操作简便,疗程短,治愈率高且费用低廉,易于被患者接受。

[1] 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 [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87.364.

[2] 范丽蓉.面瘫膏配合针灸治疗面瘫[J].重庆工业学报,2007,10(2):21.

[3] 周洪时 ,陈 平,王晓欣.中西医结合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 39例 [J].陕西医学杂志,2002,31(5):479.

[4] 张杏梅,边广军.祛风活经汤治疗面神经麻痹 76例[J].陕西中医,2009,30(6):841.

[5] 宋润生,王林静.自拟疏风清热方治疗周围性面瘫34例 [J].陕西中医,2006,27(2):185.

猜你喜欢
渗透剂风寒特发性
干纱丝光渗透剂的性能研究
冬读古诗御风寒
风寒感冒忧,来碗“神仙粥”
感冒,要分清风寒还是风热
一种可用于干式空心电抗器包封绝缘微裂纹判定及修复的渗透剂*
特发性肺纤维化合并肺癌
感冒,要分清风寒还是风热
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中医治疗探赜
特发性矮小患儿血中p53及p21waf/cip1的表达
渗透剂在CTMP制浆过程化学预浸渍段的应用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