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原型批评的视角阐释艾米莉·勃朗特小说中的意象

2010-08-15 00:42迟秀湘北京联合大学商务学院北京100025
名作欣赏 2010年18期
关键词:勃朗特呼啸山庄艾米莉

□迟秀湘(北京联合大学商务学院, 北京100025)

从原型批评的视角阐释艾米莉·勃朗特小说中的意象

□迟秀湘(北京联合大学商务学院, 北京100025)

原型 意象 荒原

英国小说家艾米莉·勃朗特凭借一部《呼啸山庄》确立了她在英国文学史乃至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在小说中,作者成功运用了荒原的自然环境意象,北风、大雪和暴雨等天气意象和窗子等诸多意象,有力地渲染了悲剧气氛,深刻地揭示了人物的内心世界。本文从原型批评的角度,对艾米莉在《呼啸山庄》中所运用的意象的原型模式加以探讨,从而更加深刻地了解艾米莉在小说中对人类,对自然环境以及对社会的思考,以期获得对作品思想意义和艺术特色的深刻把握。

一、前 言

艾米莉·勃朗特是19世纪英国著名的诗人和小说家。她留给后世的小说《呼啸山庄》在世界文学的宝库中占据了显著的地位,并在20世纪不断掀起研究艾米莉的热潮。艾米莉运用意象的笔法,将神秘、荒凉、广袤的自然环境与复杂、矛盾、痛苦的人物内心世界近乎完美地结合起来,并绘声绘色地将它展现在读者面前。这些意象起到了暗示人物本性、反映时代特征、深化作品主题的重要作用。本文从原型批评的角度,对艾米莉在《呼啸山庄》中所运用的意象的原型模式加以探讨。

二、原型批评理论

原型批评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流行于西方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批评流派,其主要创始人是加拿大的弗莱。所谓原型批评简而言之就是从神话着手,从宏观上研究文学艺术自身的内在类似性,即其程式、结构模式和原则,并从整体上探寻文学类型的共性和演变规律。弗莱的原型批评理论的核心是“文学原型”。弗莱通过转化、运用原型理论,把一部作品构织成一个由意象组成的叙述表层结构和一个由原型组成的深层结构,并通过原型的零乱的提示去发掘出作品的真正含义。①这些原型模式反映了作品的意象表层之下的内容,不仅为我们观察文学世界提供了新视角,同时也为分析文学作品提供了新方法。

三、《呼啸山庄》中的原型意象

艾米莉·勃朗特在《呼啸山庄》中创造了众多丰富而深刻的意象,揭示了人性的冲突,表达了人类悲痛与强烈渴望的主题,极大地增添了小说的艺术感染力。

1.自然环境意象

19世纪的维多利亚文化及约克郡与世隔绝的大荒原对艾米莉这位伟大的苏格兰女作家在文学创作上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艾米莉所居住的山庄及四周的荒原其实就是小说环境的原型。艾米莉运用荒原的意象把神秘、荒凉、广袤的自然环境与复杂、矛盾、痛苦的人物内心世界近乎完美地结合起来。因此,小说中的环境描写具有高度的诗意和象征意义,成为渲染气氛、刻画人物性格以及表达主题的重要手段。

故事的背景是两个相隔不远的村庄:呼啸山庄和画眉田庄。它们象征着两个不同的世界。呼啸山庄是一个代表原始风味的天然世界。它高踞于贫瘠荒丘之上,日夜经受着风暴的侵袭。肆虐的狂风使得这里的树木不能充分地生长,但用坚硬厚实的岩石做成的房子可以幸存下来。这里的典型风景是“过度倾斜”的“矮小的枞树”,“瘦削的荆棘”,“土地由于结了一层黑冰而冻得坚硬”②。这里生活的恩肖一家性格粗犷,暴躁,如呼啸的烈风一样阴郁顽固,环境的意象为突出人物性格,表达小说的主题起到了重要作用。

在《呼啸山庄》中,男女主人公生活在荒原上,他们性格粗犷、活泼好动,从小就放荡不羁,喜欢无拘无束、自由自在地在荒原上嬉戏。荒原对他们产生了不可抗拒的魔力,甚至在凯瑟琳死后,她没有被葬在呼啸山庄的墓地,也没有葬在画眉田庄的教堂里,而是安息在她深爱的荒野中的一处山坡上,因为“那里,荒野上的花儿越过围墙爬了过来”。一个来自莽莽荒原的自由的灵魂终于回归自然的大地。在酷爱大自然的艾米莉的眼中,约克郡的荒原并不只是一种自然景观,还是她生活期间赖以生存的事物。荒原的原始环境帮助艾米莉完成了《呼啸山庄》这样伟大的创造。

呼啸山庄是暴风雨的象征,是凯瑟琳与希斯克利夫超凡之爱的精神家园,是人性深处某种神秘而不可抗拒的原始力量的源泉,这种力量拒绝受到人为的道德文明的压抑。与呼啸山庄相隔不远的画眉田庄代表的是一个文明的世界。画眉山庄是静谧的象征,是人间之爱的世俗天堂,代表着社会道德、规范和习俗,其主人林顿是文明社会的代表。

《呼啸山庄》带着荒原的色彩,荒原是艾米莉终生不能离弃的故乡,是她艺术创作的素材宝库,也是她强烈个性发展的土壤。在《呼啸山庄》中,荒野的浓重意象又是她表达混沌而强大的无意识的绝佳载体,是她展现本我精神层面故事的完美背景。荒野赋予了她独特的诗情,她又以独特的天赋给了这粗莽的旷野以永恒的生命。

2.天气意象

与世隔绝、偏僻闭塞的荒原滋养了小说作者艾米莉·勃朗特,培养了她那丰富深邃的想象力,形成了她那根深蒂固的自然情怀。风雨、暴雪、黑夜,自然的野性与人物激荡的情怀相得益彰。艾米莉用充满诗意的笔触,在《呼啸山庄》运用了许多天气的意象,极好地渲染了小说的气氛,展示了人物的内心世界的悲喜,突出了小说的主题。小说开头“呼啸”指暴风席卷而来的时候大自然发出的一片咆哮声,终年不断的猛烈的北风,使山庄的树木都被扭曲变形,萎靡不振,传达了人物浓烈的爱恨宣泄。我们可以听到自然界的冷漠的,终年不断的猛烈的北风的声音,可以听到凄凉无情的暴雨声,还可以听到惊心动魄的雷电轰鸣声,这些都表达了人物内心惨烈的喃喃自语。山庄的人物的性格同样一直在承受社会强暴的压力,被残酷地扭曲和摧残了。艾米莉在小说中提到过两次大雪。小说开始的大雪暗示主人公希斯克利夫在失去凯瑟琳后,世界对他来说只是一个残酷冰冷的地狱和深渊,暗示了他内心世界的冰冷和无情;第二次是在凯瑟琳落葬的当晚,雪花飞舞,冰冷彻骨,这是人性冰冻的象征。③

希斯克利夫由于无法忍受凯瑟琳的背叛而愤愤地从呼啸山庄出走之夜,“狂风暴雨在山庄上头肆意发威,又是狂飙怒吼,又是电闪雷鸣”。当希斯克利夫和林顿的妹妹伊莎贝拉私奔后,凯瑟琳的病正逐渐痊愈,郁闷的心情也日益阳光普照。这时,“天空是蔚蓝色的,百灵鸟唱着歌,山涧和小溪都胀满了水”。老恩肖去世之夜,“大风围绕着宅子狂啸,在烟囱里怒号,疯狂咆哮”,一场灾难即将来临。小凯瑟琳出生的第二天,“户外阳光灿烂,令人神清气爽,晨曦从百叶窗悄悄闪进静悄悄的屋内,轻柔温和地洒在卧榻和躺在上面的人身上”。一派祥和、宁静的气氛。当伊莎贝拉终于逃出希斯克利夫的魔掌,冒着大雪回到画眉田庄的那天早晨,“樱草花和番红花都藏身在冰雪堆下,百灵鸟噤声无歌;小树的嫩叶给折腾成黑色……阴沉、寒冷和凄凉都不知不觉地袭来了”④,瑟瑟的肃杀气氛令人不寒而栗。

3.窗户意象

小说通过窗子的意象,展示了文明与象征着乐园的自然冲突,传达窗内和窗外两种截然不同世界的对立和障碍。窗子在小说前期代表着自由和禁闭。男女主人公不能尽情在荒原的石楠草丛中嬉戏,总是被关在阁楼里学习《圣经》,窗子成了阻隔自然的象征。

窗户又是通向悲剧的媒介。窗子代表着禁闭和文明的画眉山庄的窥视的中介,也是凯瑟琳和希斯克利夫的童年时代向成年时代的蜕变,两人在画眉山庄的窗内和窗外蜕变成为截然不同的人,从此也拉开了不同的人生序幕,各自的人生悲剧开始慢慢上演。⑤

凯瑟琳在病重弥留之际说:“我担保若是我到了那边山上的石楠丛林里,我就会清醒的。再把窗户敞开,敞开了再扣上扣子!”站在敞开的窗户前,她甚至以为看见了呼啸山庄的烛光,幻想着与希斯克利夫一起赶路回家。这表明,嫁给埃德加·林顿是凯瑟琳铸成的大错。所以,打开窗户,不仅可以使她呼吸一下来自旷野的新鲜空气,也意味着她试图摆脱这种压抑的环境。这里的窗子与石楠丛林等意象形成鲜明对比,表明了窗内文明生活使女主人公窒息,而窗外的大自然才能使她恢复活力。

后来的窗子又成了囚禁灵魂的象征,窗内和窗外又演变成为凯瑟琳和希斯克利夫的生与死的两重世界,使女主人公凯瑟琳的魂魄18年来始终飘荡在外,无法与心上人相聚。最后在希斯克利夫的自绝式的死亡的那一夜,倾盆大雨一直下到天明……

四、结 论

总之,文学研究中的意象是“意”与“象”的结合,是思想情感与具体物象的结合,是作家的主观意念与外界的客观物象猝然撞击的产物。艾米莉小说中所使用的意象是为了特殊的修辞目的而予以强调的结果,是作家的创造性和个性的完美体现。通过小说中的自然环境、天气和窗子等充满象征色彩的意象,可以挖掘到对应的意象原型,从而更加深刻地理解作品的主题。英国小说家毛姆曾经这样评价《呼啸山庄》:“我不知道还有哪一部小说其中爱情的痛苦、迷恋、残酷、执著,曾经如此令人吃惊地描述出来,简直就是一幅伟大的绘画,在那幅画上是一片乌云下的昏暗的荒瘠土地的景色,雷声隆隆拖长了的憔悴的人影东歪西倒,被一种不是属于尘世间的情绪弄得恍恍惚惚,他们屏息着。铅色的天空掠过一道闪电,给这一情景加上最后一笔,增添了神秘的恐怖之感。”⑥作家正是在对通过这些意象的婉曲演绎,拓展了小说的思想深度,从而使这部作品成为英国文学史上久负盛名的小说。

1○ 诺思罗普·弗莱.批评的剖析[M].陈慧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8.

② 艾米莉·勃朗特.呼啸山庄(中译本)[M].杨苡译.南京:译林出版社,1994.

③ 寇静.对《呼啸山庄》象征符号的解读[J].时代教育,2008:(7).

④ 姚晓鸣.风行自然呼啸爱恨情仇——析《呼啸山庄》中的环境意象[J].译林,2009:(1).

⑤张静波.《呼啸山庄》中窗的意象[J].世界文化,2007:(8).

⑥ 转引自李建军.小说修辞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责任编辑:水 涓)

E-mail:shuijuanby@sina.com

迟秀湘,硕士,北京联合大学商务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英语语言文学。

猜你喜欢
勃朗特呼啸山庄艾米莉
如果回忆即遗忘
中英双语阅读 呼啸山庄
从审美角度剖析《呼啸山庄》中悲剧的崇高性
艾米莉?勃朗特的贡达尔诗歌初探
“黑压压的恐怖感”:《呼啸山庄》中复仇者的形塑与爱情悲剧的书写
Gothic Elements in Wuthering Heights
艾米莉·狄金森的自然:生态批评的解读
“龙母”开启征战之路 艾米莉亚·克拉克
赏析《呼啸山庄》背后的爱与宗教
天鹅的前身是鹌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