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年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观察

2010-08-15 00:52陈清波
中国当代医药 2010年28期
关键词:过量饮酒胆固醇

陈清波

(贵州省遵义市湄潭县人民医院内一科,贵州湄潭 564100)

中青年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观察

陈清波

(贵州省遵义市湄潭县人民医院内一科,贵州湄潭 564100)

目的:观察中青年急性心肌梗死(AMI)发作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方法:对本院2008~2009年收治的15例AMI通过一般项目,个人生活习惯,既往冠心病、糖尿病及高血压家族史,A型性格、精神压力、重大刺激或打击等社会心理因素,以及血TC、TG、LDL水平进行观察分析。结果:青年AMI多在过量吸烟、过量饮酒、过度劳累及精神紧张或情绪波动后发病。结论:中青年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与其不良的生活习惯和生活压力、个性特征密切相关。

中青年;急性心肌梗死;临床特点

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 (AMI)常被认为是一种老年性疾病,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AMI发病年龄在不断趋于年轻化,现将年龄小于50岁的15例AMI患者的临床资料报道如下,旨在探讨其临床特点及发病的危险因素。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50 岁以下确诊AMI患者15例,男性13例,女性2例,年龄35~50岁,平均42岁,所有患者均符合AMI临床诊断标准。患者住院后给予一般治疗和对症处理,其中10例进行了溶栓治疗。15例中青年AMI中前壁1例,广泛前壁2例,前间壁2例,下壁4例,非Q波2例,前壁+高侧壁1例,前壁+下壁1例,下壁+右室1例,下壁+正后壁1例。AMI时有并发症者5例,室性期前收缩2例,短阵室性心动过速1例,窦性心动过缓1例,心功能不全1例。本组患者经治疗后均好转出院,无一例死亡。

1.2 方法

调查内容包括:①一般项目,性别、年龄、职业、文化程度、身高、体重。②个人生活习惯,吸烟、饮酒、饮食习惯、业余活动。③既往病史。④冠心病、糖尿病及高血压家族史。⑤社会心理因素,A型性格、精神压力、重大刺激或打击等生活事件。⑥血TC、TG、LDL水平。

1.3 整理数据

对吸烟、高血压、糖尿病、血糖、血清总胆固醇及三酰甘油等冠心病危险因子进行分析,调查发病前1周有无过量吸烟、过度劳累、精神紧张、过量饮酒等诱发因素。

2 结果

2.1 病史及危险因素

冠心病史1例,高血压史6例,糖尿病史2例,三酰甘油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增高8例,高胆固醇6例,吸烟史9例,饮酒史10例,其中吸烟+饮酒8例,肥胖者6例。

2.2 家族史

有冠心病家族史2例,高血压病史5例,脑血管病史1例,糖尿病史4例。

2.3 AMI发病诱发因素

过度劳累6例,过量吸烟(每日吸烟量大于20支)7例,过量饮酒6例,情绪原因2例,剧烈活动1例,不明原因的1例。结果显示中青年AMI多在过量吸烟、过量饮酒、过度劳累及精神紧张或情绪波动后发病。

2.4 AMI可能原因

冠状动脉造影6例,其中4例单支或多支血管狭窄达80%以上,存在不稳定斑块;造影未发现明显异常者2例。

3 讨论

通过对15例中青年AMI患者的临床分析,多数AMI发病前无冠心病史 (只有1例AMI发生前被临床诊断为冠心病),主要危险因素高血压史6例,糖尿病史2例,高三酰甘油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增高8例,而高胆固醇者6例,这一结果符合国人冠心病血脂异常主要以三酰甘油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增高为主。高脂血症对血管内皮有损伤作用,可诱发动脉粥样硬化,是发生AMI的最重要的危险因素.本组中青年AMI 10年以上吸烟史7例,均在20支/d,5年以上饮酒6例,吸烟+饮酒8例,吸烟是中青年AMI重要的独立危险因素[1],吸烟可使高密度脂蛋白(HDL-C)水平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三酰甘油水平增高、血压增高、纤维蛋白原增加,长期吸烟能促使血小板聚集功能增强,肾上腺素释放、去甲肾上腺素增加,冠状动脉紧张度增加,从而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和冠状动脉血栓形成。大量饮酒可使血压升高导致中青年高血压的发病率增加,血压升高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进而使冠心病的发病年龄提前。但有学者认为少量饮酒通过增加血浆HDL-C的水平、改善内皮功能、降低血小板聚集性、降低Lp(a)水平对心脏起保护作用。

本组6例AMI患者在AMI后1个月内择期做了冠状动脉造影术,结果发现4例有单支或多支血管狭窄达80%以上,存在不稳定斑块。说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是中青年AMI的主要病因,与摄入较多高脂高热量饮食、精制食品和生活习惯有密切的关系。而造影无异常发现者,除有可能与血栓溶解有关外,冠状动脉痉挛参与了AMI的发生,认为中青年AMI除与冠状动脉硬化有关外,冠状动脉痉挛则与AMI诱发的重要原因相吻合。发生冠状动脉痉挛,可能是吸烟对血管壁的反射性作用和年轻患者易引起交感神经张力增高的原因[2-3]。

本组 80%的青年AMI发生前均有诱因,以大量饮酒、吸烟和过度劳累为主,其中50%每日睡眠少于6 h,有1例连续36 h未休息,生活无规律,职业紧张度高,6例中青年AMI患者是A型性格,其心理社会因素也是发生AMI的主要原因[1]。本组中青年均首次发病,缺少反复缺血的刺激,因而未建立良好的侧支循环,一旦发生冠脉痉挛,血栓形成,就使冠状动脉骤然闭塞导致AMI的发生。

心律失常是AMI主要的并发症,本组发生心律失常5例,均经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1周内纠正。中青年AMI发病急、症状明显,但因发生狭窄或闭塞的血管少,病变范围小,使并发症发生率低、死亡率低、预后良好。本文资料显示,中青年男性发病率高于中青年女性,可能与中青年女性处于生育期,雌激素分泌较多使 HDL-C上升、LDL-C下降,吸烟、酗酒少,平时摄入脂肪、热量少有关[4-5]。

中青年AMI主要危险因素以高血脂为多,吸烟、饮酒和无规律的生活习惯既是主要危险因素也是AMI诱发因素,已证明,冠心病诸多危险因素始于儿童及青少年,从生命的早期一直延续到成年期、老年期,过量吸烟、过度劳累、精神紧张等因素降低了机体心理防卫机能及内环境的稳定程度,可诱发冠状动脉痉挛、斑块脱落或血栓形成导致急性心肌梗死,故培养中青年良好的生活习惯、戒烟、治疗高血脂和控制体重对预防中青年AMI有重要意义。

[1]刘宝英,徐凤,任南,等.职业紧张与冠心病的病例对照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2,2(16):80-82.

[2]Wellmann J,Heidrich J,Heuchmann PU,et al.Mortality and morbidity from coronary heart disease attributable to passive smoking[J].Eur Heart J,2007,15(5):963-969.

[3]毛春霞,张永丽,姜蔓萍.青年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09,6(26):158-159.

[4]张维君,康云鹏.女性代谢综合征及其相关心血管病的评估与控制[J].心血管病学进展,2008,7(25):507-510.

[5]赵玉生,王士雯,吴兴利,等.年龄及性别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住院期预后的影响[J].中华老年多器官杂志,2003,2(3):196-198.

R542.2+2

C

1674-4721(2010)10(a)-154-02

2010-07-14)

猜你喜欢
过量饮酒胆固醇
谈谈胆固醇
降低胆固醇的药物(上)
降低胆固醇的药物(下)
过量食水果会加速衰老
B3M4 Sandstorms in Asia Teaching Plan
请勿过量饮酒
吃糖过量也会“醉”?
胆固醇稍高可以不吃药吗等7题…
《陶渊明 饮酒》
与猫狗共饮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