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视野中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建设的着力点

2010-08-15 00:44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 2010年2期
关键词:农村基层党组织党员

熊 敏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 研究生部,云南 昆明 650111)

新农村视野中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建设的着力点

熊 敏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 研究生部,云南 昆明 650111)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强调,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要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一中心任务开展活动、发挥作用,强化党的基层组织功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农村基层党组织发挥作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农村基层党组织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获得了发展的新契机。今天,在农村内外环境发生深刻变化的背景下,农村基层党组织在功能发挥方面仍存在许多不适应的地方,因此,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找准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建设的着力点,就显得日益重要而迫切。

新农村建设;基层党组织;功能建设;着力点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强调指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直接关系到农业的发展、农村的稳定和农民的福祉。为此,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一中心任务找准着力点,强化党的农村基层组织的功能建设。

一、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班子建设,强化党组织的领导功能

要按照守信念、讲奉献、有本领、重品行的要求,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班子建设。实践证明,一个村的发展,如果带头人选得好,带头人有能力、有责任心、有魄力,班子选配得当,团结合作,这个村各方面的发展就不错。反之,工作就被动,就可能软弱涣散。如何选配好村级党组织的领导班子,尤其是带头人,涉及的问题很多。如今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多外出打工,确实存在后备人选不足的问题。现在重要的是要打开视野、抓好基础性的工作。一是要把村级干部纳入整个干部队伍的培养选拔系统。要有长远的准备,注意物色和培养,避免临时找人的做法。二是建立健全从新进公务员中选派政治素质好、热爱农村的年轻人到农村工作,并根据能力和表现,选任为村领导的刚性制度;要进一步完善选拔优秀大学生到农村工作的制度;鼓励转业退伍军人到乡、村工作。但是,无论是选择新进公务员,还是选拔优秀大学生和鼓励转业退伍军人到农村工作,成效好坏,关键是要与培养、成长的一系列制度联系起来,真正解决下得去、呆得住、干好了有奔头的问题。三是要推进改革,完善民主选举制度,充分体现村民当家作主。提名是民主选举的第一个环节,也是能否充分体现民意的关键性环节。在有些地方,选举上的确存在老百姓喜欢的,上面不喜欢,上面喜欢的,老百姓不喜欢的问题。村民自治,贵在支持村民当家作主。不能片面地认为控制提名就是加强党的领导的一种表现,关键还是要把包括提名在内的选举权真正交给村民。要按照党的十七大提出的要求,改革党内选举制度,改进候选人的提名方式,提高民主的质量。要积极探索在这一环节全面引入竞争机制,变百乐相马为赛场选马,同时,要着力解决贿选、各种势力介入乡村选举的问题。

二、健全村级事务的民主管理制度,强化党组织工作民主的功能

从管理角度强化各种基层党组织工作民主的功能,目前的关键是要提高民主管理各项制度的执行力。现在,各项制度,如民情恳谈、村务公开、党务公开写在纸上是够多的了,主要是执行不力。究其原因,一是上级督促、检查、考核不力,二是书记与村委会主任“一肩挑”,客观上存在着村领导集权。“一肩挑”的安排在实践中是有效率的,对于实现党的领导也是有利的,但它的一大弊端是助长了集权。问题的解决在于强化监督,而现实中监督往往不力。强化监督有村民的责任,但在现实的农村,关键还是上级有力的督促检查,并定期向村民通报。如果没有更高权威的监督考核,在现行的体制下,单靠村民是难以实现监督的。为此,要严格对村主要领导的监督考核。一要建立村党支部书记岗位目标责任制,完善村党支部书记的实绩考核办法,评价履职情况,严格奖惩。二要建立村党支部书记的民主评议制度。村党支部书记每年要向乡镇党委、向本村党员和村民代表会议或村民会议述职,接受评议。三要建立不合格村党支部书记的调整制度。对作风不实、履行职责不到位、群众不满意的,要及时批评教育,促其整改;对岗位目标任务完成情况和作风差、群众反映强烈的,要按有关规定及时调整;对以权谋私、违法违纪的,要严肃处理。

三、从健全社会舆情传输和反馈机制的角度,加强村级党组织的利益表达功能建设

农村基层党组织生活在广大的群众之间,对群众的要求愿望和遇到的矛盾最了解。要处置问题,要争取主动,最基本的是要随时了解真实的情况。农村基层党组织就可承担舆情传输的角色,它必须旗帜鲜明地代表广大村民的利益说话。这种组织化的利益表达,更具有理性。如果其利益表达功能确实具备,并真正有影响力,不仅群众的麻烦有望减少,最重要的是基层党组织能赢得广泛的群众基础。所以,在当今社会矛盾突出的背景下,应该从健全社会舆情传输机制和反馈机制的角度加强村级党组织的利益表达功能建设。这一功能建设要与乡镇、县乃至更高层次的机关党建结合起来,并且以切实有效的制度作保障。一是要明确村级党组织反映社情民意的功能。比如,要求村级党组织注意收集群众的普遍意愿、反映强烈的热点问题、发展中引发的矛盾、对新农村建设的意见建议等定期向上级党组织和政府汇报。二是建立从村到乡镇到县市的舆情顺畅传输机制,以便让上级能够了解到基层群众的情况、矛盾的表现等,做到心中有数,减少和防止矛盾被掩盖、被人为累积的问题。三是要建立对矛盾处置的联动机制,形成合力,及时有力地解决问题,并对群众进行反馈,以此引导群众,教育群众,提高基层党组织的威信。群众有了问题、有了矛盾便向党组织反映,得到重视,得到反馈,并能得到解决,那么,群众对党组织的信任感就建立起来了,共产党在群众中的威信自然也就提高了。现在各级党委、政府都非常重视应急处理机制的建设,这当然是重要的,但同时还应重视预防机制的建设,预防才是成本最低、最明智的举措。而通畅的社情民意传输和反馈机制建设正是基础之基础。

四、重视并解决好村干部的待遇问题,健全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外在的基本保障功能

现在的农村,由于取消了税费的收取,原来由此引发的干群矛盾基本上消除了,但随着农村的发展,需要提供公共服务的事情多了起来,这些都需要村干部去做。尤其是事关本村发展的事情,是要花时间、花精力去做的。村干部待遇低,付出与收益差别太大,工作的动力就减少了。为什么现在主动入党的年轻人很少,甚至选一个村民小组长,在有的地方都变得困难,选上了也不想好好干,就是因为从事公务要影响自家的生产和收入。所以,村干部,尤其是村党组织负责人的待遇应适当提高。对于后者,其待遇最起码不能低于本地劳动力的平均收入。各地经济发展水平有差异,完全变成一个标准很难,完全由财政解决也不现实。从目前的情况看,可以分为以下几部份:一是基本的收入。要达到本地劳动力的平均收入水平,由财政来解决,这是共产党执政必须支付的成本。二是工作绩效性的收入。根据工作的成效来记发,并分出等次,前提是要有严格规范的考核制度。三是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一定奖励。这首先是当地要有集体经济,而奖励一定要针对作出突出贡献的,标准要严格,要有严格的审核批准机制,以防止村干部以此作为自己设定奖励自己的合法性政策依据。除财政给与的收入外,其他收入的评定,一定要吸收群众参与,走群众路线,将上级与村民的评议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提高待遇,增强村干部为民服务的积极性,并在村民中形成一种好的导向,那就是为公做事,做了实事,党组织是会考虑给予必要待遇的。另外,还应探索实行村干部的养老保险制度,为他们解决退休以后的依靠问题。

五、做好党员的帮扶工作,增强党内的服务功能

一是要继续做好救灾、慰问生活困难党员和对老党员进行补贴的工作。近年来,各地按照中央的要求,已经在做这件事。从实行的结果看,深得农村党员的肯定。尤其是老党员,他们感到了来自组织的温暖。有的老党员说得很感人,说自己没有为党做出什么贡献,却得到党的关心,觉得有愧。不过,如果作为一种制度,要防止只要到了规定的年龄就对老党员发补助金的问题。如果变成吃大锅饭,客观上会将入党与领补助金完全联系起来。吃大锅饭,也抹杀了同样是农村党员,但实际发挥作用有差别的事实,不利于鼓励当好一个党员。因此,应该引进对农村党员的考核与到时领补助金的管理制度,至少要有一个导向和约束。同时,也要考虑到,现在补助的金额少,在农村收入不高的情况下,确有激励作用,但未来发展了,额度提不上去,效果是否还会好的问题。二是对党员发展的帮扶。在农村,党员穷,能力不足,是很难让其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这关乎到党的形象。近几年,各级党组织对党员发展的帮扶是重视的,也有一些成效,现在的关键是要加大力度,尤其要研究帮扶的科学性,目前这方面很是不足。许多情况是,按照上面的号召,给予了扶持,忙乎忙乎地干,结果却很差,甚至不了了之,或者雷声大,雨点小,支持不足不到位。当前,一是要考虑开发的项目是否有市场前景。市场经济条件下,如果开发的项目没有市场前景,只能是劳民伤财。为完成政治任务而揠苗助长地帮扶,往往可能适得其反。二是选择帮扶对象要慎重。干什么都需要必要的基础,要选肯学肯钻、意愿强烈,并有一定能力的人。示范带头作用很关键,要努力做到帮扶一个影响一片的效果。三要加强对帮扶对象的教育。要强化先富帮后富的义务与责任意识,必须明确这是共产党宗旨的体现,是党组织的硬性规定,对那些富裕了但不忘乡亲,在帮扶群众中作出突出成绩的党员,要大张旗鼓地进行表彰和宣传。

六、重视教育培训,在强化乡村文化建设中发挥党组织的功能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强调指出,要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提高全党的思想政治水平。可以说,我们对乡镇以上各个层次干部的学习教育是十分重视的,但是,对村干部和农村党员的学习教育确实有些忽视,存在投入不够,措施不得力的现象。农村党员、村干部生活在中国最基层的农村,搞好他们的学习教育,可以达到以点带面的效果,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一是要把农村党员的教育学习纳入整个农村的乡风建设中考虑和实施,使之成为其中的带动点。但凡乡村文化建设的投入,都应该考虑到如何更好地建设农村党建阵地,不是为乡村文化建设而建设,要通盘考虑。二是寓农村党建于乡村文化建设之中。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尤其是随着财力的增加,乡村文化建设的投入将会不断增加。农村党建的内容要融入这些文化建设之中。仅仅用以往那种开大会学习的形式,不会有几个人愿意来参加,肯定难以收到效果。可以考虑利用农村各种民俗活动,少数民族地区则利用民族的节庆活动,主动地将党的建设的一些内容有机地融入进去。在条件比较好的农村,甚至可以考虑组建农村自编自导、自娱自乐的演出队,农闲时,特别是重大节日,到各村免费演出。这样既起到娱乐喜庆,又能传播党的方针政策的作用。三是要强化党员学习教育的阵地建设。目前,我省有的村仍然没有党员活动室,为此,要加快建设速度,在每一个村委会建立活动场所的基础上,力争党员人数多一点的自然村,都有一个象样的活动场所,并使之成为村文化的活动载体,成为培养新型农民的阵地。在学习教育内容方面,既要有政治性方面的,更要有实用性的知识和技术内容。所谓农村党支部带领发展的能力弱,说来说去,还是人的素质跟不上,必须持之以恒地抓好这方面的工作。四是要把农村党员的教育纳入干部学习教育规划,充分利用当地党校和其他学校的优势,对党员进行轮训和培训。为了节约成本,应推广有些地方实行的县委党校主动下基层搞培训,变等待上门为主动服务的做法。

七、完善制度建设,提高制度的执行力

在现代化进程中,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着重围绕党组织的利益表达、利益综合、利益协调、民主管理进行。之所以如此,是因为现代化的过程,就是利益生产能力不断提升、利益矛盾突出需要不断协调、民主意识不断增强需要发展民主的过程。为此,顺应这样的发展潮流加强村级党组织建设:一是应根据变化了的实际修订完善关于农村基层组织的基本任务和基本职责的规定,明确一般普遍性的基本要求。二是要鼓励各地结合实际使之具体化,形成细致的、可操作、可评估的制度。在此方面,要强调务实和管用。三是要完善评价考核制度。要明确评价的主体、评价的操作程序、评价结果的处理,加大制度的执行力。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四中全会指出,现在基层组织的一个突出问题是软弱涣散。如何才能做到不软弱涣散,当然不仅仅是一个执行力的问题,但是,如果执行力不强,要想提高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终究是空话。

D267.2

A

1671-2994(2010)02-0081-03

2009-12-30

熊 敏(1970- ),女,云南盐津人,中共云南省委党校研究生部讲师。研究方向:党的建设。

*本文系熊敏主持的2008年度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立项课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问题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责任编辑:刘建文

猜你喜欢
农村基层党组织党员
我是党员向我看
清华党组织公开
以提升组织力为抓手建设全面过硬的国企党组织
如何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思考和实践
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如何提升农村基层会计的业务水平
转移党员组织关系的要求
对慰问贫困党员的反思
对症下药 强健基层党组织