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态体育角度审视民族传统体育的生存环境*

2010-08-15 00:46赖福芬靳卫平黄晨华
体育科技 2010年4期
关键词:民族生态传统

赖福芬 靳卫平 黄晨华

(1.广西师范学院体育学院 南宁 530023;2.师园学院 南宁 530023)

基于生态体育角度审视民族传统体育的生存环境*

赖福芬1靳卫平1黄晨华2

(1.广西师范学院体育学院 南宁 530023;2.师园学院 南宁 530023)

和谐社会的构建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正在向更加成熟的阶段迈进。生态体育的发展,正契合了和谐社会构建进程中的要义。民族传统体育象征着中华民族的特色活动,为生态体育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通过对民族传统体育在演进过程中的生存环境进行探究,来寻求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途径,为不断完善生态体育的体系提供基础。

生态体育;民族体育;生存环境

1 前言

中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义是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不仅要求以发展为核心,而且要求在严格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和保护环境、资源可再生的前提下进行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生态作为和谐社会发展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对和谐社会建设的推进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生态体育的提出,也为和谐社会中体育事业的发展注入了新鲜的血液。民族传统体育作为一种伴随着人们生产生活而演进的社会活动,在其发展过程中,更加需要以生态体育的观点来指引其向正确的方向发展。当民族传统遇到社会现代化发展的时候,诸多问题就随之产生,一旦两者之间的关系不和谐,就会束缚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本研究基于生态位的发展理念,来结合民族传统体育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惑,通过对个案的选取进行补充,来探求民族传统体育的良好发展环境,亦为充实生态体育的理论体系打下基础。

2 生态体育与民族传统体育

2.1 对于生态体育的再认识

对于生态体育,众多学者已从多个角度进行了论述。龚建林[1]在《生态文明视域中的生态体育》中指出,生态体育是在生态文明观的指引下,沿着自然环境与社会人文环境两个维度对现代体育进行全面反思和多方面努力而形成的体育理念。生态体育强调体育主体的生态意识和生态思维,注重体育与环境的协调、互动、关怀、共生。生态体育为现代体育的发展方向提供了一种良好的选择;周志俊,何亮[2]在《深层生态体育观的哲学思辨》中揭示了弱化人类中心主义是深层生态体育观的哲学前提,世界是整体和联系的观点是深层生态体育的世界观,深层生态学所推崇的人与自然的共荣共生的价值论,为生态体育文明确立其“和谐”的价值观作出了解释。翟寅飞,熊炎,郭敏刚[3]在《构建“生态体育”体系之必要性与可行性思考》中认为,人类生态环境意识的加强要求早日建立完备的“生态体育”体系,体育社会环境中的不和谐因素需要生态原理加以解决,“生态体育”体系的建立,有利于提高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

生态体育从哲学的世界观来阐述了体育这一社会活动的各个方面的相互关系,而体育作为实践性极强的一种形式,在其生存与发展过程中,不仅要关注能够促进其发展的硬环境,同时也需要关注其生存所依赖的软环境。如何从民族传统体育的生存中将软环境和硬环境的优劣进行互补,才是真正实现生态体育、文明体育的有效途径。

2.2 民族传统体育的生存环境

2.2.1 生存硬环境

民族传统体育活动所依存的硬环境即为现实存在的自然环境。自然条件的发展是生态文明的重要体现,自然与社会和谐发展是人类发展的必然要求。民族传统体育所生存的自然条件在社会化、现代化的进程中,被不断的改造和演变,同时也在狭窄的空间内求得发展。如城镇街道变得越发狭窄,城市小区的不断涌现,一些舞龙舞狮活动开展的空间便荡然无存。自然环境的改变,就为民族传统体育生存所必要的软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2.2 生存软环境

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软环境指的就是能为其发展所提供的诸如管理、氛围、人力支持等要素的总和,是能够使得其可持续发展的另一构成要素。民族传统体育在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困境,所面临的困难,都需要重视对软环境的建设来加以解决。如在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开发与挖掘当中,不仅要加强参与者的技能培训,而且需要通过对项目文化的宣传与发扬,来深度开发项目,以期实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生态发展。

2.3 民族传统体育在发展过程中困境

2.3.1 时尚与传统的碰撞

民族传统体育最重要的特性即为传统性,是各民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当中所积累下来而形成的文化瑰宝,是彰显各民族特色的重要标志。既为传统,在其现实发展当中就遇到了时尚的挑战,与时兴的、乐于被人们所接受的体育活动相比,民族传统体育的娱乐性、实用性、普及性就略占下风。随着城镇居民越来越倾向于选择风靡的体育活动来进行锻炼,使得许多有着很强的健身价值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逐渐被人们所遗忘了。

2.3.2 时节性是民族传统体育生存的阻碍

民族传统体育的另一特点是时节性,当某项传统活动未能在一定的时间节点上进行,则大大降低了其观赏程度。而在生态体育的研究体系中,要实现其自身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则应将民族传统体育作为一种贯穿于人们日常健身方式,成为一种不仅可以保留其原始内涵又备受关注的活动,将传统生活化,将传统融入时尚,就需要大力开发和打造好民族传统体育的生存环境。

2.3.3 城市化进程是民族传统体育原始生存环境改变的要因

诸多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开展都植根我国原始农业社会的沃土当中,并逐渐发展成为具有民族性、教育性、社会性的活动。随着社会发展的不断推进,城市化社会的不断形成与变迁,迫使许多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的原始环境在加剧改变。城市化进程是指在社会中,城市人口增加、城市规模的扩大、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以及农村中城市特质增加的过程。地域、空间、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迅速改变,影响着特定的文化的保存,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本土文化原先的状态和面貌,由此引来了地域文化的发展动向的讨论,在各种矛盾的相互作用中寻求民族传统体育保护的空间。

3 建设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生态环境的途径

3.1 着力加强管理环境的建设

体育的发展离不开社会的进步,民族传统体育的可持续发展程度取决于管理环境的现代化程度。本身就具有实践性强的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就是在社会发展的大环境下,通过优化的管理来激发民族传统体育的创新,实现自身的科学发展。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的成果属于广大人民,因此在其管理过程中,需要依靠民间社团的组织来促进其管理的水平。如在民族传统体育发展地区,支持相应项目社团的成立与发展,通过增强社团的作用来宣传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为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

3.2 加大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科学化开发力度

许多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其发展的过程中都力求保持其原始的风貌,而正如它所遇到的困境一样,在生存硬环境的改变下,要保持这种原始的基调就显得尤为困难。在发展的过程中,就需要对项目本身进行科学化的改造,将项目的开展引入到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过程中,根据项目本身对身体素质发展的要求来编排活动的内容,力使运动量、运动强度达到促进身体机能健康发展的要求,来实现项目的传承与发展。

3.3 开展好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引领其健康发展

民族传统体育运动的起源之一就是原始战争,在发展的过程中,竞赛自然而然地成为了民族传统体育开展的重点。全国的少数民族运动会是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的大集会,为这些项目的开展提供了良好的支撑。民运会不仅承担着加强民族团结的功能,而且对民族传统体育生存环境的优化起着引领的作用。在民运会上,加大对表演项目的挖掘与开发,不仅为民运会竞赛项目的开展提供选材的契机,而且为民族传统体育的发扬提供广阔、坚实的人力储备。

1 龚建林.生态文明视域中的生态体育[J].体育学刊,2008,15(7):20-22

2 周志俊,何亮.深层生态体育观的哲学思辨[J].体育学刊,2009,16(4):16-19

3 翟寅飞,熊炎,郭敏刚.构建“生态体育”体系之必要性与可行性思考[J].湖北体育科技,2007,26(4):412-413

4 李会增,高爱民.对新农村发展生态体育的理性思考[J],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7,6(1):103-105

5 吕庆祝,刘玲.体育生态化研究与和谐体育的构建[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9,8(2):84-87

6 孙晓伟.和谐社会背景下构建体育生态环境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8,22(2):60-65

Based on Ecological Sports Perspective Look at Traditional Sports

LAI Fufen,et al.
(P.E.department of Guangxi Normal College,Nanning)

The construction of harmonious society means the cause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re more mature stage.Ecological sports development are also in the process of constructing harmonious society.Traditional ethnic sports symbolizes the Chinese characteristic,and creates good condition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sports.Through the national tradition sports in the evolution process of the inquiry,the living environment for the national tradition sports development way of perfecting the system provides a basis for ecological sports.

ecological sports;the national sports;survival environment

广西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课题编号:08BTY002。

赖福芬(1965-),女,广西陆川人,副教授,研究方向:体育教学与训练。

猜你喜欢
民族生态传统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生态养生”娱晚年
长抓政治生态
住进呆萌生态房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营利》的生态批评解读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MINORITY REPORT
郑国明 立足传统 再造传统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